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选“半导体物理”方面,全国有哪些大学?分别是哪些书籍?什么版本的?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选“半导体物理”方面,全国有哪些大学?分别是哪些书籍?什么版本的?,第1张

你算是找对人了,我就是学这个的。

学校很多

北京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航 北交 北科 清华 中科院半导体所 中科院微电子所 天津大学 南开 河北大学 天津工业 河北大学 河北工业 13所 东南 南京大学 华中科技 南京器件所 中北 上交 复旦 华东师大 上海大学 浙江大学 苏州大学 兰州大学 吉林大学 哈工大 黑龙江大学 贵州大学 华南理工 厦大 福州大学 电子科大 西电 重庆邮电 西安交通大学 桂林电子 湖南大学 合肥工业 中科大 中科院微系统所 山东大学 山东师大 广东工业 北京信息科技 中山 武汉 等等 其他的一时想不起来了 这就是大部分了

排名

1 北京大学

2 复旦大学

3 电子科技大学

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5 清华大学

6 北京邮电大学

7 东南大学

8 吉林大学

9 华中科技大学

10 西安交通大学

11 天津大学

12 南京大学

13 上海交通大学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 中山大学

16 浙江大学

17 大连理工大学

18 华东师范大学

19 兰州大学

20 北京交通大学

半导体最好的单位肯定是中科院了,

高校的话

北大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最好。

山东大学的理论也是很棒。其实把山东大学的固体物理教程弄明白了,中科院难度的考试差不多也能应付了。

西安电子科大的微电系也很牛的,他们的单晶生长技术算是独步海内了。据说他们的系主任是早稻田的高材生。另外西电微电系还出了一个林锐,在国内C++,C方面,林锐也是小有名气的。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他对技术近乎狂热的执著。

上交大也很不错,上交大的学生很容易进AMD,英飞凌等世界顶级设计公司。

浙江大学,东南大学这些老牌子肯定是没得说的。

东北的话,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领军地位是不用怀疑的, 它的工科综合能力一直没在全国前三名之外。

总名额172个。

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19年11月,为上海大学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嘉定区政府、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创新企业共建,积极探索新机制,集聚社会优质资源,打造上海大学国际领先的集成电路超越摩尔人才培养高地。微电子学院前身是1958年嘉定校区成立的半导体器件与物理专业,历经60年发展,目前已形成本科基础教学和研究生多学科培养特色,以及多学科融合交叉的研究基础。学院以“科技强国、产业强国”为办学宗旨,面向集成电路产业,打造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形成本科卓越创新培养、硕士领军工程师培养、博士解决卡脖子难题能力培养的特色,并带动相关学科共同发展。培养模式:学院参照国际著名高校与研究院/中心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学生具备微电子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拥有全流程芯片设计、制造及测试能力、国际化与团队合作能力、集成电路IP分析保护能力,以及具有清晰的知识产权意识的具备超越摩尔项目管理能力和集成电路创新研发能力,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集成电路领域超越摩尔特色的卓越创新人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依照现代微电子与集成电路产业的“系统-电路-芯片-器件-物理”架构,设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设置全新的本硕贯通、理工融合的学科基础课,以及由科研团队授课、面向产业前沿的专业选修课,为学生的学习、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交叉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的合作办学中,以深度融合的产教融合平台资源、国际一流的产业前沿师资队伍、开放合作的交叉融合课程团队,实现了“校园+工研院/企业”的开放合作教学模式。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平台:集成电路8英寸超越摩尔研发线,为学生提供国际一流的实践教学平台,并带动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企业需求的卓越人才。师资队伍:核心师资毕业于世界百强高校、科研院所,具有集成电路行业国际领先企业经历。交叉融合课程团队:精品课程授课教师团队由集成电路行业海内外学术精英和行业专家组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641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