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被朋友问,华为在华东地区到底有几家研究所?各研究所干啥?假期有空就来梳理一下。
华为在华东地区,只在江浙沪包邮区,有四大研究所,分别是上海研究所、南京研究所、杭州研究所、苏州研究所。
为什么在江浙沪一下子设了四所研究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量。
江浙沪高校、科研院所集中,人才聚集,仅985高校就7所,是京城之外最多的;
江浙沪是海外归国人才聚集地;
江浙沪相比较而言,经济发达,产业聚集。
去年夏季,任正非密集走访高校,首访沪、宁四所985高校,并发出著名的“若果有人拧熄了灯塔,我们怎么航行?”,可见华为对江浙沪的重视。
接下来,先看看这四大研究所的共性。
四大研究所都是华为自购土地,自建园区,自持物业;
四大研究所的园区都很漂亮,按不低于三星级景区的标准规划、建设;
四大研究所的研发人员容量都是1万余人;
四大研究所的园区都有人工湖,湖里都有黑天鹅。黑天鹅的存在,一说明这里生态和谐;二提醒华为人,“黑天鹅”不知何时降临,必须时刻有危机感!
逆境中闯出来的任正非,一向有很强烈的忧患意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其《华为的冬天》一文在IT界广为流传,至今仍是华为的“教科书”。
回到主题,下面具体聊聊这四大研究所。
一、上海研究所1996年,华为着手研发2G(GSM)无线通信系统,因为缺人手,目光瞄准了复旦、交大的优秀人才。于是,在斜土路的一幢商务楼租下了四间办公室,这就是最初的华为上海研究所。1997年10月,北京通讯展上,中国人自己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成功打通电话。
后来,上海研究所搬到陆家嘴的金茂大厦,当时金茂大厦刚建成,陆家嘴的“厨房三件套”的另外两件还没有,金茂大厦是上海及中国最高大楼,华为在此包下了近十层楼办公。后来快速扩张,又在旁边的证券大厦和信息大厦租了办公场地。再后来搬至陆家嘴软件园、金桥软件园,直至上海世博会前搬至现在的新金桥路上海研发基地。
或许华为人有“金茂”情结,新金桥路的上海研究所园区建筑的设计方,居然是和金茂大厦相同的SOM建筑设计事务所。长度达880米的独栋超长办公楼,相当于2个平放的上海金茂大厦,很有气势。建筑面积达36万平米,接近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筑面积。
华为上研金桥园区尽管已经很大,然而,华为的业务发展太快了,搬进去没过几年,就人满为患,不得不在外面租办公场地了,所以,青浦的新的更大的研发中心正加紧建设中。
从华为上海研究所成立至今25年的不停搬迁,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的高速发展,看到华为从2G,到3G,再到4G,再到5G的不停的追赶与超越。
如今,华为上海研究所业务部门更多了,主要有以下一些部门。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包括无线接入网、核心网、企业网等,现在主要是5G/5.5G/6G开发及预研,4G以前的进入维护阶段就去西安研究所了。
智能汽车。华为的智能汽车研发主要在上研,当初开始于9年前的车联网研究,后来做4G/5G车载通信模块,再后来遇上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这就爆发了。上研主要侧重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云。
海思半导体。华为海思在上海主要是与无线通信、智能终端、IoT等相关的芯片设计开发,无线通信和智能终端大量自研、自用芯片在此开发,另外,IoT芯片外卖。
智能终端。华为高端旗舰手机Mate系列和P系列的主要开发团队在上研。
数字能源。主要是站点能源,及车载能源。
2012实验室。华为有个神秘的2012实验室,这些年,华为很多黑科技都是从2012实验室走出来的,2012实验室主体在上研。
二、南京研究所华为南京研究所,1999年成立,起初在新街口金鹰大厦租了几层楼办公,后来,搬至雨花台软件大道那边。现在的南京研究所园区,近15万平米建筑面积,花了6年打造,融合自然、人文、现代、科技元素。
南京研究所,当初主要做运营商业务相关的软件开发,如运营支撑(彩铃、客服等)、智能网、IPTV、宽带电视等。后来增加企业网数据通信,如路由器、交换机等IP融合通信。再后来,有云计算及部分海思芯片开发。总之,华为南京研究所主要是软件开发及算法。
三、杭州研究所华为杭州研究所成立这事,最早要追溯到2003年,思科与华为的那场“世纪诉讼”开始后,为应对诉讼,华为与美国3Com合资在杭州成立华为3Com公司,华为与3Com各占51%和49%股份,华为将北研所数通产品线的中低端交换机放在杭州的合资公司。
这样,大概到2005年,成立杭州研究所,最初规模并不大,主要做数据通信产品研发。后来,华为分两次将51%股份都转让给3Com,公司改名“H3C”,华为变现约9亿美金。再后来,3Com公司没能熬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要转售H3C,华为想全部回购,被老美否决。然后,H3C被惠普购得,改名“华三”,再后来紫光控股华三,改“新华三”。
华为失去H3C后,继续在杭州研究所做自己的数据通信产品。后来,杭研所增加了视频监控产品,因为视频监控领域的两大头部企业海康和大华在杭州。视频监控现在变成了机器视觉产品线,机器视觉及人工智能成为了现在杭研所的主打产品。
近些年,华为杭研所又增加了一块拳头产品即云计算,上研有不少骨干去杭研搞云计算了。
所以,总结一下,杭研所主要三大块业务:数据通信、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云计算。
另外,华为在杭州还有一个全球培训中心,是华为面向客户的重要窗口,为全球170+国家的高端人才提供ICT培训服务。华为全球培训中心,拥有7大产品线实验室,覆盖华为5G、大数据、云、物联网、AI等前沿新技术。
四、苏州研究所华为苏州研究所成立更晚,2012年才成立,2020年底新建园区才全面交付,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美丽的桑田岛。苏研所园区,总占地647亩,总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还是蛮大的。
苏研所因为比较年轻,没有太多故事,但,苏研所未来的想象空间很大。
今年初,1月4日,苏州市与华为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华为在桑田岛苏研所园区组建华为公司“四总部”,包括华为公司中国区政企总部、华为公司中国区云与计算总部、华为公司EBG全球OpenLab总部、华为公司WLAN全球研发总部。“四总部”的落地,将推进华为政企业务的发展和云计算、人工智能、WLAN等技术的创新。
同时,华为将在苏州研究所落地华为的“六中心”,包括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中心、数字产业链协同中心、数字化治理与服务示范中心、ICT人才培养中心,这六大中心均为华为的核心产业。
至此,可以看出华为在华东的四大研究所各有特色,产品各有侧重,其中,上海研究所最大,产品最多,未来青浦研发中心建成后,更是全球最大。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1、英飞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2.西安亚同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
3.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
4.西安联圣科技有限公司
5.西安中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6.陕西美欧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7.西安爱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8.西安交大数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9.西安大唐电信公司IC设计部
10.西电科大华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资料:
半导体分类:
半导体材料很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两大类。锗和硅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包括第Ⅲ和第Ⅴ族化合物(砷化镓、磷化镓等)、第Ⅱ和第Ⅵ族化合物( 硫化镉、硫化锌等)、氧化物(锰、铬、铁、铜的氧化物)。
以及由Ⅲ-Ⅴ族化合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组成的固溶体(镓铝砷、镓砷磷等)。除上述晶态半导体外,还有非晶态的玻璃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等。
半导体的分类,按照其制造技术可以分为:集成电路器件,分立器件、光电半导体、逻辑IC、模拟IC、储存器等大类,一般来说这些还会被分成小类。
此外还有以应用领域、设计方法等进行分类,虽然不常用,但还是按照IC、LSI、VLSI(超大LSI)及其规模进行分类的方法。此外,还有按照其所处理的信号,可以分成模拟、数字、模拟数字混成及功能进行分类的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导体
富士康在西安建厂不是没考虑过,而是最终黄了!只能说被郑州和成都抢占了先机。
富士康确实遍布全球,中国的每个省几乎都有一个富士康,看重的是其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贡献进出口贸易产值的能力。
早在2012年,郭台铭曾指派自己的亲信大将,集团副总裁兼财务长黄秋莲到西安国际港务区考察。此次洽谈,也被西安方面视为一次继引进三星以外的招商重头戏,当时,甚至连富士康园区的一二期用地都规划了。后来为何不了了之,今日已成未解之谜,不过我认为,在引进富士康的日程和决心上,西安没有郑州和成都做的好,应该是主要原因。
以郑州和富士康的姻缘为例,在富士康2005年成为世界500强之后,河南这个劳务大省便对富士康青睐有加了。
零几年,在富士康的一次动员大会上,有一个河南商丘籍的员工,大声的质问郭台铭:富士康能不能去河南商丘建个厂?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了。郭说,等富士康做大了,我们每个省建一个富士康,让大家不必再跑到深圳打工。
河南真正感动富士康的是在2010年,那一年,富士康阴云密布、危机四伏,发生了震惊国内的14连跳。一时起,舆论届都在对富士康口诛笔伐,让这家刚冲进500强前100名的工厂头疼不已。就在这个危急关头,富士康迎来了河南这边的“雪中送炭”,河南派了一个工作组去深圳,其中有很多心理专家,慰问河南籍的员工、访谈、心理疏导、排忧解难,工作组一住就是几个月。除了这个工作组,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硬是把办公桌设在了深圳。之后,富士康在深圳工厂掀起全员涨薪,30%-60%的涨幅让同行业望尘莫及。
后来,富士康加速了产业向内地的转移,看了河南的招商环境之后,郭台铭振臂一呼,郑州、济源、鹤壁、白沙、兰考、周口6大厂区拔地而起。
西安痛失好局之后,工作更加务实,开始转变工作方向。这个时候,代工行业的另一个翘楚-比亚迪成为了西安的引进对象。据说,2017年比亚迪王传福生日当天,西安的一个团队专门跑去深圳,给王传福过生日,后来比亚迪的重量投资落地西安。
其实,西安错失了富士康,迎来了比亚迪,也不失为一个满意的结果。如果富士康和比亚迪都去了西安,以西安在中国西北部城市中的位置,现在的房价还会是这个价吗?想想三星吧,三星落户西安高新区,房价翻了三翻,这些大厂也太可怕了!
主要是陕西不是劳务输出大省,加上陕西地处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人们不愁吃穿,懒得进厂打工。
富士康高层和陕西省政府接触过几次,陕西对引进富士康的意愿也不大,陕西不是人口大省,但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主要引进的还是一些高 科技 尖端产业,像华为,三星半导体,隆基,阿里这些,事实证明也是这个样子的,西安软件园,软件新城,环普 科技 园,三星保税区等等,这些年的发展也是非常好
富士康选择郑州,无论是人文 社会 、地理位置、人口红利…各方面,西安没有可比性!更何况郑州举一省之力拿出了其他省望尘莫及的诚意!事实证明:富士康和河南是最完美的天作之合!河南为富士康解决后顾之忧,富士康只管往河南发订单!每一份完美的合作都是别人拿诚心诚意换来的必然性!我来为你揭秘为什么没去西安[呲牙]西安还在规划给富士康用哪块地皮用多大面积的时候,郑州已经把厂建好把人备好把茶沏好等着老郭拉上设备去签合同开工了!西安是纸上谈兵、郑州是背水一战!别说郭总裁那么精明的人,换个傻子都会做出明智之举[呲牙]
富士康现在的厂区已经够多了,订单已经不够吃的了,现在的现有的厂区能吃饱就不错了,在就是招工在西安的话难度较大,不像河南,郑州,山东烟台,比较好招工。
一、资源优势
山西是全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铝镁合金生产基地,铝土矿、镁矿储量均居全国之首,铝镁矿、煤炭、电力资源组合匹配也居全国前列,在发展铝镁工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富士康主打产品笔记本、手机、 汽车 零件等需要大量的铝镁合金。把厂建在山西,可以更好的保证原材料的供给且降低成本。况且,山西也需要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可以提供大幅度的政策倾斜,因此,两者一拍即合。
二、故土情结
富士康老板郭台铭祖籍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人,因此在布局大陆时,绝不能忽视他的老家山西。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富贵不还乡”“忘本”是最容易被人诟病的,况且他还是拥有“眷土恋家”基因最为根深蒂固的山西人。而郭台铭作为台商投资大陆,更应该率先垂范。这样可以更好的取信于国人,毕竟富士康“血汗工厂”的恶名传播一时。
当然,这些年,郭台铭也确实在回报家乡上做了很多事情。2001年6月16日,郭台铭偕夫人林淑如、女儿郭晓琳回到山西晋城市,捐献2350万元资助家乡发展公路、教育等公益事业。此次郭台铭捐资的公益项目有:捐资200万元修建晋城一中富士康图书馆;为建设家乡的牛土公路捐资500万元;为贫困地区的陵川一中修建学生公寓捐资50万元;向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各捐赠500万元奖学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但家境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向山西大学网络中心、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山西省贫困干旱地区各捐资200万元,对于富士康不在西安建厂,不知道您怎么看呢?
富士康是被比喻为血汗工厂,是靠人口廉价劳动力来赚钱的,中国河南人口最多,所以一般不会考虑内陆的西安。
富士康做的是代工的,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全球布局策略为“两地研发、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所以说主要看重中国劳动人民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工人的职业素养,这是世界其他地方没有的优势,从地理因素来说主要遍布在沿海城市主要是交通方便。从陕西不管到哪个国家都没有优势,也许就是地理条件限制了。也与当地的政策有关,还有就是老郭投资的地方一般都和自己有一些关系的,这个就不说了。
西安的工业是以航空航天半导体芯片等高端制造业为主的,所以富士康这种打工型的企业千万别来西安,不然就拉低西安的档次了
1.西安人口少,劳动力成本高。2.西安交通优势不大。3.给政府的产业定位有很大的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