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测试 Lot,Wafer,Bin,Die,分别对应的是图中的那些?

半导体测试 Lot,Wafer,Bin,Die,分别对应的是图中的那些?,第1张

T352光器件封装-光器件封装工艺之--lot、wafer、bar条、die、chip的区别

光通信女人

光通信女人

光通信女人

这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器件封装厂家介绍,“我们有Bar条解理和测试”时,内心常常充满了自豪,也经常会迎来参观访问者们一句“哦”。

今天国华聊几个名词,比如激光器lot、wafer、bar、die、chip都是指哪一种形态? 顺便聊下为什么激光器特有Bar条这个词。

半导体芯片或者电芯片,最早都是一盘子做出来,在一个wafer上,或者叫晶元、晶圆。

无论是光模块里的激光器芯片、探测器芯片、驱动器电芯片,都是一盘一盘的做出来的。中间工艺有不同,设备不同,材料不同....

但都是一个圆盘子,早期小文【 [图文1]T218 半导体芯片制造流程与设备】,点击就可以链接。

国华之前小文说一盘子制作完成之后,整体用探针卡测试,把不良品标注(绿

光通信行业有个特殊的中间品,叫Bar条,这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呢。

比如,探测器芯片,可以直接给光一测有木有转成电,或者VCSEL是面发射,一盘子每个激光器加电,一测上面有没有光什么波长的光....。

FP、DFB是侧面发光,一盘子码的整齐的,侧面有没有光咱也看不到啊。咋办。

给它一条一条分开,侧面镀上膜做做端面处理,然后测试,好的坏的就可以区分。这个过程叫解理。

解理这个词是用在矿物质晶体上的,咱们光学的基本材料也是晶体啊,像掰巧克力一样,顺着纹理稍稍用力,就解开成一条条的。

“那直接掰成一块块的测试呗”

也不是不可以,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让咱供应商一把把薅羊毛可以,一根一根薅羊毛也可以,用多少人费多少时间的问题呗。

能一盘盘测试,就不愿多费人力设备一条条测,能一条一条的测就不愿意一颗一颗的测。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Bar测好,再整成小芯片,这个小芯片,一颗颗的,有叫“晶粒”、有叫“chip”,也有叫“芯片或光芯片”,还有叫“管芯”...

为甚么有个管字,其实国华也没有找到确切出处, 或者可能是激光器也好,探测器也好,本质是个PN结,也就是二极管的“管”。

管它呢继续聊,做成一颗颗芯片就可以去封装成光器件了。

哦,对,咱们还有一个词,叫lot,其实一炉子(MOCVD)不只出一盘wafer,一般几盘放一起做,叫一个批次,材料的配比相同,工艺流程相同。

这同一批次叫一个lot,有些属性是通的,

做为一个自豪的底层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的自豪也是分层次的,自豪程度也是略有不同。

比如,越精细的越自豪:

有材料生长能力>晶圆能力>bar条测试能力>TO封装能力>OSA组装能力>光模块设计能力

越上游越自豪(甲方掏腰包的角色):

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模块制造商>光器件制造商>芯片提供商>辅材配料商

资源越稀缺越自豪:

光芯片制造能力>电芯片制造能力>封装能力>芯片使用者

在国华的看法里,一个产业良性共同发展才是大道之理,共同把一个蛋糕做精美,无论做蛋糕的师傅、卖蛋糕的店员、买蛋糕的美女都会开心、掏腰包的大哥略忧伤。

一个良性产业各自做各自专业的事,多赢,成就的是一个大环境大氛围。

君不见相机产业链的翘楚‘柯达’不是败给竞争对手,而是败给另一个产业,手机业的崛起,使得每一个手机都成为了相机。

在同一个产业内,竞争是避免不了的,如果站在对手的角度审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提升自身的一种途径,有序的竞争与协作是个好事情。

我家大哥在家总想欺负欺负我,树立一种权威,他多歇着我多干活,他管攒钱我管挣钱。家庭话语权这是红果果的竞争啊,可是谁敢揍一下国华,我家大哥能跟他玩儿命,这也是红果果的协作。

国华今天班了个门弄了个斧,见谅见谅。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谈到半导体行业的时候,总会冒出一个让人觉得新鲜的名词:第三代半导体。特别是最近我国一些论坛或者峰会上,都说到要在第三代半导体上大力发展,并表示第三代半导体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我们要力争领先地位等等。

这样看起来似乎和标题有点不符:明明第三代半导体都这么热门了,怎么还是冷知识?其实也不难理解,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要产品好用就行,至于几代半导体应该是不在意的。而且你要真问到什么是第三代半导体?或者问不同代半导体的区别是啥?笔者估计大多数人都是懵逼状态,所以说它是冷知识也没错。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全行业都在吹的第三代半导体到底是神马玩意儿!

第一代半导体,让计算机业彻底繁荣

要说到半导体这个名词的出现,那的确是比较久远了。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得说到上世纪的40年代,因为在1940年全世界第一颗电子晶体管诞生了,这也就拉开了半导体时代的大幕。最早大家用于半导体的材料是锗(Ge),如果查看一下半导体的历史,就会发现在上世纪50年代以及60年代,大家的半导体设备基本都是用锗这种材料。所以说锗应该算是半导体材料的老祖先了,这也是我们口中说的第一代半导体。

没错,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恍然大悟了:原来不同代半导体的区别就是材料!是滴,但是第一代半导体的材料并不是只有锗,因为大家用锗来打造电子晶体管的时候发现,这货发热有点夸张,还很不好控制,容易引起很多问题,设备出故障是一方面,但是热失控很容易引起重大事故,所以大家开始发展另一种半导体材料——矽,也就是我们说的硅。

知道为啥有一个叫硅谷的地方能被众人看成是科技领域的圣地?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因为在第一代半导体蓬勃发展的时候,矽就是成为了半导体的主要材料,而因为半导体发展而繁荣起来的圣塔克拉拉谷,也就被称为矽谷或者说硅谷了,毕竟硅谷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

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锗和矽都是半导体的主要材料。不过矽并非万能的材料,毕竟它有自己的物理极限,而且效率和耗电等方面,它已经慢慢无法满足一些科技发展的需求。而这个时候,是化学让半导体时代继续发展,化合物半导体的出现让半导体材料进入了第二代。

第二代半导体,化合物时代来临

之前说过了,当计算机业和电子业发展到一个地步的时候,矽或者说硅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物理极限的问题我们现在都知道,厂商一直追求的能耗比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所以大家都在寻找矽之外的材料来继续发展半导体行业。这个时候化合物半导体终于进入了历史的舞台。

要说化合物半导体,还得感谢赫赫有名的贝尔实验室(不是那个野外求生的贝尔……),在上世纪70年代发明了化合物半导体。从此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为主的化合物半导体一跃成为半导体市场的主角。这两货的优点也很明显,拥有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外加上它们兼备高频、低杂音、高效率及低耗电等特性,简直就是矽的最佳替代者,所以这两种材料一下成为半导体市场的主角。

整个半导体产业因而进入了以这两种材料为主的第二代半导体时代,直到现在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也大量用于各种半导体器材设备中。由于这两货的功能特点,直接为以后的微波射频通信半导体发展打下了基础,所以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得感谢这两种半导体材料,因为大量的射频芯片,都是用这两种材料打造的。

当然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问世,并不代表第一代半导体就彻底被淘汰,不同半导体材料现在都可以活跃在不同的领域中。毕竟一些设备和芯片第一代半导体就能搞定,成本还低,不需要第二代半导体或者下面要说的第三代半导体。所以从现在看来,每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并不是取代上一代半导体材料,而是让科技有更好以及更高端的发展。

第三代半导体,催化5G应用加速发展

第三代半导体其实和第二代半导体一样,都属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而且这个材料我们还并不陌生,估计很多人都买过相应材料所制造的产品。比如说充电器,现在很多充电器用的材料都是GaN,也就是氮化镓,而这就是第三代半导体的主流材料。

第三代半导体主要是两种材料,分别是氮化镓(GaN)与碳化矽(SiC)。这两种材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宽能隙,而能隙越宽,就代表着其耐高频、高压、高温、高功率及高电流的性能也就越强,同时还具备高能源转换效率与低能耗的特性。这样的特点性能,恰好符合目前IoT设备连接、5G场景及电动车等最新应用的需求。

由于目前各国都在研发5G应用、loT智能设备以及电动车等技术和产品,所以这种宽能隙的材料自然就成为大家发展的重心。行业有一句老话叫“得碳化矽基板者得天下”,由此可见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对于全球科技产业有多么重要。当然之前我们就说过了,三代半导体并非彼此淘汰取代的作用,而是每代半导体材料都在往更先进更高科技的应用领域发展,这不代表老的半导体材料就彻底无用。

比如说第一代半导体的矽,多用在各种处理器、内存芯片、逻辑芯片、微电子晶体管上,我们也比较常见到;第二代半导体的砷化镓则经常用在射频芯片上。至于第三代半导体的材料,主要会采用在高频率的射频元器件以及高功率的半导体元器件上,应用范围则比较广,包括5G、IoT、环保、电动车、卫星通讯及军事等领域。特别是5G和电动汽车,被视为第三代半导体的最大发展动力。

5G和高功率设备,离不开第三代半导体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所谓的第三代半导体是什么意思,粗略地说就是用氮化镓和碳化矽这两种材料打造的半导体设备,就可以算是第三代半导体。当然这其中化合物的发展肯定不止是这两种,但这两种可以算是基础和主流。

那既然说5G、loT设备、电动车都需要第三代半导体,这里就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说5G基站,现在我国采用的Sub-6以及海外已经开始商用的毫米波,它们都需要海量的基础设施,这里就要用到大量的天线和射频元件,而以GaN为主要材料的半导体设备,就能发挥高频、高功率、大频宽、低功耗与小尺寸等优势。

去年全球GaN射频元件的市场为8.91 亿美元,而随着5G在全球的普及,这一市场在2026年将达到24亿美元。目前射频元件部分,很多还是采用的第二代半导体砷化镓以及金属氧化半导体为主材料,而GaN已经成为它们的主要竞争对手。现在GaN射频元件的主要材料是碳化矽基氮化镓GaN-on-SiC,NXP恩智浦半导体已经在去年开设了第一个6英寸的GaN-on-SiC晶圆厂;而过去的全球砷化镓代工大厂,也纷纷开始扩展GaN-on-SiC的产能,希望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落下风。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非常适合拿来作为功率半导体元件,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它们的特性,耐高温高压、转化率高,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充电器都是用的GaN材料。目前GaN快充已然成为推动GaN功率元件成长的动力,很多手机厂商都已经配备GaN的快充充电器,比如说国内的OPPO就是如此。像小米以及其他外设厂商,也推出了多款GaN材料的充电器。

至于另一种SiC功率元件,目前市场比GaN还大,它和GaN特点相似,两者也经常结合起来为作为不同半导体设备的材料,比如之前介绍的射频元器件。不过SiC自己来做功率元件应用也是很广泛的,比如说作为有61%的SiC功率元件,都用于新能源汽车,另外像太阳能发电站以及各个充电站,也会用到SiC的功率元件。当然综合来看,电动车未来是推动SiC半导体发展的最大动力。

写在最后

关于第三代半导体,我们基本上就说到这里,虽然很粗浅,但是足以让大家了解到第三代半导体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特点和现在应用的范围。说实话,半导体虽然经历了三代,但是就和我们说的一样,这三代半导体是基于科技的发展而诞生,而不是说哪一代半导体是从上一代半导体的材料发展而来,所以他们没有互相淘汰的关系,虽然有竞争,但更像是处于平行状态,各自在各自领域发展。

目前第三代半导体发展最快还是中国、美国以及欧盟,特别是我国的科技企业,很早就开始涉足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像比亚迪这样的公司,甚至已经有自己第三代半导体的晶圆厂;包括华为等公司,也在第三代半导体上积极投资。在去年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的整体产值超过7100 亿人民币,在世界上的确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我国来说,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的确相当关键,这不仅仅是因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和市场有这么大的需求,同时如果在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上占据领先位置,也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半导体上被海外卡脖子的窘境,真正站上半导体强国的位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410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