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族元素单质的还原性和氧化性

碳族元素单质的还原性和氧化性,第1张

一、碳族元素的种类、位置和结构特点

C族元素包括C、Si、Ge、Sn、Pb 5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ⅣA族,最外层有4个电子。

(1)Si、Ge是半导体;Sn、Pb是导体;C单质中的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

(2)注意Sn、Se的写法,不要混淆。

二、半导体

常见的半导体单质材料有Si、Ge、Se、Ga 4种,常见的半导体化合物较多,如砷化镓等。

科学上,半导体材料通常在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在已发现的半导体材料中有:Si、Ge和Se,以及某些合成材料。半导体材料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出现,这与分界线附近元素原子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详细的理论有待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三、石墨晶体的导电性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欲认识物质的性质,须先了解物质的结构。

图7-1

研究表明,石墨晶体为片层结构。片层内部,C原子相互以共价键连接成牢固的正六边形。片层之间,以微弱的范德华力相联系。

由于片层内部,每个C原子只提供3个电子形成了3个共价键,因而每个C原子还有1个未成键电子,这些个未成键电子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石墨晶体能够导电。

四、C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随C、Si、Ge、Sn、Pb原子序数的递增:

(1)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单质密度逐渐增大(金刚石除外);

(3)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①石墨的熔点高于金刚石;

②锡反常:熔点低于铅;

(4)金属单质的沸点逐渐降低,非金属单质的沸点也逐渐降低;

(5)非金属性越来越弱,金属性越来越强;

(6)C、Si与H2结合能力依次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降低;

(7)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①H2C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浅红色,H2SiO3(或H4SiO4)不能。

②H2CO3能溶于水,H2SiO3(或H4SiO4)不溶。

(8)碳族元素的化合价主要有+4和+2,碳、硅、锗、锡的+4价化合物是稳定的,而铅的+2价化合物是稳定的。

五、碳族单质熔、沸点的递变规律

C、Si、Ge、Sn、Pb 5种元素中,C、Si是非金属元素,其单质熔沸点递变规律与卤素相同(规律相同、原理不同);Ge、Sn、Pb是金属元素,其单质熔沸点递变规律与碱金属相同。

C、Si、Ge、Sn、Pb中,C、Si形成的是原子晶体,由于C—C键比Si—Si键短,即键能大,因而克服它耗费的能量就多,故其熔点较高。Ge、Sn、Pb形成的是金属晶体,它们的价电子数相同,但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即键长依次增大,键能依次减小,故熔点逐渐降低。由于Si晶体的熔点比Ge晶体高,所以C、Si、Ge、Sn、Pb熔、沸点逐渐降低(熔点Sn反常)。

六、金刚石、石墨熔点的比较

金刚石的熔点是3550℃,石墨的熔点是3652℃~3697℃(升华)。石墨熔点高于金刚石。从片层内部来看,石墨是原子晶体;从片层之间来看,石墨是分子晶体;而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石墨晶体的熔点反而高于金刚石,似乎不可思议,但石墨晶体片层内共价键的键长是1.42×10-10m,金刚石晶体内共价键的键长是1.55×10-10m。同为共价键,键长越小,键越牢固,破坏它也就越难,也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故而熔点应该更高。

七、C族元素的反常规律

在碳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中有三个反常现象,它们分别是:

(1)C、Si、Ge、Sn的+4价是稳定的,Pb的+2价是稳定的。

根据递变规律,C、Si、Ge、Sn、Pb还原性逐渐增强,因而理论上Pb的+4价是比C、Si、Ge、Sn的+4价化合物稳定的,而事实上正好相反:Pb的+4价是极不稳定的,+4价的Pb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2)金属活动顺序表中,Sn排在Pb的前面。

根据递变规律可知,Pb的活泼性比Sn要强,而事实上,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Sn却排在Pb的前面。

(3)Sn的熔点比Pb低。

根据递变规律,熔点Sn比Pb高,而事实上却是Sn比Pb低。

八、C60

(1)C60、金刚石和石墨都是C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C60是60个C原子形成的1个分子,其式量为720。C60间形成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3)与C60相似,C70、C84、C240等相继被发现,它们也是C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九、PbO2、MnO2与浓盐酸(aq)的反应比较

通常Pb有两种化合价:+2价和+4价;+4价Pb因氧化性太强而不稳定,易变为+2价。PbO2氧化浓盐酸的反应如下:

PbO2+4HCl(浓)====PbCl2+Cl2↑+2H2O

不论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化学计量数,还是从Pb、Mn的价态及其变化上,这个反应,跟MnO2氧化浓盐酸的反应很相似: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不同点是PbO2的氧化性更强,不需加热就能将浓盐酸氧化。

AS

英文名: Arsenic

中文名: 砷

原子序号:33

折射率:(solid) 1.001552

原子化焓:kJ /mol @25℃301.3

体积d性模量:GPa22

热容:J /(mol· K)24.64

导电性:10^6/(cm ·Ω )0.0345

导热系数:W/(m·K) 50.2

汽化热:(千焦/摩尔) 34.760

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ppm)0.008

相对原子质量: 74.9216

常见化合价: -3,+3,+5

电负性: 2.2

外围电子排布: 4s2 4p3

核外电子排布: 2,8,18,5

同位素及放射线: As-71[2.7d] As-72[26h] As-73[80.3d] As-74[17.8d] As-75 As-76[26.3h] As-77[39h] As-79[9m]

电子亲合和能: 78.3 KJ·mol-1

第一电离能: 944 KJ·mol-1

第二电离能: 1797.8 KJ·mol-1

第三电离能: 2735.5 KJ·mol-1

单质密度: 5.72 g/cm3

单质熔点: 817.0 ℃

单质沸点: 613.0 升华 ℃

原子半径: 1.33 埃

离子半径: 0.58(+5) 埃

共价半径: 1.2 埃

常见化合物: AsH3 As2O3 As2O5 H3AsO4 As2S3 H3AsO3 As4S4

发现人: 远古就被发现

时间: 0

地点: 未知

名称由来: 希腊文:arsenikon;拉丁文:arsenicum(都是黄色染料的名字)。

元素描述: 铁灰色,松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间。 元

素来源: 见于毒砂(砷黄铁矿)中。

元素用途: 大部分砷的化合物都有致命的毒性,可用作除草剂和灭鼠药。有导电性,可制半导体。砷的某些化合物--叫做砷化物--用来制造油漆、墙纸和陶瓷。

详细说明如下:

1. 砷作合金添加剂生产铅制d丸、印刷合金、黄铜(冷凝器用)、蓄电池栅板、耐磨合金、高强结构钢及耐蚀钢等。黄铜中含有重量砷时可防止脱锌。

2. 高纯砷是制取化合物半导体砷化镓、砷化铟等的原料,也是半导体材料锗和硅的掺杂元素,这些材料广泛用作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红外线发射器、激光器等。

3. 砷的化合物还用于制造农药、防腐剂、染料和医药等。

Pb

中文名: 铅

体积d性模量:GPa 46

原子化焓:kJ /mol @25℃ 铅

194.6

热容:J /(mol· K) 26.650

导热系数:W/(m·K) 35.3

导电性:10^6/(cm ·Ω ) 0.0481

熔化热:(kJ/mol) 4.799

汽化热:(kJ/mol) 177.70

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ppm) 0.01

相对原子质量: 207.2

常见化合价: +2,+4

电负性: 1.6

外围电子排布: 6s2 6p2

核外电子排布: 2,8,18,32,18,4

同位素及放射线: Pb-202[53000y] Pb-203[2.16d] Pb-204 Pb-205[1.5E7y] Pb-206 Pb-207 *Pb-208 Pb-209[3.25h] Pb-210[22.3y] Pb-211[36.1m] Pb-212[10.64h] Pb-214[27m]

电子亲合和能: 101.3 KJ·mol-1

第一电离能: 716 KJ·mol-1

第二电离能: 1450 KJ·mol-1

第三电离能: 3081 KJ·mol-1

单质密度: 11.34 g/cm3

单质熔点: 327.5 ℃

单质沸点: 1740.0 ℃

原子半径: 1.81 埃

离子半径: 1.19(+2) 埃

共价半径: 1.47 埃

常见化合物: Pb3O4 PbO PbO2 :

名称由来: 盎格鲁-撒克逊语:lead(铅);

元素符号来自拉丁文“plumbum”。

元素描述: 铅

有光泽的蓝白色金属,非常柔软,极易延展。

元素来源: 最常见于被称之为方铅矿或硫化亚铅(PbS)的矿物中,偶尔也能发现游离态的铅。

元素用途: 用于焊接、防辐射,也用于制造电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845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