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4月至今,隆基绿能已经11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
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博士表示:“电池转换效率每提高0.01个百分点都意义重大。”
一直以来,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绿能以“善用太阳光芒,创造绿能世界”为使命,坚持创新与价值创造,并通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力促降本增效,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推动光伏成为可负担的清洁能源。
从半导体技术的积累到推动单晶硅片领域的技术革命,从推动单晶重回主流到正式提出用太阳能科技改变地球生态,再到布局绿色氢能产业,隆基绿能一路走来,记录着光伏行业的发展变迁,引领着能源行业变革。
而在这其中,创新贯穿始终。
专注单晶 技术革命
中国光伏行业几十年的发展壮大之路,靠的就是不断的创新。而隆基绿能,从最初就带着创新的基因。
16年前,当市场大多看好多晶路线时,初入光伏行业的隆基绿能却经过战略研判,坚定地选择了当时并不被看好的单晶路线。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的意识,是很难做出这一选择的。
当然,这背后并非想当然的一时冲动,而是源于隆基绿能管理团队对光伏行业“第一性原理”——度电成本最低的深刻洞察。
此后,隆基绿能一直致力于单晶技术的推广应用。
巨大的转机出现在2012年。当时,隆基绿能大胆采用了昂贵且尚不成熟的金刚线切片技术。之后的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数据显示,采用金刚线切割技术后,单晶硅片的切割速度提高了2-3倍,且随着损耗的降低,出片率提高了15%。金刚线等技术的采用使得2019年单晶切片成本较2011年相比下降了79%。此后,单晶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开始凸显,隆基绿能也进入了自己的快速成长期,成为了单晶领域光伏技术的引领者。
到2013年10月,隆基绿能硅片年度出货量突破1GW,并在当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供应商。
到2015年10月,隆基绿能单晶硅实现100%切片产能切换金刚线切片,经过两年的技术研发,具备薄至110μm的薄片技术。
金刚线的“威力”远不止于此。据当时的相关数据测算,在采用金刚线切片后,国内整个光伏业每年可节省成本约300亿元。
引领行业 产业升级
面对当时以多晶硅为主流的下游市场,隆基绿能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仍面临市场的认同问题。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介绍:“行业在那个阶段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单晶的价值,甚至在阻碍这个路线的发展。单晶出口价格很贵,下游很多企业也把单晶视为高端小众市场看待,觉得卖得贵、赚得更多,这实际上阻碍了单晶价值向终端的传递。”
另外,下游几乎所有的电池和组件大厂都在多晶技术上布局大量产能,而让他们改路线无异于“要命”。
在此情况下,李振国决定自己来打通这条路。2014年11月,隆基绿能收购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85%股权。这标志着隆基绿能正式拓展至太阳能电池、组件业务领域,开始直接面向终端电站客户,推广单晶产品。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5年,国家推出了“领跑者计划”,对光伏组件转化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时,只有20%多晶产品能够达标,而80%单晶产品都符合要求。隆基采用了什么样的政策
不要。无锡中环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截止到2022年7月22日,根据查阅中环印材官网得知,中环应材的工作是对高效太阳能电池用超薄硅单晶金刚线切片研发工作,需要时常的进行更换位置进行工作,上班时间为每日12小时,并不是一直需要站着工作的,必要时还需要坐下才能够进行 *** 作。中环应材不是一做错就被开除。尤其是刚刚接触做错事情也是难免的,开不开除也要看事情的严重程度,一般是不会开除的,如果对公司造成巨大损失的才可能会开除。
无锡中环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中环应材”)是中环股份全资子公司,位于江苏省宜兴市经济开发区,项目总投资额30亿元。主要从事高效太阳能电池用超薄硅单晶金刚线切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投产后单晶硅片年产能将达到10GW。公司致力于半导体节能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创投于一体的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旗下拥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个省部级研发中心、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