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导体掺杂。。。。。。。。。。。。。q(ND + p - NA - n) = 0怎么看出电中性的?

关于半导体掺杂。。。。。。。。。。。。。q(ND + p - NA - n) = 0怎么看出电中性的?,第1张

问题一

首先掺杂后的半导体中一共有四种带点体,

带正电荷的有:1.失去一个电子后带正电的磷原子,即正电中心,2.正电空穴。

所以正电荷浓度为:ND+P

负电荷的有:1.得到一个电子后带负电荷的彭原子,即负电中心,2.负电子。

所以负电荷浓度为:NA+N

楼主给的公式等价于:ND + P = NA + N

即整个半导体内部的正电荷浓度等于负电荷浓度,所以电中性。

问题二

至于NP=Ni^2,这个问题涉及到半导体内部电子,空穴浓度计算公式和费米能级的问题,需要经过一定推到,由于公式不太好些,我就不写了,楼主可查看国防工业出版社刘恩科写的《半导体物理学》第63页面,推到不难,楼主自己看看吧!

望有助于楼主!

是Si,硅。

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比导体差而比绝缘体强。实际上,半导体与导体、绝缘体的区别在不仅在于导电能力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半导体具有独特的性能(特性)。

在纯净的半导体中适当地掺入一定种类的极微量的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就会成百万倍的增加—-这是半导体最显著、最突出的特性。

硅原子的核外电子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态。最外层有4个电子即为价电子,它对硅原子的导电性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硅晶体中没有明显的自由电子,能导电,但导电率不及金属,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具有半导体性质。

纯硅的电阻率为214×1000欧姆/厘米,几乎是不导电的。但若掺入百万分之一的硼元素,电阻率就会减小到0.4欧姆/厘米。因此,人们可以给半导体掺入微量的某种特定的杂质元素,精确控制它的导电能力,用以制作各种各样的半导体器件。

以上元素中,除了硅外都不具有这种性质,所以都不能作为半导体的材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251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