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断供将削弱美半导体公司,美方下令断供究竟意欲何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是:
1.局限我们的先进计算能力
首先,众所周知,人类已经进入智能时代,人类智能时代下,对芯片的依赖程度,在未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严重,而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和合作,也会越来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故此,伴随我们的崛起,美国出于自身全球战略的考虑。选择了有限制我们发展的可能的,卡住我们脖子的芯片手段。
而这次拜登政府最新命令,要求停止向中国出口用于人工智能的最先进芯片。意在限制中国先进算力和人工智能, 让他们在这些领域继续保持优势。尽管限售举措会至少延期一年。但是美方的这波 *** 作,似乎是志在必得。
2,限制在军事上的影响
其次,同时也知道,除了更加广泛的领略,我们的军事领域是芯片使用的重点地区,尽管芯片的诞生和制作是极为高科技的事情,但是我们也一样要在这个领域,得到我们的一席之地。不然美国官员期盼的降低“相关产品用于中国军事事业的风险”。 就一定会实现了,届时我们国防安全,难道要美国的脸色,进而仰人鼻息吗?
3,拆台中国,带着私心
再次,拜登政府此次断供,聚焦于具有军事用途、意在给中国战略能力的关键领域。筑高壁垒。要知道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拆台中国,才是符合 所谓美国利益的。故此,于公拜登政府希望通过切断中国从美国公司获取高端芯片的渠道,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制造障碍,也为美国赢得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创造有利条件。而于私方面,拜登政府也希望在舆论场制造一波利好美国“唱衰中国”的言论,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赢得更多的政治筹码。
前言: 科技 行业内一向预测超准的郭明錤,在前段时间预测出了苹果9月发布会应该不会发布iPhone12,最近又预测出,禁令生效不久后,美国将指定高通为华为的唯一供货对象。同时华为禁令也促进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未来3-5年,国产品牌的低价手机将全面使用国产的自研芯片。如果预测准确的话,不论美国的目的是什么,都能暂时帮助华为度过难关。与此同时,中科院将加大力度研发美国实体清单中提到的技术,加快去美化的进程。
如果关注华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从台积电断供华为开始,华为就向联发科砸下了1.2亿的芯片订单。而随着8月中旬,美国禁令的升级,直接导致联发科为华为生产的芯片不能正常出货,使已生产的芯片被滞留在仓库内。因为联发科和高通竞争时没有价格优势,联发科的芯片要想销售给国产其他品牌,就必须压价进行处理。
高通现在是小米、vivo、OPPO等大多数国产品牌主要的5G芯片供应商,而联发科有70%以上的订单是来自这次的华为订单。所以预计今年联发科的出货量是抵消不了流失华为订单的巨额损失的。
根据郭明錤推测,华为禁令正式生效之后只有2个结果,其一是没有供应商可以给华为提供系统芯片;其二就是只有美国高通可以给华为提供系统芯片。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将华为加入实体清单进行制裁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让华为彻底放弃自研的海思麒麟系列芯片,像其他国产手机品牌一样使用高通生产的芯片。如果美国的计划真的是这样,这将无形给高通带来一笔天大的订单,当然丢失掉自研芯片的华为可能在手机性能上不再那么个性化,可能还会在短期引起销量的不稳定,但是长期来看,还是利于华为未来发展的。
在20年7月底,高通就和华为达成了一项长期合作的协议,其授权华为使用本公司的专利技术。有消息称,英特尔8月份的财务报表显示,其至今仍然在给华为供货,其中包括消费级处理器和服务器处理器芯片。在2020年8月,华为MateBook系列新品发布会上,该系列电脑配置的都是英特尔的i3、i5、i7处理器芯片,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预示。
据悉,高通还在游说美国商务部取消本公司向华为出售芯片的限制。如果华为麒麟全线绝版,高通向华为供货芯片,按照华为每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可以大致推算出,高通每年将会得到80亿美元左右的订单。但是,华为要是没有高通供货,还能不能生存呢?
最近,我国也有了行动,中科院院长表示,我们将把美国卡脖子的清单,变成未来科研任务的清单进行布局。所以未来至少3-5年,国产品牌的低价手机将开始陆续使用国产的系统芯片,这样根据市场需求的推动,会极大刺激行业的发展。当然也包括芯片制造领域中光刻机的研发工作。
据相关报道,国内中科院已经针对核心技术攻关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要求每个承担重大任务的人都签署了责任状。因为华为为首的企业带动了去美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预计可以在短期之内形成一条没有美国技术的40nm工艺的生产线。这样看来,光刻机的突破应该主要集中在极紫外光刻类型的光刻机上,旨在突破更加先进的制程。
光有光刻机也不行,毕竟三星、英特尔都有先进光刻机,但是产能和良率上完全不如台积电。当然,中科院在芯片制造产能和良率上也有了重大突破。去年的时候,中科院就在2nm芯片的制造上实现了技术突破,其成为世界首个采用自对准栅极的叠层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技术的机构。
我国国内开始加速去美化自研生产道路,就目前形势看,这是解决华为走出困境的唯一方法。从长远看,或许没有高通的供货,随着我国科研力度的加大,美国也将无法阻止我国未来芯片产业的崛起。
任何时候,任何领域,美国都是以“美国领先”为原则。尤其在芯片领域,不管在GPU,还是在CPU方面,美国早已取得了领先的优势;在通讯领域,美国也掌握着大量通信专利。但当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5G、芯片技术正在对美国形成反超之际,美为维护本国在 科技 领域 “领先”的优势,开始以“安全隐患”为由,对华为等中企频频出手,一系列的“禁令”,确实给华为的芯片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然而在“芯片禁令”落地之前, 华为高管徐直军就曾公开表示,美国对芯片的出口管制,必然将打开潘多拉,全球没有哪一家芯片企业能够幸免。
限制华为后,许多长期与华为合作的半导体企业,由于失去了华为这一大客户,导致半导体产品库存积压严重,比如镁光每年的营收将下滑10%左右,高通也因为失去华为将巨额芯片订单拱手让给了联发科,给别人做了嫁衣。
据消息人士透漏,因受到“禁令”的影响,美半导体产业收到的损失高达1700亿美元,合计人民币1.1万亿。也正是因为美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干扰,外加上疫情的推波助澜,芯片供应链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 汽车 行业,各大媒体频频报道,不管是大众、丰田还是福特,全球各地的 汽车 企业纷纷传来减产的消息,以便应对芯片危机。
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许多企业早已意识到打破全球芯片产业平衡发展的禁令,再也不能继续下去。前段时间,在一次美国举办的在线论坛会上,282家美国跨国企业“联名上奏”向美国提出了申请,希望美国的政策能减少对企业的干扰。简而言之,就是让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继续合作,让供应链回归正轨。
近日,半导体协会首席执行官Ajit Manocha也正式发声,表示应该纠正此前对中国企业的错误做法,减少供货许可的积压,同时也指出半导体协会支持振兴美国的制造业和投资研发目标。
在美国重振经济的背景下,对于华为而言,很可能将迎来转机,为什么这样说呢?
虽然美国在半导体领域一直世界领先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想要继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用到美国的技术。就比如说光刻机,虽然ASML垄断着高端市场,但日本的佳能、尼康等光学巨头也掌握着大量光刻机制造技术;欧洲的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和恩智浦在半导体领域也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半导体材料方面,日本也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重要的是,国产半导体正在全面崛起,不管是传统的硅基芯片,还是量子芯片,其先进的技术正在与半导体商业化进行对接。如果拒绝或推迟美国企业对华为的供货许可,对以第三方产业为主的美国,对华为等企业来说,这都是损失。
关于此事,大家怎么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