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落后液晶产能涌入中国,地方政府该接盘吗?

日韩落后液晶产能涌入中国,地方政府该接盘吗?,第1张

中国厂商已经主导全球液晶面板市场,失去竞争力的日韩厂商近年来纷纷宣布计划关闭液晶面板产线,并将部分老旧设备出售给国内企业,促使全国各地掀起二手产线投资热潮。

但是这些二手产线设备老旧,生产效率低下,在当前产业生态下还有竞争力吗?将对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国内企业和地方政府是否该接盘?

中电熊猫6代线连连亏损

中国大陆最早的一条二手液晶面板生产线来自日本夏普。

夏普2008年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约13亿美元。为了填补亏空,夏普2009年决定将龟山6代TFT-LCD面板生产线出售给中国电子,中电熊猫6代TFT-LCD面板生产线由此诞生。

中国电子与夏普正式签署转让协议

作为中国大陆第二条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中电熊猫6代线具有众多优势:一方面,引进夏普10代线所使用的UV2A等技术,产品性能指标在当时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另一方面,依托中国电子、冠捷 科技 、熊猫电子、夏普等企业,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保证了出海口。

但是中电熊猫6代线却出现多年亏损,曾有传言将被出售或者出租。中电熊猫内部人士认为,中电熊猫6代线管理团队思想陈旧,具有“宁可无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没有创新精神,很难经营好高度市场化的液晶面板业务。

信利三条二手线未盈利

二手产线似乎很难摆脱亏损的宿命。一直追求低投资的信利先后从三星Display购买三条旧产线的设备,并在国内投资建厂,但是截至目前,没有一条实现盈利。2013年,信利与三星Display商谈购买4.5代线设备时,液晶面板市场势头良好。而且信利惠州4.5代线工作人员较为专业,信利前员工指出,他们跟踪过设备的拆机、装机全过程,使产线进展较为顺利。据了解,信利惠州4.5代线2014年开始拆机,2015年装机,2016年底进入量产,但是由于线体太旧,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信利汕尾5代线

信利眉山5代线

厂商仍热衷于引进二手线

即使有中电熊猫6代线、信利惠州4.5代线、信利汕尾5代线连连亏损的前车之鉴,仍然有大批企业热衷于引进日韩旧产线设备。面板行业的后来者希望通过更低的成本迅速建线,地方政府也希望以更少的投入引进高 科技 项目,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双方的不谋而合催生了合丰泰南浔8.5代线、嘉泰钦州7.5代线、华锐光电郑州5代线等二手产线项目。

华锐光电郑州5代线

华锐光电郑州5代线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郑州依托中原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枢纽的优势,发展物流产业,成效显著,2019年郑州机场的货邮吞吐量位居中部六省之首。

华锐光电郑州5代线设备来自LG Display旧产线,总投资约55亿元,填补了河南省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空白。据了解,首台工艺设备曝光机已经顺利搬入,华锐光电郑州5代线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计划今年年底点亮投产。

合丰泰虽然在LCD模组深耕多年,但是在LCD Cell产线领域属于后来者,如果要快速追赶,需要短时间内投资多条产线,所以合丰泰在投资策略上非常激进。合丰泰子公司嘉泰在钦州投建7.5代线后,合丰泰又在南浔投建8.5代线。

嘉泰钦州7.5代线

合丰泰南浔8.5代线

据集微网了解,除了合丰泰南浔8.5代线、嘉泰钦州7.5代线、华锐光电郑州5代线之外,目前还有其他厂商正在计划引进松下8代线、三星Display L8-1-2、L8-2-2、L7-2产线等,中国大陆正成为日韩旧产线的转移热土。

梳理中国引进日韩二手产线发展现状之后发现至今没有一条真正实现盈利,但是目前仍有大量的地方政府考虑引进二手产线,希望通过二手产线带动当地面板产业及其配套的发展,这样靠谱吗?

二手产线的那些坑

从短期来看,引进日韩旧产线的初期成本比建新产线的更低,但是旧设备存在软硬件问题,运营成本较高,从长期来看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旧设备硬件部分通常会遇到三大问题。第一,旧设备因常年运行,硬件部分或者配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耗,特别是部分核心设备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损耗,需要花费不少维修费用。第二,设备像 汽车 一样,保养时可能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一些受损的零部件等,而旧设备机型可能已经停产,没有专门的配件供应商,需要厂商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其他供应商,或者支付高昂的费用进行定制开发。一位行业人士透露, 曾有一家引进二手产线的厂商虽然缺少一些零部件,但是仍希望按照原计划投产,不得不用手动方式更换相邻设备的同类型零部件。 第三,旧设备可能缺失一些关键零部件,而配套厂商可能已经倒闭或者被收购,旧设备很可能无法复原。

与硬件相比, 旧设备软件部分存在更大的隐患 。因为硬件部分可以更换或者定制,例如,厂商可以拆解一些没有办法修复的控制板或者线路板,然后进行反向工程并复刻,但是软件或者控制系统存在问题或者缺失很难恢复,除非找到当时开发该软件或者系统的工程师。嘉泰电子原工程师指出,研发旧设备的软件工程师可能已经离职,很难找到;或者即使找到旧设备原厂工程师,但是原厂相关业务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实际上, 旧设备软硬件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设备的更新迭代速度很快,旧设备的精度、良率以及材料利用率等可能都不高,难以与新设备相比,所以旧设备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一般处于劣势。 一位行业人士指出,如果要提升二手产线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对旧产线翻新或者对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例如,信利今年曾试图为眉山5代线采购最新的曝光机。

此外,旧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无法预测的不确定性问题,所以二手产线一般不是像京东方、TCL华星等成熟面板厂商的选择,目前购买二手产线的主要是新晋厂商。这些厂商平台相对较小,很难招到能够驾驭得了这些旧设备的资深工程师团队,而且即使侥幸招到了一些人才恐怕也留不住,像嘉泰电子在疫情期间流失了不少资深工程师。一位行业人士指出, 旧产线翻新,产线优化,以及保证二手产线良好运行等,都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人才,如果人才缺失,旧产线的低成本优势就难以发挥出来,这也是信利二手产线难以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像芯恩董事长张汝京在半导体旧设备翻新项目中屡试不爽的关键之一就是能在全球市场中找到合适的人才,并将旧设备的成本竞争力发挥出来。

如果新晋厂商仍然要冒险引进旧设备,首先要引进专业的设备团队,并对二手产线进行专业的尽调。嘉泰电子团队成员建议, 第一,买旧设备的厂商在招聘过程中要筛选出拥有丰富设备经验的人才,有利于保证后续的旧线翻新、升级改造以及产线运行。第二,买旧设备的厂商在购买设备之前需要组建一个对设备、工艺、市场等比较熟悉的团队,对旧产线的生产成本、产品规格等进行专业评估,甚至要将未来市场趋势、产线规划等考虑在内;否则,很容易买到一堆不能用或者残缺不全的旧设备,生产成本更高,产品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该不该引进 旧产线

当前,日韩不少液晶面板产线正在关闭或者计划关闭,中国厂商接下来将有大量引进旧产线的机会,该不该引进呢?

信利工程师表示,现在全球液晶面板产业格局已定,未来几年内基本没有新的液晶面板产线投资,新设备供应不紧张,而且成本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建新产线的周期大大缩短,引进日韩旧产线还不如建新产线。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副秘书长胡春明也不主张引进国外落后产能。胡春明指出, 第一,国内已经引进过多条旧产线,没有成功的案例;第二,显示技术进步很快,市场对产品有新的要求,旧产线生产的产品未必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第三,旧产线主要生产低端产品,可能会对现有的市场带来不必要的价格冲击。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认为,当前,中国大陆已经具有巨大的液晶面板产能,现有的应用恐怕都难以完全消化,如果再增加日韩的落后产能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国内厂商引进韩国领先面板厂商的旧产线,某种程度上是助推韩国厂商加码投资先进显示技术,使韩国厂商技术更加先进,而接收落后产能的中国厂商相对来说将更加落后,不利于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升级。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呼吁,各地方政府和企业要注意市场、技术的风险,要慎重对待日韩厂商的落后产能, 面板产线的投资和建设要遵从国家窗口指导制度,引进先进技术,进行集中化投资,严格控制落后产能向中国转移。

1991年公司成立,建设1st TN-LCD生产线并投产

1995年建设1st CSTN-LCD生产线并投产(大陆/台湾/香港第一条CSTN生产线)

1997年建设COG,FOG模块装配生产线

2001年量产CSTN-LCD模组,应用于手机显示

2003年取得Kodak OLED专利授权,建立中批量PM-OLED生产线

量产TFT-LCD模组,应用于手机/MP3

2005年建设2nd CSTN-LCD生产线量产

2006年成立车载显示模块事业部(ADD),专门生产车载显示器

建立光技术事业部,专门生产液晶显示配套背光模组

2007年建立TFT-LCD 生产线

开始研发3D LCD GLASSES 技术,应用于3D眼镜产品

2008年完成TFT Panel二期扩充工程

正式批量生产3D LCD GALSSES产品

2009年建立使用ODF技术CSTN-LCD生产线

2010年建立5th/6th Passive LCD(TN/FSTN)生产线

扩产3D LCD GLASSES

2011年信利与瀚宇彩晶(HSD)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是香港信利国际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1991年成立,总部设在香港,生产基地位于广东省汕尾市。信利半导体现拥有员工14,000多名,总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净房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自成立以来,信利半导体一直专注于平板显示领域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与销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小尺寸平板显示制造商之一。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作为业内领先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制造商,拥有一流的生产线,其中包括1条2.5G TFT生产线,6条Passive LCD生产线,1条OLED生产线,以及多条COG、TAB、SMT、LCM、MDS自动组件装配线和制造设备。公司产品的生产全部采用世界领先的工艺和技术,并全面推行质量管理,所生产的各种显示面板,类型涵盖TN、STN、FSTN、CSTN、TFT、OLED、电子纸(EPD)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工业、医疗、消费类产品等领域。

6家子公司。信利集团有6家子公司,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信利电子有限公司、信利仪器(汕尾)有限公司、信利工业(汕尾)有限公司等等。信利集团创立于1978年,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股票代码HK00732)。注册资金5亿美元,主要生产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及其模组、触摸屏、OLED、3D眼镜、微型摄像模组等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432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