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刚满30岁的陆廷秀辞职下海,接手了一家连年亏损的乡办小厂,并创立江苏华东微波仪器厂,从此开始不断颠覆、不断创新的创业之路。
中电电气的起家产品是一位清华老教授研究的专利产品——微波测碳仪,陆廷秀千方百计找到这位专家,以三顾茅庐的满腔热情诚邀他加盟企业,贷款将项目上马,从而挖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1994年,中电电气把目光瞄向了市场广阔的变压器产业,同年,江苏中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自行研制生产的SC8、SC9干式变压器和S9系列油浸变压器陆续投放市场,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1999年,江苏中电把美国杜邦公司独家拥有的NOMEX纸应用到干变上,研制开发出SG10系列干变,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成为中电电气的旗帜性产品。
2001年,江苏中电和美国杜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至今不仅维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且合作向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延伸。
在陆廷秀理念的引导下,中电电气陆续与法国施耐德、德国西门子、日本日立金属、中国武钢等国际级企业巨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干式变压器生产基地。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逐渐做大做强,2003年12月,中电电气集团挂牌成立,标志着中电电气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程。此后集团跳出扬中,来到南京发展。
2004年,陆总邂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世界纪录保持者——赵建华博士,中电电气由此强势进入光伏产业,同年10月8日,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开工建设,时任南京市市长蒋宏坤率八位市长莅临开工典礼。
2005年6月,中电电气仅用8个月时间就建成国内第一条32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2007年5月18日,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CSUN),成为镇江、南京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
2007年6月,中电电气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成为中电电气逐步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重要里程碑。
2007年开始,中电电气开始布局光伏产业链,在南京科技园分别成立了生产组件的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硅棒硅片的南京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光伏太阳能系统和应用产品的太阳能研究院,
2008年,中电电气在上海松江开发区成立了生产组件的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5月25日,中电电气江西景德半导体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工奠基,尽管之后遭遇了金融危机,但集团顶着巨大压力顽强坚定地将项目建设向前推进,2010年景新项目投产,标志着中电电气在同行业中率先完成光伏全产业链的打造。
2009年12月,中电电气(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拉开了集团变压器产业股改上市的序幕。
中电电气临江工业园非晶合金油变项目于2010年10月28日投产,该项目采用的非晶合金油变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属国内第一、行业首创。
2010年11月28日,中电电气集团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在江苏扬中举行。二十年风雨兼程,中电电气集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二十年的峥嵘岁月,值得每一个中电电气人为之喝彩。
在中电电气成立的第20个年头,集团首次实现了销售额过百亿的历史性跨越。2011年,集团被江苏省经信委授予“江苏省百亿规模企业”奖牌。
2011年3月17日,集团董事长陆廷秀与杜邦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爱伦会晤,双方表示未来将在多领域内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凭借20年来拒绝平庸、不断创新变革的精神,2011年3月,中电电气集团被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为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企业。
2011年5月14日,中电电气与仪征市政府签订1GW太阳能电池项目合作协议,2012年4月,该项目正式开工,仪征成为中电电气的第五大产业基地。
2011年,由中电电气承建的南京南站光伏屋顶工程建成,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0.67兆瓦,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
2011年7月14日,中电光伏美国总部在旧金山市成立,标志着中电光伏在美国揭开了新的发展篇章。
2011年8月3日,中电电气与江宁区、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三方签署了联合成立国家级科研中心的意向性协议,通过建立该平台,助推中电电气光伏产业迈入发展的新时代。
2012年3月23日,中电电气集团、中电光伏与杜邦中国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三方在光伏技术和材料、变压器以及新材料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中电电气集团经过多年的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实践,在2012年最终获得南京市质量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荣誉——南京市市长质量奖。
1978年进入江苏省羽毛球队,16岁获得江苏城市羽毛球比赛男子单打冠军。
1983年加入中国羽毛球队。 他属进攻型选手,具有力量大,身体素质好,速度快,反应灵敏,后场扣杀有力,网前凶狠,落点准确等技术特点。
1984年底参加的苏格兰公开赛中,他一鸣惊人,先后击败世界名将费罗斯特、尼尔霍夫等,夺取男单冠军。
1985年1月日本公开赛上,他连克费罗斯特、韩健,又夺得男单冠军。
1985年3月,在全英锦标赛半决赛中,他以2:0淘汰了印尼名将林水镜,在决赛与费罗斯特争夺金牌时,又以2比1再次获胜。赵建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击败四名世界羽坛顶尖好手,震动了国际羽坛,被誉为世界羽坛的“四大天王”。然而,正当他继续向世界羽坛高峰攀登时,急性肺炎发作,使他整整耽误了一年。
1986年他病愈复出后,体力有所下降,技术却不减当年,连续获得马来西亚公开赛、第十届亚运会、中国和泰国公开赛、
1987年世界杯赛男单冠军,
1988年和1990年汤姆斯杯团体冠军,
1990年全英锦标赛冠军,
1991年世界锦标赛单打冠军以及1991年世界羽毛球总决赛单打冠军。
1994年1月进入新加坡管理学院,同时任一所中学羽毛球教练及新加坡国家队顾问。
1997年五月从新加坡管理学院毕业,同年同张军配对男子双打代表江苏队参加中国第八届全运会,夺男子团体冠军。 四大天王中,赵剑华最后一个退役,被称作末代天王,他也是最能代表那时羽毛球技术水平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