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
半导体的创始人是陈维和。陈维和,1952年出生,湖南湘潭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特聘专家,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1986年,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投入到了华虹半导体的创业中,并开创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先河。中国半导体发展自新中国发展以来,积累了数代人的心血。曾经的努力与挫折,既奠定上中国半导体工业的基础,又被先进国家拉大了距离。回头再看这一个个中国半导体产业留下的脚印,相信在新的时代,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会有新的发展。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半导体点接触式
晶体管,从而开创了人类的硅文明时代。1956年,我国提出“向科学进军”,根据国外发展电子器件的进程,提出了中国也要研究半导体科学,把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之一。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首先举办了半导体器件短期培训班。请回国的半导体专家黄昆、吴锡九、黄敞、林兰英、王守武、成众志等讲授半导体理论、晶体管制造技术和半导体线路。在五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在北京大学开办了半导体物理专业,共同培养第一批半导体人才。培养出了第一批著名的教授:北京大学的黄昆、复旦大学的谢希德、吉林大学的高鼎三。1957年毕业的第一批研究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北京大学微电子所所长)、工程院院士许居衍(华晶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和电子工业部总工程师俞忠钰(北方华虹设计公司董事长)。 1957年,北京电子管厂通过还原氧化锗,拉出了锗单晶。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机部十局第十一所开发锗晶体管。当年,中国相继研制出锗点接触二极管和三极管(即晶体管)。 1958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和仙童公司各自研制发明了半导体集成电路(IC)之后,发展极为迅猛,从SSI(小规模集成电路)起步,经过MSI(中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到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然后发展到现在的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最近的ULSI(特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发展到将来的GSI(甚大规模集成电路),届时单片集成电路集成度将超过10亿个元件。 1959年,天津拉制出硅(Si)单晶。 1960年,中科院在北京建立半导体研究所,同年在河北建立工业性专业化研究所――第十三所(河北半导体研究所)。 1962年,天津拉制出砷化镓单晶(GaAs),为研究制备其他化合物半导体打下了基础。 1962年,我国研究制成硅外延工艺,并开始研究采用照相制版,光刻工艺。 1963年,河北省半导体研究所制成硅平面型晶体管。 1964年,河北省半导体研究所研制出硅外延平面型晶体管。 1965年12月,河北半导体研究所召开鉴定会,鉴定了第一批半导体管,并在国内首先鉴定了DTL型(二极管――晶体管逻辑)数字逻辑电路。1966年底,在工厂范围内上海元件五厂鉴定了TTL电路产品。这些小规模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主要以与非门为主,还有与非驱动器、与门、或非门、或门、以及与或非电路等。标志着中国已经制成了自己的小规模集成电路。 1968年,组建国营东光电工厂(878厂)、上海无线电十九厂,至1970年建成投产,形成中国IC产业中的“两霸”。
张汝京在德州仪器工作时就开始了他与半导体的不解之缘。创业后,他将利用自己所有的经验发展mainland China的半导体产业。作为半导体发明家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的开创者,张汝京先后在美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省等地兴建并管理了近20家晶圆厂。 2000年4月,张汝京来到上海建立SMIC,目标是成为一流的铸造厂。张汝京带领SMIC在上海建造了三座8英寸晶圆厂,并在天津收购了摩托罗拉的一座8英寸工厂。此外,北京的一家12英寸晶圆厂已经投产。 2003年,SMIC的收入为3.65亿美元。虽然离行业老大还很远,但年营收增长率高达6.3倍,是全球最惊人的晶圆制造公司。2004年上半年,SMIC的收入达到4亿美元,超过了其2003年的业绩。 2004年3月赴港、美上市时,根据研究机构IDC的研究报告,2004年第三季度,SMIC产值超过新加波授权半导体,成为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成为晶圆制造业的“探花”。 2009年11月10日,据国外媒体报道,SMIC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汝京宣布辞职。据透露,张汝京的离开可能是因为TSMC指控SMIC侵犯了其专利财产权。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01373f082025aaf4a04b028fcedab64034f1a1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