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对低温超导体和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超导体主要有
两个基本特性,即:①零电阻性或完全导电性;②完全抗磁性。因此,它在科研、
生产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总体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强电,
用超导体制成大尺度的超导器件,如超导磁铁、电机、电缆等,用于发电、输电、
贮能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另一类是用于弱电,用超导体制成小尺度的器件,如超
导量子干涉器件(简称SQVID)和制成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用于精密仪器仪表、
计算机等方面。
1.超导发电
超导体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将是提供更多的电力,超导用于发电的装置目
前有磁流体发电、超导电机发电、热核聚变发电三种。
滋流体发电是一种高效、低污染、单机容量大、直接将热能转变为电能的一
种新型的发电方式。普通火力发电需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效率最
高只有33一36%。磁流体发电是让煤(石油、天然气)加氧化剂、添加剂燃烧
产生的等离子体高速通过磁场,使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磁流体一蒸汽联合循环
发电装置最高效率达到55%,而且可自动脱硫,污染小.但这种发电方式目前遇
到的困难是当磁感应强度在1.5特以上时,磁流体的铁芯逐渐处于磁饱和,磁
场强度很难再提高。于是人们就想到超导体,如果利用超导磁体,那么就很容易
在较大体积内产生强度为几十特的磁场,且消耗的励磁功率很小,它具有性能良
好,质量小等优点。例如,磁感应强度可达4一5特的超导磁体,质量只有300
一500克,而要产生同样磁场强度的磁体质量却有15一20吨。目前,美国、前
苏联、日本都建有这种超导磁流体发电机。
超导发电机发电是利用超导体制造发电机磁极绕组,不仅可大大增加发电机
的极限输出容量,而且效率高,体积小,质量小,可节约大量电能和金属材料。
常规的两极发电机的极限输出在现今条件下只能达到1.5*109瓦,但超导发电机则
可达3*1010瓦,甚至更大。一台6X106瓦的电动机,常规质量为370X103千克,采用超
导体材料仅重40X103千克;又如目前已建成的一台5X106瓦超导交流发电机,其
功耗比普通电机减少三分之二,体积缩小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有人估计,超导
体可以把发电成本降低60%,可以把经电缆输电的成本降低10%,这些优点使
得它特别适宜于建造高效率的大型发电站、移动电源及做为太空飞船的动力设
备。
超导体还可帮助科学家建立核聚变发电系统,这种发电系统是以氢做燃料
的,其反应温度与太阳的温度一样高。从理论上讲这种能源是取之不尽的,在实
践上,关键问题是如何生成足够强大的磁场来控制剧烈的热核反应,超导材料将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2.超导输电
目前输电均采取高压交流输电,损耗较大,降低了有效的电能.利用超导体
的零电阻这个特性,可以制成超导电缆,无损耗地输电,不但输电效率高而且可
以节约材料,避免铺设高架电缆,降低输电成本。这种超导电缆能传输几十万兆
瓦的功率,它还能在较低的电压下,传输强大的电流。如一条三相超导电缆能在
35干伏电压下,传输104安培的电流。美国曾制成一种锡铌超导电缆,把三根直径
为14厘米的345千伏超导电缆装置在直径为45厘米的高绝热导管中,就可输送
像整个纽约这样大城市的全部用电。
3. 超导贮能
为了利用电力负荷的峰值和低值的差,解决高峰期用电的紧张状态,现在越
来越多的地方应用蓄能的方法来调节电力负荷。用超导材料制成的贮能线圈,能
以磁能的形式将电能大量贮存起来,并具有密度大、损耗小的特点。
4.超导电磁推进
超导电磁推进的装置是在船体内安装一个超导磁体,它会在海水中产生一个
强大的磁场。同时,在船体两侧安装一对强大的电极,使海水在两极间产生很大
的电流。由于磁场和海水中电流的相互作用,海水在船后对船体产生一个强大的
推力。这时海水和电极相当于转于和电枢,利用与电机相同的原理就可推动船体
前进。
世界上第一艘“超导船”于1992年1月27日在日本神户下水,它以超导电
磁为动力,其外型看起来像是鲸鱼与太空火箭的混今体,长30米,理论最高时
速可达每小时200公里左右。
5. 超导磁场净化
有人曾设想用超导强磁场除去水中的重金属、悬浮物和某些微生物,从而使
被污染的河流和湖泊得到净化。为了使瓷器更洁白漂亮,也可用超导体制成高梯
度强磁场除去高岭上土中的金属磁性杂质。
6.超导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从原理上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超导感应推斥式(电动型)磁悬
浮(简称EDS),它是利用装载在列车上的超导磁体和地面上导体中的感应电
流之间的推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的方式;另一种是电磁吸引式(电磁型)磁悬浮
(简称EMS),其原理可参考《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4年第11期第47页。
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人们根据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设计出的一种高速列车,最
初是在1968年由美国人伯维尔和当比首先提出的,1970年试制了超导磁悬浮基
础实验装置,1971年3月确认了实验与理论的一致性,使开发前进了一大步。
1972年世界上第一台超导感应推斥式(电动型)磁悬浮列车ML100在日本研制
成功,所用的超导材料是铌锡合金。这种列车每一节车厢下面的车轮旁,都装有
小型的超导磁体,在轨道的两旁,有一系列闭合的铝环,整个列车由埋在地下的
直线型同步马达驱动,当列车向前行驶时,超导磁体则在轨道面产生强大的磁
场,并和轨道旁的铝环相对运动,在铝环内感生出强大的电流。由于超导磁体和
铝环的相互排斥作用,就产生一种向上的浮力把列车凌空托起,消除了车轮与钢
轨的摩擦阻力。另外速度愈大排斥力就愈大,当速度超过一定值(80千米/小
时)时,列车就脱离路轨表面,最大距离可达数厘米以上,其悬浮是自稳定的,
无须加任何主动控制。由于采用大气隙悬浮,即使车体稍许不平衡,或车体与轨
道少许对不准,或轨道上有冰雪之类杂物,均不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在低速
行驶时,要靠辅助车轮支撑。一列乘载百人的磁悬浮列车,只要75千瓦的功率,
就能使行驶速度达到每小时50O公里以上。
与普通列车相比,磁悬浮列车具有以下优点:①速度快。磁悬浮列车的速度
只受限于空气阻力,比普通列车受限于轮轨间的摩擦力小得多,是陆上最快的交
通工具,日本的ML500曾创下了时速571千米的陆面交通工具的世界最高纪录。
②乘坐平稳舒适,噪音低。③占地面积小。④能耗低,安全可靠,被认为是一种
很有前途的交通工具。
目前世界上开发磁悬浮列车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美国等。其中,德国在
EMS型磁悬浮列车技术上占有优势,计划在2001年正式开通汉堡至柏林的EMS
型磁悬浮列车。日本则在EDS型磁悬浮列车上不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可
望成为日本21世纪新一代的高速铁路的运输工具。
我国于1995年5月继德国、日本、英国、前苏联、韩国之后,成为第六个
研制成功EMs型磁悬浮列车的国家。这种列车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交通工具、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这台单向架磁悬浮列车,长3.36米,宽3米,轨距
2米,车上安装了4组8只悬浮、导向电磁铁,由4套控制系统进行控制,静止
时起浮质量为6吨,起浮间隙20毫米,运行间隙10毫米,可乘坐2O多人,列
车的理论设计时速可高达500多公里。
用上述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用于超导无摩擦轴承上,目前制作的超导轴承,
浮力已达每平方厘米300克;另外利用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可用于在载人宇宙
飞船上屏蔽高能宇宙射线的袭击。超导磁屏蔽也可用在超导电子显微镜中,使电
子按所要求的轨道飞行。
7. 超导陀螺仪
陀螺仪是一种重要的导航定位仪表,各种航天飞行器,包括飞船、导d等都
需陀螺仪来导航。由于一般陀螺仪均有接触摩擦,无法达到更高精度。超导陀螺
仪解决了这一问题。
8. 超导电子器件
超导体另一个富有潜力的应用领域属于弱电应用方面。如利用超导隧道效应
可制成各种电子器件和电路。特别是在精密测量、电压标准监视、微波和远红外
应用以及超导电子计算机的逻辑存贮电路方面,超导器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在电子学技术中,中频放大的灵敏度比高频放大的灵敏度高,所以,将
高频讯号与本机振荡讯号进行混频,得到中频讯号后再进行放大。利用超导的高
频讯号特性可作为微波通讯中的混频器件。
又如,超导体晶体管比普通晶体管的工作速度快1000倍,能耗仅为普通晶
体管的千分之一,因此在电子计算机中,正是由于超导电子器件的超灵敏度、超
高精度、超快速和低功耗,不仅能使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比现在的速度提高几十
倍,而且功耗大大降低,体积也大大减少。
再如利用约瑟夫效应制成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简称SQUID),是一种高灵敏
度的传感器。用它制成的磁场计分辨率高达10-15特。可以测出人心脏或人脑中所发出
的磁讯号。在军事上的价值也很大,可以探测出潜艇在海底时引起的地磁变化。
9.超导天线
天线,不管是接收天线,还是发射天线,只有在天线长度与其波长相接近的
情况下,才能最有效地工作。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一点无法完全做到,特别是携
带式无线电接收机和发射机上的天线。由于这些天线的长度都只为其波长几分之
一,甚至数十分之一,因此,它们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天线的长度为
其波长的20分之一,那么,它只能辐射或接收输送给它的5一10%的能量。英
国伯明翰大学的工程师们使用一种新型、“温热”的超导材料,很好地解决了上
述问题。专家们认为,天线上能量的损耗主要是由电阻引起的,他们将一块由超
导陶瓷制成的长10毫米的条形物冷却到一183C,实验证明,这块条形物体在
550兆赫(波长54.5厘米)的频率上进行辐射时是同样长度的铜导线效率的
16倍。
10.超导体和高能物理
目前,高能物理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发展,高能物理研究的对象----高能粒
子,它的速度很快,能量极高,体积很小,个别粒子的寿命很短,这些都是用一
般的实验方法和仪器所无法观察和测量的。人们需要利用独特的高能粒子加速系
统、粒子束流输送系统和粒子探测系统来实现粒子加速输送、打靶、选择分离和
记录其运动轨道,但是这些装置复杂而庞大。例如,气泡室的磁场空间,体积竟
有数十立方米,磁场强度高达数特,美国国立费米实验室的加速的磁环直径长
达2公里以上。然而利用超导体就可使这个情况大大改观。例如一个电子伏的同
步加速用1.2特的常规磁体时轨道半径是1200米,而用6特的超导磁体,
轨道半径只有170米。装置尺寸和费用都可大大降低。
总之,超导体的应用,正在发展成为一门新技术----超寻技术。然而,超导
体的实际应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尚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是要把材料冷却到距
离绝对零度几度的范围之内这意味着对于所有的实际应用都需要用复杂而昂贵
的致冷设备,这就排除了大多数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因此,人们致力于探索“高
温超导体”。自从1986年中、美、日等国几乎同时发现超导转变温度高于30K
的超导材料后,新型的“高温超导”材料不断出现,人类将逐步转入超导技术开
发时代。开发超导体的关键在于材料,超导材料必须能在更高温度下传导更强的
电流,经得住更强的磁场,以及更容易制成导线、带和其它器件,只有这样才能
广泛实用。随着理论研究和科技生产的发展,超导的应用将日益广泛,有着远大
的发展前景,现代文明的许多技术将发生变化。让我们开拓奋进,迎接这一超导
技术开发时代的冲击与挑战。
在初三的学生想要做一个关于物理的简单手抄报,那么应该如何制作手抄报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物理手抄报内容
1、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 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
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1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1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12、水火不相容——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几天,则地球上已渡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
14、千里眼,顺风耳——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15、坐地日行八万里——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它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6、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如果"抽薪"以后,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17、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18、坐井观天 所见甚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19、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20、瑞雪照丰年——下到地上的雪有许多松散的空隙,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
21、霜前冷,雪后寒—
导读:物理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短板,特别是学文科的同学,学起物理来比天文数字还难,当然也有很多物理学霸,物理在他们看来很是易如反掌。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绘制物理手抄报的能力都是旗鼓相当的,那么2020物理手抄报怎么画呢?2020物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去哪找呢?和我一起去瞧瞧吧。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物理的历史
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1642年)人类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奠定了人类现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基础。
1900-1926年 建立了量子力学。
1926年 建立了费米狄拉克统计。
1927年 建立了布洛赫波的理论。
1928年 索末菲提出能带的猜想。
1929年 派尔斯提出禁带、空穴的概念,同年贝特提出了费米面的概念。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巴丁、布拉顿和肖克莱发明了晶体管,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开始。
1957年 皮帕得测量了第一个费米面超晶格材料纳米材料光子。
1958年杰克、基尔比发明了集成电路。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
物理与物理技术的关系:
热机的发明和使用,提供了第一种模式:技术—— 物理—— 技术
电气化的进程,提供了第二种模式:物理—— 技术—— 物理
当今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的关系两种模式并存,相互交叉,相互促进“没有昨日的基础科学就没有今日的技术革命”。例如:核能的利用、激光器的产生、层析成像技术(CT)、超导电子技术、粒子散射实验、X 射线的发现、受激辐射理论、低温超导微观理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几乎所有的重大新(高)技术领域的创立,事先都在物理学中经过长期的酝酿。
物理学的方法和科学态度:提出命题 → 理论解释 → 理论预言 → 实验验证 →修改理论。
现代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的精确科学,它的产生过程如下:
①物理命题一般是从新的观测事实或实验事实中提炼出来,或从已有原理中推演出来
②首先尝试用已知理论对命题作解释、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算。如现有理论不能完美解释,需修改原有模型或提出全新的理论模型
④新理论模型必须提出预言,并且预言能够为实验所证实
⑤一切物理理论最终都要以观测或实验事实为准则,当一个理论与实验事实不符时,它就面临着被修改或被推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