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经纪人(公司)是基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提供保险中介服务的经济组织。 保险经纪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投保人拟订投保方案,选择保险公司,办理投保手续;协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向保险公司索赔;为投保人提供防灾、防损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咨询服务。
半导体行业存在三大周期,从全球范围看,当前半导体需求端新技术/新产品已经出现,但新需求动能尚未完全铺开,新产品周期或正处于大规模释放前夜,老产品存量需求不可忽视,因此,资本开支/产能周期与库存周期在短期内仍将作为主导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的首要因素而处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第三次转移浪潮中的中国半导体。
拓展资料:
半导体制造行业ERP的主要模块
1、生产管理预测 充分考虑历史销售数据、安全库存给出生产预测数据,通过后续的物料需求计划分析采购需求建议,避免采购周期较长的物料出产缺料情况(此功能适合于按库存备货)
2、领用料管理 除提供按批领料,按工序,按仓库,按料件特性等不同的领料方式外,还可支持电子业经常使用的倒扣料以及现场仓库管理。针对电子业的特性,SAP Bussiness One还提供合并领料的功能,极大的降低了仓管人员的劳动强度。
3、物料清单(BOM)管理 方便录入BOM信息、管理和拷贝单层或多层材料清单管理主数据。有时客户对同一型号产品有不同的零件选择,如同一款手机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外壳等。针对电子业中存在大量通用的元器件组或雷同的设计部分,SAP Bussiness One还提供模板BOM功能,可极大的简化设计部门的设计、变更工作。
在 企业管理 中,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风险管理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险管理论文篇一
摘要:本文以我国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联想并购IBM等并购案例中发生的财务风险带给我们的启示。最后,结合相关案例,从全面系统的并购战略设计、充分详实的尽职调查和灵活多样的交易架构设计等方面对规避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案例研究风险管理
一.我国跨国并购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在改革开放之初实施“引进来”战略的基础上,国家积极鼓励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1],即通过积极的并购(包括兼并与收购)等资本运作活动,以一种较为简洁的方式获得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所拥有的先进 经验 ,并通过上述关键竞争要素的获取推动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纵观我国跨国并购的主要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2002年)是我国海外并购的高速发展期,以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联手收购香港康力投资有限公司为代表第二阶段(2003年—2008年)是我国海外并购的震荡推进期,这一阶段既有京东方成功并购韩国HYNIX半导体株式会社从而介入国际高端 显示器 领域的成功经验,也有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在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的阻碍下未能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的失败案例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是我国跨国并购的理性回归期,这一阶段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调整期,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造成了很多国际知名企业估值的降低,也为推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企业在能源、汽车、机械等领域不乏成功案例。在积极推进跨国并购的同时,这一阶段的企业并购行为趋于理性,从简单的思考“走出去”逐渐向“并购的意义何在”、“并购的协同效应在哪里”、“如何实施并购后的跨 文化 管理”等跨国并购的现实问题转变。
并购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企业提供发展的难得机遇的同时,又形成了一系列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潜在危机。从积极的方面考虑,并购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拓展了市场的范畴,同时带来了竞争的全球化,通过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尽快介入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布局,也是企业应对经济发展变化的必由之路第二,通过并购可以获得目标企业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品牌效应、销售网络、研发团队等关键竞争要素,可以延伸收购企业的产业链条、缩短企业在培育上述能力方面的时间,尽快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三,通过跨国并购,可以拥有境外资源的所有权,从而为企业后续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但是,在积极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并购的过称也危机四伏。据统计,我国目前70%的跨国并购案例最终以失败告终,尽管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外汇风险、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财务风险始终是是否能够成功实施跨国并购的关键,有效地识别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形成财务风险的集成管理体系是跨国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拟通过典型的跨国财务风险及其管理案例揭示跨国并购的主要财务风险点,进而提出规避风险的几点思考。
二.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典型案例分析
在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过程中,诸如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联想并购IBM等典型并购的过程也是发生财务风险以及应对财务风险的过程,通过对上述并购案例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1)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
北欧小国瑞典拥有以其安全性享誉世界的沃尔沃汽车,1999年,处于全盛时期的美国汽车FORT以64亿5千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福特拟出售沃尔沃的股权。彼时,2009年10月28日,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吉利汽车成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作为在中国市场处于中低端定位的吉利汽车,试图通过跨国并购成功运营沃尔沃这一世界知名品牌,这段跨国姻缘由于在企业匹配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并不为业界看好。按照交易结构的设计,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价格为18亿美元,后续运营资金投入约9亿美元,而吉利的自由资金仅仅占到整个交易的25%左右,为了成功实施并购,吉利动用了5倍杠杆进行融资。此次并购为吉利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其中吉利集团的负债总额由2008年86亿元人民币和2009年的160亿元人民币剧增到2010年的700多亿元人民币,相比吉利集团年均15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净利润水平,此次跨国姻缘给吉利集团带来的财务负担和财务风险可想而知,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是否能够成为跨国汽车并购除“雷诺——日产并购”案例后的第二例成功案例仍需要时日加以验证[2]。
(2) 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案例
2007年11月29日,中国平安 保险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平安人寿出于实现业务的全球布局以及学习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目的,决定启动对主营银行和保险业务的富通集团的股权收购工作。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以及荷兰政府和比利时政府在关于富通集团股权处置以及资产分拆等环节的介入,中国平安人寿最初设计的通过并购富通集团股权实现其在资产管理、保险等业务领域的全球布局和业务互补的设想最终以失败告终。尽管中国平安人寿的股权收购失败案例可以归结为美国次贷危机等经济和金融形势的恶化,或者可以归结为政治力量在并购过程的介入,但是,在并购决策的过程中草率的尽职调查或许才是平安人寿并购失败的根源。在进行并购前的尽职调查环节,对富通集团的财务这一并购中的关键信息,中国平安人寿仅仅通过目标公司公开发表的数据分析并购的可行性,这一做法也导致富通集团得以成功隐瞒其高达57亿欧元的债务抵押债券。因此,缺乏详尽的尽职调查工作,无法有限识别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导致错误的并购决策,才是中国平安人寿并购失败的最大教训。 (3) 联想并购IBM案例
联想集团是我国最大的IT服务供应商,IBM是世界知名的信息服务供应商。由于个人电脑事业部在IBM中持续亏损,IBM拟作价出售其个人电脑事业部。为了在与戴尔、惠普等竞争中占据优势,并获得IBM的品牌效应和技术实力,联想集团决定对IBM的个人事业部实施并购。联想并购IBM案例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成功启示在于:第一,在并购战略的总体设计和尽职调查阶段,联想聘请了麦肯锡作为其并购的战略顾问,聘请高盛为其并购顾问,聘请安永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其并购的财务和投资银行顾问第二,为了规避并购的融资风险,联想集团采取了混合支付的形式,并通过引入泛大西洋等财务集团的形式有效化解了高负债率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第三,为了规避并购的支付风险,联想集团采取了现金支付和股权支付相结合的支付方式,通过合理的现金和股权支付比例的确定,既规避了过度依赖现金支付导致的现金流风险,也规避了过度依赖股权支付导致的控制权稀释风险[3]。
三.规避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策略性思考
通过上述跨国并购过程中主要财务风险的分析不难发现,全面识别并且有效防范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也是我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过程中亟待提升的核心能力之一。结合本文的研究成功,提出以下规避跨国并购过程中规避财务风险的策略性思考:
(1) 全面系统的并购战略设计。我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终极目标不在于通过控制权的获取成为目标企业的股东,而在于通过成功的并购运作掌握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管理、品牌和 渠道 资源。因此,中国企业在实践“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并购的战略性设计,需要认真分析并购的战略协同效应、详细制定并购的整合运作方案。全面系统的并购战略设计的意义在于:第一,跨国并购的战略设计是并购方式遴选的重要依据。概括而言,跨国并购可以采取资产并购、股权并购和企业合并等主要形式,不同的并购形式为并购方带来的税务负担、连带责任等各不相同,例如基于关键技术获取的并购战略设计可以选择资产并购的方式,基于资源获取或者产业链整合目标的并购战略设计可以选择股权并购的方式。因此,并购方需要预先清晰界定并购的终极目标,从而选择合理的并购模式,规避因并购方式的不当导致的财务负担第二,跨国并购的战略设计是确定融资安排的重要基础。现代并购由于交易标的较高,仅仅依靠自有资金往往难以满足交易需求,为此,并购方通常通过投资银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形式募集资金。资金募集的方式和额度需要充分匹配并购的战略设计,在并购融资方面,既需要考虑交易的标的额,也需要根据并购战略的需要预测并购后的资金安排,从而充分评估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与并购战略的匹配性,防止在成功实施并购后由于后续整合阶段资金无法保证而导致的并购失败。
(2) 充分详实的尽职调查。尽职调查是指法律、会计、资产评估、投资银行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在目标企业的协助下,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数据、运营状况、法律纠纷等进行独立、客观、公允的评判,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企业目前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对企业预期盈利水平进行预测,为跨国并购决策、并购的交易结构设计、并购相关协议关键条款的设计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尽职调查是了解目标企业真实情况的重要环节,也是规避财务风险的关键。本文所述的中国平安并购富通集团的跨国并购案例中,恰恰是由于尽职调查工作的不充分,导致中国平安需要为草率的并购决策承担巨大的财务负担。为了有效规避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尽职调查工作首先需要关注目标企业内部的资产完整性、真实盈利能力、资产抵押和质押情况,从而为合理的交易价格的确定提供依据其次,尽职调查工作需要关注目标国的劳动关系法律、养老法律、税务法律、环境保护法律等与企业运作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从而充分估计后续运营模式可能导致的资金需求最后,财务尽职调查工作需要与技术评估等工作密切联系,从而有效识别企业潜在的或有负债,以预先实施财务安排。
(3) 灵活多样的交易架构设计。交易架构设计包括交易标的的决策、交易关键条款的设计、交易支付方式的确定等内容,合理的交易架构设计是有效规避跨国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关键。在交易标的的决策环节,与国内通常根据资产评估价值确定交易对价的方式不同,跨国并购的过程中通常根据目标企业的息税前利润(EBIT)和合理的市盈率确定交易对价,由于并购双方在市盈率倍数认识的差异,估值调整技术(或称为“对赌协议”)是解决并购双方价值差异的常用对策。为了降低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并购方可以在初始交易对价进行一定让步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较为苛刻的企业利润指标、市场占有率指标、企业盈利增长率指标等估值调整方案对初始投资进行调整,从而防止交易对价过高导致的财务风险在交易支付方式的确定方面,可以考虑设计交易支付的关键节点,使得标的对价的分步骤支付与并购的战略意义相匹配,以此适当的延长交易对价的支付期限,通过支付期的设计,使得目标企业的真实状况进一步呈现,从而降低并购方的财务风险在交易关键条款的设计方面,为了降低直接成为目标企业股东而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可以通过债转股等交易结构的设计,为并购方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债权人安排后拥有是否成为目标企业股东的选择权,从而在经过债权人期间对目标企业的了解和考察后进一步降低并购过程的信息非对称程度,降低并购的财务风险。(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兰 天,郭有钦,当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现代 财经 ,2009,12:82-86
[2]杨 玲,叶 妮,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J].财会通讯,2013,3:121-122
[3]张琳若,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与管理——以联想并购案为例[J].知识经济,2012,19:124-124
风险管理论文篇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
一、引言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风险为业务的金融机构,风险贯穿于其产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实质意义上来讲,商业银行自身就是以“经营风险”为业务类型的特殊单位,它以“经营风险”为特征,获得盈利为目的,没有风险商业银行也无从盈利。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及意愿,以及控制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将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成败。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截至2014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7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负债总额160.0万亿元,增长13.3%不良贷款余额1.4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0%。截至2014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18%,较年初上升0.99个百分点。从总体信贷状况来讲,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例如,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由表1可分析得到,2013年第一季度的不良贷款而言,第二季度的不良贷款有略微增长,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的不良贷款余额相对于第一、第二季度增长幅度较大。总体来说,这给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大型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在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度在2013年各季度逐渐增多,只有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在略微有些减少,而在第四季度不良贷款却也在逐渐的上升。各类商业银行中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所占的比例最高,一直是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隐患。损失类的不良贷款处于上升的趋势,因此可见,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仍不容忽视。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信贷风险判断标准差异大。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分支的县级分公司已经掌握了相应的贷款审批权限。数以百计的贷款审批和决策机构,根据不同的风险判断标准,近千人在贷款审批和决策的权利,贷款决策过于分散。与此同时,由于总行缺乏对各个行业、不同地区、和各类客户信用分析的经验和技能。他们需要的信息不足以做出决定,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同样的一个银行分支机构做出的信贷决策差异很大,在不同的领域造成更大的差异,很难形成内部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和风险管理理念。
2.信用评级基础薄弱。在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信用评级基础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客户的财务数据真实性有待提高,企业信用评级情况很难得到真实反映另一方面,由于核心的信用评级结果没有影响到贷款决策和贷款定价此外,一线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评级系统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了有关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完整的评级系统,很难正确地反映信用风险。
3.客户信息财务数据积累不足。一方面,贷款客户的最基本财务信息数据来源不充分。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信息取得渠道不畅通,导致银行进行客户评级、信贷数额确定等分析受到限制,分析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客户非金融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收集和其他定性信息收集渠道、收集方式等的标准不够完善,执行缺乏标准的规程。
三、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一)信贷业务强调个人责任
为了明确责任,将信贷责任及风险承担明确到个人,国外商业银行创新采用了将信贷审批决策权限授权于个人的做法。于此同时,赋予个人相应的责任,“有权必有责”“权责对应”,这种 方法 有利于明确责任,达到了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实现了将“业务风险”与“个人风险”联系在一起,实现风险责任到人,大大降低了风险集中程度,增强了个人的风险意识,有利于风险的分散与控制。
(二)实施授权分类管理
国外商业银行分类授权的管理方式是值得借鉴的,国内商业银行在进行授权时应充分考察各分支机构所处的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好坏、自身资产规模大小、盈利水平高低、资产质量状况以及风险管控能力的大小,再对各分支机构授权权限进行有依据得调整,过程中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在对分支机构授权权限设置的过程中,参考分行绩效考核和风险监测结果,对授权权限实行动态调整。
(三)确立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
西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指导业务的开展。对于市场定位、业务规划、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应紧密围绕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各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应分解、细化、明确、落实,要发挥风险政策审查评议功能,避免各自为政、目标含糊不清甚至相互推脱责任的事情发生。
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快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没有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不能科学的风险识别、计量、预警和预防,更不用说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为了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第一步是设计符合条件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就目前我国银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现状来看,应该首先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数据库,数据库除现有商业银行数据外,还应该包括贷款、金融公司、零售和信贷业务的相关数据,各类金融机构还应该包括所有子系统或分支机构,整个数据相关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其次还应该建立相关风险数据库查询和相关技术,如早期预警和分析工具,只有用这种方法,我们才能提高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进一步的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量化信贷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贷风险以定量分析技术的合理性存在缺陷,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与衡量技术的关键是应用信贷风险计量模型。在借鉴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之外,我国要逐步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并且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配套 措施 。
(三)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以影响借款人宏观经济状况、微观主体的财务状况、主体非财务状况的数据为基础,运用相关计量及统计学方法建立风险预警模型。要建立较完善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必须从建立全面的预警数据库着手。这个数据库包括三个层面的信息:一是宏观经济层面的信息,如宏观经济发展、消费、进出口贸易政策信息二是中观水平层面的经济信息,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产业结构、投资和经济发展数据的信息三是微观层面的信息,如贷款企业的财务信息,现金流条件下,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等四是商业银行信贷级别的信息,如行业及其改变信贷资产的库存数据等等。完善预警数据库建立之后,可以根据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运用分析模型等作技术分析,进行相应的预警分析。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风 险管 理论 文”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摘 要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存亡看似与风险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因为财务风险的危害足以使一个企业由兴盛到衰亡,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有的企业对财务风险并不重视,就没有提前感知风险的到来,也没有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最终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最终有可能导致破产。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的财务意识薄弱、财务监管不力或是缺少应对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的解决措施使自身陷入困境之中。 要想企业长久且平稳的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好充足的防范风险的准备。本文通过以晶方科技公司为例进行对其财务风险及防范的分析进而映射出中小企业在财务风险及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任何事物在环境中生存都会受到某些不安全因素的威胁,企业也包含其中,它在不断成长的同时自身会发生不断的变化,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一直没停下,规模越大的企业面临的风险越多,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关键词:财务风险 经营状况 风险防范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and its Prevention——Suzhou Jingfa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Abstract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and its prevention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the survival of an enterprise seems to have little relationship with risk, but in fact, because the harm of financial risk is enough to make an enterprise from prosperity to decay, this is an ongoing process, if some enterprises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financial risks, There is no early perceived risk of arrival, nor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ultimately make enterprises in the course of business problems, and ultimately may lead to bankruptcy. However, the study found that mos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ecause of their weak financial awareness, poor financial supervision or lack of response to economic policies, market environment changes and other factors to solve their own difficulties.
In order to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enterprise for a long time and smoothly, we must be well prepared to guard against ris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nancial risk and preven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y taking Crystal Fang technology company as an example, and then map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inancial risk and prevention of SMEs. The survival of anything in the environment will be threatened by certain unsafe factors, enterprises are also included in it, it continues to grow at the same time will continue to change, but the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has not stopped, the larger the scale of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ore risks, financial ris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isks faced by enterprisesKey words: financial riskoperating conditionrisk prevention
前 言我在大学期间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在这四年的学习中解了到了许多会计、金融、国际贸易、经济法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提高企业资金收益尤为重要。在持续经营中,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甚至决定这个企业的生存或死亡。要想企业长久且平稳的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好充足的防范风险的准备。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的财务意识薄弱、财务监管不力或是缺少应对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的解决措施使自身陷入困境之中。现在已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了解并完善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的情况必须落实下来,应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尽早解决。企业中会存在的财务风险有很多种类,例如存在收益风险、投资筹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等。现在我们知道的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企业自身内部存在对风险防范的缺陷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外部宏观经济大幅度变化,然而企业却没有及时发现所致。这些内外因素使得没有防范的企业将会陷入困境之中。所以中小企业这时需要提前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提高应对能力,这样在面对风险到来时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帮助企业顺利躲避财务风险,不受风险的影响,使企业继续平稳的持续发展下去。第1章 绪论第1.1节 论文研究背景企业财务风险在很多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且影响着这些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识别、防范和应对这些可怕的风险,就会使企业一步一步陷入困境最终无法脱离危险,更可怕的是有发生破产的危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许多中小企业的真实经历。但遇到困难总归要解决,许多中小企业为了能够长期持续发展下去全面分析自身企业的特点,和时刻关注外部环境变动趋势,在变动的影响因素下努力去寻找规律。不断完善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内部决策制度比如投资制度,筹资制度等,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规律及时调整自身内部制度,正面对抗风险[1]。
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在面对日常经营发展中出现的财务问题都不能及时发现根本问题的存在,企业管理者由于对风险防范意识的淡薄不能及时部署分析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的工作,同时也没能做到制定提前预警防范等机制甚至还缺少应对措施[2]。只有小部分的企业能有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程度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关系,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企业也一定会有个优秀的管理者。第1.2节 研究综述1.2.1 国内研究综述杨瑞(2018年)在《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中特别强调由于企业在发展中会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就会有同行业的竞争存在,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持续发展的前提才行,然而这关乎企业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就尤为突出。吴婷(2017年)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研究》中突出说明有些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规模发生并购行为,然而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各种方法攒集资金实行并购,单独依靠企业自身累积的资金根本无法完成,需要企业选择合适的筹资对象进行筹资,帮助完成并购行为。李向升在(2016年)《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中说到过并购行为在现在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并购效果并不是那么尽人意。由于各种各样的面临风险原因导致并购失败。通过对这些失败的案例分析先总结得出失败的原因,再根据这些原因寻找其根本问题所在,最后提出几点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使企业顺利度过风险。黄璐(2016年)在《浅谈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中提到小微企业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它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改善民生问题、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由于规模小这一特点使其财务风险与大中型企业有着明显不同。甘茜(2016年)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中强调以前市场经济制度不是很完善情况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较大困难,但是在现在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充分发展的中小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鲁峰(2015年)在《公司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基于百度并购91无线案例的分析》中有说到过企业会因为需要扩张资本进行并购。但中国企业并购有很多都以失败告终,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在并购时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使企业处于风险之中。逯芳芳(2015年)在《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中说到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之间兼并收购行为,通过融资进行获取资金,其中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而且会因为成本的高低,风险的大小等因素影响融资方式。陈兰,林瑞卿(2015年)的《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策略》主要讲到财务风险的特点,表现形式 发生原因等,分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及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范围的分析。由于笔者有多年的财务经验,并将其加入分析中,对财务风险防范提出多种有效措施。邱淑芬(2015年)在《试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这一篇文章中说到了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当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特别的严重,但是经济的效益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每个企业中都有特别大的财务风险,这些风险对企业的继续发展有特别大的影响,因此,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是针对风险提出了相应解决的对策。武文杰(2014年)在《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一文中说道,在每个企业中都多多少少的存在着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时刻都响着企业的正常活动,因为如果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话,企业可能会出现破产甚至倒闭的现象,因此,要做好躲避财务风险的计划。徐爱梅(2013年)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分析》其中提到了我国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及企业财务问题,这本书中主要对风险分析及其如何防范做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其中有一章提到中小企业的风险率都过高,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生存率。这本书也作为中小企业如何面对风险问题的重要参考书籍。侯晓雪(2012年)在《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分析》这本书详细的讲述了财务风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个角落之中,但是因为受到内外部复杂多变不能控制的因素影响,企业脱离了它制定的目标路线,最终没有取得预期的理想收益,导致企业发生亏损。
¥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访谈记录
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摘 要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存亡看似与风险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因为财务风险的危害足以使一个企业由兴盛到衰亡,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有的企业对财务风险并不重视,就没有提前感知风险的到来,也没有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最终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最终有可能导致破产。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的财务意识薄弱、财务监管不力或是缺少应对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的解决措施使自身陷入困境之中。
第 1 页
要想企业长久且平稳的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好充足的防范风险的准备。本文通过以晶方科技公司为例进行对其财务风险及防范的分析进而映射出中小企业在财务风险及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任何事物在环境中生存都会受到某些不安全因素的威胁,企业也包含其中,它在不断成长的同时自身会发生不断的变化,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一直没停下,规模越大的企业面临的风险越多,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关键词:财务风险 经营状况 风险防范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and its Prevention
展开全文
App内免费读全文
前往文库APP签到领畅读卡,免费读企业财务风险及防...全文
限免
导长图
转存到网盘
发送至微信
下载文档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号8.0.70 隐私政策 权限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专属归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第 2 页
为您精选企业财务风险及防...会员文档787篇
晶方科技2021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2329人阅读
晶方科技2019年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1000人阅读
晶方科技2020年上半年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2875人阅读
晶方科技2020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1000人阅读
获取全部文档2161人在看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半导体行业存在财务问题的公司
文件夹
三安光电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及财务报表分析 - 百度文库
4.7分
2000阅读
闻泰科技并购安世半导体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 百度文库
5.0分
1224阅读
热度TOP
别怕!半导体公司这些财务特征具有行业属性 - 百度文库
3.8分
1323阅读
人气好文
剩余16篇精选文档
前往APP一键获取全部合集
相关文档
晶方科技2021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免费获取全文
晶方科技2019年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免费获取全文
晶方科技2020年上半年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免费获取全文
晶方科技2020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免费获取全文
晶方科技2020年经营风险报告
2292人已阅读
热度文档
晶方科技2020年上半年经营风险报告
1957人已阅读
宝藏文档
晶方科技2019年三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1000人已阅读
晶方科技2019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1000人已阅读
晶方科技2019年上半年经营风险报告
1000人已阅读
晶方科技2018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智泽华
1326人已阅读
晶方科技2018年财务状况报告-智泽华
1000人已阅读
晶科科技2021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1949人已阅读
晶方科技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智泽华
1466人已阅读
晶科科技2020年经营风险报告
1394人已阅读
天文--木星的光环
4066人已阅读
查看更多
推荐文档集(32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