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轿王”的销量密码?日产第二代e-POWER技术解析

“家轿王”的销量密码?日产第二代e-POWER技术解析,第1张

2022年,东风日产轩逸以年销量42.06万辆的成绩,成功夺得了年度轿车销量冠军。2023年,东风日产趁热打铁,推出了全新轩逸家族的官图。其中,e-POWER电驱增程车不意外的占据了宣传图的C位。作为日产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杀手锏,轩逸e-POWER其百公里油耗仅为3.9-4.1L,这其中又有什么秘方呢?

“伪新能源”?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行业内有很多人提起增程技术,都说是“伪新能源”、“落后技术”。就连某车企CEO也曾表示:“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但是,增程式技术真的有他们所说的那么不堪吗?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增程式技术的起源。

增程式技术最早起源于欧美地区,可以确定的年份是在1900年,那一年,费迪南德·保时捷打造出了电动汽车—Lohne-Porsche,随后为其配备了一个燃油发动机,也算是打造出了世界第一台增程式车型。到此,增程式技术由于当时的部分原因,并没有大量应用。

直到2007年,雪佛兰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可以用增程式技术,增程式技术再一次登上汽车市场的舞台。2010年,雪佛兰推出了Volt增程版,这也是全球首款量产的增程式电动车型。

随后,通用集团趁热打铁,推出了VELITE 5增程版。再后来,宝马也推出了增程式车型。前期阶段,这些增程式车型在市场上销量还算可观。但是后期发展初显乏力。

2014年,增程式技术再一次被理想汽车想起,从理想ONE开始,到现在的L7、L8、L9都采用了增程技术,续航里程可突破1000km的能力,也让增程式技术找到了好主人。

那么增程式技术是否是一个落后技术呢?随着岚图、问界、哪吒、的入局,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攻自破,那么搭载在日产轩逸上的e-POWER又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e-power是什么?

与传统的插电增程式车型不同,日产的e-POWER无需进行额外的充电,在使用时仅需要加油即可。但是在行驶中却能够获得纯电车型的静谧性以及最直接的加速感受。而e-POWER也可以看做是日产在电驱领域的结晶。

小编查询日本统计数字显示,自搭载e-POWER的日产Note上市之后,曾经一举夺得销量冠军,截至2021年3月,在日本有超过50w的消费者选择了搭载e-POWER技术的车型,而这也让本田、丰田在日本的领先地位受到了冲击。

e-POWER又有什么亮点?

通过日产的宣传,我们得知,e-POWER系统结合了高效率发动机、高功率电机以及支持高充放电倍率的电池,将燃油车的补能优点与新能源车型的驾驶体验完美结合。那么第二代轩逸搭载的是一台1.2三缸发动机,用作给发电机发电,其中热效率达到了43%,你是不是注意到了那个“三缸”。不用担心,在启动后,发动机的转速会保持在1400rpm以上,避开了低转速带来的振动。

如何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是每一个车企最头疼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发动机平均热效率大约保持在40%左右,而从30%-40%的提升,就花费了30年的时间。为此,日产提出了STARC的概念,通过促进气缸内的气体流动与点火,能够在高压缩比下燃烧更为稀薄的混合可燃气,提高热效率。未来,随着电池技术发展,日产也将通过基于STARC概念,实现50%左右的热效率,并进一步减小摩擦,并回收产生的余热。

第二代相比第一代e-POWER有什么进步?

目前,国内轩逸搭载的是第二代e-POWER技术,与第一代不同的是,将逆变器进行了集成化设计,并且更换了性能更好的碳化硅/氮化镓半导体材料。根据官方资料显示,新一代逆变器的体积减小了40%,重量减轻33%,除了能够适应不同的车型外,在燃油经济性和效率上,都有不小的提升。

在驱动系统上,轩逸搭载的电机功率为100kw,峰值扭矩为300牛·米。相比起上一代增加了10%,并且优化了电机控制逻辑,优化后起步和中段加速的表现更优异。

汽车网评:e-POWER加入、符合国人审美设计 让轩逸找到了销量密码?

2022年,轩逸在中国售出42.06万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第十四代轩逸更加符合国人审美以及e-POWER车型的加入,再加上轩逸·经典的价格下探。也成功的帮日产找到了销量密码。未来,焕新而来的轩逸家族也将会激起更大的浪花。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网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一汽丰田、林肯、日产轩逸、从大众朗逸、迈腾和本田雅阁这些都不受芯片影响。

首先,为了降低半导体相关零部件芯片短缺的影响,一汽丰田调整了一部分生产线的生产计划,确保各级别车型的良好供应。其次,一汽丰田视供货商为事业合作伙伴,正在共同积极商讨对策,通过调用全球丰田供货体系,压缩送货周期等方式妥善应对,满足消费者需求。

原因就在于,由于人们居家办公,市场对手机和电脑所使用芯片的需求增加,半导体芯片公司于是纷纷将生产重心转向了消费电子产品领域,而当汽车制造商陆续开始复产复工后,半导体芯片却无法及时的提供充足的供应,导致了眼下汽车芯片产业面临的困境。

一、以下关于汽车芯片的相关介绍。

1、功能芯片:主要是指处理器和控制器芯片。一辆车能在路上奔跑,离不开电子电气架构进行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车辆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车身电子系统、车辆运动系统、动力总成系统、信息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几大部分,这些系统下面又存在着众多子功能项,每个子功能项背后都有一个控制器,控制器内部会有一颗功能芯片。

2、功率半导体:主要负责功率转换,多用于电源和接口,例如电动车用的IGBT功率芯片,以及可以广泛使用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场效晶体管MOSFET等。

3、传感器:主要用于各种雷达、安全气囊、胎压检测等。

二、不受芯片影响的车。

1、一汽丰田,为减少半导体相关零部件芯片短缺的影响,一汽丰田公司调整了部分生产线的生产计划,以确保所有型号产品的良好供应。

2、林肯,在全球汽车制造商面临芯片供应短缺的情况下,林肯不仅持续推出新车,而且在售车型上也未受影响,车源供应十分充足,终端价格也很稳定,看来集团对林肯品牌的资源倾斜是显而易见的,今年1-8月累计销量实现了80%的同比增长,远超传统豪华品牌。

3、日产轩逸,从大众朗逸、迈腾和本田雅阁到6月的销量均遭腰斩,而其中下滑最大的当属大众朗逸,从5月34800辆下滑至6月的4646辆,归结原因是:芯片不足。

尽管如此,从表中可以看出,同样为芯片问题困扰的日产看起来有些不同,其旗下的热门车型轩逸在6月的销量不仅不降反升,而且自3月份以来,轩逸的销量一直没有出现较大浮动。

日产有两款车型暂停接单,因为零部件出现短缺的状况,而行业内存在着一些危机,对于这类企业来说,掌握核心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发现日产的车在8月份的时候销量可能会出现下滑的状况,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一些企业受到了全行业芯片的控制,导致一些零部件短缺,也跟新冠疫情的影响是有关系的,这也是外部的一种因素。主要的因素就包括这些,确实会对一些日产的车造成影响,当在华销售这些销售量也会出现一定的冲击,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在其他方面的因素也会有一些销量也会出现不利的影响。

主要是因为日产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布局是比较窄的,也没有打开局面,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是比较迅猛的,而日产的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也不是特别的好,会出现相对滞后的状况。纵观日产的一些车可以发现,现在国内的市场一般都是新能源汽车车型会多一些,而日常的一些汽车没有一款新能源汽车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关注,而销量比较高的车型也没有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是处于一种艰难的局面,而日产的新能源汽车局面不是特别的好,也是出现销量下滑的状况,这也是重要的原因。

当这种车不能够继续保持产量,在中高端市场的局面就不能够打开,可以发现日产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主要的走向就是车型会有所变化,主要就是轩逸以及逍客这种经济型的车型,特别是轩逸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比重是比较高的,而高端市场中也会出现了边缘化的一些品牌,所以要解决这类问题还是需要把握核心技术才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控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486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