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22q4为什么是23年1到3月

fy22q4为什么是23年1到3月,第1张

logo

雪球 · 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道琼斯指数33949.01(-0.61%)

上证指数3270.38(1.18%)

创业板指2569.73(1.74%)

恒生指数21624.36(1.6%)

道琼斯指数33949.01(-0.61%)

上证指数3270.38(1.18%)

创业板指2569.73(1.74%)

恒生指数21624.36(1.6%)

道琼斯指数33949.01(-0.61%)

打开App

从海外企业22Q4业绩及走势研判半导体投资主线

用户头像

发现牛股088

2023-01-30 20:38 · 江苏

 中国春节假期期间(2023年1月23-28日),标普500指数涨幅2.47%,费城半导体指数涨幅5.39%,在半导体行业需求复苏预期逐渐明朗下,行业β属性凸显。2022年10月至今,费城半导体指数收盘价涨幅在10.28%,而费半指数的抬升对国内半导体行业具备前瞻指引意义,春节假期期间部分重点企业涨幅亮眼(英伟达+14.16%;安森美+11.18%;美光+9/25%;Qorvo+9%;高通+8.54%;NXP+7.74%等),我们认为对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行的悲观情绪已于22年基本消化完全,我们将在后续章节通过对部分海外重点企业CY22Q4的业绩复盘及各公司对未来行业预测的观点研判新一轮周期下半导体行业投资主线。

国产化仍然是国内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从国内招投标的角度来看,当前时间点去胶、清洗、刻蚀、CMP抛光等环节的设备已经稳扎稳打迈入30%以上的国产化率区间,而薄膜沉积、炉管、量测类设备国产化率较低,光刻机、离子注入等环节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中标率则处于非常低的阶段。

ASML:美国持续游说荷兰和日本加入封锁中国半导体技术的行列。ASML认为2023年仍是强劲成长的一年,预计营收将比2022年成长25%。由于客户认为ASML的机台交货时间将长于产业潜在衰退时间,客户以“23H1行业有望步入复苏并于2024年开始好转”的期待,叠加ASML的光刻机具战略性质,因此并未取消订单。半导体出口管制方面,美国持续游说荷兰和日本加入封锁中国半导体技术的行列。公司认为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已经伤害了芯片产业,如果美国持续不让中国买到所需的非中国制机台设备,中国最终将会自行开发出所需要的设备,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需求复苏主线:半导体行业周期或将于2023H1到达底部。

台积电:公司预计半导体行业周期或将于2023H1到达底部,并于2023H2开始复苏。公司法说会表示,2022年下半年半导体产业链库存已现抑制势头,但由于消费电子、PC、数据中心等下游需求疲软,预计半导体行业周期或将于2023H1到达底部,并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复苏。

TI:公司预计23Q1除汽车下游外其他市场业绩降幅超过季节性降幅,但整体环比降幅将有所收窄。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亿美元,环比11%,同比-3%,主要归因于除汽车下游应用外其他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客户处于清库阶段。按下游应用拆分,工业领域下跌约10%,汽车领域上涨了中等个位数,消费电子普遍疲软,-15%左右,通信设备下降了约20%,企业系统下降了约20%。公司认为目前中国市场尚未有消费电子复苏的迹象出现,22Q4整体砍单情况有所增加。展望23Q1,需求端,对于23Q1公司预计除汽车行业外,其他市场业绩的降幅将超过季节性带来的降幅。

ST:车用和能源相关B-to-B工控需求保持强劲,相关产品23年产能已售罄。公司22Q4超预期部分主要来自汽车和分立器件部门及微控制器和数字IC部门。终端需求方面,车用和能源相关B-to-B工控需求保持强劲,相关产品23年产能已售罄,消费类需求仍然较弱。

Wolfspeed业绩短期承压,电力电子碳化硅长期景气度未变

WolfSpeed FY23Q2为全年收入低点,随着良率问题逐步消化,收入将于下个季度回归正常轨道。管理层认为FY23Q2业绩为全年收入低点。公司22Q4实现收入2.16亿美元,环比-10%,同比+25%,毛利率在33.6%,环比-2.0pct。管理层认为Q2为全年收入低点,随着良率问题逐步消化,收入将于下个季度回归正常轨道,预计下个季度收入区间为2.1-2.3亿美元。

投资建议:新一轮周期引领优质赛道标的价值重估,半导体行业兼具周期与成长属性,投资机遇交叠出现,新一轮周期前期布局需更为精细,寻找业绩确定与预期改善赛道。(1)把握半导体周期回暖预期下优质IC设计企业布局机会:内忧外患下国内半导体指数多次调整,后续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IC设计优质标的包括圣邦股份/卓胜微等将有望脱颖而出。(2)低渗透率新技术驱动:电力电子SiC性能优势体现,汽车电动化浪潮下需求走强,行业供不应求景气持续并为国产厂商提供成长窗口,关注三安光电/天岳先进前瞻布局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优质标的有望在激增需求下获得崭新业绩增长空间,其中三安光电新技术驱动及需求复苏逻辑兼具。(3)半导体设备:景气度短期承压,2023配置机会依旧值得看好:未来1-2个季度,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受下游景气度、美国BIS限制影响,业绩或将出现短暂承压;展望2023年,半导体设备行业或将在晶圆厂国产化率持续提升、支持政策落地、消费复苏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下预期转暖,行业有望重新获得配置机会。

投资评级:看好

风险因素: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复苏进程不及预期。

暂无评论,去做第一个评论的人

封面图片

专刊雪球专刊 特别版

雪球特别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投资逻辑篇)

段永平:著名企业家,小霸王品牌缔造者, 步步高创始人,vivo和OPPO 联合创始人,网易丁磊生命中的贵人,拼多多黄峥的人生导师。他同时也是著名投资人,早期投资网易获100倍以上回报,目前重仓茅台、苹果等优质公司

查看专刊

大盘解析

收评

02-09

【两市超4200收涨,三大股指均涨超1%;北向资金卷土重来,大手笔买入超120亿;半导体芯片板块领涨两市,东数西算、国防军工、白酒涨幅居前;ChatGPT概念走势分化】 截至收盘,沪指涨1.18%,深成指涨1.64%,创业板指涨跌1.74%。两市全天成交9011亿,个股涨多跌少,超4200股收涨。北向资金净买入121亿。

收评

02-09

【北向资金半日净买入超74亿,沪指涨0.62%;光通信、东数西算、钙钛矿电池题材活跃;ChatGPT概念分化;白酒、军工、半导体涨幅居前】 白酒、军工、半导体涨幅居前,光通信、东数西算、钙钛矿电池题材活跃;ChatGPT概念分化。截至收盘,沪指涨0.62%,深成指涨0.86%,创指涨0.78%。两市半日成交额超5000亿,北向资金净流入超74亿,个股涨多跌少,超3200家上涨。

盘前必读

02-09

太火爆:赵诣新基紧急暂停申购,刚开放一天!黄燕铭:2023年牛市“跟消费谈恋爱 跟科技结婚” 一、要闻汇总 1、近日,网传消息称,七家国企航司近期将停止低价投放,对上述承运人份额超65%的航线(全国约2000条,部分航线将加入海航)做限价。有航司内部人士表示,有相关类似调价的举措,但细节并不清楚。中国民航局方面则表示,民航局没有向航司提出过这样的要求。(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

今日两笔 *** 作:

盘中保本出了中青宝,卖了就拉直线,卖飞了4.5%。越想越不甘心,中午临时研究了一下chat,挑了个“含chat量”最高的PCB,下午开盘前挂了单子追高买,收盘赚了6.3%。

这个得归功于我对规则的熟悉,这票中午收盘是15.76,当时已经在拉直线了,我知道买入规则,盘中挂单买入最...

省心省力509评

说人类(或者某项工作)会被机器(蒸汽机、电脑、互联网、搜索引擎、Chat GPT)替代,无非道出了这个工作只是机械重复的事实。

不明真相的群众498评

为什么又是美国人搞出了ChatGPT?

洪福的投资笔记299评

2023-02-08功课

兔BUG666217评

大家有什么问题?我可以问一下ChatGPT。。。

阿企216评

迪丽热巴长得其实很普通的高加索长相,不知道为啥要尬吹成顶颜明星。气质也非常一般。

陈达美股投资206评

你知道现在的1万块是过去的多少钱吗?

1978年: 7 块钱

1988 年:63 块钱

1998年:620块钱

2008 年:2700 块钱

2018 年:5500 块钱

大致靠谱[呵呵]?

陈达美股投资201评

都延迟退休了,社保还值得交吗?

望京博格184评

读者数量破万之际,我用两张小帖简单回顾一下从开始写帖到今天的历程。

先说股票 *** 作。最早我是写私募基金方面的知识,后来慢慢改成写股票。

7月18号是个分水岭。之前的定位是写给自己看的股市日记,随手写写,不讲究什么章法。那一天之后,改成了实盘实时记录。盘中任何 *** 作完成之后同步...

燕云2021171评

《舍得酒,大树提款啦!》

今天主力拉升舍得酒,

大树按计划提款四万六千元。

今天还卖出同花顺900股[赚大了]

加仓上海机场两万股,

新建仓爱美客股票,

计划再提款三万三[大笑][大笑]

新的组合诞生了:《鸡毛美》

上海的机茅就是美。[大笑][大笑]

有股民问大...

大树军座163评

今天市值是425.4

涨停,习惯性清理掉ST宏图

习惯性跌了加仓ST瑞德和恩捷股份

加油加油。。。

风雨飘荡200万实盘161评

今天在跟一位朋友聊天中了解到,他本月已经亏损23个点了,

但万万没有想到,他一月份赚了60个点了,也就是说到现在还赚30个点,

对于这种收益,我只会说,如果我某个月赚60%,我一定会将家里的电脑 手机,路由器全部咋了,出门旅游半年,在回来做交易,

并且,我还会在接下来的几年时...

好习惯终生受用156评

大英,还是人类文明的探照灯和先锋。。

阿企150评

请问大家,关于军工股有无好的标的?

我看了下大部分公司,在大跌了2-3年的基础上,横盘整理了4-5年,一共是7-8年。

军工部分分支应该是少有的竞争格局好,技术门槛高,有增量的细分行业。

唯一的不足就是估值有点高,信息不是很透明。但我个人看了下,很可能有特别大的机会,有很大概...

依茜而行149评

元宇宙保本出了,风看来吹不到这里了,小账户10万本金继续保持2023年度全胜战绩。

省心省力147评

我随便聊聊看法和逻辑

每个人 *** 作自定盈亏自负

为自己的 *** 作买单

不怨天尤人

是每个赌徒的基本素养

这个场子里玩的起就玩

玩不起就销户去

$三六零(SH601360)$ $昆仑万维(SZ300418)$ $中航电测(SZ300114)$

轮回666134评

周四复盘。检验牛市成色的一天,走得非常完美。上证高开高走,回踩20日线加速向上,量增价升,量价关系完美,MACD死叉,KDJ死叉低位向上。30分钟下飘旗形接近了向下趋势线,明天会考验趋势线能否突破。今天日线中阳线上穿了所有均线,走势相对强劲。昨天老拜说了中美是竞争关系不是对抗关系,今天...

欲说还休99133评

今天收到一个短信,想想蛮搞笑的,我从2块多推荐国电然后在去年大环境那么残酷的情况下翻倍了,居然因为短期回调20%就说我害了很多人[抠鼻][抠鼻]恭喜你们正因为有你们我才明白一个道理,放心我雪球组合之前在国电4.36的时候已经关闭了,以后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害人了,正因为有你们世界才更美好...

风雨同心-等待机会133评

国内Top3悬而未决的问题,

一锤定音了。

陈达美股投资134评

东方锆业超预期

市场高标解读130评

打开App

评论

写评论...

评论

分享

不喜欢

每年年末都会对当年度全球半导体产业情况作出回顾,同时对下一年的产业走势作出预测。在市场需求持续疲弱的底色下,叠加了中美战略博弈对抗升级,以及国内疫情防控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毫无疑问2022年的全球半导体行业是极其艰难的一年。

面对2023年,WSTS、ICinsights、Gartner等知名分析机构都给出了悲观预测,甚至认为全球半导体行业正走向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的最大衰退。

在对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悲观预期如此一致的情况下,最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就在于国内半导体行业将会如何发展?尤其是在政治因素正在最大限度的干扰半导体行业自身规律的情况下,有必要对2023年及以后的全球及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和预判,也欢迎各位一起讨论。

全球经济向中低速增长回归,半导体行业缺乏基础驱动力。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3年,全球GDP平均增长速度下降接近50%,除此之外,俄乌冲突、通胀攀升和央行货币政策紧缩等也引发世界性的全面经济衰退,预计2023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将向GDP增速低于3%的中低速增长回归。半导体行业作为充分反映全球经济的风向标,未来有可能将长期陷入缺乏宏观经济基本面支撑的困局,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可能迎来5%-10%的负增长,而以后2-3年也将维持在低于8%的低速区间徘徊运行。

市场创新出现断层危机,引发技术创新投入边际报酬递减。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仍然面临“需求创新困境”持续低迷,基于PC、手机、消费电子等市场的渐进式创新已经进入衰退期,增量空间显著收窄,如同手机、PC等可以支撑半导体技术快速迭代升级的下一代现象级市场尚未成熟和全面爆发,市场端的创新需求出现“断层”。而当前结构性的技术变化依然主要停留在工程层面,并未发生能够在短期内扩张总体经济空间的重大基础技术革命,因此同业竞争会更趋近于零和博弈,技术创新投入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部分国家对先进技术的高成本投入将逐步趋缓。

中美战略对抗日益升级,“科技脱钩”引发供应链低效率。2023年中美半导体领域的博弈有望迎来短时间的战略缓冲期,但随着美国2024年大选临近,美国仍会间歇性的联合其盟友以国家安全理由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进行升级压制与围堵。除半导体关键设备、基础工业材料及零部件等供应链环节外,还可能涉及到新能源汽车、数字新基建等更广泛领域,短期内中国半导体产业高端化升级面临的“卡脖子”困境更加严重。而行政繁冗的内政环境可能会影响美国芯片政策的落实进程,联邦与各州对半导体产业设置的繁杂法律限制短期内很难出现根本性改变[1],全球供应链也由此进入2-3年的低效率调整期,资本支出大幅缩减。

产业格局“西进东出”,半导体人才等资源面临全球紧缺。2023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的成本与效率导向势必要让位于安全原则和韧性偏好,出现了区域化与短链化同步、产业格局“西进东出”的趋势,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东亚半导体产业链与布局可能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不少跨国半导体企业将重新思考既往布局与未来规划问题,由此引发了半导体人才等资源的全球短缺和风险偏好明显弱化。美国及其盟国将进一步升级半导体“人才隔离”的措施,中国有可能面临高水平半导体人才加速流失的极大困境,东南亚及欧洲、日韩等地区则由此受益。

国内市场呈现复苏潜力,防疫政策变化或在年底引发反d。2023年上半年国内半导体市场会有较大压力,除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影响以外,防疫政策约束下的消费不振、美国打压政策的延续性影响会持续发酵,影响产业信心和动力。随着两会后防疫政策调整逐步见效,短期内产业驱动力依然受到疫情升温的抑制,但部分产品领域需求环境可能会在3-6个月后有所改善,芯片库存压力会在2023年下半年以后逐步释放。2023年底国内有望受益于疫情影响力度大幅减弱、消费信心阶段性恢复以及去库存完成等影响,迎来小规模反d,芯片设计及封装测试等产业链环节、手机、消费电子、工业半导体、数据中心等应用领域的行情逐步恢复向好。

产业链高端替代是主线,前沿创新和基础突破关注度倍增。2023年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的国产替代依然是主线,基本替代逻辑从前些年的资本驱动转由内循环市场驱动,更多国内新基建、新能源、数字经济、信息消费场景的整机系统厂商将加速推进国产芯片的验证和采购,泛信创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金融、电力、轨道交通、运营商等领域。半导体设备、材料及零部件等供应链环节以及存储器等高端通用芯片受到美国管制新规影响,国产化进度进入到动态调整期,制造、设备企业对国内基础材料和零部件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验证进度加快。同时,对Chiplet/先进封装、PIC光子集成电路、MRAM/RRAM新兴存储器、RISC-V计算架构、氧化镓等前沿创新和基础领域的关注度将大幅增加。

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内卷”领域加速启动并购整合。2023年半导体行业过剩的投机资本将对这个赛道不再感兴趣,Pre-IPO项目、美籍高管为主项目、已出现头部企业或者多家上市公司的赛道项目中部分将面临融资困境,部分优质项目可能会因估值受影响而主动关闭融资窗口,进一步压低资本的投资偏好。产业中涌现出更多的潜在并购整合机会,上市公司和相关联的产业基金成为主要推手。在MCU、蓝牙/WIFI、射频前端、显示驱动、电源管理芯片等创企数量众多、中低端替代已经实现、头部企业优势明显的产品领域有望出现以上市公司推动的并购整合。而在估值、企业经营成本、技术门槛都高的一些大芯片领域,有可能出现由基金推动的并购整合。

打好“市场”“体制”牌,新一轮产业政策周期酝酿待发。2000年的“18号文”,2011年的“新4号文”,2014年的《纲要》以及2020年的“新8号文”共同构成了我国半导体产业政策体系的关键节点,并不断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政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解决特定领域关键技术有无问题,更要解决相应创新体制和生态的塑造问题。在中美战略博弈升级、半导体供应链形势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国内市场需求不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2023年国内新一轮半导体产业政策周期有望酝酿开启。

这篇文章我写的异常艰难,一是因为当前形势下很多内容和观点不方便书写,二是因为对2023年的悲观预期已成共识,似乎也没什么好写。但我总认为,无论是行业周期、疫情政策还是美国遏制如何影响,都还是要对我国半导体产业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要尝试在碎玻璃渣子里找糖吃,在苦日子里寻得一抹阳光。

要想中国半导体成功突破低端锁定,既不可能通过速战速决抄近路的战略,也无法通过继续依附于美国主导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体系获得,只能以坚定的战略意志,借由建设涵盖体制-技术-市场多重创新的内循环体系来实现,这势必是个“持久战”。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始终还是要回到全球化的轨道上,这是半导体产业的基本规律。那时的全球化将会赋予中国全然不同的角色,给予中国企业更多公平竞技的机会,进入更广阔的新兴市场;同时,中国也可以将更广大的世界纳入我们自己搭建的创新和产业共同体,实现真正的国际国内双循环。

MIC 产业分析师预期 2023 年半导体市场的成长会大幅趋缓,甚至可能与 2022 年持平。

目前半导体产业受到终端市场影响,终端厂商及芯片供应商的库存水位持续升高,供应链已经提前开始库存去化,如果市况没有改善,2022 下半年半导体各产业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不过相较全球半导体成长放缓,中国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受到稳定的 IC 封测与 IC 制造营收支撑,整体成长将优于全球。

即便 2023 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成长可能大幅趋缓,但是先进封装的需求将持续上升,全球封测产业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成长。其中,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专业封测代工(OSAT)厂商中,有 6 家为中国台湾厂商、3 家为中国大陆厂商,反映出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在全球封测产业之地位。而除了 OSAT 厂商外,晶圆制造大厂如台积电(TSMC)、三星(Samsung)、英特尔(Intel)亦积极布局先进封装技术,加大先进封装资本支出。

半导体发展趋缓

全球半导体市场持续向上成长,但是预期 2023 年市场成长可能趋缓(图 1)。资策会 MIC 产业分析师杨可歆指出,2021 年半导体产业欣欣向荣,因为各应用领域的芯片需求大幅增加,供应链上游到下游都出现供货紧缺的现象。半导体供不应求的情况,带动出货量与价格成长,市场规模与厂商营收也都向上成长。因此,2021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年复合成长率是 26.2%,产值达到 5559 亿美元。

2022 年初,半导体产业在高基期的基础上预测全年发展,预估 2022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有 10% 以上的成长。但是随着 2022 年第一季度乌克兰问题爆发,以及三月开始中国因为新冠疫情封城,全球的消费性市场受到冲击。加上疫情红利逐渐退去,远程工作设备的需求消失,以及通货膨胀影响消费意愿等问题,连带影响 2022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成长幅度。因此,2022 年的半导体市场 YoY 预估从 10% 下修到 8.9%。而年成长预期虽然下调,2022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因 2021 年的需求动能延续,且 2022 上半年各领域的需求有所支撑,仍维持正成长,预期 2022 年全球半导体的产值可达到 6056 亿美元。

针对 2023 年的半导体产业预估并不乐观,因为战争及通货膨胀等外部环境负面因素尚未排除,加上消费市场买气不佳,拉货力道疲软。尤其供应链从终端、系统厂到半导体芯片产销、供应等厂商,目前都面临库存水位过高的问题。在市况不明朗及库存水位过高的情况下,预期 2023 年半导体市场的成长会大幅趋缓,甚至可能与 2022 年持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212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