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月余 机构扎堆调研科技公司

科创板开市月余 机构扎堆调研科技公司,第1张

自科创板开市至今已有月余,数据显示,华兴源创、杭可科技和瀚川智能三家科创板公司过去一个月已经接受了包括15家基金公司在内的29家机构调研。

三家公司备受机构关注

数据显示,目前上市的28只科创板个股中,最引发机构调研热情的是华兴源创、杭可科技和瀚川智能三家。

根据上市公司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显示,华兴源创于7月30日和8月13日分别接受了富国基金、兴全基金等13家机构调研,杭可科技于8月2日和8月8日接受了华夏基金、鹏扬基金、摩根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瀚川智能则于8月6日接受了兴业基金、长信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12家机构的调研。

总体而言,在上市之后,三家科创板公司一共接受了来自29家机构的调研,其中公募基金公司是主要参与者,共有15家,其次是证券私募、券商、保险及保险资管,分别有8家、4家和2家参与。

瀚川智能在调研中表示,公司主要为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新能源电池等领域提供智能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当前汽车电子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快速上升,推动汽车电子供应商改进和开发新的生产线;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受经济周期影响相对较小,长期来看,全球范围内医疗健康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趋势;而新能源电池行业规模快速增、新能源电池生产亟待升级,则为智能制造装备在新能源电池制造产业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杭可科技表示,当前国际一线动力电池生产商将重新在中国市场扩产,带来新的合作机遇,公司多家国际一流厂商有着长达5-10年的合作关系,客户未来的扩产将成为公司动力电池后处理系统未来业务增长的一个有利因素。

对于华兴源创,投资者很关心公司半导体事业部建设项目未来达产后的效益,公司预计完全达产后,可增加年均销售收入2.3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6%,税后投资回收期6.93年,投资利润率26.76%。

对此,有基金经理表示,对于当前科创板上市公司而言,各家基金在上市之前就进行了大量密集调研。上市一个月,基本面也很难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从机构调研的情况来看,密集调研的公司数量可能不多。预计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变化,机构对于这些科创板公司调研的持续性会体现得更明显。

科技公司

遭机构扎堆调研

除了科创板企业,多家科技类公司都成为机构扎堆调研的重要标的。数据显示,盛邦股份、卓胜微、工业富联、TCL集团是近一个月来机构调研数量超过百家的科技类公司,其中盛邦股份近一个月来被调研的数量最多,达到293家。另外3家被调研的数量也分别达到173家、145家和103家。

分析人士指出,机构关注上述4家公司的原因并不复杂,其中,盛邦股份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高新科技公司,卓胜微被视为国内射频芯片设计龙头公司,工业富联则被认为有望成为“5G+智能制造/8K”浪潮需求受益者,TCL集团则是今年刚刚剥离了家电业务,开始聚焦于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产业。

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型基金基金经理陈平表示,5G时代的到来或将依次给相关产业链带来利好变化,包括提供价值增量。对于后期电子计算机板块的发展趋势,陈平认为,TMT行业或将开启新的科技周期,而当前伴随5G时代的降临,新一轮科技周期即将开启,基站、终端、应用产业链的业绩有望依次升温。事实上,目前部分较早周期的公司已经见到了业绩提升并成为市场追捧的标的,其显著上涨的股价可以理解为新周期的先声。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主芯片的问题海康处理的比较好,目前对海康没有太大的影响。”海康威视(002415)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现在供应链面临的压力是半导体的产能不足带来的问题,“长期来看半导体的整体紧缺对我们还是带来很多挑战。”

4月17日,海康威视举行业绩说明会。近千名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参会,这在其他上市公司是非常罕见的,足以说明海康威视的江湖地位。

海康威视4月17日发布的2020年年度 社会 责任报告显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11月,成立之初以音视频压缩版卡为主要业务,逐步发展成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康威视在中国内地设有32家省级业务中心,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国家/地区设立了66家分支机构。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在15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的行业超过70个。

海康威视表示,过去两年,由于美国对中国 科技 企业的打压,以及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半导体产能不足,许多行业出现明显的供货紧张。2021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美国的制裁措施还在继续对中国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公司表示,“面对多重制裁,我们必须认真应对,坚持开放、透明和合规的经营原则”。

一季度盈利大增

研发费用占比逐年提高

4月16日晚间,海康威视发布2020年财报和2021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86亿元,同比增长7.82%。2020年公司的分红预案是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派发现金红利约75亿元。

2021年一季度,受益于市场需求增加,销售规模扩大,海康威视营业收入139.88亿元,同比增加48.36%;净利润为21.69亿元,同比增长44.99%。

现金流方面,2020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60.88亿元,是历年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当年净利润比最高的一年。

创新业务发展方面,2020年智能家居业务营收29.19亿元,同比增长12.60%;机器人业务营收13.59亿元,同比增长66.91%;其他创新业务营收18.91亿元,同比增长83.49%。2020年末创新业务占公司总营收9.71%,创新业务正在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三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占比逐年提高,2017至2019年分别为7.62%、8.99%、9.51%,2020年则加大到10.04%,“技术创新是海康威视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营手段,未来将继续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赚技术创新的钱。”

打造AI开放平台

致力于推动厂商更多的融合

“我们做的AI开放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算法训练平台,对于各种各样的用户场景下特定的应用提供一个算法训练工具,海康在不断打磨这个工具,积累样本、积累算法。”在被问及AI开放平台时,海康威视总经理胡扬忠表示,现在的人工智能还是一个弱智能的时代,算法需要训练。“我们在相机里面开放了HEOP平台,可以加载我们自己不同的算法,也可以集成其他公司的算法。我们希望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可以推动行业更开放,在嵌入式平台上面更加开放,推动厂商更多的融合。”胡扬忠说,HEOP已经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成熟平台,海康为此已经做了三年时间,并非现在才提概念。

据悉,早在2018年,为帮助实体经济用户实现智能化升级,海康威视推出AI开放平台,帮助零基础用户开发行业智能算法,以及助力广大AI从业者拥有智能硬件和解决方案。

谈及AI落地速度,胡扬忠表示,海外的AI拓展要比国内慢很多,会有很多问题阻碍市场拓展。海外的市场对AI应用的观点不同,AI应用的发展节奏也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路径不一样。相比而言,国内的应用走得快一些。AI的应用是个大趋势,不仅是人脸识别。AI是个基础技术,在很多方面都会发挥作用,其成本会持续降低。

那么,海康是否已经在扮演AI行业标准制定者的角色?胡扬忠表示,还谈不上标准的制定,海康没有能力来制定行业的标准,涉及到标准的事情太复杂了,中国有很多行政管理部门来牵头制定标准,而不全是企业联盟来制定标准。

分拆萤石独立上市

对其未来成长持乐观态度

进入2021年以来,海康威视动作频频。2021年1月,公司即宣布拟分拆子公司萤石网络至科创板上市。截至公告日,海康威视持有萤石网络60%的股权,为萤石网络控股股东。

天眼查资料显示,2015年成立的萤石网络,主营业务是为智能家居等相关行业提供用于管理物联网设备的开放式云平服务,以及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海康威视表示,分拆控股子公司萤石网络独立上市,可为公司智能家居及云平台服务业务的研发投入与生产经营筹集必要的资金,促进萤石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业务规模的扩大,为公司的做强做优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持续为公司广大股东带来稳定的投资回报。

对于萤石增速放缓的质疑,公司4月17日回应称,对萤石未来几年的成长持乐观态度。萤石2020年的收入增速不能作为一个正常经营下的常规增速,因为萤石面对To C的市场去年受疫情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要看2021年萤石是不是能做得更好。“萤石未来五六年的成长,还是比较明确的。”

未受到“缺芯”影响

对标华为,面对星辰大海?

“海康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影响,但长期半导体供应链(产能短缺)会持续多久,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样的影响会怎么样,存在不确定”。4月17日,在被问到“缺芯”现象是否对产品的正常生产和交付造成影响时,海康威视总经理胡扬忠这样回应。

海康威视表示,过去几年、现在以及未来几年供应链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过去几年的挑战是来自于制裁带来的不确定性,包括对海康的制裁、对华为的制裁。“我们过去几年的应对还是做的不错的,包括用高库存的方式来缓解部分制裁影响,获得更长的过渡时间。现在供应链面临的压力是半导体的产能不足带来的问题,例如 汽车 电子配套的半导体不足导致 汽车 整机厂在停产,这是在过去的30年——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时间里从未发生过的情况。”半导体现在不光是先进制程的供应紧张的问题,常规制程的产品也都面临问题。

被问及跟友商的竞争合作关系时,海康显得特别低调——

有趣的是,海康威视前员工 @黑龙_杭州和华为前员工 @傅晓阳通信投资蜕变4月17日晚在雪球平台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海康威视投资价值分享”的直播。在直播中, @黑龙_杭州认为,海康威视是A股最好的 科技 公司,其未来是可以对标华为的。“海康是年轻14岁的华为,未来是星辰大海。”

主力动向不一

券商看好其长期发展前景

根据权威调研机构IDC早前报告预计,到2024年,中国物联网市场支出将达到约3000亿美元,全球占比达到26.7%,成为全球第一大物联网市场。

作为智能安防领域的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受益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落地,近年来经营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反映到A股市场,自2010年上市以来,从大的行情级别看,海康威视经历了持续十余年的大牛市,并在2021年1月底创下70.48元的 历史 最高价,目前股价在57.03元。

而在股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海康威视股东逢高兑现的意愿明显增强。2021年一季度,股东户数由上期末的19.903万增加至23.4089万,大幅增加17.61%。尤其是私募基金领域的“大佬”冯柳,一季度大手笔减持海康威视,其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共减持3500万股,按照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减持金额达20.5亿元,期末持有市值120.85亿元。这也是冯柳最近三个季度首次减持海康威视。

主力的动向也有不同。相比之下,“公募一哥”张坤一季度狂买海康威视。4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张坤所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一季度买入海康威视至少10亿元,期末持有市值超过50亿元。

申万宏源表示,作为国内最优秀的嵌入式软件公司之一,海康威视长期前景或被低估。公司2020年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曲线的“超级拐点”,2021年起有望持续兑现高成长。预计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68.1亿元、208.8亿元,对应PE为28、23倍。目标市值约800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目前,其市值为5329亿元。

海通证券预计,公司2021-2022年EPS分别为1.74、2.07元。由于公司在安防监控领域的核心能力,及未来在AI、创新领域的拓展潜力,未来可望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给予较同行业公司更高的估值溢价,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审读:喻方华

A股再次上演3000点争夺战。多家公募对记者表示,市场接下来会在3000点展开多空交战。但基于外部环境缓和与国内经济发展韧性等积极因素考虑,A股估值中枢有望继续上行。公募投研人士指出,乐观态势下投资策略可以更加积极。科技成长股与低估值蓝筹将是接下来投资布局的重点所在。

估值有望继续上行

截至9月16日收盘,进入9月以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累计涨幅均超过5%,分别为5.01%、5.9%、6.42%。资金方面,做多势头更为明显。数据显示,9月16日市场情绪有所平缓,但两市合计成交5813.2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5373.33亿元有所放量。而包括9月16日净流入9.1亿元在内,北向资金已连续12个交易日净流入。其中,在9月至今的10个交易日中,北向资金净流入已接近400亿元。

“A股上周大涨站上3000点,整体依然以震荡格局为主。但是,降息预期以及外部经济影响因素的边际缓和,对国内市场形成有利支撑。”招商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姚爽对记者表示,短期来看,宽松政策加码将会继续催化市场风险偏好上行,A股的主导因素正在回归基本面。因此,市场短期的反d高度,将取决于刺激政策能否进一步兑现以及改革举措能否加快落地;中期来看,姚爽则认为,在全球比差模式下,国内资产价格的性价比将更为凸显。在全球债券收益率走低和人民币汇率趋稳背景下,权益市场对长线资金的配置性价比正在逐渐显现。而随着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趋于完善,A股市场的估值中枢有望继续缓慢上行。

“短期市场仍将延续区间震荡格局,但震荡中枢会有所上移,一些因素正在发生积极改变。”前海开源基金基金经理、投资部副总监肖立强对记者表示,近期内外经济环境趋于缓和,且国内政策不断释放积极信号,包括此前降准等举措都会提振股票市场做多情绪,结构性做多机会接下来会层出不穷。

经济有韧性提升吸引力

上述乐观预判的背后,是公募对中国经济韧性与权益资产吸引力的坚定信心。

前海联合基金王静对记者指出,近期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表明经济仍存压力,但随着降准等政策的落地,我国经济依然具备较强韧性。同时,近期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有所改善,加上国内资本市场持续对外开放(如取消QFII和RQFII额度限制),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配置比例将会持续提升。

“基于内外流动性全面宽裕与政策不断催化的考虑,继续看好9月A股市场行情,市场反d或继续。”平安基金对记者表示,一方面,随着QFII和RQFII投资限制的取消以及RQFII试点和地区限制的取消,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进一步深化,未来外资将持续流入A股市场,这将成为A股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央行的降准措施于本周一生效,释放约8000亿元资金将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源头活水”。

鹏华双债加利债券基金经理王石千对记者表示,在利率水平大幅下行、企业实行减税降费措施、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等因素作用下,企业盈利预期将逐步触底企稳;短期来看,A股上市公司四季度业绩将受益于低基数明显反d。“对比股票和债券性价比,当前权益市场的估值仍处历史低位,股票性价比好于债券,可重点配置具备核心竞争优势、业务周期性偏弱的蓝筹股。”

关注科技成长与低估值蓝筹

记者获悉,在指数围绕3000点震荡之际,科技成长股与低估值蓝筹成公募布局重点。

数据显示,9月以来(截至9月16日),共有226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其中约有80家是科技类公司,包括21家电子设备公司,17家电子元件公司,12家半导体公司,7家通讯设备公司。其中,包括领益智造等科技公司在内,调研名单中均出现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等公募身影。

“投资策略上可以更加积极。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长期来看,A股投资已具备较强吸引力,建议重点关注医药、消费、科技创新以及券商等板块的潜在投资机会。”肖立强说。

平安基金指出,基于内外流动性向好与政策支撑预期,TMT、券商等行业行情有望持续,而估值较低的银行、房地产、基建等板块也有望提振。

王静指出,截至目前,沪深两市的动态PE估值在16.5倍左右,与历史的底部区域12-15倍接近。“不论是横向历史比较,还是纵向的大类资产分析,权益资产的估值都具有较高吸引力。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核心产业的优质资产在中长期内具有广阔的市值空间,周期龙头、消费服务和科技创新领域都有大量的投资机会。”

王静认为,投资者可着重关注以下三大方向:其一,科技创新周期带来的优质龙头公司估值提升,如5G、半导体、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硬件创新等;其二,受益经济预期好转的金融龙头和基建加码的周期产业龙头;其三,中报超预期且下半年业绩趋势仍向好的细分行业龙头个股。

后市分析>>>

十大券商看A股:牛市第二波上涨将徐徐展开

中信建投:海外宽松重启 哪类股票表现最优?

国泰君安:新一轮资本市场全面改革下 改革牛何时到来

广发策略:两个关键因素引发市场熊转牛 如何配置

中信建投策略:维持A股牛市格局判断不变 外资将继续加配中国资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615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