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众多技术逐渐趋向智能化,目前,生活场景智能化已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小到智能玩具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大到智能家电、自动驾驶汽车等。在未来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智能化全面广泛运用成为必然趋势。。全志科技的产品主要是供应给汽车电子、智能家电等智能产品的芯片研发与设计企业,有哪些投资的亮点值得我们重点去关注?下面让我们一块来分析。
在刚开始分析全志科技前,我整理好的芯片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开就可以浏览:宝藏资料!芯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全志科技主要是从事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的研发与设计,主要是设计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这些产品,产品普遍服务于智能家电、车联网、机器人、智能物联网等多个产品领域。
大体阐述完公司基础概况后,大家共同分析一下公司独特的投资价值。
亮点一:提前布局汽车半导体,国内稀缺的车规级半导体供应商
各国加强新能源车发展,新能源车时代孕育而生,同时也会诞生一个智能电动车时代。这个过程中,半导体芯片显得尤为重要,而汽车相关芯片不同于手机相关芯片,汽车厂商对车规级芯片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良品率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当获得门槛极高AEC-Q系列认证时,就可以进去车规芯片供应链了。
全志科技从2014年开始研发布局车规级芯片,已经拿下了AEC-Q100的认证,成功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的车规级半导体供应商。来日,汽车电子化率+电动化率日益增强,公司在研发更多汽车品牌的基础上,导入了客户,汽车半导体迟早会是公司最有增长潜力的项目。
亮点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爆发,公司撞上风口
全志科技有了多年的技术积累经验,还有多元化产品的布局,以AI全面赋能为助力,与多家行业标杆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且在算法、算力、产品、服务多方面配合客户调整,让AI语音、AI视觉应用更加系统,将有关智能家电、智能监控、辅助驾驶等方面的AI产品实现量产化,目前合作的多家企业都属于龙头企业,有美的、格力、小米、石头科技等。
随着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的到来,公司也扶摇直上,在未来可以充分受益从而可以顺利成功的步入高速增长阶段。
由于篇幅受限,全志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其他资料,我都为你们里出来放在这个链接中了,戳开这个链接便能看到:【深度研报】全志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AIOT领域:按照IDC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物联网支出达到6904.7亿美元,中国市场在当中占比23.6%。在IDC预测下,2025年这个支出将达到1.1万亿美元,每一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1.4%,并且中国市场占比已经达到了25.9%,物联网市场规模排名世界第一。
汽车半导体领域:受智能驾驶逐渐普及的影响,电子化率+电动化率提升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走向,这期间,汽车半导体也会进入快速发展期,从数据上来看,在半导体下游应用中,汽车半导体很大几率是增速最给力的部分。
总体而言,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全志科技在智能化领域积极布局,未来将会拥有充分的利益并迎来飞速发展,认为公司未来的表现优异。可是文章具有一定的延缓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全志科技未来行情,直接打开网址,有专门的投资顾问为你解析股情,看看全志科技的估值是否有出入:【免费】测一测全志科技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0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一众技术,都持续往智能化发展当前,生活场景智能化随处可见的,小到智能玩具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大到智能家电、自动驾驶汽车等。在以后,跟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化普及的全面运用成为未来的趋势。全志科技的产品主要是提供给汽车电子、智能家电等智能产品的芯片研发与设计企业,有什么投资的亮点值得我们重点去关注?接下来一起来阐述。
在刚开始分析全志科技前,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整理好的芯片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芯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全志科技主要是经营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的研发与设计业务,主要是研究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这些产品,产品的使用领域一般是智能家电、车联网、机器人、智能物联网等多个产品领域。
粗略讲述完公司基础概况之后,大家共同分析一下公司独特的投资价值。
亮点一:提前布局汽车半导体,国内稀缺的车规级半导体供应商
各国都耗费精力在新能源车发展方面,新能源车时代登场,同时也会产生一个智能电动车时代。这个过程中,半导体芯片是核心,而汽车相关芯片与手机相关芯片有着巨大的差异,对于车规级芯片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良品率,汽车厂商的标准是很高的,当获得门槛极高AEC-Q系列认证时,就可以进去车规芯片供应链了。
从2014年开始,全志科技就开始投入不少精力用于研究车规级芯片,已经收到了来自AEC-Q100的认证,成为国内稀缺的车规级半导体供应商。在未来,由于汽车电子化率+电动化率加快了速度,并且公司会有更多汽车品牌研发成功并导入客户,汽车半导体未来会发展成为公司最有潜力的增长引擎。
亮点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爆发,公司撞上风口
全志科技有多年的技术积累经验,以多元化产品进行布局,依靠AI全面赋能,与多家行业标杆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且在算法、算力、产品、服务等方面协同客户实行整合,打通AI语音、AI视觉应用的完整链条,将有关智能家电、智能监控、辅助驾驶等方面的AI产品实现量产化,我们的合作对象包含美的、格力、小米、石头科技等都属于优秀的龙头企业。
随着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的到来,公司也将顺应时代发展,在未来可以充分获利从而踏入高速增长阶段。
出于文章字数着想,其余全志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信息,学姐我已经给你们整理好了,点开下文就能浏览:【深度研报】全志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AIOT领域:IDC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在2020年总支出为6904.7亿美元,其中23.6%是中国市场占有的。经IDC预测,全球物联网市场在2025年时,有望达1.1万亿美元,每一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1.4%,其中,中国的市场占比一直在提升,现在已经达到25.9%,物联网市场规模位居全球榜首。
汽车半导体领域:受智能驾驶逐渐普及的影响,未来电子行业电子化率+电动化率提升趋势的力量势不可挡,这期间,汽车半导体也会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数据,在半导体下游应用中,汽车半导体很有可能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分。
总之一句话,智能化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全志科技在智能化领域积极布局,以后将收获充足的利益并且得到高速发展,看好公司未来表现。不过文章有一定的滞缓,如若想更加确凿地了解全志科技的前景,直接点击链接,你可以向投资方面的专家咨询股情,看下全志科技的估值是否正确:【免费】测一测全志科技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科创板日报》(编辑 郑远方), 日前,全球半导体厂商相继公布2021年全年业绩的同时,也展开了2022年行业展望。
通过10家公司财报及电话会议内容——包括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瑞萨电子5家IDM厂商,台积电、格芯、中芯国际3家晶圆代工厂商,以及ASML、Lam Research 2家设备厂商,《科创板日报》整理出各家对2022年行业走向的大致判断。
总体上,虽说“缺芯渐入尾声”的疑虑已笼罩市场多时,但从多家厂商的表态来看, 目前库存水平仍远不及预期,产业链依旧难以摆脱供应短缺。
针对芯片供应短缺具体结束时间,各家答案不尽相同。乐观者如英飞凌认为,有望在今年告别芯片短缺;而恩智浦却给出完全相反的意见,认为今年难以收尾。
ASML则认为无需担心供需反转,其指出半导体增长前景的确需要大幅扩产;同时,行业自身会设法避开供应过剩,以“维持一个无障碍、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 此前“需求分化”的消息也得到进一步论证。 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厂作出了“景气分化、不同应用领域需求各异”的判断;中芯国际还提出,地区需求也将分化。
下游需求极为强劲,多家企业手握大额订单,远高于产能规划水平。细分领域中,车用芯片则成为各大厂商一致看好的领域。
【整体订单情况】
部分厂商已透露目前具体在手订单/预付款金额,从“订单能见度高”、“订单量远超供应”等乐观表述中,不难看出需求高涨的盛况依旧。
英飞凌:
新签订单大幅超过取消的订单量。不过公司也提醒,部分订单或意在防备短缺,因此随着供应改善、重复下单取消,未来几个季度这一订单金额或将大幅下降。
恩智浦:
在手订单已远远超过供应能力,能见度达2023-2024年,目前“没有任何订单取消或改期”。
意法半导体:
订单能见度较高,在手订单超过18个月水平,远高于公司目前及2022年规划产能。
瑞萨电子:
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手订单额超过1.2万亿日元;2022全年已确认订单也在增长。
台积电:
截至2021年底,已收到67亿美元预付款。总体来说,来自IC设计与IDM委外等订单增加,“晶圆代工今年会是个好年”。
【库存】
• 恩智浦:
2021年Q4,库存水位进一步降低;渠道库存水位也小幅下降至1.5个月。恩智浦预计,2022年供需情况将于2021年类似。
• 德州仪器:
2021年Q4,德仪库存水位为116天,较前一季度高出约4天水平,但仍低于公司130-190天的目标。
【 汽车 芯片】
在本次统计的10家企业中,除设备厂商之外,其余所有公司均表现出对 汽车 业务增长的强烈信心。
整体上,2021年半导体厂商 汽车 芯片业务营收已有较大增幅,2022年也已获新订单在手。未来电动化、智能化仍是这一市场的两条增长主线:电动 汽车 方面,驱动因素包括充电基建、动力电池电源管理芯片;智能驾驶方面,则包括L2+/L3级智能驾驶发展、4D成像雷达等。
• 英飞凌:
汽车 芯片需求“远超”公司供给能力,库存水位也严重低于正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英飞凌指出,除电动/智能 汽车 本身之外,充电基础设施也是需求增长的另一大驱动力。
• 恩智浦:
得益于电动 汽车 及L2+/L3级智能驾驶发展, 汽车 领域订单稳定性明显增强,公司2022年已有订单在手。值得注意的是,只要芯片短缺情况仍在持续,整车厂便会将芯片供应及自身产能优先供给高端车型,以获得更高盈利。
• 意法半导体:
今年车用芯片产能已售罄。预计未来85%的 汽车 芯片将落在16nm-19nm制程。
• 德州仪器:
2021年全年,工业、 汽车 两大领域将是德仪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
• 瑞萨电子:
汽车 领域业务增长驱动力强劲,包括车规级MCU等相关芯片配备数量增长、产品价格上涨、整车厂生产恢复、确保库存。
• 台积电:
预期2022年, 汽车 业务增长将高于公司整体水平。
• 格芯:
预计今年 汽车 业务会有季度波动,但总体依旧非常看好终端需求的强劲增长潜力;且部分客户将在2023年开始在4D成像雷达及动力电池电源管理方面开始发力,格芯有望受惠。
• 中芯国际:
物联网、电动 汽车 、中高端模拟IC等增量市场需求旺盛,存在结构性产能缺口。
【其余业务】
除 汽车 芯片之外,被提及的其余增长点则较为分散。其中,工业、物联网领域需求被提及频次相对较多,基建、数据中心、AI、元宇宙、碳化硅也受部分企业看好。不过,多数厂商预计,消费电子需求或将进一步疲软。
• 英飞凌:
今年SiC(碳化硅)业务营收将翻倍增长达3亿欧元,这一领域需求同样明显高于现有产能。
• 瑞萨电子:
工业/基建/物联网需求同样高涨,不过瑞萨预计,今年Q1其营收及客户需求量环比增幅将低于 汽车 芯片。
• 格芯:
智能移动终端市场中,Wi-Fi 6、5G图像传感器、电源应用需求;通信基建、数据中心市场需求;物联网有望成为格芯2022年增长最快业务领域。
• 台积电:
细分应用市场中,某些市场强劲势头可能会放缓或调整。预期2022年,HPC、 汽车 业务增长将高于公司整体水平,物联网增速与公司水平一致,智能手机业务略低于公司水平。
• 中芯国际:
手机和消费电子市场缺乏发展动力,存量市场供需逐步平衡;物联网、电动 汽车 、中高端模拟IC等增量市场需求旺盛,存在结构性产能缺口。
• Lam Research(泛林/科林研发)
AI、物联网、云计算、5G及元宇宙将成为强劲增长驱动力,全年晶圆设备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