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芯真相,只有世界最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芯片代工厂是受益者。全球趋势化的芯片这个行业流年非常的不利,前不久日本车载芯片的制造商的电子公司由于地震而导致停工,美国部分芯片制造商的工厂也是由于受到暴风雪影响而导致停电,这种情况下,本来就芯片短缺的行业就更加严重。
针对汽车芯片,如果随意的更换其中一个生产环节都是会带来技术还有就是财力上的不确定性,汽车芯片的特性也表示它是很难进行转产,汽车芯片与电子消费不同,它对外部的工作环境承受的能力是非常高的,如温度、湿度、粉尘,还有稳定性等等,电子元件方面的规格标准,要求和价格都比较高,对制造汽车芯片也增加了难度。
汽车的芯片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研发,还有验证的,对于市面上的汽车芯片来说,研发上的时间会超过一年,再到推广到市场,也是要三年时间的。而大陆集团的产品主要是轮胎、制动系统、转速表,还有就是汽车及运输行业方面的零部件,芯片代工厂才是上游。缺少芯片的情况下,就会导致销售指标是无法完成的,为了保证目前获得盈利车型能生产,将把销售数量偏低的车型安排到后面生产。产能非常的紧张,已经从下游到上游传导了,世界上最大的导体设备的供应商公布了2021年的季度财报,在营收方面已经创下了新高,增长到24%,净利润已经达到了11.3亿美元,增长到27%。
在财报的显示下,设备企业也是有一定压力的,国际方面的物流运输力降低,还有就是集装箱船运价格方面呈现暴涨的趋势,零部件就出现了船运不过来的情况,根据了解,零部件的交货时间延长,这样进一步加剧缺货的现象。就现在情况来看,下游方面的需求还是一步步增大的,只有等待供应链方面的调节,还有就是芯片代工厂的扩大产能才能解决。
全球“缺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究竟怎样才能赢?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波全球芯片的短缺危机呢?
有说法是之前华为为了抢产能造成的,也有说是德州的恶劣天气造成三星工厂停产造成的,也有说是疫情原因导致需求量暴增造成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小小的芯片真的有这么难吗?我们造飞机航母都不在话下,难道造不了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吗?
难!很难!非常难!
芯片产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行业,是一个把沙子(硅矿)变成高端芯片的过程,中间有2000多道工艺工序,是在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合作下完成的,想一个国家搞定整条产业链,全部独立自主地完成,至今为止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包括老美。
IC设计这块,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是第一梯队了,而且对于这次缺芯的影响不大。
那来说说晶圆制造,硅的氧化物融掉之后进行初加工提炼出硅,精炼达到99.999%纯度的硅之后,就可以应用在光伏、电池上了。但是这还 远远达不到 芯片的半导体级别的单晶硅纯度(99.999999999%),而这个纯度的单晶硅, 只是生产芯片级别的硅片的原材料 。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节能减排导致提纯企业的产能受到一定影响,那为了保证产能,就只能进行自我升级。而这个时候老美不插一脚的话,哪能体现它的“双标本质”啊,行呗, 老美断供了工业设计软件 。于是,之前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在国产软件上来设计,人力、物力、时间成本都被大量消耗,这也就影响了原材料硅的产能。上游水流小了,下游自然会被影响。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微半导体的技术是得到全球芯片制造商的认可的,是全球第一个研发出5纳米蚀刻机的企业,地位不容小觑。问题在于,虽然是我们自己研发的,但零件并不是我们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所以老美的封锁,对于中微的影响一点不亚于中芯国际。
就像镜头是蔡司的,光刻胶是日本的一样,所有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来搞的话,成本太高,而 不谈成本,一切就都是耍流氓 。
所以说,芯片短缺只能说是余毒,又叠加了我们开头说的一些更具象化的原因,从而导致了大面积的缺芯现象。
“缺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缺芯”的主要原因,其实不能怪在新冠肺炎疫情上。业内专家说,“缺芯”主要是因为“特不靠谱”时期对华为实施的一系列芯片技术和产品的打压,最终导致全球芯片产业链被破坏。
那么,“特不靠谱”打压华为,全球芯片产业链怎么就被破坏了呢?
当华为受到芯片制裁之后,反应最大的虽然是中国芯片产业链上的企业。
但是,包括日韩、欧盟、俄罗斯、印度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反思:如果未来自己被制裁怎么办?
于是,包括中日韩、欧盟等有能力参与芯片产业链的国家,都开始布局高端芯片自主可控,尽量发展建设自己的高端芯片产业链。
随后,日韩摩擦下,又吹起了半导体高端原材料自主可控风潮。 这进一步让世界各国认清了芯片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本来日韩都是美丽国盟友,但双方互掐起来更狠。欧盟一直防着美丽国, 历史 上美丽国对于欧盟巨头的伤害也数不胜数,因此,欧盟也不希望未来在高端芯片上受制于美丽国,日韩也是如此,中国和俄罗斯更不用说。
在这种情况下,从2019年开始,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精力集中在低纳米工艺制程的高端芯片上了。
全球都开始加码高端芯片,对 汽车 上用的中低端芯片根本没在意。
正好这时,新冠疫情袭击全球,电子消费品需求旺盛,芯片产业链企业便把重点放在了消费电子芯片上。
可疫情复苏以后, 汽车 产业强劲复苏,每台 汽车 使用超过100个芯片,一下子出现了芯片供应短缺的情况。
如果不是“特不靠谱”制裁华为,就不会出现全球自研高端芯片。即便出现中低端芯片短缺,也会立刻得到弥补。
如今的情况是,谁也不愿意放弃高端芯片产力,去生产低利润的 汽车 芯片,最终导致全球“缺芯”,车企被迫停产、减产。
摆脱亚洲依赖,拜瞌睡做起了“芯片梦”,表示会拿出500亿美元投资到半导体制造与研发上。
其中大部分资金可能会用于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数十亿美元计的先进芯片工厂建设。但业内高管表示,解决更广泛的供应链问题至关重要,而美丽国面临着补贴要发给谁的复杂选择上。
“试图在特定地点重建从上游到下游的整个一条供应链是不太可能的,那将是非常昂贵的。”安森美半导体高级副总裁大卫说。
美丽国现在只占全球半导体产能的12%左右,低于1990年的37%。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全球80%以上的芯片生产集中在亚洲。
单个计算机芯片的生产可能涉及1000多个步骤、70个独立的跨境合作和一系列专业公司,这些公司大多在亚洲,大部分不为公众所知。
请看一家美丽国公司为韩国现代汽新款电动车提供芯片的供应链之旅。
这枚芯片是一种相机图像传感器,由安森美半导体设计,其生产过程始于意大利一家工厂,该工厂在空白的硅晶圆上刻上复杂的电路。
接着将晶圆首先发到台湾进行封装和测试,然后送到新加坡存放,之后再送到中国组装成摄像头组件,最后送到在韩国的现代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然后才到达现代的 汽车 工厂。
这枚图像传感器的短缺导致现代 汽车 在韩国的工厂空转,使其成为遭受全球芯片供应危机困扰的最新的一家 汽车 制造商。这场危机已影响到通用 汽车 、福特 汽车 和大众 汽车 等大多数 汽车 制造商的生产。
这枚图像传感器的曲折旅程表明,芯片行业提高产能以解决当前的短缺以及重振美丽国芯片制造将是多么复杂。
据说,在乔布斯病入膏肓时,奥巴马问他:你既然很爱国,为什么不把生产线搬回美国呢?乔布斯就讲了一个故事说:iphone4马上就要上线了,做了一个重大的修改,当时中国已经是半夜12点,但富士康工厂的段长一声号令,12000人同时起床,8小时后产能就已经规模化。如果在美国,别说8小时,8个星期也做不到。然后,奥巴马就沉默了。。。
制造业回流,就是新的美国梦,美国白日梦!你觉得是这样吗?评论区见!
近期 汽车 智能化相关新闻非常多:
一、华为宣布将赋能三大车企造车。
二、美国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将于4月15日在美国上市。
三、2021年上海车展4月19日即将开幕,集中展示 汽车 智能化的新变化。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份“ 汽车 智能化核心受益名单”,仅供参考。
今日精选研报(查看方法请看个人资料)
1.钢价创10年来新高,还能持续多久?
2.自动驾驶渐行渐近,车载传感器市场迎高速发展
3.产能紧张有望延续全年,持续看好半导体板块
4.我国氢能加速发展, 燃料电池气体系统直接受益
5.国防军工:Starlink已近全球组网,我国商业航天布局加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