MEMS硅晶振:采用全硅的MEMS技术,由两个芯片堆栈起来(如下图所示),下方是CMOS PLL驱动芯片,上方则是MEMS谐振器,以标准QFN IC封装方式完成。
石英晶振:石英晶振可以分为有源与无源两大种类:首先是无源晶振,无源晶振也叫晶体、谐振器。英文名称是:crystal 或 Xtal。无源晶振是大陆的叫法,其主要由石英晶片、基座、外壳、银胶、银等成分组成。根据引线状况可分为直插(有引线)与表面贴装(无引线)两种类型。现在常见的主要封装型号有HC-49U、HC-49S、UM-1、UM-4、UM-5与SMD。其工作时,自身不能主动产生振荡,需借外围电路(电容)配合才可产生振荡。
区别:
石英晶振的特点:
1、 片式化、薄型化:石英晶振不同的频点需切割不同的晶片,而对于小体积、薄型的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就算能做到,也将会导致性能的降低。
2、 高精度、高稳定度:石英晶振内部的石英晶片需渡一层纯银,所以石英晶振需用惰性气体——氮气密封在金属壳与基座形成的空腔内。长时间工作后,会由于老化、震动等因素,造成“漏气”现象。直接将石英晶片上面的银氧化,这就是为什么石英晶振会有停振、不起振现象。另外由于石英的“温漂”特性,也将使其在全温工作环境中的稳定度大大降低。
3、 低成本:石英晶振生产厂商都需购买基座与外壳,由于下游原材料成本无法降低,使得石英晶振,经过了几十年后,价格一直在这个水平,而以后的价格下降空间,同样是少之又少。
MEMS硅晶振:
高性能模拟温补技术使全硅MEMS振荡器具有优秀的全温频率稳定性,彻底解除温飘问题; 可编程的平台为系统设计和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供必要的灵活性;全自动生产的IC结构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有无可置疑的优良的一致性。
晶振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高级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还可以由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频率,称为压控振荡器(VCO)。
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讯系统的基频和射频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过电子调整频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
扩展资料
晶振是石英晶体谐振器(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的简称,也称有源晶振,它能够产生中央处理器(CPU)执行指令所必须的时钟频率信号,CPU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时钟信号频率越高,通常CPU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
只要是包含CPU的电子产品,都至少包含一个时钟源,就算外面看不到实际的振荡电路,也是在芯片内部被集成,它被称为电路系统的心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晶振
半导体制冷原理
半导体制冷又称电子制冷,或者温差电制冷,是从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介于制冷技术和半导体技术边缘的学科,它利用特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形成热电偶对,产生珀尔帖效应,即通过直流电制冷的一种新型制冷方法,与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并称为世界三大制冷方式。
半导体制冷器特点
半导体制冷器具有无噪声、无振动、不需制冷剂、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且工作可靠, *** 作简便,易于进行冷量调节。但它的制冷系数较小,电耗量相对较大,故它主要用于耗冷量小和占地空间小的场合,如电子设备和无线电通信设备中某些元件的冷却。
有的也用于家用冰箱,但不经济。半导体制冷片是一个热传递的工具。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