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 科技 崛起的速度非常快,多种电子智能产品畅销海内外,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芯片消耗国。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我国芯片的自给率却不足30%。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智能 汽车 、手机以及人工智能都需要芯片的支撑,但是,美国为了阻止我国 科技 的崛起,巩固自己的“ 科技 霸权”,不断对我国企业进行芯片制裁。
美国接连不断的打压,让我们意识到推动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不断加码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高调喊出“能给尽给,应给尽给”的口号! 在国家的支持下,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国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4月15日,国内半导体巨头龙芯中科正式发布中国新一代自主指令系统架构--LoongArch。据龙芯中科董事长、中科院研究员胡伟武介绍, 龙芯架构已经对从顶层规划到各部分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义,每条的指令编码、名称、含义也进行了自主重新设计,可以同时兼容多种主流指令系统。
或许一部分朋友不太了解指令系统,我就简单地打个比方介绍一下。如果把芯片设计比喻成盖房子的话,指令系统就是砖头或钢筋。简单点说,如果没有指令系统,芯片设计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讲芯片制造了。
任正非曾表示,我国拥有世界最顶级的芯片设计企业,由于光刻机被卡了脖子,我们无法独自制造出高端芯片。 其实,我们在芯片领域,缺少的何止是高端光刻机,“中国芯”的设计软件也随时面临着卡脖子风险。
由于美国的打压,让华为芯片设计子公司海思成为国内名气最大的芯片设计企业,确实,海思在芯片设计方面足可以配得上它的名气,但是, 海思芯片设计所使用的EDA软件却来自美企,并且在被美国制裁后,美国的EDA软件公司已经停止了与华为的合作,虽然海思买断了使用权,但是却无法得到更新,要知道,EDA软件的更新频率非常高,有时一周就会更新一次。
所以,我们研发自主的芯片设计系统迫在眉睫。所幸的是,龙芯中科不负使命,研发出自主指令系统架构。除此之外,据龙芯中科公布的信息显示, 龙芯自主研发的3A5000 CPU性能已经接近市场主流产品的水平,核心技术也实现了100%国产化,已经可以做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技术制裁。
对于“中国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作为芯片领域霸主的美国已经坐不住了,拜登更是赤膊上阵, 于近日主持召开“芯片峰会”,邀请高通、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十几家芯片巨头参加,唯独没有邀请我国半导体企业,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企图让世界半导体行业与“中国芯”脱钩!
为了吸引这些芯片巨头加入“美芯”阵营, 美国正在酝酿2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将拿出1000亿美元资金发展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其中500亿美元将用于芯片制造、研究和开发。
就“中国芯”大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各大芯片巨头的反应来看,美国此举也将是无功而返,甚至是加速美企失去半导体行业的话语权。
文/早起去散步
光刻机难,顶尖光刻机更难,但是难的不是光刻机本身,而是其背后10万多个零件的供应链。ASML公司的光刻机供应链几乎覆盖了全球大半个半导体产业链,可以这么说, 荷兰光刻机就是全球大半个半导体产业链给“供”起来的。
虽然我们也有国产光刻机,但是就算是 目前做得最好的上海微电子,目前也止步于90nm光刻机 (上海微电子在日前宣布两年内可以下线28nm国产光刻机)。因此有不少网友表示,难道华为一个搞芯片设计的,两年时间就能突破光刻机?确定不是“口嗨”?
首先 ,华为从来没有说过自己要做光刻机。有关华为做光刻机的传闻是因为华为招聘光刻机工艺工程师引起的。 但是大部分人可能都只注意到了这个职位名称带着“光刻机”三个字,却不知道这个职位具体是做什么的。
这个职位不是做光刻机,而是主要做后期的芯片封装,和芯片制造扯不上关系,和光刻机制造更扯不上关系。
其次,两年时间突破光刻机只是一些媒体和个人的推测分析,从来没有权威人士真正说过这句话。
解决光刻机有两大难题,既需要客观市场环境,也需要“去美化”半导体产业链。尤其是零件供应这一块,我们的差距还比较大。
首先说市场环境问题,从2011年开始,全球光刻机市场就被 ASML公司、尼康、佳能统治,三家几乎占据了全球99%的光刻机市场,在高端光刻机市场已经形成了垄断 。换句话说, 就算我们当时做出自己的光刻机,也没有几家厂商会选择购买,这也是国产光刻机一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三家或多或少都离不开欧美技术,也都需要看美方商务部的脸色。
其次则是“去美化”半导体产业链,目前最顶尖的EUV极紫外光刻机售价约1.2亿美元一台,由10万个以上零件组成,其中最核心也是最难攻克的零件大概有1000多个。
核心零件先不提, 单单是1000多个核心零件之外的普通零件加工,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难题。因为这些零件分布在全球大半个半导体产业链,某些零件干脆就是定制的。
不过幸运的是,现在市场环境已经改变了。以华为为例,挑选合作供应商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查看对方是否拥有“去美化”供应链。至于半导体产业链这一块,近日中国半导体之父,原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也公开表示“差距没那么大。”
据悉,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第三代半导体发展机遇交流峰会上,中国半导体之父、原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表示:“中 国与海外半导体之间的差距不是那么大,我个人是很乐观的,相信是可以追得上的。 ”
张老先生(张汝京今年72岁)坦承, 在制造设备这一块,中国的差距很大。比如光刻机,落后不止一代。但是在封装、测试这一块,中国目前已经是一流水平了。至于材料,差距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根据业内相关数据统计预测,我国在硅材料领域两年内便有望达到0.18um,0.13um;在光刻胶和工艺化学品方面,两年内有望达到90nm;在电子气体,掩膜、抛光材料、靶材等方面,两年内则有望达到14nm。
而这还是正常发展情况下,如今国家已经加大投入力量。不仅正式把“集成电路”专业列为一级学科,还对15年以上,线宽25nm以下的半导体企业实施“免税10年”的鼓励。如此一来,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发展的时间必将大大提升。
总结: 其实相比于光刻机,更重要的是“去美化”的国产供应链。前段时间有半导体专家已经说过 ,目前业内外都过度夸大了光刻机的作用,一台光刻机并不能振兴整个半导体产业链 (比如:很多欧美公司都不缺顶尖光刻机,但是目前制造工艺最先进的是台积电), 打造国产供应链才是芯片制造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