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即将复苏,芯片半导体即将爆发,盘点10只半导体龙头股

全球经济即将复苏,芯片半导体即将爆发,盘点10只半导体龙头股,第1张

芯片一直以来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一直在围绕我们的生活在运转,无论是在特斯拉 汽车 、烤面包机还是烘干机。随着全球经济迎来复苏,芯片有可能会出现一种供不应求的现象。该现象将有可能带动芯片的价格上涨和通胀上升。芯片半导体概念股或将迎来新的一轮炒作,俞哥特整理份芯片半导体龙头股供大家参考。

兆易创新 公司核心产品为存储器的NOR系列闪存,MCU微控制器产品和指纹芯片和触控芯片等传感器产品。兆易创新作为一家本土的半导体公司,采用的是无晶圆厂的运营模式,公司产品线均跻身全球前三。为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公司今年将推出首颗19nmDDR4产品。面对国内外“缺芯”的问题,兆易创新表示年底将会量产最新车规MCU产品。该产品对车辆的作用极大,平均一辆车上使用的MCU达到70颗,但凡缺少一颗,就会卡住整车的生产

景嘉微 :公司是国内GPU龙头,也是国内唯一能自主研发出GPU的企业。公司主要在信息探测、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高可靠、高品质的解决方案、产品和配套服务。产品主要包括图形显控、小型专用化雷达和芯片等,主要应用于军用领域。 对于景嘉微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如果对于投资方面想不明白,你可以参考目前的市场氛围如果光刻机、CPU的龙头公司如果上市,市值要多少,这样一想就豁然开朗了。

扬杰 科技 :国内功率器件龙头公司。公司 汽车 电子相关产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MOSFET,公司第三代半导体已经实现批量销售。关于产品价格方面,近期有做上涨调整,总体来看还是呈涨价趋势。2021年公司产能继续大幅扩张,2021年公司产品价格上调幅度大约为5-15%。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晶圆厂,在全球纯晶圆代工领域排名第四。公司的业务除了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外,还在设计服务与 IP 支持,光掩膜制造以及凸块加工及测试方面提供完备配套服务。业务覆盖下游绝大部分,在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计划2021年将投入43亿美元用于扩充公司业务。中芯国际计划今年成熟12英寸产线扩产1万片,成熟8英寸产线扩产不少于4.5万片。在实体清单影响下,公司会考虑加强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平台开发和布建,并拓展平台的可靠性及竞争力。

三安光电 :公司主要从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微波通讯集成电路与功率器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随着lED行业的回暖,以及公司半导体业务的爬坡快速增长,公司在未来三年内业务将会迎来快速增长,公司盈利能力也将进行爬升。

士兰微 :公司是集成电路的龙头公司,公司的MOSFET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也是目前国内拥有全部MOSFET主流器件结构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主要企业。公司的 车用IGBT模块也已交付上汽、北汽等国内知名厂商测试,开始小批量供货;MEMS传感器打入小米、华为等国内大客户。

公司作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领先企业,已掌握和拥有的技术可从事中高端产品的开发,核心技术在中国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凭借持续大力研发投入和坚持IDM模式积累的技术优势,公司产品竞争力强,且在下游市场高景气度驱使下,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北方华创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基础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深度布局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和精密元器件,产品体系具有较强竞争力。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 定增募资85亿元,将受益行业扩容+国产替代持续成长

长电 科技 :公司是全球知名三极管制造商,国内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龙头企业。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微系统集成和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微系统集成一站式服务。 由于国外疫情影响,全球封测产能严重的吃紧,公司的订单充足,国内疫情以及得到了控制。作为全球第三,大陆第一 的封测龙头,公司将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从中受益。

北京君正 :公司是国最具发展潜力IC设计公司,是国内拥有自主创新CPU核心技术的极少数公司之一,是国内出货量最大的自主设计嵌入式CPU 芯片供应商。

紫光国芯 :公司存储器芯片业务深耕国产计算机的应用需求,产品继续在服务器、个人计算机、机顶盒、电视机等方面稳定出货,强化了国产DRAM存储器供应商的领导地位。公司自主创新的内嵌ECC DRAM存储器产品,在有安全和高可靠性要求的工控、电力、安防、通讯和 汽车 电子等领域已实现批量销售。新开发的平面SLC Nand Flash产品已经完成验证,开始客户试验。

不过是供求关系的相对变化而已。如果那说的是机械硬盘(HDD),里面都是马达机械臂磁头半导体激光器和磁碟这些组成,受半导体产能影响的相关度不大。如果说的是固态硬盘SSD,2021年第一季度一直在降,因为电脑等消费端(client/ retail)的需求预期一直在降,会降到疫情之前。疫情期间NAND晶圆的备货水位是充足的。不过第二季度开始很大可能要涨回去:1)各家NAND大厂会主要以企业级市场比如服务器存储阵列应用为重心 2)新世代产品上市,旧款库存并不多。3)众所周知的一点,美国德州的寒潮直接让三星奥斯汀厂停工到3月2日,月底才爬坡到受灾之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实习生谢韫力 上海报道

闻泰 科技 (600745)在 汽车 电子的布局有了新进展。

3月9日晚间,闻泰 科技 (600745)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于2021年设立了中国研究院,专注高压功率器件、模拟 IC 等新产品研发方向,目前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简称“IGBT”)系列产品已流片成功,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

IGBT是电源转换的核心器件,也是新能源与节能低碳经济的主要支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光伏、工控等领域,近年来被认为是半导体中最确定性增长的细分行业。

3月10日,闻泰 科技 证券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公司IGBT的应用不会限于新能源 汽车 ,还有光伏产业等。”

或受上述消息影响,3月10日,闻泰 科技 早盘一度大涨逾7%,截至收盘,报108.3元,涨幅4.6%,总市值1350亿元。

根据公告,闻泰 科技 的IGBT流片成功,但仍需经过客户验证,后续量产计划具有不确定性。

虽然只是一个产品进展公告,背后却折射出闻泰 科技 更大的野心和布局。

实际上,以全球最大的手机ODM企业而闻名的闻泰 科技 ,已经全面布局 汽车 电子。

就在去年底,闻泰 科技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目标是成为 汽车 电子行业的智能 汽车 和智慧出行的前装车规级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从软件到硬件再到制造的一整套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座舱、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产品研发。”

目前,闻泰 科技 的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半导体业务、产品集成业务和光学业务。其中半导体业务的主体便是安世半导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IGBT产品的研发主体也是安世半导体,而其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就可视作布局 汽车 芯片领域的开端。

据悉,安世半导体业务收入的一半左右是来自 汽车 领域。在 汽车 电动化方面,安世半导体与 汽车 Tier1供应商、各大车厂保持着长期和紧密的合作关系,安世半导体大量车规级芯片和器件可以应用在公司车载产品上。

2020年以来, 汽车 行业缺芯引发全球连锁反应,尤其是 汽车 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对车规半导体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也是在这一年,闻泰 科技 实现了对安世半导体的百分百控股。

2021年前三季度,安世的盈利能力达到 历史 最高水平,对增厚闻泰业绩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近一年来,闻泰 科技 在 汽车 电子领域的投资还在不断加强。

去年8月,闻泰 科技 发布公告称,安世半导体完成了对英国芯片制造商NWF母公司NEPTUNE 6 LIMITED的收购。据悉,NWF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之一,主要生产用于 汽车 的功率半导体芯片,根据IHS统计,NWF2020年收入中92%来自于功率器件,8%来自于模拟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闻泰 科技 了解到,虽然收购的英国公司Newport产品包括IGBT、CMOS、MOSFET、模拟芯片等,但此次IGBT研发不是靠收购的公司。“公司一直以来就投入了很多精力在IGBT研发上,是未来业务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相关人士说。

更早些时候,闻泰 科技 宣布将投入120亿元在上海建造一座12英寸晶圆厂,生产用于电动 汽车 的功率芯片和晶体管等分立器件。该工厂预计将于2022年7月投入运营,年产能高达40万个晶圆。

闻泰 科技 在受访时并未向记者透露 汽车 行业的具体客户,但记者注意到,上海临港周边聚集了一批新能源车企,包括特斯拉、上海 汽车 、岩峰 汽车 等。

为什么IGBT流片成功的消息值得闻泰 科技 一个公告?

因为对市场来说,IGBT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此前报道中指出,在传统燃油车中,MCU价值占比最高,达到23%;其次为功率半导体,达到21%;传感器排名第三,占比为13%。

而在纯电动 汽车 中,由于动力系统由内燃机过渡为电驱动系统,传统机械结构的动力系统被电动机和电控系统取代,其中电控系统需要大量的逆变器,对IGBT、MOSFET等功率器件产生了大量需求,推动了功率半导体在纯电动车的价值占比大幅提升至55%,MCU和传感器价值占比分别为11%和7%。

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IGBT的市场空间将被极大激发。

另一方面,相比于消费级芯片,车规级芯片在温湿度、出错率等方面有更严苛的要求,市场规模十分有限,且其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使得代工厂往往优先把产能安排给利润高的消费级芯片。这也使得能研发生产车规IGBT的厂家更为稀缺。

在不久前结束的投资者调研中,闻泰 科技 董秘高雨表示,从2022年来看,不仅传统 汽车 上电子器件的增多,应用场景更多,对功率器件需求成数倍增长;新能源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对安世的产品的需求也非常旺盛。“这是今年市场对安世产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也因此,安世的产品价格更能体现出我们的车规半导体优势。总的来讲,安世半导体因其产品的车规属性,在2022年的量价优势突出。”

而从闻泰在 汽车 电子的扩张策略来看,一方面是增加新品的投入,另一方面则是扩大产能。

“2021年安世半导体的新产品的收入占比还不高。目前公司已对安世半导体加大研发投入,强势进入IGBT、中高压MOSFET、 Analog、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市场。未来,新产品将支持公司收入快速增长。”高雨说。

同时,安世将继续提升自有产能、扩充外协产能,其中,2021 年安世收购的Newport晶圆厂在2022年将贡献较多的产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2163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