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热能直接变成电能?有什么办法?

怎样使热能直接变成电能?有什么办法?,第1张

太阳能板能把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发电方式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方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

(1) 光—热—电转换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由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成工质的蒸气,再驱动汽轮机发电。前一个过程是光—热转换过程;后一个过程是热—电转换过程。

(2) 光—电直接转换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

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技术,只有太阳能光伏板可以把太阳的辐射热直接转换成电能。热电转换材料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全固态能量转换方式,无需化学反应或流体介质,

因而在发电过程中具有无噪音、无磨损、无介质泄漏、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军用电池、远程空间探测器、远距离通讯与导航、微电子等特殊应用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扩展资料:

太阳能板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1) 钢化玻璃: 其作用为保护发电主体(如电池片),透光其选用是有要求的:

(2) EVA: 用来粘结固定钢化玻璃和发电主体(电池片),透明EVA材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组件的寿命,暴露在空气中的EVA易老化发黄,从而影响组件的透光率,从而影响组件的发电质量除了EVA本身的质量外,组件厂家的层压工艺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EVA胶连度不达标,EVA与钢化玻璃、背板粘接强度不够,都会引起EVA提早老化,影响组件寿命。

(3) 电池片: 主要作用就是发电,发电主体市场上主流的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片、薄膜太阳能电池片,两者各有优劣。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设备成本相对较低,但消耗及电池片成本很高,但光电转换效率也高,在室外阳光下发电比较适宜。

薄膜太阳能电池片,相对设备成本较高,但消耗和电池成本很低,但光电转化效率相对晶体硅电池片一半多点,但弱光效应非常好,在普通灯光下也能发电,如计算器上的太阳能电池。

(4) 背板: 作用,密封、绝缘、防水。一般都用TPT、TPE等材质必须耐老化,大多数组件厂家都质保25年,钢化玻璃,铝合金一般都没问题,关键就在与背板和硅胶是否能达到要求。

(5) 铝合金: 保护层压件,起一定的密封、支撑作用。

(6) 接线盒: 保护整个发电系统,起到电流中转站的作用,如果组件短路接线盒自动断开短路电池串,防止烧坏整个系统接线盒中最关键的是二极管的选用,根据组件内电池片的类型不同,对应的二极管也不相同。

(7) 硅胶: 密封作用,用来密封组件与铝合金边框、组件与接线盒交界处有些公司使用双面胶条、泡棉来替代硅胶,国内普遍使用硅胶,工艺简单,方便,易 *** 作,而且成本很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能板

热电效应是一个由温差产生电压的直接转换,且反之亦然.简单的放置一个热电装置,当他们的两端有温差时会产生一个电压,而当一个电压施加于其上,他也会产生一个温差.这个效应可以用来产生电能、测量温度,冷却或加热物体.因为这个加热或制冷的方向决定于施加的电压,热电装置让温度控制变得非常容易.

两种不同金属构成的回路中,如果两种金属的结点处温度不同,该回路中就会产生一个温差电动势.这就是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

塞贝克发现,当两种不同金属组成闭合回路且结点处温度不同时,指南针的指针会发生偏转.于是他认为温差使金属产生了磁场.但是当时塞贝克并没有发现金属回路中的电流,所以他把这个现象叫做“热磁效应”.后来,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重新研究了这个现象并称之为“热电效应”.

不同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具有不同的自由电子密度,当两种不同的金属导体相互接触时,在接触面上的电子就会扩散以消除电子密度的差异.而电子的扩散速率与接触区的温度成正比,所以只要维持两金属间的温差,就能使电子持续扩散,在两块金属的另两个端点形成稳定的电压.由此产生的电流通常每开尔文温差只有几微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946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