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散热器半导体是什么意思

手机散热器半导体是什么意思,第1张

就是手芯片生的量及散出去。要不然致芯片

半导体散热器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散热装置,于1960年左右才出现,然而其理论基础可追溯到19世纪。

这现象最早是在1821年,由一位德国科学家ThomasSeeback首先发现,不过他当时做了错误的推论,并没有领悟到背后真正的科学原理。

半导体散热片本身是通过消耗电能来提高热量传输速度的东西。分冷面和热面,通过消耗电能来将冷面的热量传递到热面。热面的发热量比较大,所以要保障有一定的散热能力。热面温度越高,冷面的降温效率越低,最后有可能导致整个半导体散热片被熔毁。

一般有些散热器它是有一种半导体功能的,就是将散热器类装入水,然后它的水就会自动凝结成小冰珠附着在手机背面上,但是这种是不会给手机造成任何进水或者危害的。

因为他毕竟是小冰猪,而且他是散热器散发出来的,它已经极大的溶解掉了水中的有机成分,只留下一些水蒸气,而水蒸气的密度非常的低,非常容易被融化。

手机散热器风冷好。手机“散热设备”内含有制冷晶片,合金散热柱,机身搭载5叶扇。原理是通电后风扇启动,两侧风道引流加持,让整个机身实现空气循环,来降温内部的制冷晶片,通过贴在手机背部的方式去逐渐降温。但不足的是制冷晶片本身背后大量的发热需要通过背部风扇排出,排风口正好就对着我的双手,机身过宽不方便使用,齐能达到2摄氏度。也是非常不错的手机散热器。

这个我还真不是太了解,你说的半导体散热估计是类似于热电偶的方式,和我们饮水机半导体制冷方式差不多的,需要特殊材质的散热片。效率确实不怎么样。我看到别人的评测报告,要搬走100W的热量,大概自身要有35W的电功耗。再加上成本的原因,确实很难推广使用。

具体的原理什么的你可以参考我提供的链接,百度百科有详细的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1563091.htm

基本上目前用的很少,还是风扇来的实在。实在不够用,还可以水冷啊。

希望你对有些作用。

 一般来说,热管中都会有一个吸液芯,同时装有液体,其中一端受热,液体会蒸发吸热,接着在另一端冷凝放热,在重力作用、毛细作用下,通过吸液芯回流到热段,实现导热,而因为热管中确实存在液体,所以要说热管导热是水冷散热,也说得过去。至少,在这样的作用下,热管的等效导热能力基本可以超过任何一种已知的金属材料。 可以看到,虽然目前手机所采用的散热方案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水冷”,不过效果上,就目前来说,算是最佳解决方案了。

了解了目前手机的“水冷散热”,相信很多朋友对手机的各类散热方案会比较感兴趣,下面就为大家按照智能手机发展的顺序梳理一下。

石墨散热

首先出现的关于散热的关键词,自然要数“石墨散热”了,我们知道,石墨是一种良好的导热材料,它是元素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碳稳定,所以在多种工业用途中碳元素构成的东西是普遍存在的。目前我们认识的石墨具有耐高温、导电导热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可塑性以及抗热震性。仅在导热性一条上,也是可以超过钢、铁、铅等多种金属材料的。

具体原理上,石墨散热的散热原理实际上是利用了石墨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它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同时延展性又强,可以贴附在手机内部的电路板上面,既可以阻隔元器件之间的接触,也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由于导热性能高,它可以很快将处理器发出的热量传递至大面积石墨膜的各个位置进行热量扩散,从而间接起到了散热作用。石墨散热材料目前应用在其他各大品牌的手机/平板当中,俨然成为散热的基础配置了,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

金属背板散热

早先塑料材质的智能手机受限于芯片和 PCB 的工艺,手机壳内部的空闲体积还比较大,只有石墨层的情况下也基本能够满足芯片散热需求。而随着机身变得更加轻薄以及金属框架的加入,手机内的可供空气流通的空间越来越小,散热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才能满足芯片在低温环境中平稳运行。

所以,后来推出的一些手机在采用了金属外壳的产品中使用了一种金属背板散热的技术,它在使用石墨散热膜的基础上,在金属外壳的内部也设计了一层金属导热板,它可以将石墨导出的热量直接通过这层金属导热板传递至金属机身的各个角落,这样一来密闭空间中的热量便能迅速扩散并消失,握持时人也不会感受到太多的热量存在。

导热凝胶散热

接着是导热凝胶散热,关于这种方式,大家应该也是比较熟悉的,其实和电脑的处理器和散热器中间的那种硅脂层是一个原理,其作用是让处理器散发的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到散热器上从而散发出去。

同理,这样的技术也可应用在手机处理器当中,此前一些手机的处理器上便采用了类似于硅脂的导热凝胶散热剂,这样做比只贴有石墨散热膜的效果更好,热传导会更加迅速。

冰巢散热

然后就要说到冰巢散热技术了,这项散热技术在此前也算得上是一种黑科技了,只不过没有闹到很大的程度,它是一项散热新技术。其散热原理同样借鉴了电脑中常用的导热硅脂,填充发热点与导热结构之间的缝隙,以达到更快散热的作用,和导热凝胶散热技术相似。只不过其采用的散热材料不是导热凝胶或硅脂,而是一种类液态金属的相变材料。

相变材料指的是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吸收或释放大量热量的材料,这种类液态金属的相变材料会在温度升高时逐渐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它除了传导热量之外,也吸收了一部分热量。其实从效果来看,这种散热方式也是不错的,不过这种散热方法相对上面三种,因为相变材料与金属屏蔽盖的结合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成本要高出很多。

热管散热(水冷散热)

最后就是热管散热技术了,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水冷散热”技术,关于其原理,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该技术其实并不是首次在手机中出现的,2013年5月,日本一家智能手机厂商就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采用热管散热技术的手机。其内部封装了一条充满纯水的热管,长约10厘米,热管和处于主板平行位置的石墨散热片充分结合,迅速将处理器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聚碳酸酯外壳上,以实现散热的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2146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