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àn xìng shèn yán
2 英文参考chronic nephritis
3 概述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而难治的慢性肾脏疾患。临床以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特征,本病以中青年最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发现老人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慢性肾炎的病因和发病原因,目前尚有争论,但大多医家认为,本病是一种与感染,特别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免疫反应性疾病,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较理想的疗法。
根据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在中医学的“水肿”、“虚劳”、“腰痛”、“眩晕”等病证中有类似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少描述‘如《素问?水热穴论》云:“……水病下为附胂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颇与慢性肾炎水肿相似。《金匮要略》云:“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与慢性肾炎腰痛类似。由于慢性肾炎后期全身机能衰退,出现气血阴阳虚衰现象,极似中医学的“虚劳”症状。慢性肾炎的高血压证型有类似中医头痛眩晕等病证。上述表明,古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本病已有较深刻的认识。
近代早在1923年就有人用黄芪配党参治疗肾炎蛋白尿的报道。50年代开始,已广泛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以温补肾阳为主,但理论上缺乏深人研究。60年代中期,在重庆召开了全国慢性肾炎中医治疗座谈会,总结交流了这土时期的经验。70年代,各地普遍展开了中医中药诊治本病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在临床上做了大量的探索,拓宽了古方在本病中的运用,并确定了扶正以祛邪和祛邪以扶正的治疗原则,使疗效有一定提高;从80年代起,对慢性肾炎的证候研究,实验室及其他客观诊断依据的探讨有新进展。从中医久病及肾、久病必瘀、久病入络的理论人手,运用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检测手段,发钪慢性肾炎患者多有血液粘稠度的升高及微循环障碍,据此,拟定化瘀通络法,使疗效有所提高。曾有人统计:1959年尿蛋白消失率仅12%,1963年提高到30%,80年代提高到40%左右。临床完全缓解率由50年代的17%~22%,提高到目前的35.6%~46.9%,从4000余例慢性肾炎资料分析比较,缓解率在60%左右,总有效率约为90%,说明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一定的疗效,并且正在逐步提高。当然,进一步提高本病的治愈率,仍是今后的首要任务之一,对本病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有待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4 病因病机根据古今医家长期的临床实践,一致认为,本病发生是由于风寒、风热、热毒、湿热等病邪反复入侵;加之内伤七情,饮食不节,酒色劳倦等各种因素造成脏腑虚损。特别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使体内水精散布及气化功能发生障碍,脏腑日益虚损,而外邪反复感染,导致脏腑之间、正邪之间的恶性循环,形成了慢性肾炎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临床特点。现分述如下:
外邪侵袭 感受外邪,反复不愈,伤及脏腑,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而发病。风邪外束,肺气不宣,肃降失司而成风水,迁延不愈;导致脾肾阳气虚衰,水湿潴留或泛滥发为本病。
脾气虚弱 脾气素虚或七情劳伤,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精微不生,水湿不运,停聚泛滥而成本病。
肾气不足 素体肾气不足或房劳过度,劳倦内伤,肾气受损,开合及气化功能失调,肾气不能化气行水,水气阻滞,湓于肌肤;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功能失司,水湿不能输布,脾土既虚累及肺金,肺气通调无权,水气失于宣降。肺、脾、肾三脏柏互影响,导致本病迁延日久,难以治愈。若肾阴下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则可导致水胂眩晕并见的临床症状。此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也可致使本病症情复杂而难以治愈。
5 辨证分型本病在临床辨证时,主要抓住水肿这一主证,辨清表里、虚实、寒热及脏腑所在。40年来先后4次制定了本病辨证分型的标准,据此标准并参照现代各家辨证分型意见归纳为以下六个证型:
1.脾虚湿困 面色浮黄,晨起眼睑浮肿,神疲肢倦,纳少,腹胀便溏,下肢浮肿,按之凹陷。舌淡苔白润,有齿印,脉细弱。本型多见于慢性肾炎早期,肾功能正常。
2.肺肾气虚 面浮肢肿,少气乏力,易患感冒,腰脊酸痛,小便量少,伴有咳嗽流涕,头痛发热,咽痒或干痛。舌质淡或红,舌苔薄白,脉浮滑。本型易感外邪,使症状加重。
3.阳虚水泛 面色咣白,浮肿明显或腹胀如鼓,畏寒肢冷,腰脊酸痛,神疲,纳呆,尿少便溏,或遗精、阳痿、早泄,或月经失调。舌质胖嫩,有齿印,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本型常合水湿泛滥,气血瘀滞之症。
4.肝肾阴虚 目睛干涩,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腿软,遗精,或女子月经不调,肢体轻度浮肿。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本型多见于高血压型或长期服激素者。
5.气阴两虚 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或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本型常见于慢性肾炎后期,气血受损,临床可无水肿或极为轻微,全身机能低下,表现虚弱之象。
6.脾肾衰败 面色萎黄或晦滞,腰膝酸软,倦怠无力,纳差便溏,恶心呕吐,尿少或清长,轻度水肿或不肿,甚则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弦细。本型多见于慢性肾炎后期,严重可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
上述六种证型,为一般常见分型。但临床上常常是各种症状相互渗透。脏腑之间。气血阴阳之间、虚实之间可相互交叉,因此,还必须根据病情仔细审辨,不可拘泥。
6 治疗6.1 疗效标准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小于0.2克,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尿沉渣计数正常,肾功能正常。
基本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50%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3个,尿沉渣计数接近正常。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与正常值相差不超过15%)。
好转: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持续减少1个(+)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减少25%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5个,肾功能正常或有改善。
无效:临床表现与上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善或者加重。
6.2 分型治疗(1)脾虚湿因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处方:黄芪30克,党参、白术、茯苓、泽泻、防己各15克,益母草30克,山药、苡仨各20克,大腹皮10克。
加减:尿蛋白多重用黄芪加赤小豆、蝉衣;腰以上胂甚加麻黄、杏仁、紫苏;腰以下肿甚加椒目、车前子;腹胀甚加厚朴、木香;血尿加旱莲草、血余炭。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本型患者238例,完全缓解90例,基本缓解84例,好转4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3.3%。
常用成方:参苓白术散或黄芪补中汤。
(2)肺肾气虚
治法:补益肺肾,解表祛邪。
处方:人参10克,黄芪、茯苓、白茅根、山萸肉、玄参各15克,桑叶、泽泻、蝉茯各10克,山药30克,甘草6克。
加减:咽痛加射干、板蓝根;血尿加小蓟;发热咳嗽加麻黄、杏仁、鱼腥草。
用法: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
疗效:上方治疗本型患者共131例,完全缓解30例,基本缓解43例,好转4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6%。
常用成方:益气补肾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
(3)阳虚水泛
治法: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处方:附片(先煎)、仙灵脾、山药、泽泻各10克,白术、茯苓、车前子各15克,陈葫芦30克,丹参、益母草各20克。
加减:形寒加巴戟天、仙茅;心慌喘促加葶苈子、桑皮、防己、泽兰;血尿加白茅根;水肿已消,蛋白尿不消加金樱子、益智仁;食后腹胀,肠鸣胀气,加槟榔、枳实。
用法: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
疗效:上方共治疗本型患者326例,完全缓解88例,基本缓解127例,好转75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89.2%。
常用成方:实脾饮、真武汤、济生肾气丸。
(4)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平肝潜阳。
处方:生地、龟版、山萸肉、丹皮、牛膝各15克,白芍、生石决明(先煎)、丹参各30克,益母草20克,女贞子12克,枸杞子、蝉衣各10克。
加减:兼有头晕目眩加天麻、钩藤;咽痛加玄参;水肿加车前子、防己;鼻衄加白茅根。 -
用法: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
疗效:上方共治疗本型患者213例,完全缓解62例,基本缓解76例,好转52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89.2%。
常用成方:杞菊地黄汤或地黄饮子。
(5)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和血。
处方:人参10克,黄芪、山萸肉、熟地、茯苓、旱莲草各15克,山药、丹参各20克,当归、枸杞子各12克。
加减:咽痛加沙参、麦冬;纳呆腹胀加木香、砂仁;大便干结加玄参、柏子仁、生大黄。
用法: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
疗效:上方共治疗本型患者199例,完全缓解76例,基本缓解56例,好转44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88.4%。
常用成方:参芪地黄汤。
(6)脾肾衰败
治法:补益脾肾,降浊祛湿。
处方:附子1O克(先煎),人参10克(另煎冲),生大黄5~10克(后下),茯苓12克,枳壳、半夏、陈皮各10克,竹茹5克,生姜3克。
加减:腹胀加厚朴、砂仁;尿少加猪苓、泽泻。
用法: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
疗效:上方共治疗本型患者151例,完全缓解22例,基本缓解62例,好转4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8.08%。
常用成方:黄连温胆汤或四君子汤合五子衍宗汤。
慢性肾炎病情复杂,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而各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治疗时宜随证应变,并应充分发挥中西医各种疗法的特长,更好地提高疗效。
6.3 专方治疗(1)益肾汤
组成:黄芪25克,生地15克,茯苓、山药、防己、黄精、狗脊、川断、蒲公英、川楝子、甘草各15克,白术、白茅根、枸杞子各25克,银花50克。
用法:水煎,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1个月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2)益气温肾活血汤
组成:党参、黄芪各30~60克,当归、葫芦巴、锁阳、益母草、牛膝、鹿衔草、徐长卿各10~15克。
加减:肾阳虚加附片、仙灵脾、仙茅;肾阴虚加山萸肉、生地、知母;夹瘀加丹参、水蛭;夹湿加泽泻、车前子、茯苓。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疗效:本方治疗浮肿163例,水肿完全消退93例,减轻38例,无改变32例,总有效率为80.3%;治疗蛋白尿237例,完全消失88例,减少1个(+)以上95例,无变化44例,加重10例,总有效率为77.2%。
(3)清心莲子饮
组成:黄芩、地骨皮各20克,麦冬、车前子、柴胡、莲子、茯苓各15克,黄芪、党参各50克,甘草5克。
加减:咽干咽痛,黄芪、党参减量,加银花、白花蛇舌草、连翘;浮肿去甘草,加益母、冬瓜皮;腰膝酸软加杜仲、女贞子、山萸肉、旱莲草;尿中红细胞增多加蒲黄炭、坤草、仙鹤草、阿胶;白细胞增多加扁蓄、瞿麦、蒲公英、紫花地丁。
用法: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疗效;共观察86例,完全缓解30例,基本缓解22例,好转15例,无变化19例,总有效率为77.9%。
(4)清浊肾复汤
组成:黄芪、巴戟天各30克,白茅根、焦白术、淮山药各20克, 鹿角胶、山萸肉、萆稼各15克,木通、肉桂各10克,砂仁9克。
加减:脾肾阳虚配服金匮肾气丸。
用法: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金匮肾气丸饭前服,每日3次,每次1丸。
疗效:共观察38例,完全缓解25例,基本缓解8例,好转5例,服药15剂左右,蛋白尿开始好转,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自觉症状改善。
(5)五虫汤
组成:蝉衣5克,制僵蚕9克,广地龙9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3克,生黄芪15克,益母草15克,白茅根15克,鹿衔草30克,茯苓15克,芡实15克。
加减:气虚加重黄芪量并加党参;阳虚加菟丝子、附子;阴虚加山药、山萸肉、楮实子;血瘀加丹参。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34例,基本缓解5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2%。
6.4 老中医经验邹云翔医案
周×× 男,17岁。1975年6月23日初诊。患慢性肾炎7年,久治未愈。精神萎顿,腰酸怕冷,纳少便溏,浮肿,面黄少华,脉细,苔白。尿检:蛋白(+++),红细胞少数,白细胞(++),透明管型少许,颗粒管型少许。病在脾胃,阳损及阴,气血俱虚。方拟补陴肾,调阴阳,养气血。
处方:黄芪24克,酒炒杜仲12克,酒炒牛膝9克,炒潞党参18克,炒白术12克,炒山药15克,茯苓9克,淡附片5克,枸杞子12克,生地炭5克,炒当归9克,生苡仁12克,炒白芍12克,全鹿丸9克(分吞)。水煎服。
上方服用至7月2日,尿检蛋白(+++),管型已无,红细胞(++),白细胞(+++)。服用33剂后,病情明显好转,胃纳增加,大便正常,浮肿减退,8月13日尿检:蛋白(+),红细胞偶见,白细胞少数,仍以原方调治而巩固。
按:《黄帝内经》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张景岳注云:“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精不足者,阴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之。”邹老根据这一理论,以黄芪、党参、白术以养其形,全鹿丸、杜仲、牛膝、枸杞子、山药、地黄、当归、芍药以补其精,附子暖脾胃之阳,云苓、苡米渗湿下行而从小便排出,制方甚精。邹老强调,此类慢性疾病,调养之剂,必须守服不懈,才能获效。
6.5 用药规律从213篇临床报道中,筛选出97首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较好的自拟专方,统计药物使用频度,寻找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规律,经统计,共使用了76味药。列表如下: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药 物
>2500
>60
黄芪、茯苓、白术。
>55
山药、益母草。
2001~2500
>50
党参、泽泻。
1001~2000
>35
山萸肉、生地、车前子。
>30
丹参、枸杞子。
>20
甘草、苡仁、白茅根、当归。
701~1000
>20
丹皮、芡实、附片、牛膝。
401~700
>15
太子参、旱莲草、赤芍、熟地、桂枝、肉桂、蝉蜕、陈皮。
>10
蒲公英、麦冬、女贞子、桃红、红花、仙灵脾、金樱子。
<10
桑寄生、银花、防己、川断、黄精、菟丝子、狗脊、紫河车。
200~400
>10
川芎、地龙。
5~10
苍术、川楝子、大腹皮、杜仲、猪苓、知母、白花蛇舌草、泽兰、连翘、龟版、黄芩、仙茅、半边莲、雷公藤、玄参、锁阳、白芍、葫芦巴、徐长卿、鹿衔草。
>100
5~10
大黄、砂仁、巴戟天、牡蛎、肉苁蓉、菊花、赤小豆、石决明、木香、防风、五味子。
从上表可知,治疗本病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健脾益气药,如黄芪、党参、白术、淮山药等,其次是补肾药如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子等,与此同时分别配伍淡渗利水药如茯苓、泽泻、车前子、苡仁及温肾壮阳或滋阴补肾药如附片、桂枝、肉桂和麦冬、女贞子等,再次是活血药、清热药、平肝药、养阴药等等,可见,多数医家对本病的治疗以健脾补肾为主,辅以利水消肿,再根据病情分别配合温热、养阴、活血、清热、平肝、养血等方法治疗。如黄芪、益母草等药物有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提高肾脏免疫功能。对尿蛋白的转阴,提高肾功能,防止尿毒症的出现,均有一定作用。
6.6 其他疗法(1)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a.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b.膻中、鸠尾、中脘、肓俞、气海、三阴交、复溜、京骨。配穴:偏阳虚加大椎、命门、关元;偏阴虚加京门、膈俞;面浮肢肿加人中、阴陵泉、三焦俞、膀胱俞;血压偏高加太冲、足三里;咽痛加合谷、天鼎;胸有压痛加俞府、步廊;肾功能不全加夹脊胸5~7。
*** 作:主穴酌取3~4穴,二组穴位轮流选用。配穴据症而取。针刺为主,配用灸法。用30号毫针,浅刺得气即轻加捻转后卧针,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轻捻行针。大椎、命门、关元三穴施以菱粒灸,每次5~7壮。针灸每周2次,15~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为1周左右。
疗效:共治疗15例,基本缓解5例,好转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3.3%。
②冷冻针灸
取穴:肾俞、京骨。
*** 作:每次取一侧穴位,交替轮用。用半导体冷冻针灸仪治疔;针体温度保持在0~15℃,留针1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可连续二个疗程。
疗效:共治疗30例,经治疗后尿蛋白消失或基本消失17例,占56.7%,不同程度减少13例。尿中各种管型改变13例中,治疗后消失7例,减少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4.6%。
(2)单方验方
①肾炎康胶囊
组成:药用真菌??耙齿菌进行深层发酵,制成肾宝多糖胶囊,每粒含100毫克。
用法:每日口服3次,每次2粒,日约600毫克肾宝多糖。
疗效:共观察349例,完全缓解87例,基本缓解98例,好转115例,无效49例,总有效率为85.96%。
②绿豆附子汤
组成:绿豆30克,制附子30克。
用法:水煎煮熟后吃豆,次日仍可再加绿豆30克煮熟食豆,第三天则另用制附子与绿豆同煮如前。忌生冷盐酒60日。适用于慢性肾炎水肿偏于阳虚者。
③玉米须煎剂
组成:玉米须60克,海金沙30克,马鞭草6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水肿而小便不利者。
(3)气功
功法:三线放松功:采用坐式或卧式,腹式呼吸为主,配合六字诀练“吹”字,用补法。意守丹田、命门为主,配合肾俞。血压高加涌泉、大敦;血尿加涌泉;纳呆加足三里。摆好姿势,默念“松”字,分两侧、前、后三条线自上而下,依次放松。练放松功时,先注意一个部位,默念“松”字,再注意一个部位,再默念“松”字,依次完成。然后,把意念放在脐部。这一过程作为一个循环,保持安静状态占每天清晨练1次,每次1~3个循环,安静一下,然后收功。
疗效:共观察30例,完全缓解16例,基本缓解1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
(4)食疗
①消蛋白尿粥
组成:芡实30克,白果10枚,糯米30克。
服法:三者同煮粥,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间歇服2~4疗程(食量少者,芡实、糯米用15~20克)。
疗效:共治疗73例,总有效率89.1%。
②乌龟炖猪肚
组成:乌龟1只(500克左右),猪肚5O0克。
服法:将两者洗净切成小块,用文火炖成糊状,不食盐,每日早晚各服1次,于2天内服完,间隔1天再服1剂,3剂为一疗程。
疗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3例,完全缓解10例,基本缓解8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
③蚕豆糖浆
组成:陈蚕豆(存放数年者最好)120克,红糖90克。
服法:将蚕豆带壳和红糖放砂锅中添清水5杯,以文火熬至1杯。清晨空腹时服,分5天服完。
疗效:共观察18例,有效率77.78%。
6.7 其他措施明显水肿,血压较高时,应卧床休息,忌盐饮食,无浮肿可少盐饮食,在体力许可的情况下,做些户外活动,以适应时令变化,避免“上感”等呼吸道感染以诱发宿疾。避免受冷、受湿、过度疲劳及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
治疗慢性肾炎的穴位 腰三针作用,但对肾病尿少者有利尿作用。对出现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或高血压患者,可使尿蛋白减少或消失。肾俞命门为...
肓门,便秘。肓门配肾俞、三焦俞、中极、阴陵泉,治急慢性肾炎。肓门配肝俞、脾俞、阳陵泉,治黄疸、呕吐。肓门...
大仓窬不利。三焦俞配大肠俞、气海、中极、足三里,治急慢性肾炎。三焦俞配肝俞、脾俞、阳陵泉,治黄疸、呕吐。三...
三焦俞不利。三焦俞配大肠俞、气海、中极、足三里,治急慢性肾炎。三焦俞配肝俞、脾俞、阳陵泉,治黄疸、呕吐。三...
肾俞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西医·青光眼 3.1 青光眼的病因3.2 青光眼的治疗 4 中医·青光眼 4.1 古人论述4.2 中医治疗青光眼近现代研究4.3 青光眼的中医病因病机 4.3.1 风热上扰4.3.2 肝邪气逆4.3.3 肝肾阴虚4.3.4 气虚血瘀4.3.5 肝邪脾虚 5 辨证分型 5.1 疗效标准5.2 青光眼的中医辨证治疗 5.2.1 肝经风热 5.2.1.1 症状5.2.1.2 方药治疗 5.2.2 肝郁气逆 5.2.2.1 症状5.2.2.2 方药治疗 5.2.3 肝肾阴虚 5.2.3.1 症状5.2.3.2 方药治疗 5.2.4 气虚血瘀 5.2.4.1 症状5.2.4.2 方药治疗 5.2.5 肝邪脾虚 5.2.5.1 症状5.2.5.2 方药治疗 5.3 治疗青光眼的专方 5.3.1 绿风安丸5.3.2 泻肝解郁汤5.3.3 复方五苓散5.3.4 青光眼方5.3.5 丁公藤堿滴眼液 5.4 老中医治疗青光眼经验5.5 中医治疗青光眼用药规律5.6 青光眼的其他疗法 5.6.1 针灸治疗 5.6.1.1 体针5.6.1.2 冷冻针灸 5.6.2 艾灸疗法 5.6.2.1 方一5.6.2.2 急性期5.6.2.3 慢性期 5.6.2.3.1 症状5.6.2.3.2 方一5.6.2.3.3 方二 5.6.3 气功疗法 5.7 医案5.8 青光眼患者注意事项 6 参考资料附:1 治疗青光眼的穴位2 治疗青光眼的方剂3 治疗青光眼的中成药4 青光眼相关药物5 古籍中的青光眼 1 拼音qīng guāng yǎn
2 英文参考glaua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3 西医·青光眼青光眼(glaua)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眼病[1]。即当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将给眼球内各组织尤其是视神经视功能带来损害,最典型、最突出的表现是视神经 *** 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缩小,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1]。
青光眼可以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发育性青光眼[1]。其中最常见的是原发性青光眼(primary glaua)[1]。原发性青光眼一般双眼发病,但两眼的发病可有先后,严重程度也有差异[2]。根据前房角解剖结构的差异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在原先就存在的异常虹膜构型的基础上而发生的前房角被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阻塞,导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小梁网途径的房水外流排除系统病变和(或)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所致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2]。
3.1 青光眼的病因青光眼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视 *** 凹陷、视野缺损,最终可以导致失明的严重眼病。正常人的眼压为10~21mmHg(Schitz眼压计),超过24mmHg为病理现象。眼压增高可以导致视功能损害,视 *** 出现大而深的凹陷,视野可见青光眼性典型改变。眼压增高持续时间愈久,视功能损害愈严重。青光眼眼压增高的原因是房水循环的动态平衡受到了破坏。少数由于房水分泌过多,但多数还是房水流出发生了障碍,如前房角狭窄甚至关闭、小梁硬化等。
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十分清楚,它有遗传倾向。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的状态,把原发性青光眼进一步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种。闭角型青光眼女性及老年人多见。双眼受累,发作前常常有情绪波动,生气、着急、劳累、过饱、过饮等诱因。急性发作时剧烈头痛、眼痛、虹视、视力明显下降、恶心、呕吐。一般不至延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中青年多见,双眼受累。通常症状很轻,常常在医生检查时才发现,因此,病情易延误。继发性青光眼由其他眼病或全身病所引起。如虹膜睫状体炎所致的瞳孔闭锁或膜闭,晶体脱位于前房,眼内出血,眼内肿瘤等。混合性青光眼指两种原发性青光眼、两种继发性青光眼、或原发性青光眼与继发性青光眼合并存在。先天性青光眼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变异所致。据统计,原发性青光眼发病率约为全民1%,40岁以上的为2.5%。青光眼的致盲率1949年前为4.9%,随着传染性眼病逐渐被控制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其致盲率上升至5.3~21%。由此可见青光眼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3.2 青光眼的治疗青光眼治疗的关键是通过药物或手术方法减少房水生成,增加房水排出,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继发性青光眼应给予病因治疗。但无论如何,已经造成的青光眼器质性损害是无法恢复的。
治疗详见以下条目:
原发性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发育性光眼)
4 中医·青光眼青光眼属中医学之“五风”内障,包括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黄风内障Ⅲ乌风内障及黑风内障,以前二者多见。 青光眼中医称为“绿风内障”,是因风、火、痰等邪气导致气血失和,气机受阻,目中津液滞积而造成的一种眼病[3]。
临床上以初起头痛,眼胀,视力稍减,视物不清,有阵发性雾状感,虹视,瞳孔散大,呈淡绿色;继之则头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结膜充血,角膜浑浊,最终导致眼压升高,眼底视神经萎缩而失明[3]。
4.1 古人论述早在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中,即有绿翳青盲的叙述,并认为系“眼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也”。至宋代《太平圣惠方》,具体记载了青、绿、乌、黑风内障的治疗方药。约成书于宋元时代的我国著名的眼科专著《秘传眼科龙木论》,首次提出了五风变内障之名,并分别就病因病机、临床症候、治疗方药(包括针刺)均加以详论,特别是肝风为本说,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明清时期,医家们对本病的认识更趋深人。明代傅仁宇在《审视瑶函》中指出本病病因:“阴虚血少之人,及竭劳心思、忧郁忿恚、用心太过者,每有此症。”对症候描述颇为细致,如青风内障:“瞳神内有气急昏朦,如青山笼淡烟也,然目视尚见,但比平时光华则昏蒙日进。”在治疗上,均强调早治,“急宜治之,免变绿色,变绿色则病甚而光没矣”(《证治准绳·七窍门》)。如丧失时机,“若神耗散尽,总为不治之症”(《秘传眼科七十二全》)。古人在本病用药上也作了探究,早在金元时代《东垣十书》中于瞳子散大症指出,火主散溢,致瞳神散大,茺蔚子辛散,辛主火,故不宜用;青葙子助火,亦不宜用。明代的《证治准绳》也有类似记载。总之,古代医家所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4.2 中医治疗青光眼近现代研究现代中医治疗本病,首篇临床文献见于1956年,系以针灸治疗单纯性青光眼的个案报告,而应用中医药的资料则晚至60年代中期。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开始大样本观察的基础上,对原发性青光眼进行中医分型的探讨和治疗。自70年代中期起,有关报道迅速增多,内容涉及亦广,除辨证论治,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还试用传统的针拨术治疗恶性青光眼。近年来,辨证分型渐趋统一,强调从肝论治,专方治疗受到重视。在治疗范围上,还进一步扩大到抗青光眼术后并发症的中医药辨治。在药物方面,发掘了槟榔堿和丁公藤堿制剂等,成为有前途的局部用药药物。针灸治疗,除体针外,还配合耳针,或应用冷冻针灸等,不仅有较好的效果,而且无药物的副作用。目前中医针灸治疗本病的总有效率在75%~80%之间。这些年还开展了实验研究,包括对四子(牛蒡子、车前子、女贞子、青葙子)降眼压的药理研究,对丁公藤大样本临床研究等,以及通过青光眼患者眼血流图的变化,探索针刺治疗机理等。
4.3 青光眼的中医病因病机青光眼的病因,古今医家认识比较一致。多因悲郁暴怒等情志内伤所诱发,而劳倦,特别劳瞻竭视亦是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尚与外感风寒之邪有关。其病机有以下几个方面:
4.3.1 风热上扰素有痰热,外感风邪,风为陌邪,善行于上,引动痰热,致风、痰、热相结,循肝经上攻于目而发为本病。
4.3.2 肝邪气逆多因情志不舒,愤郁不伸,意志不遂,以致肝气郁结,气机失调,升降不利,致目内气机阻滞,玄府闭塞,神水积留为患。
4.3.3 肝肾阴虚常系劳瞻竭视,耗伤精阴,致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济阳,阳失所制,阳亢火动,虚火上炎,为患于目。
4.3.4 气虚血瘀劳力过度,脾胃受伤,中气不足,气机不畅,推动乏力,血瘀不通,血水并蓄,神水受伤而发病。
4.3.5 肝邪脾虚情志内伤,抑郁伤肝,思虑伤脾,脾胃虚寒,肝气上逆,伤及神水,发为五风内障。
5 辨证分型青光眼分型颇杂,少则三型,多则十型,近年已渐趋统一,并已体现从肝论治的特点。
5.1 疗效标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据各地报道,拟订如下:
临床痊愈:视力达1.0或提高5行以上,眼压正常,其他症状消失。
显效:视力提高3行以上,眼压下降10毫米汞柱或以上,其他症状消失。
有效:视力提高1~3行,或从光感、手动提高到0.04以上,眼压下降5毫米汞柱或以上,症状改善。
无效:视力、眼压治疗后未见明显变化或未达到有效标准,症状未见改善。
5.2 青光眼的中医辨证治疗5.2.1 肝经风热5.2.1.1 症状头痛,眼珠胀痛,白睛混赤,抱轮红赤尤甚,黑睛混浊,瞳神散大,伴恶心呕吐,面红口苦,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或弦硬。
5.2.1.2 方药治疗治法:搜风清热,利湿化痰。
处方:羚羊角0.3~1克(如无,以山羊角15克代替),玄参15克,知母10克,龙胆草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僵蚕6克,白菊花10克,细辛3克,川芎5克,半夏10克,茯苓20克,车前子20克。
加减:眼压极高加大黄、玄明粉;呕吐甚加竹茹、半夏;昏蒙甚加石决明、牛膝。
用法:羚羊角可用5~10剂的总剂量一起煎煮,分次兑服。余药水煎,每日服2次。
常用成方:绿风羚羊饮、羚羊钩藤汤、将军定痛丸、龙胆泻肝汤等。
5.2.2 肝郁气逆5.2.2.1 症状头痛,眼珠胀痛,视物模糊,或视灯火有红绿圈,抱轮红赤,瞳神散大,眼珠胀硬,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5.2.2.2 方药治疗治法:疏肝解郁,降逆理气。
处方:香附10克,青皮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川芎5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夏枯草10克,甘草5克。
加减:头痛甚加白芷、珍珠母;失眠多梦加酸枣仨、夜交藤;瞳神散大明显加五味子、青葙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丹栀逍遥散等。
5.2.3 肝肾阴虚5.2.3.1 症状瞳神气色混蒙或散大,白干涩昏花,由苦咽干,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失眠多梦,遗精腰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5.2.3.2 方药治疗治法:滋阴潜阳,补益肝肾。
处方:生地、熟地各30克,石决明20克,知母、柴胡、麦冬、白芍、黄柏、黄芩、当归、山萸肉、茯苓、丹皮各10克,川芎、甘草各5克。
加减:纳差加鸡内金;盗汗加龙骨;便秘加麻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知柏地黄丸、地黄汤等。
5.2.4 气虚血瘀5.2.4.1 症状视物昏蒙,瞳神气色浊而不清,目睛干涩,体倦乏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面色咣白或萎黄。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少苔,脉弱或细涩。
5.2.4.2 方药治疗治法:补气活血,化瘀通窍。
处方:黄芪20克,当归、川芎、赤芍、地龙、茯苓、山茱萸、五味子各15克,桂枝、楮实子、车前草各12克,甘草8克。
加减:纳差加谷芽、麦芽;腹泻加白术、陈皮;瘀重加丹参、泽兰。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加味通窍活血汤等。
5.2.5 肝邪脾虚5.2.5.1 症状瞳神散大,头目疼痛,干呕吐涎,呕恶不纳,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薄或无苔,脉沉细而迟。
5.2.5.2 方药治疗治法:温肝降逆,健脾散寒。
处方:吴茱萸6克,党参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枳壳10克,生姜3克,大枣5枚,白蜜100克(冲)。
加减:胁痛加柴胡、枳壳。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吴茱萸汤加味等。
疗效:以上述分型共治疗349例,计530只眼,结果临床痊愈166只眼,显效145只眼,有效178只眼,无效41只眼,总有效率为92.2%。
5.3 治疗青光眼的专方5.3.1 绿风安丸组成:芦荟50克,丁香50克,黑丑50克,磁石10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匀,装人空心胶囊内。根据病情,每日早晚各服3~5粒(重2~4克),饭后1小时服用。
疗效:以本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37例,计71只眼,显效41只眼,有效17只眼,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1.7%。其中开角型有效率为86.6%,闭角型为80.9%。
5.3.2 泻肝解郁汤组成:茺蔚子9克,车前子9克,夏枯草30克,芦根30克,防风9克,黄芩9克,香附9克,甘草3克,桔梗9克。
加减:头痛头晕加石决明、钩藤、牛膝;行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酌加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大便干燥加番泻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29例,计51只眼,包括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及其他青光眼患者,用上方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且发现以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较佳。
5.3.3 复方五苓散组成:泽泻15克,茯苓、猪苓各18克,白术12克,桂枝10克,木通、车前子、桑白皮、大腹皮各15克,龙胆草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一般以4剂为一疗程。
疗效:以上方共治疗5例,计8只眼,结果全部获临床痊愈。其中3例,随访半年至1年未见复发。
5.3.4 青光眼方组成:全当归10克,白芍12克,柴胡6克,茯苓12克,白术6克,薄荷(后人)6克,丹皮10克,栀子(炒)8克,车前子(包)10克, 炒枣仁(打)12克,枸杞12克,香附10克,珍珠母(先下)30克。
加减:据不同症候选加红花6克,菊花10克,山药10克,远志6克,黄芩8克,胆草6克,夏枯草10克,陈皮6克。
用法:开始治疗时以主方水煎服。待病情稳定后,可将主方加减部分的药物,按比例为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日服用此丸。服丸过程中如出现眼压控制不理想时,可改用煎剂,同时配合用西药缩瞳剂(匹罗卡品),缩瞳剂浓度及滴眼次数,随症情好转递
减乃至停用。西药完全减掉之后,仍须服中药3个月至半年左右。
疗效:以本方共治疗13例患者,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
5.3.5 丁公藤堿滴眼液组成:0.05%丁公藤堿Ⅱ苯甲酸盐滴眼剂。
用法:每次1滴,每日滴眼3~4次。眼压超过40毫米汞柱者,每2小时滴眼1次。
疗效:共观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93例,计442只眼,发现有明显缩瞳、降眼压的效果,且能改善房水流畅系数,无明显副作用。其降压有效率为96.7%,缩瞳有效率为92.6%,药后房水流畅系数较用药前增加29.4%。
5.4 老中医治疗青光眼经验韦文贵医案
袁××,女,25岁。门诊号:69118。1964年2月26日初诊。主诉右眼胀痛两年半。患者于两年半前因眼胀痛经诊断为青光眼,曾作抗青光眼手术,术后眼压尚稳定。近半年来眼压又有波动,伴虹视、头痛、眼胀、恶心,疲劳后加重,视野亦有改变。左眼亦有类似症状。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近来时有偏头痛,性情急躁,大便干结,月经量多,约40天1次。查:左右眼视力分别为0.3和1.0。右眼压7.5/3=35.76毫米汞柱,左眼压7.5/5=25.81毫米汞柱。右眼视 *** 有病理性凹陷扩大,左眼大致正常。右眼鼻侧视野缩小25~30度,颞侧在60度。脉弦细,舌稍红,苔薄带黄。诊断为双眼青风内障,予青光眼三方。
处方:石决明24克,白蒺藜10克,决明子15克,防风6克,羌活6克,蝉蜕6克,密蒙花6克,白术10克,白芷6克,细辛3克,生地20克。14剂。石斛夜光丸,每日1丸。
3月23日二诊:药后眼胀头痛减轻,虹视已基本消失,昨夜看电影后又出现虹视。二天来食欲不佳,夜寐不安。脉细弦,舌苔薄。查:右眼压5.5/3.5=22.38毫米汞柱,左眼5.5/4.5=18.86毫米汞柱。
原方加炒谷芽25克,车前子10克(包煎)。石斛夜光丸,每日1丸,并配合滴缩瞳眼药水。
6月5日三诊:服上药50剂后,自感眼胀已减,虹视偶尔出现,有时头沉,胃纳进步。脉弦细,舌质略红。以青光眼三方加减。
处方:生地22克,白术6克,白芷6克,防风6克,白蒺藜10克,蝉衣3克,密蒙花10克,羌独活各5克,决明子12克,生石决明25克(先煎),细辛3克,黄芩6克,车前子12克(包煎),杜仲10克,丹皮12克。隔日1剂,另予明目地黄丸早晚各1丸,和汤药交替服。
7月17日(四诊):上药服20剂后,视力增进,眼压亦降,头痛、眼胀已消,虹视亦消失。缩瞳眼药水已停用,纳可,二便调畅。脉细,舌稍红,苔薄。查:右、左眼矫正视力分别为1.0和1.2,双眼眼压为5.5/5=17.30毫米汞柱,已正常,遂停药。
按:本例证属肝肾阴虚,外风夹内风上扰空窍。系韦老所创制之青光眼三方之适应证。本方以石决明、白蒺藜、决明子平肝、清肝而明目,据韦老经验,三药有降眼压作用,为本方之主药;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祛风邪而止痛;密蒙花、蝉蜕疏风清热,兼有退翳明目之功;另用生地滋阴明目,白术健脾扶正,加之配合石斛夜光丸和明目地黄丸补益肝肾之阴,故获显著效果。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5 中医治疗青光眼用药规律鉴于青光眼临床分型颇多,相对地说,涉及用药面较广。经对15篇报道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仍有一定规律可寻。现列表如下: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药 物
≥200
≥10
车前子、茯苓、当归。
100~199
5~8
川芎、石决明、龙胆草、生地、白芍、栀子、甘草、夏枯草、白菊花、防风、黄芩。
50~99
3~6
熟地、枸杞子、香附、吴茱萸、山萸肉、柴胡、羚羊角、玄参、泽泻、木通、丹皮、大黄、磁石、青皮、钩藤、荆芥。
30~49
2
知母、僵蚕、赤芍、枳壳、五味子、半夏、猪苓、羌活、党参、白术。
在15篇报道中,共用药104种,应用得较多的如上表所列计40种。鉴于青光眼的关键病机为神水积滞,故以利水渗湿之药应用最多,当归则有和血明目之功。其次,青光眼多从肝论治,故平肝清肝之药,亦占主导地位。中医治疗的青光眼,以慢性者常见,滋补肝肾之阴,以达明目目的药物,选用颇多。另外,清泄肝火,平肝潜阳,舒肝健脾之药也为临床所常用。从所归纳的药物看,基本上符合本病的辨治规律。
5.6 青光眼的其他疗法5.6.1 针灸治疗5.6.1.1 体针取穴:主穴:睛明、行间、还睛。配穴:①颊车、下关,头痛加头维或太阳,眠差加神门或内关,眼压过高加阳白或水泉;②眼、目1、目2、肾、肝、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太阳(均为耳穴)。
还睛穴位置:上臂三角肌下端前沿,臂濡穴前5分处。
*** 作:一般仅取常用穴,如效不显,酌加配穴。睛明穴用30号毫针,进针0.5~1寸,得气即可, *** 宜轻;行间穴以28号毫针,略向踝部方向进针,以提插加小捻转之法,使针感明显, *** 宜重,运针半分钟后去针;还睛穴以透天凉手法(一进三退),余穴均为平补平泻法。除行间外,均留针30分钟。取针后,在一侧耳穴,用王不留行子贴敷,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每穴1~2分钟。针刺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耳穴贴敷3日1次,双耳轮换。
疗效:以上法共治疗408例,有效率在54.6%~95.4%之间。
5.6.1.2 冷冻针灸取穴:主穴:太阳、风池、印堂、鱼腰。配穴:光明、太冲、内关、肾俞。
*** 作:以常用穴为主,酌加配穴1~2个。采用半导体冷冻针灸仪治疗。第一疗程灸柄温度为上15℃~ ̄20℃,每次20分钟;第二、三疗程,灸柄温度为-5℃~-10℃,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二个疗程,无效者宜改用他法。
疗效:共治疗41例。治前眼压增高者35例,共53只眼,治后双眼均达正常值者12例,单眼达正常值者23例,无效6例,按眼数计算,有效率为88.7%;治前视力下降39例,治后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8例,按例数计,其有效率为53.2%。
5.6.2 艾灸疗法5.6.2.1 方一[4]
取穴:太阳、阳白、翳风、合谷穴。
配穴:热邪甚者加曲池穴;肝肾不足者加肝俞、三阴交穴;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穴。
灸法:采用艾条悬灸法,点燃艾条,置于所选穴位上,距皮肤2~3cm施灸,灸至皮肤稍有红晕为度。每穴灸5~10分钟,每日1~2次。
5.6.2.2 急性期[3]
症状:起病急,偏头痛,心烦,呕吐,兼有寒热,眼部胀痛,瞳孔散大,视力锐减。
选穴:风池、攒竹、鱼腰、太冲、太溪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应长期坚持治疗。
5.6.2.3 慢性期5.6.2.3.1 症状经常反复发作,目微胀,瞳孔散大,呈明显淡绿色,视力或仅见少许亮光,精神疲惫[3]。
5.6.2.3.2 方一[3]
选穴: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合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应长期坚持治疗。
5.6.2.3.3 方二[3]
选穴:肝俞、肾俞、三阴交、太阳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应长期坚持治疗。
5.6.3 气功疗法功法:以放松功为主。并辨证施功,肝经风热者配保健功、鸣天鼓;肝肾阴虚者配鸣天鼓、擦腰;肝郁脾虚者配叩齿、搅海;肝郁气逆者,配贯气法。
疗效:共观察20例,计36只眼,结果练功2周后,临床痊愈25眼,显效2眼,有效4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为86.1%。
5.7 医案梁某,男,59岁,干部。两眼不红不肿,只觉昏蒙,入夜见灯光有彩虹圈。取风池、攒竹、鱼腰、肝俞、肾俞、至阳熏灸,灸后觉眼见清朗,停灸后6小时后,又觉昏蒙如故,再灸后又觉清朗,以后随灸治次数增多,有效时间逐渐延长,共灸16次,症状减轻而停灸。[3]
5.8 青光眼患者注意事项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眼部疲劳[3]。
可做眼保健 *** , *** 局部穴位[3]。
饮食尽量清淡,忌食酸辣等 *** 性及煎炸食物[3]。
6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一组常见的肾脏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有浮肿、血尿、高血压等症,尿常规检查以蛋白尿、管型、红细胞为主。分普通型、肾病型等,针灸对各型均有一定效果。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本病病因至今未完全清楚,现代西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疗法。针灸治疗慢性肾炎,早在本世纪50年代初就已有尝试。1955年,有人报告用针刺配合对症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1]。日本亦有这方面报道[2]。至60年代初,应用耳穴针刺,取得疗效。之后,有关工作开展不多。近十年来,对慢性肾炎的针灸治疗做了进一步探索。除针刺外,有以冷冻针灸治疗,发现对慢性肾炎的多项临床指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3],有用穴位注射治疗对慢性肾炎主要体征蛋白尿也有良好效果[4]。通过与药物治疗对比,其蛋白尿转阴率两者大致相似,因针灸无西药之副作用,故更胜一筹。
从总的情况看,针灸治疗慢性肾炎积累的病例数虽不够多,但其治疗效果是比较肯定的。今后,除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实践外,尚有必要对古代经验加以挖掘。如古代多用灸法,现代却鲜见报道。故特设本节,供读者参考。
【治疗】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肾俞、足三里、脾俞。
配穴:尿白细胞增高加中极,尿红细胞增高加血海。
(二)治法
主穴用板蓝根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主穴每次取2~3对。配穴,中极用鱼腥草注射液,血海用当归注射液。以5号齿科针头吸入药液,穴位常规消毒,直刺得气后,略加提插使感应强烈,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每穴1~2毫升。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一般须治三~四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对慢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体征蛋白尿有较好的效果。共治115例。其中,慢性肾炎普通型30例,尿蛋白转阴12例(占40%);肾病型24例,尿蛋白转阴10例(占41.7%);其他肾小球疾病9例,无1例转阴。总有效率为:34.4%。经统计学分析,以对普通型疗效最好,肾病型次之,其他肾小球疾病最差[4]。另外52例,总有效率96%[7]。
针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2、膻中、鸠尾、中脘、肓俞、气海、三阴交、复溜、京骨。
配穴:偏阳虚加大椎、命门、关元;偏阴虚加京门、膈俞;面浮肢肿加入中、阴陵泉、三焦俞、膀胱俞;血压偏高加太冲、足三里;咽痛加合谷、天鼎;胸有压痛加俞府、步廊;肾功能不全加夹脊胸5~7。
(二)治法
主穴酌选3~4穴,二组穴位轮流选用。配穴据症酌取。以针刺为主,配用灸法。用30号毫针,浅刺得气即轻加捻转后卧针,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轻捻行针。大椎、命门、关元三穴施以麦粒灸,每次5~7壮。针灸每周2次。15~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约一周左右。
(三)疗效评价
疗效评判标准:显效:症状显著改善,24小时尿蛋白总量低于1克,肾功能维持正常;有效:症状及24小时尿蛋白总量均较治疗前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以上法共治15例,显效5例(33.3%),有效3例(20.0%),无效7例(46.7%),总有效率为53.3%[5]。
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神道、灵台、悬枢、命门。
(二)治法
上穴均取。穴区局部消毒和麻醉后,以引入0~2号羊肠线的三角缝合针自神道穿入,透至灵台穿出;再自悬枢穿入,透至命门穿出。两头针眼处剪断,使其埋入皮下,注意线头不可露出皮表。敷以纱布,胶布固定。15~20日埋线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一般2~8日后尿蛋白可消除,15日可转阴[6]。
穴位冷冻
(一)取穴
主穴;肾俞、京骨。
(二)治法
每次此二穴均取用,只针一侧,交替轮用。以半导体冷冻针灸仪针刺,针体温度保持在0~15℃,留针1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观察
共观察30例,通过二个疗程治疗,发现对浮肿、腰痛、血压及发烧等四项症状,均有较为满意的疗效[3]。但本法所用之冷冻针灸仪,尚在试用阶段,还难以推广。我们以温针法(每次用艾炷2厘米插于针柄之上,点燃,留针20分钟),取同样穴位,治疗慢性肾炎,亦有一定效果。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水分、足三里、三阴交、复溜。
配穴:阴陵泉、肓门、志室。
(二)治法
主穴为主,开始治疗时配穴均取,待症状改善后可酌加。穴位常规消毒,用1.5寸毫针针刺,足三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