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首家晶圆厂曝光!芯片制造要自给自足了?

华为首家晶圆厂曝光!芯片制造要自给自足了?,第1张

要知道,华为芯片是在2020年9月15日这一天正式断供的,距今已有9个多月的时间了。虽然在这期间“禁令”限制住了华为快速崛起的脚步,但是,有着先见之明的任正非似乎早已准备好了“B计划”。

6月26日消息,据DigiTimes援引知情人士称, 华为将在湖北省武汉市建立其第一家晶圆厂,预计从2022年开始分阶段投产。

该知情人士指出,华为这家工厂初期仅用于生产光通信芯片和模块,以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

虽然这则消息目前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是有关“华为海思在武汉建厂”一事,早在2019年就已初见端倪,而当时一个名为“海思光工厂”的项目也是一度引发热议。

简单来说,海思工厂的新闻最早是由华为要在国内发债所引发的。根据其披露的《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显示,华为拟注册中期票据规模为200亿元,首期拟发行约30亿元,期限为3年,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营运资金。

也就是说,在该募集说明书中, 华为提出了拟建武汉海思工厂项目,总投资为18亿元。

无独有偶,当时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发布了一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武汉研发生产项目(二期)A地块规划设计方案调整批前公示”,里面恰巧也提到了这个项目是海思光工厂。不过,该项目一直搁浅,后续也再无消息。于是,这件事也就从公众面前淡去,逐渐不了了之。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该方案和上述建厂一事之间是何种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 华为一直都没有放弃海思半导体。

日前,华为董事兼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思半导体在2020年的员工数量超过了7000人。其中,这7000名员工的薪资成本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财务负担,但得益于华为是一家私人控股的公司,不会受到来自股市的影响,因此不会放弃海思团队。

陈黎芳指出,他们内部仍继续在开发领先世界的半导体组件,海思部门不会进行任何重组或裁员的决定。“海思会继续开发半导体芯片,未来两三年还能应付自如。”

事实上, 这并不是华为第一次对外透露要坚持保留海思。 此前在HAS 2021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指出,“海思是华为重要的芯片设计部门,不是盈利的公司,对它没有盈利的诉求。现在是养着这支队伍,继续向前,只要我们养得起。这支队伍可以不断研究、开发,为未来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武汉筹建晶圆厂之外, 华为海思也在“下血本”面向全球招聘芯片类博士, 主要涉及芯片研发设计、架构研发,以及光电芯片封装等几十个岗位。

从华为海思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出,在芯片方面,华为正在全力突破,而突破点则是芯片架构、新材料,以及光电芯片等。毕竟,在硅芯片方面要想全面突破难度有点大,但在光电芯片和新材料方面却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这两者都是全新的技术,不涉及美国技术。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海思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后来随着麒麟系列处理器在华为手机的卓越性能表现,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先进的芯片研发公司之一。然而,如今由于被制裁,海思先进工艺芯片无法再被生产,导致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额只有3.8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暴跌87%。

不过,根据最新消息称, 华为海思部门正在设计和研发3nm工艺芯片, 其产品代号暂命名为麒麟9010。虽然当下还无法生产,但研发工作将一直继续,确保华为海思团队的芯片研发水平不会停滞。

21ic家认为,华为怒保海思团队的决心和态度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从当前电子产品行业来看,不论是上游供应链,还是下游终端厂商,芯片始终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最核心的武器,华为手机曾靠麒麟芯片站稳高端,必然不会轻易放弃。

除此之外,海思团队不仅研发应用在华为手机上的麒麟处理器等,还负责包括车规级芯片、物联网芯片、监控芯片、网络设备、电视芯片等,这些均属于华为的重点业务范围,所以海思半导体无疑仍是华为的核心。

未来,如果武汉晶圆厂能够成功投产,那么华为相关网络设备中的高端光通信芯片和模块就能实现自给自足,不用依赖海外进口,这也算是解决了一个可能卡脖子的隐患。

欢迎关注21ic电子网,获得更多资讯!

是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是中国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华为于1987年注册成立,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在2012年营业额为2202亿元人民币,以微弱差距位列爱立信之后,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的位置。[1][2]根据2012年第四季度统计,华为是世界第六大手机制造商,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3][4][5][6]

目录 [隐藏]

1 公司历史

2 产品与服务

3 组织结构

4 员工待遇

5 争议

5.1 涉嫌窃密

5.2 国家安全

5.3 企业内部

6 业务记录

7 参考文献

8 外部链接

9 参见

公司历史[编辑]

1987年9月,华为以“民间科技企业”身份获深圳市工商局批准获得注册,注册资本2.1万元,员工14人,主要业务为代理中资控股的香港康力投资有限公司的HAX小型模拟交换机。成立早期代理小型程控交换机,在通信设备核心技术方面的第一次突破,是1994年推出的“C&C08”大型程控交换机,之后逐渐占据国内固定交换及接入网等通信设备市场,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至90年代末期已经在国内市场上与其他少数竞争对手共同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至2007年,华为在光传输网络、移动及固定交换网络、数据通信网络几大领域内拥有较强实力,并在全球电信市场与爱立信、阿尔卡特、思科等老牌通讯公司展开激烈竞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IT泡沫之前是一间籍籍无名的公司,但从IT泡沫之后该公司以中国为据点急速成长,快速吸引各界注目。华为在与思科系统公司的诉讼中获得胜利,出口大幅增加,市场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

2011年11月16日华为计划以5.3亿美元收购赛门铁克在合资公司华为赛门铁克中所持的49%股权,华赛是华为和赛门铁克2008年在香港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主要提供安全、存储与系统管理解决方案。

华为北美区研发负责人表示,华为已为在美国市场挑战网络设备业龙头思科系统做好充分准备,但表示这将需要耐心和时间[7]。

未来五到十年内,华为不考虑整体上市[8]。

产品与服务[编辑]

华为Echolife HG520V 无线路由器

华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于电信运营商业务,同时也提供企业与个人使用的产品与服务,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一在使用某种形式的华为技术[9]。

无线接入:包括GSM、UMTS、LTE等基站设备

固定接入:包括传统固网接入(MSAN, DLSAM),光纤宽带接入(FTTx),ODN和配线(ODN and MDF)

核心网

传送网:WDM/OTN、MSTP/Hybrid MSTP、微波系统等

数据通信:路由器、交换机等

网络能源

业务与软件

OSS服务器:电信网络和运维转型中的网规网设、IP运维、资源管理、业务发放与激活、线路诊断、系统架构以及端到端的专业服务等

存储与网络安全

终端:手机、上网卡、网关、调制解调器、机顶盒等

组织结构[编辑]

华为研发大楼(深圳)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分为6大体系,分别是销售与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财经,市场策略,运作与交付,人力资源。其中销售与服务体系下在全球设有7大片区,分别是中国区(国内市场部,下设中国国内27个代表处),亚太片区,拉美片区,欧美片区,南部非洲片区,独联体片区和中东北非片区,各片区下还设有代表处驻扎在各国家,在代表处工作的员工同时受所在代表处及所属体系部门双重领导。华为公司还拥有一些子公司,包括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终端公司,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华为软件技术公司,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华为大学,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等。

华为公司的组织架构由上至下分别是董事会(BOD)-经营管理团队(EMT)-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IRB)-六大体系的办公会议

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包括印度、美国、瑞典、欧洲(德意法等)、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安、杭州等多个研究所,89000名员工中的48%从事研发工作,截止2006年年底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9000件,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2006年5月8日,华为启用新的企业识别系统。

2006年9月,华为与3Com合资设立的网路通讯设备品牌“华为3Com”(Huawei-3Com)改名为H3C,H3C经过多次变动,最后被惠普收购。

2007年,华为与赛门铁克合资成立存储与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出资买下赛门铁克所持股份,成为华为的全资子公司)

2010年,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与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华为朗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由朗新董事长徐长军任合资公司的董事长。

员工待遇[编辑]

华为员工等级分23级,一般技术工从13级开始,13级以下一般是秘书等岗位。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奖金,部分优秀员工有配股,可分红。对新人创建了导师制度,使新员工能尽快适应公司。对老员工还有在职培训。龙岗基地有可容纳3000人的百草园员工公寓群。基地内部外部都有接送巴士。

争议[编辑]

涉嫌窃密[编辑]

2003年2月5日,思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庭对华为提起诉讼,指控华为在多款路由器和交换机中盗用了其源代码,使得产品连瑕疵都存在雷同;并且华为还侵犯了思科拥有的多项专利。[10][11]2004年7月,思科表示由于华为已经在路由器中移除了盗用的代码,于是撤回告诉。[12][13]

2004年芝加哥贸易展上,富士通发现华为工程师未经允许拍摄富士通的产品。[14] 华为表示已经解雇该名工程师。[15]

2008年,摩托罗拉控告五位离职员工,指称他们携带商业机密,投效与华为订有经销协议的Lemko Corp.。2010年,摩托罗拉提出大量证据以及修正控告,向美国联邦芝加哥地方法院控告华为自2001年开始通过摩托罗拉内部员工窃取商业机密。但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声明这项指控毫无根据。

国家安全[编辑]

2011年3月4日,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华为收购3Leaf公司,声称基于如下理由[16]:

1. 华为总裁任正非加入中国共产党已33年。

2. 任正非为长期活跃的中国共产党重量级成员。

3. 任正非以上校军衔离开解放军立即创建华为,大量资金来源不明。

4. 华为创业早期合约全部为解放军控制的中资驻港企业,政府背景明显。

5. 中国军方长期无偿向华为提供关键技术,华为与解放军签署多项现存长期合作项目,军方背景明显。

6. 华为长期策划及从事与盗取知识产权相关的商业犯罪,商业道德败坏。

7. 华为有向包括萨达姆·侯赛因、伊朗、塔利班提供服务的长期历史。

8. 华为在收购3Leaf以前曾经策划及参与盗取3Leaf知识产权的商业犯罪。

9. 中国多家国家银行在华为成立后的24年当中向华为提供“无限制的融资”,政府背景明显。

2012年3月26日,澳大利亚政府禁止中国的华为公司在澳大利亚经营的子公司参加“国家宽带网络”(NBN)的竞标,理由是国家安全。华为在澳大利亚的公司自2004年起在澳大利亚运作,它的高管层基本由澳大利亚人组成,董事会里的董事目前有前霍华德政府的外交部长唐纳和维多利亚州前工党政府的总理。唐纳完全否认所谓的安全顾虑,他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表示,整个有关华为参与网络攻击的概念,假设的依据就是它是中国的公司,这极其的荒谬。

2012年10月,美国众议院发布报告,认为中国两家通信设备生产商华为及中兴可能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将两家企业挡在美国市场门外,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对这两家中国企业的产品“涉嫌为中国间谍活动提供便利”的调查耗时近一年,9月中旬,华为和中兴的高管分别被要求在美众院听证会上提供证词。美国众议院没有提出证据显示这两家公司有相应行为,但最终认定其会危害国家安全。 [17][18][19]有一些报道指出,思科等竞争对手积极推动了对华为与中兴的调查。[2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76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