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的发展史

半导体的发展史,第1张

1、1833年,英国科学家电子学之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法拉第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

2、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这是被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二个特性。

3、1873年,英国的史密斯发现硒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这是半导体的第三种特性。

4、1874年德国的布劳恩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即它的导电有方向性,在它两端加一个正向电压,它是导通的;如果把电压极性反过来,它就不导电,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效应,也是半导体所特有的第四种特性。同年,舒斯特又发现了铜与氧化铜的整流效应。

5、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虽在1880年以前就先后被发现了,但半导体这个名词大概到1911年才被考尼白格和维斯首次使用。而总结出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一直到1947年12月才由贝尔实验室完成。

扩展资料:

最早的实用“半导体”是「电晶体(Transistor)/二极体(Diode)」。

1、在无线电收音机(Radio)及电视机(Television)中,作为“讯号放大器/整流器”用。

2、发展「太阳能(Solar Power)」,也用在「光电池(Solar Cell)」中。

3、半导体可以用来测量温度,测温范围可以达到生产、生活、医疗卫生、科研教学等应用的70%的领域,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分辨率可达0.1℃,甚至达到0.01℃也不是不可能,线性度0.2%,测温范围-100~+300℃,是性价比极高的一种测温元件。

4、半导体致冷器的发展, 它也叫热电致冷器或温差致冷器, 它采用了帕尔贴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导体

半导体产业持续朝先进制程迈进,不断追求精密细小的极限挑战,以延续摩尔定律。为此,台湾地区台湾大学、台积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联合研究发现二维材料结合半金属铋(Bi)能达到极低的电阻,接近量子极限,有助于实现半导体1纳米以下的艰巨挑战;且这项研究已于「自然期刊(Nature)」公开发表。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472-9

目前硅基半导体主流制程,已进展至5纳米及3纳米节点,芯片单位面积能容纳的晶体管数目,也将逼近半导体主流材料「硅」的物理极限,芯片性能无法再逐年显著提升。

因此,随着硅基半导体已逼近物理极限时,全球科学界都在积极寻找其他的可能材料;而一直以来科学界都对二维材料寄予厚望,却苦于无法解决二维材料高电阻、及低电流等问题,以至于取代硅成为新兴半导体材料一事,始终是「只闻楼梯响」。

为此,台大联手台积电、MIT 共同研究,首先由MIT团队发现在二维材料上搭配半金属铋的电极,能大幅降低电阻并提高传输电流;随后台积电技术研究部门(CorporateResearch)将铋沉积制程进行优化,台大团队并运用氦离子束微影系统(Helium-ion beamlithography)将元件通道成功缩小至纳米尺寸,终于获得这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这项跨国合作自2019年展开,合作时间长达一年半,包括台大、台积电、麻省理工学院等皆投入研究人力,共同为半导体产业开创新路。

这项研究发现,在使用铋为接触电极的关键结构后,二维材料晶体管的效能不但与硅基半导体相当,又有潜力与目前主流的硅基制程技术相容,实有助于未来突破摩尔定律的极限。虽然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但该成果能替下世代芯片提供省电、高速等绝佳条件,未来可望投入人工智能、电动车、疾病预测等新兴 科技 的应用中,民众都能受惠。

过去半导体使用三维材料,其物理特性与元件结构发展到了三纳米节点,这次研究改用二维材料,其厚度可小于一纳米(一到三层原子厚),更逼近固态半导体材料厚度的极限。而半金属铋的材料特性,能消除与二维半导体接面的能量障碍,且半金属铋沉积时,也不会破坏二维材料的原子结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485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