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供应商有哪些?

半导体材料供应商有哪些?,第1张

世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排名及其份额为英特尔(份额15.6%)、三星(12.5%)、SK海力士(5.6%)、美光科技(4.9%)、高通(4%)、博通(3.5%)、德州仪器(2.9%)、联发科(2.4%)、铠侠(2.3%)、英伟达(2.2%)。

1、首先看设计,华为海思和紫光展锐分列国内前两名。目前,两家公司在不少领域已是世界领先水平,但一个巨大的问题是,其架构授权的核心都被外人掌握。

目前,国内仅有中科院的龙芯和总参谋部的申威拥有自主架构,前者用于北斗导航,后者用于神威超级计算机,民用领域基本是空白。

2、设备和材料是又一大短板。制造芯片的三大设备光刻机、蚀刻机和薄膜沉积,国内仅中微半导体的介质蚀刻机能跟上行业节奏,其7纳米设备已入围台积电名单。

半导体行业前景

在全球芯片短缺下,中国加快布局芯片行业,我国半导体制造商也正纷纷抢购二手芯片制造设备。而在此背景下,日本二级市场半导体价格大涨,有望成为一大赢家。

据日经中文网3月1日报道,多家从事于二手市场的商家透露,在近一年时间里,日本二手半导体设备价格平均上涨了20%;而光刻设备等核心设备价格更是涨至3倍以上。日本金融机构三井住友则表示,与2008年的雷曼危机之后相比,半导体设备行情涨至10倍以上。

三菱UFJ负责租赁的人士指出,受到美国影响,中国正在大量采购上一代半导体设备,而在该国售出的二手设备中,近90%流向了中国市场。

可以说,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在为半导体新设备带来市场的同时,也为二手半导体设备提供了“舞台”。因为二手产品更具备价格优势,追求更低生产成本的中企在该领域正日渐活跃。

除了从日本供应商处购买,此前我国也顺利从韩国购买到了半导体重要设备——光刻机。据观察者网报道,晶瑞股份斥资110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126万元),从韩国代理商SK Hynix处购买的二手ASML浸没式光刻机(XT 1900Gi)已顺利到货。

据报道,晶瑞股份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用于研发最高分辨率达28nm的高端光刻胶;并计划在3年内完成ArF光刻胶产品相关技术参数及产品定型,实现规模化生产。

总的来说,二手市场正成为中企从海外供应商处找到转机的良方,受此助力,我国芯片行业的研发进展也有望踏上新的台阶。

2019年5月份,美国制裁华为开始实行,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了,如今这个话题已经不再新鲜。但最近,美国又准备加大力度,意欲切断华为晶圆代工来源,说的就是台积电。加上台积电赴美建厂消息确定,使得华为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困难。

一、华为使用美国产配件仅剩康宁玻璃。

据了解,华为5G手机的国产配件金额占比从25%提升至42%,而美国配件的依赖已从11%降至1.5%,仅剩下玻璃外壳(康宁玻璃)。这是华为这一年来的成就,脱离美国依旧可以发展的很好。

二、国产化真的来了吗?

拿华为Mate 30来说,虽然从美国进口的配件只有康宁玻璃,但是海外进口的配件整体来说也有不少。摄像头选择的是日本索尼公司的配件,射频前端模块选择的是日本的村田制作所的配件,NAND闪存选择的是日本的KIOXIA的配件,双工器选择的是日本的TDK和太阳诱电的配件,有机EL显示器选择的是韩国三星的配件,DRAM选择是韩国SK海力士的配件,触摸屏也是来自韩国进口。 整体来看,我们依赖进口的产品还是有不少,是我们造不出来吗?我觉得不是的,只是差距太大。

三、华为有哪些核心技术?

华为三大核心 科技 是自研芯片、自研基带、自研通讯。而手机硬件层面来说有五大模块计算、通讯、存储、屏幕、电池。华为目前掌握的只有计算和通讯,当然,一个企业掌握整个手机生产链有太大的难度,但是在屏幕方面我国的京东方也是可以的。

四、国产化之路有哪些不足?

康宁大猩猩玻璃垄断全球高端手机市场,但是有消息传出称华为正在自主研发名为“Air Glass”,并获取了相关专利,看来彻底摆脱美国配件的决心是大的。此外,光刻机技术决定了芯片的生产,中芯国际年底才可以量产7nm芯片,而华为计划上线5nm芯片的手机,目前已经向台积电下了大量的订单。光刻机技术的差距目前是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

篇尾小结:国产化之路是必须要走的,不然永远的被人家牢牢的压制。我们不能把压力都放在华为身上,华为只是直接“受害者”,国产化需要国内多家企业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的手机生态链。

提到处理器,自然就想到了高通。每年高通发布新处理器的时候,国内的手机厂商是争着说自己会首发。而且我们也知道,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部位,一旦遭到断供,那会有多少损失呢?

在国内手机厂商中,只有华为是坚持用自己的自研芯片,更让我们感到兴奋的是,这一条路没有白走,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不少用户认为华为是捆绑什么情怀,这里就想说一下,一旦高通断供了,你们怎么办呢?

加上在近两年,米国对华为的制裁是越来越严。一方面是让我们看到了华为的超前的战略,即所谓的备胎计划。另外一方面,是拉开了去米国化零部件的序幕。根据日本媒体和专业机构拆解测算,华为5G手机的国产配件金额占比从25%提升至42%。

而美国配件的依赖已从11%降至1.5%,仅剩下玻璃外壳等。看到这个1.5%,很多人也是高兴,可熟不知玻璃外壳还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其实这在业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来自美国康宁大猩猩的玻璃制品。

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高端智能手机和电脑屏幕的市场,而玻璃外壳对智能手机的体验却极为关键,且极为昂贵。这点目前来说国内还是没有超过它的企业,而除了玻璃以外,像光刻机、芯片设计软件等领域仍旧存在差距。

那么我们离纯国产还有多远?首先这个问题应该是无解的,因为不可能什么都是自己做,这就已经在打破贸易的衔接了。只能是有替代品,在需要的时候自己能生产,不受制于人。

其次,我们真的需要纯国产吗?现在这个世界是相互合作的,对于资源的整合利用非常明确。记得有这么一个事情,有网友说国内都造不出圆珠笔的笔芯。想想都觉得非常的荒谬。

造肯定是可以的,只是在工艺与技术上,与其他国家比不了。在一个造出来没有市场,没有购买,这东西卖给谁。第三,激发我们的创新,为什么会有创新,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想出来的。

不创新只能等死,希望国内有更多的企业像华为一样,居安思危,掌握自己的核心 科技 。

自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以来,华为想尽了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对美国零配件的依赖!

然而,事实呢?

任正非在访谈时表示,2019年华为从美国采购的零配件达到了187亿美元,高于2018年的110亿美元!

2019年华为营收8588亿元,187亿美元零配件的采购占比可不低啊!

任正非还表示,华为不会取代手机中来自美国的零配件!

所以,咱们只能说,华为已经逐步具备了不需要美国零配件也能造手机的实力;但实际上,还是采用了大量的美国零配件的!

……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的,个别款型的华为手机里面的零配件占比只有1.5%左右,并非完全属实!

尽管美国商务部一直在打压华为,但是华为还是可以从美国供应商采购零配件的(美国商务部再次将对华为的“实体清单”进行了第六次延期许可,延期至8月13日),并没有到完全撕破脸的程度!

美国供应商也是想尽了办法给华为供货,如果华为大幅度切断来自美国供应商的零配件,华为的产品质量也必将有所降低,华为利用二三十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全球零配件供应链,也会遭受重创!

……

近年来,华为一直在加强与国内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采购京东方屏幕,委托中芯国际代工芯片…

只有咱们国内的供应链企业,才不容易被美国商务部左右!

华为想要在国际化征途上,走得更稳更远,除了要拥抱全球供应商,还必须要重点发展国内供应商网络!

……

以上仅为浩子哥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最近华为又成为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新闻,由于受到了美国的打压,极有可能导致彻底失去从美国合作伙伴采购产品的机会,同时华为海思芯片也有可能因为代工方面的原因而叫停,所以华为被美国打压,近段时间来也确实牵动着很多网友的心。

有网友担心,随着美国的制裁升级,接下来华为手机会不会没法做了,对于这一问题其实是不必担心的,即使海思芯片无法再生产,华为可以选择妥协的方案采购联发科芯片,这样生存是完全没问题的。

日经中文网提到具体数据为,在美国制裁前上市的4G手机国产零部件大概为25%左右,而制裁后Mate 30 5G达到了41.8%,另外4G手机美国零部件占比达到11.2%, 但如今5G手机只剩下下玻璃壳等极少部分,占总体的1.5%,几近于消失。

同时文中还提到,华为在过去一年里推进零部件研发,已经具备了内部采购能力。不过对于这份报道我却存在一些疑问,因为 在5月18日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官方表示华为去年依然从美国采购了187亿美元的产品。

187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1300多亿人民币,而整个2019年华为总营收为8500亿元, 在美国的采购费用花费了总营收的超过15%,而华为手机的美国零部件比例已经下滑到了1.5%, 确实有些让人不解,这上千亿的采购费究竟用在了哪里?

其实作为普通消费者,华为官方和很多媒体在众多数据的披露上,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的,而且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也无法查找到最准确的数据,因为 华为并不是一家上市公司,虽然相关的财务报告都是按照IBM公司核算的,但依然可以不像上市公司那么严苛。

前些时候美股上市公司,所谓的“国民之光”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一时间震惊了全球资本市场,股价瞬间一泻千里,不得不紧急停盘,而今天瑞幸咖啡已经收到了摘牌通知,可见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几乎是零容忍的。

这个说法不科学,不知道1.5%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是按照零件数目算的还是按照零件价值算的?

用海思CPU举例,怎么算纯国产?CPU是自己设计的,但是不是自己生产的,台积电给做的,台积电又受制于美国,你说这个CPU算不算国产?算成国产有什么用?美国照样可以制裁。好,就算上海的中芯国际可以给华为代工了,可它的光刻机都要从荷兰进口,这样生产出来的芯片算不算国产?人家还是可以卡脖子。

完全实现国产没有用,关键我们自己要有别人没有的技术,你能卡我的脖子,我马上可以卡你的脖子,这样斗争才不落败。

说句实话,纯国产目前来看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从软件还是硬件来看短期内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芯片的制造,芯片的设计这些都离不开美国的技术

回望2019年5月,美国封锁华为事件爆发。

时隔一年,当一切似乎归于平静,有消息称美国加码对华为出口管制,并意欲切断华为晶圆代工来源。

但根据日本媒体和专业机构拆解测算, 华为5G手机的国产配件金额占比从25%提升至42%,而美国配件的依赖已从11%降至1.5%,仅剩下玻璃外壳等

然而就是这1.5%却引起了笔者的好奇,为什么最难的半导体芯片都能摆脱美国企业的制衡,而这薄薄一层的玻璃外壳却做不到呢?我们离“纯国产”还有多远呢?

已转正的华为备胎

事实上正是因为美国的多行不义,反而给具备强大内生力的中国 科技 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验证了“趋势不可逆”这条真理。

自华为被封锁事件爆发的这一年以来,中国半导体产业无论是在资本层面还是在 科技 研发层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日本专业调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通过对华为Mate 30 5G版的拆解报告显示, 其中通讯模块也从原来美国思佳讯替换成了海思半导体自研产品,仅此一项便大幅降低美国配件的成本占比。

在5G时代,通讯芯片的研发难度极高,显然华为已经攻克难关。

自研芯片,自研基带,自研通讯,华为掌握三大核心 科技 。

也许正是因为华为的逆势成长,成为美国加码制裁的诱因,但今日的中国 科技 产业环境早已不是当初。

正崛起的国产替代

可能有些人依然会吹毛求疵的挑剔道:华为手机里面仍旧有大量来自日韩的关键配件,仍旧受制于人。

但其实华为高端5G手机已经实现近半的国产率,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我们不能强求一个企业来搞定一切,这其实是一个关乎供应链和 科技 生态的问题。

手机无外乎计算、通讯、存储、屏幕、电池这五大模块。

其中华为已经解决了计算和通讯的部分,其他领域的中国 科技 企业也在这一年当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比如来自京东方的屏幕早已经在华为最前沿的折叠屏手机Mate X系列中采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领先。

中芯国际已经完成华为麒麟SoC处理器的代工,麒麟710A便是由中芯国际14nm生产,被业界誉为华为首颗纯国产SoC。

此外,长江存储目前已经全部攻克128层QLC闪存技术,这对于国产闪存产业发展意义非凡。

一条强大且完善的全产业链科及技生态正在加速成形。

纯国产,这个以前看似天方夜谭的想法,如今正在一步步照进现,但是我们真的需要纯国产吗?

绕不开的不只玻璃

回到开篇的问题,华为能做到如此之高的配件国产率,为何最难取代的却是一块玻璃?

其实这在业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来自美国康宁大猩猩的玻璃制品,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高端智能手机和电脑屏幕的市场,而玻璃外壳对智能手机的体验却极为关键,且极为昂贵。

玻璃外壳的好坏不仅决定了整机的视觉效果、触控灵敏性、握持的手感、信号的稳定、耐刮擦的能力、无线充电效率,甚至决定了手机能否通过跌落测试。

作为对比,第六代大猩猩玻璃平均能经受15次从1米的高度的跌落,而普通玻璃一次都扛不住。

事实上在华为发布Mate 30系列的前夕,已经传出消息称华为正在自主研发名为“Air Glass”,并获取了相关专利。

但有数据显示,目前Mate 30 Pro仍旧采用的是第六代康宁大猩猩。其实这不难理解,从研发到量产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以及产业配套。

其实绕不开的不只玻璃,众所周知在光刻机、芯片设计软件等领域仍旧存在差距。

承认差距,确认进步,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我们离 “纯国产”还有多远?

这个问题或许没有准确的答案。但今天相比一年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刻,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更多的希望。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最新公开表态: 华为的业务不可避免要受到巨大影响,但有信心能够找到解决方案。

同样的话,其实我们在一年前就看到过。而这一年过去了,华为不仅活着,而且活得更加精彩。

华为2019年全年营收高达8588亿,实现同比增加19.1%的逆势增长,并且大幅增加库存和研发费用以作未雨绸缪,显然华为已经有备而来。

正如华为官方微博所言:“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在全球经济协作一体化的今天, 科技 不应该有国界之别。

越来越多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并非意味着我门要走纯国产这条路线,只是迫于无奈我们必须要经历这个发展的阵痛期。

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纯国产,而是纯国产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受制于人。

尽管受到打压,华为也不会走向封闭,走向孤立。”

“华为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战略不会动摇。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如此说道。

离纯国产很远,哪怕三星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实现手机所有零件的研发,但都无法离开国际合作。因为三星UI是基于安卓的,而我们都知道安卓系统是美国谷歌的。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实现完全自主研发。

只不过华为作为国内最强的品牌之一,拥有目前国内最强的研发实力,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以百亿,千亿计算。是其他国内品牌都无法比拟的。近几年,华为手机越来越使用国产屏幕了,即便是两款高端系列p和mate都使用不少的国产屏幕,这也有利于国产屏幕的发展。华为的芯片也是非常强的,但是是由台积电代工的,并非华为自己生产的。

所以哪怕强如三星,华为依然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也需要大家更多的支持国产品牌,也避免以后被外国卡脖子,谢谢。

我热爱学习,热爱回答问题。针对笔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查阅个各类资料,以及跟同学、朋友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离纯国产很远,哪怕三星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实现手机所有零件的研发,但都无法离开国际合作。因为三星UI是基于安卓的,而我们都知道安卓系统是美国谷歌的。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实现完全自主研发。

只不过华为作为国内最强的品牌之一,拥有目前国内最强的研发实力,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以百亿,千亿计算。是其他国内品牌都无法比拟的。近几年,华为手机越来越使用国产屏幕了,即便是两款高端系列p和mate都使用不少的国产屏幕,这也有利于国产屏幕的发展。华为的芯片也是非常强的,但是是由台积电代工的,并非华为自己生产的。

所以哪怕强如三星,华为依然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也需要大家更多的支持国产品牌,也避免以后被外国卡脖子,谢谢。

难,即便全用国产配件也不能是纯国产,你还得付专利费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54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