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大陆半导体业的崛起如此艰辛

为什么中国大陆半导体业的崛起如此艰辛,第1张

全球半导体业己处于成熟阶段,如增长缓慢,兼并加剧,以及”大者恒大”。除了三星,台积电,英特尔,东芝,海力士等少数超级大厂仍继续投资之外,更多的IDM芯片制造厂是执行“轻晶园厂策略”,”Fablite”,它们的作法是纷纷售出芯片生产线,或者减少产能。

中国半导体业是后进者,属于”小字辈”,与全球先进地区比较差距是很大的,之前它们并不把中国放在眼里。而如今中芯国际的连续大动作,加上长江存储及武汉新芯等投资240亿美元要上马存储器生产线等,这一切可能在国内都未必达成共识,因此要让国外的业界能够理解它,几乎是不可能的。近期见到的报道,大部分是表示怀疑与担忧,一个首要的问题是关心中国的IP及人材在那里?,更可怕的是己经上升到它们的政府层面,集体的来抵制与围剿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

还有一个原因,站在它们的立场,对于提供国有资金来扶植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它们认为不公平,部分企业得到了大量的补贴”。

引起它们反感的另一种逻辑是认为中国半导体业的崛起,会引起全球非市场化的价格战,导致产业的混乱,而不能容忍。

以上各种的质疑,除了极少数带有色眼镜看中国之外,其中大部分是它们不了解中国半导体业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在现阶段它不可能用完全市场经济来解述,而是正在走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

正因为如此,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也不可能复制别人己经成功的经验,注定要立足于自身的努力来创出一条新路。

尽管现阶段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是占有天时地利的优势,所谓“天时“是指全球半导体业己趋成熟,增长缓慢,愿意继续投资的厂家数量己经越来越少,而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与它们不同步,正处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期。而地利是十分明显的,全球最大的市场在中国,它们几乎都要依赖中国而接近我们。

但是中国最紧缺的是人材。而人材问题需要通过加速培奍,引进,以及让它们能留得下来等,而是一个不易在短时期内解决的问题,与产业大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

半导体业的发展必须要全球化及市场化,现阶段的中国尚在模索之中。由于全球业界几乎都是站在完全市场经济的思维来观察,觉得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无序,担心会打乱它们的”正常贸易规则”。另一方面是受”瓦圣纳”条约的影响,它们从根本上不能接受中国半导体业的崛起事实~

问题本质在于改革开放后国内企业和地方政府奉行一切向钱看的主义,政府主导的资金大都流向可以迅速带动经济的产业,比如不动产、某些轻工业、资源类、信息建设、交通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半导体这类高端技术没有重视,原因在于这类产品研发时间长,不易成功,而欧美和日本对此类技术已非常成熟,所以即便中国某些机构取得成功,也要面临这些列强们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很难立足的。因此我觉得既然我国最大的特点在于政府引导公众资金方向,所以想发展这类高端技术应有政府支持,投入资金、组织人才,首先在国企实现突破,这也确实是我们体制所独有的优势,相信近年来抵制日货以及现在对日本的经济抵制应该会使我们国家领导层与相关专家认识到高端产品能力的稀缺从而采取措施。(摘自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315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