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担任在野党共和党的首席委员的众议院议员麦考尔(Michael McCaul)要求商务部披露的内部文件显示了上述情况。美国商务部公开了2020年11月9日 2021年4月20日允许向华为出口的金额和件数。
文件显示,向申请对华为出口产品的企业签发了涉及614亿美元的许可。虽然具体的产品名不明,但据称包括半导体。并非实际供货的金额。相应期间为特朗普前政权末期和拜登政权启动之后。
美国商务部在2019年5月以后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EL)”,实施了出口管制。要求向该公司出口美国产品和利用美国设计与制造技术生产的产品之际,要获得该部的许可。
文/胖子
据环球时报援引多家外媒报道,近日,荷兰ASML公司的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Roger Dassen)公开表示:经过研究,最终确定该公司对华出口深紫外(DUV)光刻机将不受到美国的制约,更无需美国的批准。这对于如今面临高端芯片断供问题的华为无疑是个好消息。
达森在介绍采访时明确表示,他们已经在密切关注美国此前发布的半导体出口禁令,并且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以确认它对公司正常业务的各种影响。他表示,经过研究,美国方面并没有对DUV光刻机的出口进行限制,因此该公司仍然可以继续向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企业提供该光刻机。他还强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际企业,ASML公司将尽一切努力,为所有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售后支持。
随后,ASML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韦尼克(Peter Wennink)也确认了这一情况的确属实。不过,他也表示,如果这款光刻机的本体、部分零部件或配套设备需要从美国发往中国客户,那么它仍然将受到美国半导体禁令的影响。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设备生产商之一,身为行业巨头、全球光刻机领军人物的ASML公司对华开放DUV光刻机的出口,对于寒冬中的华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乍一看,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华为终于有救了?事情没那么简单:1、荷兰同意出口的是DUV光刻机,而不是最先进的、能够生产高精度制程工艺芯片的EUV(极紫外)光刻机;2、有消息称,我国企业已经能够自行制造DUV光刻机,对荷兰的设备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我们迫切需要的还是EUV;3、EUV(极紫外)光刻机出口仍然需要美国的许可,被美国政府列为严禁出售的产品。
据悉,因为没有得到美国的允许,荷兰政府已经暂缓批准EUV光刻机出口许可,这意味着华为公司无法生产需要更高规格制程工艺支持的高性能芯片,只能满足普通设备的需求。
当然,对华为等公司实施封锁,对美国自己的半导体产业影响也不小。据福布斯网站预测,如果美国长期实施半导体封锁政策,预计每年损失将超过50亿美元。因此,以英特尔为代表的一系列半导体公司,均向美国政府"上书",希望能够解除封禁,但均遭到了白宫的驳回。可以说是,美国的这一招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
不过,就在此前,ASML公司员工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华为的选择只有购买外国光刻机进行芯片生产,因为华为自己生产的光刻机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工艺仍然较为落后。当然,面对外国的封锁,中芯国际已经宣布将于近期建成首条40nm级别的纯国产芯片生产线,三年内实现28nm级别芯片的量产,但这与目前主流的5nm、7nm和8nm制程工艺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可以说,在这一关键领域,华为等企业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国。
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在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前景时,荷兰还是要有所行动的。对于我们而言,教训就是:千万不要让西方卡脖子,重要的技术、设备我们一定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像北斗导航一样,当初你看我不起,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
说起华为这家企业,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全球的5G 科技 领域中,华为可以说是行业领跑者,其不仅拥有着最多的相关专利数量,且在建设经验和设备成本等方面都是优势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5G 科技 上的领先,也预示着中国 科技 发展的加速。
在这种局面之下,长期以来以“ 科技 霸主”身份自居的美国,自然也是产生了危机感。为了限制华为的发展,其先后对华为实施了多项打压,而其中就包括了限制华为在美国本土的半导体供应链。在美方的限制之下,诸如高通、英特尔等一众相关美企都是不得不中断了与华为之间的合作。
可能很多朋友会说,此前美国不是已经允许了多家供应商恢复向华为供货吗?虽然如此,但是恢复对华为的供货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需要保证自身提供的产品不会被用于华为的5G相关业务之中。而在这个5G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限制条约其实对于各大美企与华为之间的供货合作关系而言,仍然是很大的阻碍。
此外,美国对半导体出口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全球的半导体供应链。在此局面下,再加上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所带来的损失,各大芯片相关美企自身的损失,其实未必就比华为小。
5月11日,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网站上,出现了一篇名为《美国实施的供应链限制实际上伤害了本土企业》的文章。
文章内容提到,近些年以来,美国一直在限制和禁止国内的技术流出。且为了阻止华为等中企的发展壮大,更是对自身的供应链实施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这样的做法如今正在对美国企业造成损害。
以华为事件为例。华为此前可以说是美国芯片产业最大的客户之一,且其对于美国本土企业而言也是能够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悉,华为此前每年都能为美企带去约120亿美元的利润,且还能为当地创造出近40000个工作岗位。
不仅如此,在美国的半导体供应链限制措施之下,华为在美的一项价值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85亿美元)的零部件采购计划,也因此宣布告终。毫无疑问,这使得美企的总体销售收入遭受了损失。
对于英特尔和高通这些相关 科技 美企而言,向华为等客户出售芯片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可以说是他们自身研究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如今随着这方面收入的下降,恐怕还将对这些美企的研发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所实施的供应链限制措施,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种全球供应链失衡的情况下,如今的一众相关美企都是“苦不堪言”。那么,在美国的限制之下,作为事件的另一方——华为等企业以及中国市场如今的处境又如何呢?
众所周知的是,在美国实施了半导体出口限制之后,华为以及我国市场之中对于半导体的自研的重视度就大大提升了。在此之后,我国更是出台了一系列的半导体发展激励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了,相关企业的数量出现了显著的增加。
这无疑意味着,我国在这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当中,我国就能够全面摆脱美国的影响,在供应链方面占据主动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