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order to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enterprise for a long time and smoothly, we must be well prepared to guard against ris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nancial risk and preven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y taking Crystal Fang technology company as an example, and then map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inancial risk and prevention of SMEs. The survival of anything in the environment will be threatened by certain unsafe factors, enterprises are also included in it, it continues to grow at the same time will continue to change, but the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has not stopped, the larger the scale of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ore risks, financial ris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isks faced by enterprisesKey words: financial riskoperating conditionrisk prevention
前 言我在大学期间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在这四年的学习中解了到了许多会计、金融、国际贸易、经济法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提高企业资金收益尤为重要。在持续经营中,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甚至决定这个企业的生存或死亡。要想企业长久且平稳的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好充足的防范风险的准备。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的财务意识薄弱、财务监管不力或是缺少应对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的解决措施使自身陷入困境之中。现在已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了解并完善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的情况必须落实下来,应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尽早解决。企业中会存在的财务风险有很多种类,例如存在收益风险、投资筹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等。现在我们知道的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企业自身内部存在对风险防范的缺陷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外部宏观经济大幅度变化,然而企业却没有及时发现所致。这些内外因素使得没有防范的企业将会陷入困境之中。所以中小企业这时需要提前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提高应对能力,这样在面对风险到来时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帮助企业顺利躲避财务风险,不受风险的影响,使企业继续平稳的持续发展下去。第1章 绪论第1.1节 论文研究背景企业财务风险在很多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且影响着这些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识别、防范和应对这些可怕的风险,就会使企业一步一步陷入困境最终无法脱离危险,更可怕的是有发生破产的危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许多中小企业的真实经历。但遇到困难总归要解决,许多中小企业为了能够长期持续发展下去全面分析自身企业的特点,和时刻关注外部环境变动趋势,在变动的影响因素下努力去寻找规律。不断完善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内部决策制度比如投资制度,筹资制度等,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规律及时调整自身内部制度,正面对抗风险[1]。
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在面对日常经营发展中出现的财务问题都不能及时发现根本问题的存在,企业管理者由于对风险防范意识的淡薄不能及时部署分析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的工作,同时也没能做到制定提前预警防范等机制甚至还缺少应对措施[2]。只有小部分的企业能有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程度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关系,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企业也一定会有个优秀的管理者。第1.2节 研究综述1.2.1 国内研究综述杨瑞(2018年)在《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中特别强调由于企业在发展中会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就会有同行业的竞争存在,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持续发展的前提才行,然而这关乎企业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就尤为突出。吴婷(2017年)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研究》中突出说明有些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规模发生并购行为,然而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各种方法攒集资金实行并购,单独依靠企业自身累积的资金根本无法完成,需要企业选择合适的筹资对象进行筹资,帮助完成并购行为。李向升在(2016年)《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中说到过并购行为在现在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并购效果并不是那么尽人意。由于各种各样的面临风险原因导致并购失败。通过对这些失败的案例分析先总结得出失败的原因,再根据这些原因寻找其根本问题所在,最后提出几点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使企业顺利度过风险。黄璐(2016年)在《浅谈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中提到小微企业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它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改善民生问题、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由于规模小这一特点使其财务风险与大中型企业有着明显不同。甘茜(2016年)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中强调以前市场经济制度不是很完善情况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较大困难,但是在现在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充分发展的中小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鲁峰(2015年)在《公司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基于百度并购91无线案例的分析》中有说到过企业会因为需要扩张资本进行并购。但中国企业并购有很多都以失败告终,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在并购时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使企业处于风险之中。逯芳芳(2015年)在《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中说到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之间兼并收购行为,通过融资进行获取资金,其中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而且会因为成本的高低,风险的大小等因素影响融资方式。陈兰,林瑞卿(2015年)的《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策略》主要讲到财务风险的特点,表现形式 发生原因等,分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及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范围的分析。由于笔者有多年的财务经验,并将其加入分析中,对财务风险防范提出多种有效措施。邱淑芬(2015年)在《试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这一篇文章中说到了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当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特别的严重,但是经济的效益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每个企业中都有特别大的财务风险,这些风险对企业的继续发展有特别大的影响,因此,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是针对风险提出了相应解决的对策。武文杰(2014年)在《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一文中说道,在每个企业中都多多少少的存在着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时刻都响着企业的正常活动,因为如果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话,企业可能会出现破产甚至倒闭的现象,因此,要做好躲避财务风险的计划。徐爱梅(2013年)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分析》其中提到了我国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及企业财务问题,这本书中主要对风险分析及其如何防范做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其中有一章提到中小企业的风险率都过高,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生存率。这本书也作为中小企业如何面对风险问题的重要参考书籍。侯晓雪(2012年)在《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分析》这本书详细的讲述了财务风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个角落之中,但是因为受到内外部复杂多变不能控制的因素影响,企业脱离了它制定的目标路线,最终没有取得预期的理想收益,导致企业发生亏损。
¥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访谈记录
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摘 要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存亡看似与风险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因为财务风险的危害足以使一个企业由兴盛到衰亡,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有的企业对财务风险并不重视,就没有提前感知风险的到来,也没有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最终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最终有可能导致破产。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的财务意识薄弱、财务监管不力或是缺少应对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的解决措施使自身陷入困境之中。
第 1 页
要想企业长久且平稳的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好充足的防范风险的准备。本文通过以晶方科技公司为例进行对其财务风险及防范的分析进而映射出中小企业在财务风险及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任何事物在环境中生存都会受到某些不安全因素的威胁,企业也包含其中,它在不断成长的同时自身会发生不断的变化,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一直没停下,规模越大的企业面临的风险越多,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关键词:财务风险 经营状况 风险防范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and its Prevention
展开全文
App内免费读全文
前往文库APP签到领畅读卡,免费读企业财务风险及防...全文
限免
导长图
转存到网盘
发送至微信
下载文档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号8.0.70 隐私政策 权限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专属归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第 2 页
为您精选企业财务风险及防...会员文档787篇
晶方科技2021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2329人阅读
晶方科技2019年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1000人阅读
晶方科技2020年上半年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2875人阅读
晶方科技2020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1000人阅读
获取全部文档2161人在看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半导体行业存在财务问题的公司
文件夹
三安光电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及财务报表分析 - 百度文库
4.7分
2000阅读
闻泰科技并购安世半导体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 百度文库
5.0分
1224阅读
热度TOP
别怕!半导体公司这些财务特征具有行业属性 - 百度文库
3.8分
1323阅读
人气好文
剩余16篇精选文档
前往APP一键获取全部合集
相关文档
晶方科技2021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免费获取全文
晶方科技2019年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免费获取全文
晶方科技2020年上半年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免费获取全文
晶方科技2020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免费获取全文
晶方科技2020年经营风险报告
2292人已阅读
热度文档
晶方科技2020年上半年经营风险报告
1957人已阅读
宝藏文档
晶方科技2019年三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1000人已阅读
晶方科技2019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1000人已阅读
晶方科技2019年上半年经营风险报告
1000人已阅读
晶方科技2018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智泽华
1326人已阅读
晶方科技2018年财务状况报告-智泽华
1000人已阅读
晶科科技2021年一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1949人已阅读
晶方科技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智泽华
1466人已阅读
晶科科技2020年经营风险报告
1394人已阅读
天文--木星的光环
4066人已阅读
查看更多
推荐文档集(32篇)
如今的美国仍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优势者,在半导体产业发展之初,美国是如何发展并获得如今的地位?ICViews编译了美国半导体发展的简史,期望从美国半导体的发展历程中找到一些答案。早期的美国产业政策为各种参与者提供了角色:小公司在技术前沿进行试验,而大公司追求流程改进,来扩大这些创新的规模。美国政府的需求确保了实验在财政上是可行的,而技术转让规定确保了大公司和小公司共享进步。重要的是,定期采购为企业提供了继续迭代所需的流动性,而无需依赖大规模的一次性产品。这种工业政策鼓励创新,确保小公司能够获得国内大规模生产创新设计的机会,同时允许大公司获得大规模生产这些创新设计的好处。
随着行业的成熟和竞争环境的变化,美国政策框架也发生了变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政策逐渐被轻资本的“科学政策”战略所取代,而庞大的龙头企业和轻资产创新者已经取代了一个由大小生产型企业组成的强大生态系统。虽然这一战略最初取得了成功,但它已经造成了一个脆弱的体系。如今,半导体行业一方面受到脆弱的供应链的约束,这些供应链仅为少数拥有庞大资金链的公司量身定制,另一方面又受到许多轻资产设计公司的约束。
尽管美国半导体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重获主导地位,但由于这种政策方针,导致如今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和商业优势比以前更加脆弱。随着台积电的崛起超过英特尔,美国已经失去了前沿技术,美国企业面临着关键的供应瓶颈。疫情暴露出的供应链问题表明:半导体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在几乎所有主要供应链中都发挥着作用,且半导体生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经济和国家安全问题。虽然政策可以发挥明显作用,但对于技术进步的过程又有其限制性,支持新思想的发展,而不是将新技术转向资本。制程技术的创新是一种实践的过程,需要不断建立与营运新的生产线。但在美国的低资本环境中,半导体产业很难达到边做边学。
半导体供应链的每个部分都有技术创新,并受益于多样化的参与者和动态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不仅是技术前沿的成本中心,而且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投入。在解决目前的短缺问题时,政策制定者应该认识到半导体产业政策的教训,创建一种强劲竞争生态系统来激励创新。
在半导体行业成立之初,美国政府利用产业政策和科学政策帮助培育了半导体企业的多样化生态。财政支出为这个高度投机的行业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为了保持创新和充满活力的竞争生态系统,战略也需要持续的干预。
美国美国国防部(DoD)使用采购协议和准监管措施来确保公司的生态系统和技术进步的广泛传播。美国政府合同为早期的公司创造了一个现成的市场,美国国防部渴望扮演第一客户的角色。由于确信会有大规模半导体生产的需求,对于许多早期的小公司来说产能投资在财务方面是可行的。
作为许多公司的核心客户,美国国防部对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有着清晰的看法,并利用这种看法直接促进公司和研究人员之间的对话和知识共享。与此同时,“第二来源”合同要求美国国防部购买的任何芯片都必须由至少两家公司生产,将采购与技术转让联系起来。美国国防部甚至要求贝尔实验室和其他大型研发部门公布技术细节,并广泛授权他们的技术,确保所有可能与美国国防部签约的公司都能获得创新的基石。
这一体系加快了行业的创新步伐,并迅速蔓延。政府采购协议确保了投资者的支出意愿,而且也增加了用于重复生产的资本货物的支出,从而帮助流程得到显著改进。与此同时,工人在整个系统中自由流动,可以在一家公司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改善其他公司的生产流程。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结合那个时代的反垄断做法,鼓励大公司发展大型研究实验室,鼓励小公司进行疯狂的实验。成功的实验帮助创建了新的大公司,或者被已经存在的大公司扩大规模。来自美国国防部的行业指导帮助推动技术向新的方向发展,同时保持行业产能的一致性和针对性。至关重要的是,这一战略在隐性上优先考虑的是整个板块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是让任何一家公司的收入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如果公司需要投资并持有资本货物的话,也有融资的渠道。政府保护这个行业不受所谓的“市场约束”的影响,以便产业把重点放在创新和生产上,而不是狭义的经济成功上。
然而,到20世纪60年代末,行业发展迅速,导致政府采购以及政府通过第二源合同等实施准监管的能力已经变得相对不重要了。20世纪40年代末,半导体行业的存在是以军事采购为基础的,但到60年代末,军事采购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
20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的商业市场
这一时期,尽管美国政府采购和指导相对不重要,但由于商业应用的繁荣和缺乏严肃的国际竞争,美国国内半导体公司迎来了黄金时代。
虽然产业政策促进了早期的创新和产能建设,但在20世纪70年代,政策的相对缺失却几乎没有被注意到。可以肯定的是,政府采购在20世纪70年代仍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私营企业开始将电子产品纳入其供应链,它们成为了更重要的采购商。开始大规模生产计算机也与半导体的发展有着共生关系,因为芯片的需求推动了封装和集成的进步。
事实上,美国国防部的优先级和商业客户的优先级出现了分歧。美国国防部为特定的军事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基于非硅的或宇宙级的半导体的开发,这些涉及的商业应用很小。政府和半导体公司都认识到,这个行业不再需要直接指导。所以,双方的需求开始出现分歧。
在20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的非国防市场意味着成功的小公司和大公司在没有政府支持或协调的情况下也能共存。技术的改进转化为工艺的改进,后者反过来又推动了前者的进一步改进。MOS IC、微处理器、DRAM等新发明将行业推向了新的高度,并递归式地提出了进一步的创新路径。
在普遍繁荣和创新的环境下,半导体展现出作为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在整个经济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美国的大型研究实验室以及制造部门持有了大量资产,但在国际上缺少竞争以及市场的蓬勃发展确保了无论是在创新还是利润方面,大多数投资最终都是可行的。
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激烈
然而,这种竞争环境所带来乐观情况在上世纪80年代被打断,当时,在日本国际贸易产业省的产业政策指导下,美国将市场和技术主导地位拱手让给了日本企业。
美国政府最初不得不创建半导体市场,而日本能够围绕一个快速增长且已经存在的市场制定产业政策。因此,日本能够采取比美国严厉得多的建设基础设施的政策,协调计算机和半导体领域的合资企业,因为日本知道自己的产品有现成的商业市场。虽然政府支持和协调投资的战略与美国在五六十年代使用的战略相同,但用于实施该战略的战术是为适应上世纪80年代的竞争环境而量身定做的。
来自日本的竞争对美国公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随后的市场动荡中,许多人永久退出了DRAM市场。行业还成立了倡导小组来进行生产协调,并游说政府对关税和实施贸易政策进行干预。半导体工业协会游说要对日本的“倾销”采取保护措施,同时成立了半导体研究公司,组织和资助与商业市场相关但与美国国防部无关的半导体开发方面的学术研究。半导体制造联盟由行业成员与美国国防部共同资助,一开始的目的主要是用较早期的产业政策推动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但是,为了成本的最小化,联盟很快就把重点转向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垂直整合上面。
落后的半导体已经成为商品,可互换,并根据单位成本进行判断。由于技术和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传统的垂直整合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解体。鉴于当时美国的经济形势,在竞争激烈得多的全球市场上,人们几乎没有兴趣投资于低附加值活动的产能。
相反,大公司吸纳了小公司仍然拥有的生产力,创建了大企业集团。MOS晶体管作为行业主导设计的出现,公司开始采用类似的设计原则,使专攻制造的“代工厂”变得经济。随后的垂直解体导致了大型、垂直整合的企业集团的出现,与专注于设计的小型“无晶圆厂”公司共存,这些公司进行设计,但不生产芯片。理论上,这些“无晶圆厂”公司在追求创新设计策略的同时最小化成本,且保留了灵活性。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公司开创新的产品类别,日本公司面临来自韩国的竞争,美国行业对这一战略的接纳导致了市场份额的复苏。
在政策方面,美国从未回归到国内产业政策。相反,国外产业政策计划的成功是国内整合、垄断、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科学研究资金合力来实现的。
20世纪90年代:科学政策,而非产业政策
20世纪80年代本行业面临着技术和竞争环境的变化,90年代则见证了美国新的“科学政策”走向高潮。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美国过去采取的那种政策,还是更多受到日本通产省影响的做法,美国都没有重返产业政策,而是将“科学政策”的引入视为政府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采取行动的新范式。科学政策的重点是促进与公司个体的公私合作,让行业研发与学术研发更紧密地结合,保证研究力量的广泛性,形成可支持轻资产运营的创新型公司的行业结构。
政策目标从创建一个具有强大供应链的强大竞争生态系统转变为创建公私机构,以协调研究人员、无晶圆厂设计公司、设备供应商和大型“冠军企业”之间的复杂切换。这样一来,没有企业需要在研发上投入过量的资金,从而保持全球成本竞争力,而政府也可以避免大规模投资支出。下面的图表来自于半导体行业协会制作的1994年美国国家半导体技术路线图,展示了科学政策背后的策略:
“科学政策”的中心主题是非冗余的效率,这与早期的产业政策侧重于冗余和重复,形成对比。早期产业政策大大加快创新步伐,并确保了单个公司的失败不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健,但这确实意味着大量的重复投资。尽管这种方法有助于推动流程改进的采用,静态股东价值最大化表明,这种重复在经济上太浪费了。
过去几十年的产业政策促进了大规模就业,这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而20世纪90年代的“科学政策”为了最低效率而避免了这种做法。员工频繁更换公司,边做边学是创新的核心途径。事实上,《经济地理》中的“非交易的相互依赖”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半导体行业工人群体的融合对该行业的快节奏创新是多么重要。虽然在一个地方保持大量的工人是许多进步的关键,但在这个新的竞争环境中,这被视为一种浪费。劳动力在单位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企业相信,如果他们能有策略地缩小规模,全球竞争力就会恢复。
在半导体行业的早期,相对价格不敏感的政府合同占总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这种低效率被看作是创新的成本。随着外国竞争对手的加入,成本敏感的商业市场成为半导体的主要买家,这种能力的复制似乎像是一个纯粹的成本中心,对很多公司却没有什么好处。对盈利能力的担忧意味着要确保重复的工作要尽可能少,以便在对价格敏感、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控制成本。这造成了一个集体行动的问题,即削减开支符合每个企业的利益,但这样做进一步恶化了美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没有回到产业政策,而是选择了成本低得多的科学政策项目。理想情况下,“科学政策”将允许政府协调企业相互矛盾的节约愿望,而不会在技术上进一步落后。然而,为了符合时代精神,美国政府也在努力节约,不会为产业政策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成功提供所需的大规模财政支持。
相反,政府将花费更少的钱,并尝试开创一种劳动分工,允许所有参与者在不牺牲技术前沿的前提下削减成本,以追求利润。为此,它一方面资助学术研究实验室的研发,另一方面资助产业集团将研究转化为商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这进一步降低了单个公司的研发投资,因为进步只创造了最小的竞争优势。这种结构没有建立具有重叠供应链的生态系统,而是形成了一种分工,每家企业与机构都负责一个明显可分割的单独部分。同时,宽松的贸易政策与密切的贸易网络,让企业能更经济地进入无工厂模式,发展轻资产战略。目的是通过解决一个集体行动问题,减少整个系统的冗余,从而为公共和私营部门以最经济的方式重新夺回技术前沿。
在短期内,这个策略奏效了!到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半导体和其他技术领域的投资普遍繁荣,美国成功地恢复了技术优势。这个行业得以在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又不需要国内产业政策大规模财政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创新。大多数公司个体把研发重点集中在生产过程开发的下一两个节点上,而更长期的研究则是由政府资助的学术研究人员来组织。产业团体介入,将这种学术研究转化为商业行为,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研发和生产的重复劳动成本。大型集中的研究实验室被掏空,供应链变得更狭隘,仅针对少数核心公司的研究需求。
21世纪:互联网泡沫破灭和收益递减
然而,这种策略的短期成功是以巨大的长期成本为代价的。劳动力和资本的冗余有助于确保公司能够快速改进内部化流程,同时也培训下一代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虽然从单一时期股东收益静态最大化的角度来看,这种重复可能是多余的,但它对确保长期创新轨迹至关重要。“消除冗余”和“增加脆弱性”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从长期来看,劳动力和资本投资不足会在某些方面显现出来,无论是在资产负债表上,还是在创新能力上,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就目前情况而言,美国有可能失去其在尖端设计方面的优势,而且在尖端制造领域的霸主地位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台积电夺走。将投资过程中的一部分分配给每家公司可能会使每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看起来更加稳健,但由于持续的投资不足,整个行业已经变得更加脆弱。数十年的劳动力成本最小化使得熟练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的数量减少,而数十年的产能投资不足也阻碍了国内企业应对目前劳动力短缺的能力。
该行业目前的问题是科学政策战略的长期自然结果,该战略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似乎非常成功。整合和垂直整合的驱动力集中在学术实验室的长期研究、庞大的“冠军企业”和轻资产的“无晶圆厂”创新者,创造了一个摇摇欲坠的竞争生态系统。
由于这些冠军企业在竞争格局中占据的比例非常大,它们的研发优先级和中间投入需求为整个行业设定了条件。像英特尔这样的大买家可以或明或暗地利用他们的相对垄断权力,围绕他们的需求来构建供应链。当更广泛的经济需求发生转变时,例如疫情爆发以来,这些脆弱的供应链很容易出现问题。这种脆弱性是供应链优化的结果,但这种优化针对的是短期盈利能力以及消除冗余,而不是针对整个经济的需求。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大型也会围绕自身的财务需求和计划来制定技术发展道路。因此,学术实验室的研发与税收优化和私营企业单位成本最小化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创造了重大的技术路径依赖。与此同时,从技术意义上讲,这些企业“太大而不能倒”:如果它们错过了流程改进,同样规模的国内竞争对手的缺席意味着整个行业都错过了这一进步。在这个意义上,技术政策作为一个整体被委托给了私营行为者。
从研发到生产的过程,也出现不一致的反馈。科学政策的关键是将知识产权的创新与生产过程的创新分开;也就是说,科学政策优先考虑研究、设计与创意,而不是实施、生产与投资。因此,专注于设计的无工厂公司兴起,并将制造外包给海外的代工厂。
然而,把研发放在首位反而会降低创新的速度。单是补贴研发跟激励离岸外包没有什么区别:政策奖励的是知识产权的发展,而不是有形资产的所有权。问题在于,过程改进来自于新物理资产所包含的新技术的实施。“边做边学”是技术创新的关键部分。优秀的工程师希望对供应链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创新。前沿设计的离岸和外包生产给流程周围引入了一个黑箱,导致收益无法实现最大化的类似问题无法得到纠正。只把焦点放在研发上,会把这些过程改进的发展离岸化,导致国内的生产商吃不饱,同时还阻碍了劳动力开发新技能。
学术研究偏离了商业化的道路,无法驱动产业的创新。考虑到学术研究往往围绕着与当前生产相关性低的问题展开,因此有时无法为现有技术的替代应用或替代过程驱动的创新路径提供见解。由于科学政策让这个群体负责整个行业的长期创新战略,这一盲点不能被忽视。事实上,摩尔定律的失败,以及在许多应用中为异质芯片设计独特的转变,这些都很好地说明了创新在任何时候往往都暗示着技术发展存在。
数十年来在工业产能和就业方面的投资失败,造成了美国企业高度依赖外部制造工厂的局面。台积电目前投资于一家中国台湾本土制造工厂的计划,表明该公司试图通过收购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减少我们对单一供应商提供领先设计的依赖。相反,我们应该回顾半导体生产初期的产业政策 历史 ,重新夺回技术前沿,在供应链的每一个节点上推动创新。
如今,美国面临着半导体短缺和创新能力减弱的问题,政策制定者正考虑采取严肃的干预措施。虽然现在解决目前的短缺可能已经太晚了,但可以防止下一次短缺。美国两党对基础设施支出的广泛支持、疫情后重建得更好的必要性,以及对半导体采购的国家安全担忧,都应该鼓励政策制定者认为,现在正是进行雄心勃勃的改革的时候。如上所述,半导体产业政策的 历史 为如何最好地创造高就业、技术创新和强大的国内供应链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
历史 表明,科学政策是产业政策的必要补充,但本身是不够的。协调研发是任何解决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解决方案。为了获得工艺改进,并确保劳动力具备在技术前沿 *** 作的足够技能,该行业需要看到持续的产能扩张。然而,正如我们之前所显示的,在低需求环境下,私营企业明显不愿进行不确定的投资。产业政策,通过结合政府采购和融资担保、直接融资等方式,是为该行业提供充足流动性的唯一途径,以确保产能扩张足够快,该行业保持在技术前沿。同时,政府有财政能力让国内企业生产落后的半导体产品,以保障国家安全和供应链的d性理由。从长远来看,以股东最大化为目标的产业外包政策尚未形成。
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强劲的经济需求和因此而紧张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半导体生产的劳动力市场,对这些政策的成功至关重要。由政府主导的强有力的投资建设将为各种经验和技能水平的人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这将创造高技能的劳动力,以及驱动有意义的过程改进的边做边学的充足机会。在高技能、高资本密集度的行业,劳动力几乎就像另一种形式的资本商品,为投资支付明显的红利。然而,在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的情况下,这些专业技能会随着工人转向其他行业而消失。这并不是说提高劳动力技能就足够了:如果立法创造了培训项目,却没有同时创造必要的就业机会和投资,那么很快就会弄巧成拙。
在半导体和其他关键行业的产业政策所需的资金投入规模上,一些人可能会犹豫不决。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着巨大的价格标签,现代制造工厂的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然而,半导体是一种关键的通用技术,几乎进入每一个供应链。大规模的产业政策可以防止瓶颈时期拖累经济增长,同时为国家安全需求创建一个强大的国内供应链。相对于最初对半导体技术的投资,回归产业政策的成本要高得多,但回报会更高。作为4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或两党供应链法案的一部分,振兴落后和领先的行业,并恢复一个强大的竞争生态系统,是一项不容错过的好投资。
政策目标很简单:制定一个扩大的产业政策工具包,以鼓励创新、国内劳动力市场紧张以及维护关键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半导体作为一个产业,由于投资规模和所需的工作岗位,是制定这些政策工具的理想起点。重建一个强劲的创新环境,也将有助于美国持久地回到技术前沿,并创造就业和投资,在未来几年带来回报。半导体在现代工业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技术路线太重要了,不能以短期盈利能力为指导。政府有机会也有责任利用产业政策在下一次短缺发生之前阻止它,同时确保美国保持其在技术前沿的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