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的存在是有争议的,有人否认这一障碍的存在,认为其不是人格障碍的亚型。我国《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人格障碍没有这一亚型,所以一段时间内对此疾病的诊断出现困难,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等。
ICD-10、DSM-Ⅳ中认为其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情感的不稳定,并有明显的冲动性的普遍模式,可有自伤行为,也可出现一过性的精神病性症状,而这种情况应该是在童年或青春期就开始的,不是成年以后才出现的。
扩展资料:
人格障碍者一般不会主动求医,常常是在和环境及社会发生冲突而感到痛苦或出现情绪睡眠方面的症状时非常“无奈”地到医院就诊。医生与患者通过深入接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其认识个性缺陷之所在,鼓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予以鼓励和强化。人格障碍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矫正不良习惯。
直接改变患者的行为具有相当困难,但可以让患者尽可能避免暴露在诱发不良行为的处境之中。如攻击性强的人并非在任何场合都出现攻击行为,羞涩忸怩的人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怕羞。找到激发异常行为的场合或因素对于处理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如强迫性人格具有“完美主义”倾向,可以让其从事紧张程度不高、责任比较宽松的工作。此外,要避免不成功的暗示,提供更多的发展正常人格的机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边缘型人格障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格障碍
检查所见:胎位LOA。BPD83mm,HC292mm,AC272mm,FL63mm。羊水暗区44mm,羊水指数113m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厚35mm,成熟度I度。脐动脉两条,S/D:3.00, HR:137次/分。胎儿头部:颅骨环未见明显缺陷,大脑回声可见,脑中线居中,丘脑可见,侧脑室未见增宽,小脑形态未见异常及小脑蚓部可见。上唇回声未见明显连续性中断。胎儿颈部:未见脐带压迹及彩色血流环绕。胎儿胸部:肺脏可见,心脏位置未见异常,心胸比例正常,心律整,由四腔心观“十”字结构存在,房室大小比例未见异常,左右心室流出道可见。胎儿腹部:腹壁未见明显缺损,肝、胃、双肾、膀胱可见。胎儿脊柱:颈、胸、腰、排列形态未见异常,脊柱弯曲度未见异常。胎儿四肢:肱骨、尺桡骨、股骨、胫腓骨可显示。宫内妊娠,单活胎。脐动脉血流频谱正常范围。惊悚片《致命诱惑》作为一个契机,使边缘型人格障碍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发了热烈的探讨,但与此同时,它也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招惹了许多错误的印象和理解。
边缘型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是一个令很多人着迷的病症,一定程度上来说这要归功于惊悚片《致命诱惑》,这部电影使边缘型人格障碍获得了很多的关注和讨论。在影片中,格伦·克洛斯 (Glenn Close) 饰演了一个名叫艾利克斯(Alex)的角色,这一角色的很多性格特质可以说如实对应了BPD的表征。然而,电影塑造出的性格特征只是为了让这一角色以危害主角的“反派”而成立,合理化剧情中的惊悚元素。
这样的处理意味着影片对艾利克斯的呈现方式做了相当大的、与实际情况不同的改动。很重要的一点是,影片虽然对BPD患者极不稳定的人格本质有了细腻的刻画,但是没能表现出他们同时极容易受伤害的特征,也严重缺少对她过去经历的描述——是什么样的经历塑造出她易患BPD的生理倾向。
为了界定一些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对排斥高度敏感并难以治疗的患者,Adolf Stern于1938年首次提出了BPD。他发现这类患者的状态游走在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却不能归类给任何一边,因此使用了“边缘”(Borderline)对其进行命名。
尽管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界定原本就不清晰,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很模糊,“边缘”一词还是被保留并沿用了下来。因为这类患者的症状广泛涉及全部心理及行为特征,并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被划分为人格障碍。
根据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定义,人格障碍是:
“明显偏离个体所属文化预期的内在体验与外在行为的长久模式,这种模式覆盖广泛并难以改变,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发生并持续稳定发展,会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和损害”(美国精神病协会,2013)。
需要注意的是,可能经历该定义中所提到的“痛苦”人群包含患者自身、患者及患者周围人物,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只是患者周围人物。
世人对所有心理疾病都有一定片面和错误的认知。由于这些不准确的说法和观念会催化出羞辱和歧视,引发病情恶化,阻碍潜在患者自发寻求帮助,因此急需被纠正。尤其像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所面临的的情况,相关的大量误读已经通过媒体在荧幕上散布出去,并持续加剧现实中对这一病症的误解,所以纠正刻不容缓。
DSM-5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极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被遗弃。
>>一种不稳定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以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的交替变动为特征。
>>身份紊乱:显著的持续而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
>>至少在2个方面有潜在的自我损伤的冲动性(例如,消费,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行驶)。
>>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自我伤害。
>>由于日常活动所致的情绪不稳定(例如,强烈的短暂发作的悲伤、易激怒或焦虑)。
>>慢性的空虚感。
>>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发怒(例如,经常发脾气,肢体斗殴)。
>>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戳穿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错误认识
谬误1:患有BPD的人只是很难相处罢了。这根本就不是病。
大部分BPD患者的确是极其难相处的,除非你能刚好在他们需要的时间点准确地回应他们的需要。
我们都曾经历过学习的过程,并在某种情况下加强一些特定的行为。如果我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通常这些行为和人际交往模式都是适应性的。但对某些人来说并不是这样。出于某些本文未能具体探讨的原因,BPD为了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所学习到的行为方式,通常会令与他们有实际互动的人感到反感。
虽然目前BPD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遗传、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环境、文化和社会因素都对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BPD是一种确认存在的、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心理疾病 (Paris, 2018)。
谬误2:BPD患者很有心计和控制欲。
人们发现BPD群体有点讨厌还很难相处后,就会回避、排斥他们。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普遍认为BPD人群总想着如何彻底地 *** 控别人,让别人按他们的想法行动。他们蛮横、混乱和反复无常的行为常常被认为是故意展现出来的。
然而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BPD患者并不是有意表现出负面的行为,这只是他们知道的照顾自己的唯一方式。BPD使他们变得僵化、不懂变通,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变得更具适应性,只一味陷在自己学到的和一直以来遵守的行为模式中无法自拔。
他们这么做是为了防止自己堕入比死亡更可怕的命运——孤身一人或被抛弃。只要能够把自己留在重要的人身边,那么这些行为就是有效的,值得保留的。但如果他们觉得有谁马上要离开他们的话,他们会将自己的行为升级到任何必要的程度来留住对方。在他们看来,这关乎到生死存亡。
“ *** 控”意味着深思熟虑的盘算和蓄意的设计。可往往对BPD人群来说,这些行为意味着孤注一掷,是他们为了满足情感需求的最后一搏。他们绝不是有意识地试图去 *** 纵或控制他人。
谬误3:BPD只是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极端案例。
BPD和躁郁症其实有很大的不同。虽然这两种疾病的表征都包含冲动和情绪波动,但它们是不一样的。
需要牢记的是,人格障碍是普遍的、持久的,几乎影响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没有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躁郁症患者表现稳定,能够正常生活。通常情况下,躁郁症患者平均发病周期为一年一次或两次,所以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平稳期。
躁郁症患者可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有的时候会受到躁狂或抑郁发作的干扰,但一般就算处于发病期,亲密关系也不会受到破坏。而在对BPD群体的观察中未能发现躁郁症患者在发作期之外表现出的稳定性。
谬论4:BPD群体只是过于固执和抗拒改变,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无法好转。
事实上,几乎每一个人都很抗拒改变。当我们已经非常习惯和熟悉的时候,除非能够扭转局势,否则我们都不想改变。不过话说回来,适应新事物也算是一种调整,但毕竟每个人都会有些不愿意放手的东西。
而BPD患者很可能从童年时期开始就有一套自己赖以生存的体系。尽管这套体系绝大多数时候会给他们带来痛苦,但这是他们的全部。
对于边缘人格障碍患者,可以通过联合治疗方法有效地帮助他们寻找到他们愿意改变的方面,包括引导他们去感受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人际交往方式。同样,如果希望他们能放弃惯用的行为策略,必须首先教给他们满足需求的新方法。
谬误5:BPD群体不在乎他们周围的人。他们只看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BPD患者很难调节自身的情绪,并不意味着他们体验不到情绪。当他们感觉到他人有希望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时,他们会变得极富同情心并爱意满满。BPD群体关心他们的朋友和家人,也能确实感受到并传达出共情。在照顾宠物方面,他们也可能天赋异禀。
可惜的是,人格障碍带来的一些麻烦,比如情绪波动、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冲动行为和不稳定的自我映像,是很极端的,会给他们的人际关系不断制造问题。BPD患者的人可能无法觉察到他们的行为和期望是如何影响他们所爱之人的,而这又会被别人看作是缺乏关心和同情。
当他们确实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重要的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变得抑郁。但是,人格障碍带来的各种缺陷,特别是情绪、迫切需要被认可、对被抛弃的恐惧等方面,会阻止他们依据共情采取行动,如帮助他人或表达他们的同情。
谬误6:人格障碍的患者只是想通过自杀来博关注,他们并不是真的求死。
的确有很多时候,BPD患者会用自残来吸引注意力或喊停他们不期望的事情,也会用这种手段来惩罚自己或调节情绪。虽然他们可能无法控制情绪的强烈程度和具体感受,但在自残时,他们可以控制痛苦的强度。
然而,这与真正的自杀行为是不同的。那些有自杀意图的BPD患者也会有自残行为,这时他们感觉到痛苦太强烈,太沉重,无法再承受,自杀是唯一的出路。
许多BPD患者同时患有情绪障碍,当情绪障碍和他们的冲动行为和情绪失调叠加在一起,导致突发自杀行为的话,结果往往是致命的,无法挽回。在BPD患者中,多达10%的人死于自杀,而在这之中,几乎不存在因为自残行为而意外致死的案例。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自残行为都应该时刻被高度重视,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为了博关注或掌握主导权而做做样子。即使是不以自杀为意图的自残行为,也急切需要被关注和解决。在BPD群体中,非自杀意图的自残行为和后续自杀行为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 (Sadeh, Londahl-Shaller, Piatigorsky, Fordwood, Stuart, McNiel, D. e. &Yaeger, 2014)。
尽管所有的自我伤害行为都迫切需要解决,但要注意,对于BPD患者来说,自我伤害通常也是一种应激反应,具有一定功能。因此在处理自我伤害行为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为患者提供其他选择,而不是直接剥夺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一些应对能力。
谬误7:只有女性会患BPD。
女性的BPD患者的数量多于男性不假。然而,根据患病率的估计,接受诊断的人中至少有30%是男性。这个数值很可能还被低估了,因为构成诊断标准的症状更有可能出现在女性身上,男性的表现可能和女性会有一些不同。
跟女性患者相比,BPD男性患者更加易冲动,人身攻击性也更强;跟一般女性相比,表现出更多自恋、反社会、偏执和分裂。与女性相比,男性表现出依赖和强迫性人格特征的倾向也较小 (Sher, Rutter, New, Siever &Hazlett, 2019)。这些差异意味着我们可能缺乏专门适用于男性的评估标准。
谬误8:BPD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个谬误可能造成极深远的负面影响,因为它削弱了人们寻求帮助的积极性,造成持久的痛苦和对未来的绝望。和任何其他疾病一样,治疗的效果在于治疗技巧和治疗师的水平,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
目前而言,只要治疗得当,即使是病情严重的患者也能有明显的改善。通常将治疗某些早期症状(如焦虑和抑郁)的药物和针对行为及行为原因的心理治疗相结合,是治疗边缘人格障碍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谬误9:BPD群体很危险。
这个印象很不幸地被《致命诱惑》进一步强化了。事实是,BPD患者伤害自己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伤害他人。他们的确时常表现得易激怒,甚至不合时宜、无缘无故地暴怒。可以点燃他们的导火索非常短,他们大部分时间好像都在生气,甚至会容易被卷入肢体冲突。
2016年在英国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BPD疾病本身与暴力没有明显的关联。然而,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更有可能同时出现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药物滥用等情况,这就增加了攻击和暴力的风险。一篇综述类文献报告了类似的结论,即缺乏证据表明仅仅患有BPD会导致对他人暴力行为的增加 (González, Igoumenou, Kallis &Coid, 2016)。
要点小结
尽管全世界对BPD的讨论越来越多,但它仍然是一种鲜为人知的疾病。BPD患者不仅饱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还遭受着与这种疾病有关的误解、负面观念和评价的影响。这些人往往被排除在社会服务系统之外,在心理健康领域和社会环境中都经历着歧视和侮辱。
提高公众和医疗专业人员对BPD患者所面临的痛苦的认识和理解,尤为重要和迫切。他们应该得到充满关怀的、专业的、有效的治疗。
同样的,与BPD患者交流的人,要积极传达出接纳的态度,避免因对疾病的片面认知而造成排斥。边缘人格障碍的康复是有可能的,他们获得感受生活积极面的能力,包括健康的人际关系,也是可能的。这或许需要一些时间,但更好的明天一定会来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