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次出台对我国的半导体限制措施,半导体危机将会持续多久?

美国再次出台对我国的半导体限制措施,半导体危机将会持续多久?,第1张

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各国复工复产的加速推进,全球半导体市场也逐步回暖。半导体危机不会持续很久。

一个国家想要快速的发展,必须确保经济技术层面不受他人的制约,目前看来半导体行业已经上升至系统性打压,我国必须加强完善整条产业链的短板,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推动自主研发。尽管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仍处于困境之中,但目前全球各大产业链巨头们已纷纷伸出援手,积极进行芯片技术及生产设备补货和供货,这让市场对此次危机也有了更多的预期和思考。

全球疫情影响,叠加各国复工复产加速推进

当前,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蔓延趋势中,多国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措施,但疫情的严重影响尚未得到完全消除,且在经济活动、人员流动、供应链等方面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这其中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影响最大,同时随着各国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需求也在逐渐复苏。

全球产业链企业为保障芯片供应稳定纷纷伸出援手

对我国的半导体限制措施,目前看来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对研发的不断投入,半导体危机也将逐步解除。自全球半导体行业遭遇芯片供应危机以来,世界各地产业链企业纷纷伸出援手保障芯片供应稳定。如果世界上所有行业在全球经济活动放缓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陷入困境或将面临巨大风险,这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因此台积电将通过新冠肺炎疫情基金募集资金来解决芯片短缺问题。在新冠疫情持续导致全球多地工厂停工及生产停滞的情况下,今年第一季度甚至第二季度半导体制造行业出现严重下滑。

从目前来看,虽然智能手机、消费电子类产品和汽车的销售疲软,但由于游戏、电子商务和远程办公活动增加了对数据中心的需求,这部分增长抵消了较低的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存储器业务仍将增长。

2018全球半导体市场区域分布

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呈良好发展趋向。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全年总销售额约4784亿美元,同比增速超过10%。从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区域分布情况看来,2018年美国半导体市场总销售额达到1030亿美元,同比增长16.4%日本半导体市场销售额达到400亿美元,同比增长9.2%欧洲半导体市场销售额达430亿美元,同比增长12.1%;亚洲(除日本)半导体市场销售额达到2829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其中,中国大陆市场销售额达1584亿美元,同比增长20%。

2018年中国半导体应用领域概况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应用领域的分析中,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和外设领域。而在中国地区,半导体的应用主要分布在七大领域,其中,计算机和外设领域的占比最大为29%,其次是网络通信领域为22%,之后是汽车电子领域、指示灯或显示屏,占比分布为14%和11%。与全球数据不同的是,中国的半导体有部分应用在了消费电子和设备与仪器仪表领域,占比为13%和6%。

数据来源: iiMedia Research()

2014-2021全球半导体分立器件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分立器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三年保持持续扩大的状态,预计在2021年将到达257.6亿美元,未来全球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市场规模具有较大的潜力。

数据来源: iiMedia Research()

未来中国半导体的发展趋势预判

未来,中国半导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第一,政策引导推动集成电路成为战略性产业。第二,新兴技术将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未来核心产品。第三,核心技术及人才资源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特别需要注意,中国国内的半导体自给率水平非常低,特别是核心芯片极度缺乏,国产占有率都几乎为零,国产产品的自主化迫在眉睫

美国广播公司称,受疫情影响,全球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汽车行业也受到影响。本月8日,福特表示,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其在肯塔基州的生产线将被迫提前停产。日产还表示,半导体芯片无法满足需求,迫使他们调整日本工厂的产量。菲亚特克莱斯勒近日宣布,将暂时关闭其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厂,以及在墨西哥的一家小型SUV工厂。大众汽车去年12月曾表示,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将调整在中国、北美甚至欧洲的生产,并将在今年一季度实施。此外,丰田、本田等车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导致汽车销量放缓,全球汽车制造商被迫关闭工厂,以防止病毒传播。此外,随着人们在家工作,智能手机和电脑所用芯片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半导体芯片企业将生产重点转向消费电子领域。当汽车制造商开始恢复生产时,半导体芯片无法保证充足的供应,这导致了目前汽车工业的困难。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造成汽车芯片短缺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复苏,市场表现好于预期,汽车芯片需求增长高于预期;另一方面,全球疫情蔓延,上游晶圆厂面临产能紧张,手机、电脑等电子消费品的芯片供应不断增加,汽车芯片的产能也有限。说到筹码,我们都非常敏感,考虑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但事实上,这是产能规划和市场预测的问题,主要是OEM和tier 1的问题。有汽车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影响是全球性的,但中国汽车市场表现优异,需求大幅增加但供给不足,问题首次暴露。

汽车芯片生产周期长,生产能力难以规划。这个问题在正常年份也可能存在,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另一方面,如果规划不好,仓库和废品都会有压力,所以是把双刃剑。上述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高管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以来,中国车市持续回暖。虽然一季度市场情绪悲观,但二、三季度整个行业明显感受到了汽车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中国需求的增长和其他市场的逐步复苏,出现了汽车零部件的局部短缺。据一些零部件企业高层介绍,如果按照汽车厂商原有的产能规划,芯片供应问题不大。然而,由于新的产能,我们需要向半导体公司追加订单,这需要69个月的更长时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需要较长的产品开发和验证周期,汽车芯片也是如此。而且,由于Tier1的话语权很强,汽车企业很难调整供应商体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642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