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谈半导体fab厂行业职位特点和未来规划

洽谈半导体fab厂行业职位特点和未来规划,第1张

先简单介绍一下本人,曾在世界一流台企半导体公司任职PIE(制程整合工程师),目前跳槽到design house(芯片设计公司) 做产品工程师。之后的文章会浅谈一下PIE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规划。

观看这篇文章的大部分读者应该是近期打算入职半导体行业的朋友,这两年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工程师来说是一件好事,我身边的朋友都比较喜欢把半导体行业和当年的计算机行业相比,未来发展前景很大。半导体行业相比计算机行业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半导体相关的知识其实很难从学校里学习到(特别是制程方面),换而言之这个行业不会被新人挤掉,工程师工作经验越丰富,工作能力也就越强,是个可以长久吃下去的饭碗。

从半导体芯片生产的全过程来说,首先呢是会有一些公司生产晶圆,晶圆是半导体芯片生产的“地基”,有一种公司是将沙子制造成晶圆。有了晶圆之后,之后是将芯片的设计图盖到晶片上。这类公司国内目前岗位空缺很大,我之前也是在这种公司上班,这里可以和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这类公司的职员推荐。

先说说fab里的生态,比较底层的工程师是设备工程师,这类工程师主要和设备打交道,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机台进行日常的维护,会有大量的时间在生产线上,半导体生产线需要很高的无尘条件,所以设备工程师常年穿着那种实验室的无尘服,之前听过一个朋友无尘服过敏!!此外在维护机台的时候会和一些化学试剂接触,有接触危险化学试剂的可能,不太推荐这种岗位,工作强度很大,机台故障可能随时被拉回公司维护,听说之前厂里有一个朋友喝完酒被拉回公司做维护,结果吐到机台里面了。未来的职业规划能可以往下游设备厂商那边去,工作会轻松一点,其次呢是往制程工程师转职。

制程工程师在fab厂里会根据制程的特性划分,比如蚀刻的晶片制程会有一个蚀刻制程部门,去制程工程师那边工作强度看部门的,也看厂,有些芯片的制作工艺对离子注入敏感度很高,那离子注入部门就很忙,不过正常来说蚀刻部门算是最倒霉的,因为蚀刻是一锤子买卖,很容易出问题。这类工程师比较好的职业规划有新制程导入岗位,其他fab的制程工程师,厂商等,基本是平级或者往下游跳槽。

一个fab里比较重要的两个部门是PIE 和 YED,分别是制程整合和良率提升。

对于比较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PIE算是一个厂的心脏,话语权很大,对于新入行的朋友这个部门是比较推荐的(特别是先进制程公司),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这里不细说,后面在写一篇文章介绍这个职位的工作内容。不过可以简单的说这个职位可以学习到一个fab厂的所有东西(皮毛的那种),工作能力强点的同事可以兼做YED PES的工作,所以后续的职业规划就很广泛,基本上半导体行业的岗位都可以跳槽,比如产品工程师(fab或者desing house的产品工程师都不错),SQE,contact window等等,年轻好学一点的也有机会去做设计工程师。YED 其实和PIE类似,看fab厂里生态,有些厂制程比较稳定,晶片的良率问题基本是来自defect,那种fab YED的话语权就比较大。PES算是做更多客户那边数据的分析,可以考虑往上游客户跳槽。

我个人认为fab厂的岗位性价比比较高的算是PIE YED,工作压力会稍微比设备和制程工程师轻松一些,不建议刚入职直接去PES,PES这个岗位我个人是觉得有一点PIE的经验再转过去比较好一些。

后面会再写一写fab厂里的工作状态,入职面试技巧之类的内容。

写作不易,欢迎点赞打赏~~~哈哈·~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华润微(688396)、士兰威(600460)、科技(300373)、华微电子(600360)、信捷能(605111)、苏州固锝(002079)。

本文核心数据:半导体分立器件出货量、市场规模、区域分布。

1.英飞凌推动全球分立器件性能提升。

全球分立半导体器件诞生于上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功率二极管和功率三极管问世,并应用于工业和电力系统。六七十年代,晶闸管等分立器件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末,开发了平面功率MOSFET。80年代后期,沟槽功率MOSFET和IGBT逐渐出现,分立器件正式进入电子应用时代。90年代,超结MOSFET逐渐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硅极限”,满足了大功率、高频的应用要求。2008年,英飞凌率先推出屏蔽栅功率MOSFET,分立器件性能进一步提升。

2.分立器件的全球供需明显受疫情影响。

-由于疫情,全球供应疲软。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半导体分立器件在内的许多行业都受到了负面影响。根据Statista的预测数据,2020年全球分立半导体器件出货量将达到4630亿。

随着病毒在全球传播,全球供应链中断,隔离期仍不确定。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的蔓延,全球许多制造工厂都采取了停工控制措施。例如,由于马来西亚、中国和菲律宾的政府订单,安美半导体的大部分制造设施被关闭,影响了其向客户供应产品的能力。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e30e924b899a901545b9da60f950a7b0208f53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第三代半导体被列为国家面向2030年重大项目之一。厦门市也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列入着力培育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十大未来产业。近年来在中央和各地政府出台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及伴随新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5G通信等现代产业兴起所带来的庞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纷纷展开大规模投资,以期赢得发展先机。目前国内厂商在第三代半导体有全产业链的布局,产业已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夯实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础

虽然第三代半导体有着诸多优异的性能,但它也不是“万用神丹”。例如,智能手机中的处理器、电脑中的CPU等,从目前看不太有可能换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第三代半导体还不可能完全取代前两代。

第三代半导体是以宽禁带为标志,决定了它的制造难度不可能比前两代低,暂且不说它能否制成各种功能的替代芯片,就是生产同样功能的器件,第三代半导体对制造工艺和设备的要求也不可能更低,成本也难以更低。

第三代半导体无论是单晶生长、外延层生长还是器件制造,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仍是美国、欧洲、日本。况且许多基础的半导体工艺技术是相通的,无论哪一代半导体都需要,而在这些基础方面人家比我们强,想跳过或绕过这些薄弱点弯道超车或换道超车,是不太现实且有风险的。

产业的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我们可以通过政策、资金等推动加快发展,而不应是光想着跳过、绕过或其他取巧的方式。要改变我们在半导体芯片方面的被动局面,光靠第三代半导体是不够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上游的材料和设备,中游的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下游的应用等全产业链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补上我们在半导体基础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的短板,夯实基础,才有可能实现在第三代半导体突破性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298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