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碧桂园发布2020年财报,在去年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经济 社会 、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趋严的背景下,公司依然取得理想经营绩效,财务稳健性进一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保持强劲,有息负债、融资成本双双下降,资本充裕,让碧桂园拥有从容应对市场波动的底气。
数据显示,公司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5707亿元,同比增长3.3%,销售业绩再创新高,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期内实现总收入约4629亿元;毛利约1009亿元,净利润约541亿元,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350亿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碧桂园共实现权益合同销售回款额约人民币5193亿元,权益回款率高达91%,连续五年高于90%。有息负债总额下降至3265亿元,相较上年底下降了11.7%。公司账面可动用现金余额达1836亿元,资金保障充足。期末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56%,相比上年底下降了78个基点。
分析认为,在行业发展趋稳、监管强化、整体市场空间仍存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管理红利时代,这要求房企既要紧跟大政方向、精耕细作,也要洞察市场机会、塑造企业发展新动能,进而从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碧桂园管理层在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
紧跟新型城镇化步伐 精准布局踩准政策红利
自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多面承压。进入行业调整及成熟期,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房企更加注重规模、效益和风险的平衡。如何做到精准研判市场方向、谨慎合理布局,已成为房企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
从全年业绩看,房企呈现加速分化趋势。3月以来,招商局置地、中国金茂、融信中国、正商实业接连发布盈利预警,但主要头部房企表现稳健,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趋于稳定。2020年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首破5707亿元,创下 历史 新高。中达证券认为,碧桂园合理布局把握城镇化红利,土储布局多数货值符合人口流动趋势,独特的经营策略支撑公司销售增长。
“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我们的好机会。” 在今年3月最新的碧桂园集团管理会议上,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再次表达长期看好新型城镇化道路。他认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依旧热切,碧桂园将继续做城镇化征程的领跑者,一百年一百年地做下去,关键在于提升竞争力。
新型城镇化战略长期是 社会 关注的热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同时明确,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克而瑞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仍是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制度红利。根据统计,“十四五”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有4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约5600万人将由农村迁移至城镇,期间有望带动不菲的增量购房需求,进而给房地产市场提供坚实的需求支撑。
碧桂园银河城项目全景
紧随新型城镇化步伐,碧桂园土地储备兼具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前瞻性地深度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城市群,很好地契合了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据业绩发布会披露,公司截至去年12月31日已获取和潜在权益可售资源合计2.25万亿元,完全可以支撑3.5年以上的销售需求。2020年公司新购土地511宗,权益地价人民币2092亿元,其中有75%的项目位于五大都市圈,优质的土地储备有力地支撑公司未来业绩的稳健发展,也为公司锁定更多后劲空间。
“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市场依然广阔,公司将继续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聚焦深耕。”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有信心未来三年每年录得10%以上的权益销售额增长,并保持各项经营指标同步增长。
新业务发展提速 协同并进势头足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有越来越多的房企在做强主业之余,纷纷把触角延伸到地产以外的多元领域以寻求新的增长点。2018年以来,碧桂园先后布局机器人、现代农业、新零售等新业态。管理层在3月25日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多元新业务板块均有显著进展,高 科技 产业协同并进的势头良好。
据透露,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博智林目前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进入商业化应用。截至2021年2月,博智林机器人已在超过15个项目中试点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达80万 。依托4000多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团队,博智林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2021年2月累计递交专利申请近3000项,已获授权近1000项。
“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希望在建筑领域里,用 科技 的手段和机器人设备变革行业,以后所有产品都是标准化、质量好、安全有保障。”杨国强表示,大量采用机器人和智能建造技术后,公司营运成本也会大大减少。
碧桂园旗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外墙喷涂机器人在施工中
博智林积极 探索 建筑机器人和智能建造体系,相关产品和技术实现诸多“零”的突破,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教授表示,“在短短近三年时间里,碧桂园已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前列。”
餐饮机器人板块也在加速布局。目前碧桂园旗下千玺机器人已进军全国多个省市,截至目前共有80家门店正式对外营业,并向广东、广西等十多个省市投放了单机设备超580台。煲仔饭机器人、冰淇淋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6个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咖啡机器人、汉堡机器人等5个项目已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
全资子公司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重点布局农业全产业链,致力于成为现代农业系统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商,目前已形成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 科技 园、海外大农业、社区生鲜门店等五大核心业务版块。在市场端,碧桂园现代农业将结合碧优选零售渠道,减少农产品流动环节,真正做到 健康 食品“从田间到餐桌”,打造完整产业生态闭环。
2020年,碧桂园成立全资控股零售版块碧优选,采用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业务模式,通过社区生鲜店、生活超市、线上商城、商贸公司等立体业态组合,为消费者提供特色生鲜食品、日用品和 健康 生活服务。在满足广大市民生活需求的同时,碧优选搭建城乡交流的桥梁,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据介绍,2021年碧优选将在粤、京、沪多地进行业务 探索 ,通过多种业态模式形成全渠道销售,进而布局其他重点城市,放眼全国市场。
独有全产业链覆盖优势 构筑现代人居生态圈
去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今年“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站在时代风口,碧桂园早已布局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独有“全产业链覆盖”能力,在生产运营效率、产品质量标准、资源整合调配等方方面面打造独特的样本标杆,企业全产业链内循环格局显现。
由于垂直整合了从规划设计、材料供应、建造,到园林、装修、营销、物业、酒店、学校、商业、医疗等各个环节,碧桂园凭借几乎覆盖房地产开发所有环节的“一条龙”开发模式,更容易实现相关环节工序的标准化 *** 作,生产运营效率更高、质量也更加可控,同时也意味着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调配、执行、整合资源,服务业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无论是在应对疫情危机的特殊时刻,还是在人们生活的日常,都大大提升了社区价值。
如果新业务 探索 进展顺利,机器人建房、机器人餐饮、现代农业与碧优选等多元化业务与主业形成更有效联动,将形成碧桂园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注入持续长远发展的新动力。
碧桂园旗下千玺机器人集团研发的汉堡机器人在工作中
此外,碧桂园还以产业投资的方式进入万亿级市场,围绕人居生活上下游产业链以及智能制造、半导体、新基建等领域,先后投资贝壳找房、秦淮数据、快手 科技 、紫光展锐、蓝箭航天等一大批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头部企业,与母公司业务互为赋能,助力全产业链持续革新。截至2021年3月20日,碧桂园创投已投企业中,已有4家企业成功IPO。
美国管理学者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在其著作《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里提出,伟大的企业在于创造需求,而 科技 创新是创造需求的根基。依托 科技 的翅膀,从地产板块智能建造、现代农业智慧农场,到消费端的智慧餐饮、新零售等,碧桂园围绕人的需求场景发展多元业务形成完整闭环,为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人居生态圈描绘了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两天,地产股一片阴霾,跌跌不休。
恒大爆雷、恒大金服维权的消息,更是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坏消息太多,恍惚间让人觉得,房地产似乎真的到了至暗时刻。
但,坏消息当中也有好消息。
9月16日,据财联社报道,碧桂园已投资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投资金额约15亿美元。 万达商管已于8月20日提交境外IPO申请材料,据媒体报道,其在上市前已筹资近60亿美元资金。
相信大家和猫姐一样,看到这事的第一反应都是:
哇哦,碧桂园好有钱!
当然,15亿美元相较于碧桂园超2万亿的总资产、一年卖房近8000亿的销售额来说,当然是毛毛雨不值一提,但好歹也是小100个亿啊!
要知道,在层出不穷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围追堵截下,今年房企的日子普遍不好过。
从去年下半年国家提出三道红线和贷款两集中,到今年开始在销售端、客户端收紧个人房贷,提高贷款利率等,一系列行动下,房企普遍面临“钱紧”的状况,不少房企更因此爆发了流动性危机。
钱,正在变成最重要的东西。比如恒大,就正在等钱救命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国强大手一挥,随随便便就是100个小目标投出去,这让其他房企情何以堪?
大家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有点小小的疑惑:
碧桂园,真的这么有钱吗?
今天,猫姐就带大家来盘一盘:
三四五六线之王、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是不是真的那么有钱?
图源视觉中国,已授权
杨国强的投资生意
先来看看碧桂园有钱的佐证,投资万达商管便是其中之一。
据中国证监会政务服务平台行政许可办事大厅披露,万达商管已于8月20日递交境外上市申请,目前进度跟踪状态显示为「补正材料」。
香港经济日报的报道显示,万达商管在上市前的Pre-IPO融资中,合共筹集468亿港元,是中国今年最大规模的上市前融资之一。
图源:万达官网
这么大的一场IPO盛宴,当然会有很多资本大鳄要来分一杯羹。
据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称,万达商管Pre-IPO融资由太盟投资集团(PAG)领投共28亿美元,包括19亿美元的股权投资以及9.33亿元的银团贷款。
另外,碧桂园、腾讯、中信资本以及蚂蚁集团均有参与此轮融资。
腾讯、中信资本、蚂蚁集团都是创投界有名的大鳄,投资案例多到数不过来,所以看到这些名字时,大家并不觉得稀奇。
反倒是碧桂园,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达到了惊人的15亿美元,着实有些出人意料。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图源视觉中国,已授权
不过,这并不是碧桂园第一次做投资生意。猫姐了解到, 在投资万达商管之前,碧桂园就已经通过旗下的碧桂园创投事业部,做了很多投资。
具体来说,碧桂园创投主要围绕四个投资主题铺排资金。
一是 科技 创新类,代表投资项目是芯片研发企业紫光展锐、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通用智能芯片设计公司壁仞 科技 和半导体供应商比亚迪半导体、小米生态链企业顺造 科技 、全栈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服务商宏景智驾等;
二是大 健康 类,该类投资的代表项目为宠物医疗企业新瑞鹏宠物集团、综合医疗服务集团企鹅杏仁、生物制药公司创胜集团、创新药企业和铂医药、国内最大的综合医院集团之一新里程医院集团等;
三是消费类,代表项目有餐饮品牌湖南文和友小龙虾、快餐品牌遇见小面、茶包品牌CHALI茶里、酱香白酒项目宝酝、护肤品品牌林清轩、饮料品牌汉口二厂、美瞳品牌cofancy可糖等;
四是围绕碧桂园集团地产主业上下游的产业链进行布局,涉及建筑 科技 、创新的销售渠道、机器人板块等。代表项目有贝壳、安居客、功能性建筑材料系统服务商卓宝 科技 和蒙娜丽莎广西子公司等。
可以看到,碧桂园投资的领域非常广,而且,其创投事业部正式成立于2019年1月,成立仅仅两年多时间,便已经向超过60个项目投入数百亿资金。
据此粗略估算,碧桂园创投每年投出去的钱,或在120个亿以上。
碧桂园真的有钱吗?
企业有钱到了一定地步,做一些风险投资,是很平常的事。
在外界一度认为非常有钱的地产圈,包括龙湖资本、保利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华润资本等诸多房企旗下投资公司或事业部,近年来都做起了创投的生意。
不过,碧桂园创投被公认是近两年来花钱花得比较“凶猛”的一个。
可供对比的一组数据是: 碧桂园投资万达商管花掉了小100个亿,但碧桂园上半年的净利润,也只是224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碧桂园真的这么有钱吗?
碧桂园最新发布的财报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额3030.9亿元,同比增长13.5%;
实现营业收入2349.3亿元,同比增长27%;
净利润约224.2亿元,同比上升2.3%;
行业普遍增收不增利,碧桂园同样不能幸免。
2021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毛利率19.7%,首次跌破20%;净利率9.54%,较2020年下降2.15个百分点。
碧桂园方面预计,公司的毛利率将在明年年中或明年年底到达低点,随后逐步回升。国际评级机构标普也认为,未来两年碧桂园利润率的压缩将抵消营业收入的增长,导致EBITDA增速不高于2%。
三道红线碧桂园踩中了一条,依然保持在“黄档”行列。
目前, 在TOP10行列中,有两家处于橙档,分别是恒大和绿地;三家处于黄档,分别是绿城、融创和碧桂园;剩下5家房企,则已经全部处于绿档。
虽然近几年来,碧桂园的资产负债率已经从2018年底的最高点89.36%,逐步下降到了今年年中的86.24%,呈现出稳步降负债成果。
但仅就绝对值而言,截至上半年中,碧桂园的有息负债总额依然高达3242亿元,较2020年底仅减少23亿元。
无论是负债总额还是负债率,碧桂园都依然处于高位。
猫姐留意到, 碧桂园近年来规模的提升以及负债率的下降,更多是依靠加大合作比重来驱动。
财报显示,2017年碧桂园其他非控制性权益占总权益的比重还不到20%,2018年就突然跃升到了30%,此后一直维持在30%以上,今年上半年中的最新值是:33.56%。
在行业风险系数较高的情况下,拉来更多的合作者投资入股、分摊风险,本无可厚非。但合作比重提升同样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大量的非控制性权益分走了碧桂园一大部分利润。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净利润224亿元,但分给所有者股东的只有150亿元,分给非控制性权益股东的则达到74亿元,占比33.11%。
大量的钱被别人赚走了,碧桂园显然也有点肉痛。近两年来,碧桂园已有意改变这一现状。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新增拿地的权益比例为85%,2020年全年为88%,而2019年这一指标则仅为70%左右。
然而, 提升拿地的权益比例,就意味着自己要出更多的钱,这就意味着,在拿地扩张和降负债降档之间,碧桂园必须要做平衡和选择了。
好消息是,碧桂园的流动性依然很充足从。截至2021年中,碧桂园拥有在手现金1832亿元,公司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则为868亿元,在手现金是短期负债的两倍有余。
一句话总结: 钱有点多,花钱有点凶,但赚钱和降负债是真的有点难。
三四五六线之王的忧虑
如果碧桂园的在手现金一直如此充足,那我们也没什么好担忧的。遗憾的是,即便是宇宙第一房企、三四五六线之王,也有着它的忧虑。
—— 严格的政策环境正在使碧桂园面临更大的经营挑战。
标普认为,随着决策者从房贷额度、销售价格等多个方面严控房地产行业,碧桂园的经营环境绝非一片坦途。这些控制措施将打击购房者的积极性,给碧桂园的销售执行和现金回款造成压力,特别是在总体上需求更加波动的三四线城市。
作为低线别市场的行业领导者,碧桂园大约有60%-70%的权益合同销售额来自三四线城市。
碧桂园楼盘;图源视觉中国,已授权
事实上,从8月份碧桂园的单月销售额,已经可以反映出一些端倪。
数据显示, 8月单月,碧桂园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452.1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609.3亿元减少25.8%;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5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75%。
受此影响,碧桂园前8月累计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额累计约4025.8亿元,同比增速降到了5.34%。
如果接下来的金九银十,碧桂园无法止住销售销售下滑颓势,那或许意味着,情况比我们想的还要糟糕。
更大的忧虑来自于回款。
虽然上半年,碧桂园依然取得了高达90%的超高回款率——这也是其现金流始终充沛的根本原因所在,但必须看到,销售端按揭贷款的收紧,正在对碧桂园的回款带来影响。
图源:说财猫自制
碧桂园首席财务官伍碧君此前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就坦诚, 确实目前整个按揭资源很紧张。受此影响,上半年,碧桂园的回款率由去年91%下降1%到了90%,按揭周期天数也由去年的35天延长到60多天。
不要小看这1%,按照碧桂园去年全年5193亿元权益合同销售回款计算,1个百分点就是52个亿,相当于一家60强房企一个月的销售额。
房地产的周期 历史 告诉我们,每一次房地产调控,价格最坚挺的永远是核心的一二线城市,而最先受到影响的,永远是那些能级较低的三四五六线城市。
在调控没有任何放松的迹象下,60%以上权益销售均来自三四五六线城市的碧桂园能否维持上半年的销售和回款,不确定性极大。 而一旦销售和回款下降,碧桂园的现金流也必将受到影响。
这或许是杨老板在豪掷百亿小目标投资王健林之余,必须要抽空想下的事了。
8日24日,碧桂园(02007.HK)披露了其2021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并随后召开了业绩发布会,集团总裁及执行董事莫斌、常务副总裁程光煜、首席财务官及副总裁伍碧君出席并答媒体问。
报告期内,碧桂园共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3030.9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34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与此同时,其营业收入也达到了2349.3亿元,同比增长27%,毛利、净利、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分别增至462.8亿元、224.2亿元、152.2亿元,多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具体来看,上半年,碧桂园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及建筑两个经营分部。其中,来自物业销售贡献的收入占比达97%,来自建筑及其他分部的收入占比为3%。
净借贷比率低至49.7%
受融资收紧影响较小
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碧桂园的杠杆水平也在持续走低。截至今年6月底,该公司的有息负债总额已降至3242.4亿元,期末融资成本约为5.39%,较去年底下降17个基点。净借贷比率更是低至49.7%,连续多年位于70%以下。该期末,碧桂园的可动用现金余额高达1862.4亿元,总体资金充裕,短期偿债无忧。
如今,房企在融资端普遍呈现收紧的状态,但是,碧桂园上半年的融资成本是呈现下降状态的。业绩会上,伍碧君表示,随着融资环境的收紧,银行也变得更为谨慎,选择优质的标的进行投放,而碧桂园一直是其中表现优异的企业。并且,在近两年的计划中,碧桂园也没有想过要继续扩表,而是稳定为主,银行于此比较了解,因此在融资端,碧桂园所受影响较小。
在按揭方面,碧桂园的回款率由去年的91%下降了1个百分点到今年的90%,按揭周期的天数也延长至60余天。这方面的政策变动,影响到了碧桂园的回款天数,但并未影响回款总额。整体来看,相关资源依旧会向优质企业倾斜,在回款方面,碧桂园仍然领先于行业,伍碧君称。
尽管降杠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碧桂园如今仍踩中一道“红线”。就此,伍碧君表示,目前,碧桂园只有资产负债率比“绿档”标准要高,但是自去年开始,这一指标也在逐渐下降,已经由去年的80%,降至了如今的77%。碧桂园仍将按照原计划推进降档指标,计划在2023年6月之前实现“三道红线”全部转绿,这也是经过公司测算,不会影响企业利润的一个较为 健康 的状态。
坚持一到五线均衡布局
在三四线城市优势明显
在拿地方面,今年上半年,碧桂园集团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新购土地权益地价约884.3亿元,权益占比85%,其中,新获取土地有82%位于五大都市圈。在首批22城集中供地中,碧桂园共获取了14宗土地,对应的权益代价为171亿元,且在不少城市的底价摘牌,重庆、郑州、武汉等皆是如此,总体溢价率仅7%,所获取的土地质量明显优于第一批集中供地城市的平均水平。
业绩会上,管理层介绍,7月份,碧桂园的拿地权益代价约220亿元,1至7月的累计拿地权益代价已达1100亿元。截至上半年末,碧桂园位于中国内地的权益可售资源约有1.69万亿,另有基本锁定但尚未签约的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4900亿,合计2.2万亿,可以维持未来3年以上的销售需求。并且,在这些可售货值中,有99%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4%位于五大都市圈。
资料显示,2016年至2020年间,三四线城市的销售在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中的占比从43%升至了49%,市场韧性愈发凸显,同时对全国的商品房市场起到了长期支撑作用。在此期间,深耕三四线城市的碧桂园也实现了业绩的突破,期内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5%,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碧桂园仍持续看好三四五线城市的发展,且认为公司在这些城市具有品牌优势。上半年,碧桂园销售端在一二线和三四线的市场比值是38%比62%,在投资端的比值也是38%比62%。谈及优势,程光煜指出,碧桂园长期深耕三四五线城市,因此较为适应这些城市的市场特征、市场打法,对应公司产品力、成本力、营销力、服务力等方面的优势,去应对三四五线城市的刚改和改善需求。此外,碧桂园重视三四五线,并不意味着放弃一二线,公司仍在推进相应的安排,坚持一到五线均衡布局。
莫斌则补充认为,碧桂园一直坚持“建老百姓买的起的好房子”,通过在三四五线城市的长期深耕,碧桂园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区域市场有了碧桂园这一家品牌企业深耕,再挤入另一家品牌房企就比较困难了,这也是碧桂园的优势。未来,碧桂园仍将秉承建“好房子”的理念,在产品、成本、全竞方面提升,朝这个方向努力。
新业务研发投入不超60亿
创投业务已经实现盈利
在发展房地产主业的同时,碧桂园持续围绕高 科技 综合性企业的定位,打造全产业链内循环, 科技 驱动全竞提升,重点布局高 科技 地产生态链。在机器人和农业业务方面,莫斌指出,“目前,对建筑机器人和一些农业的新业务,研发投入没有超过60亿元,而且,它的产品和效果匹配正在越来越好”。明年,建筑机器人和千玺机器人餐厅会实现盈利,农业和必优选也在正常的推进之中,而创投业务已经给公司带来了盈利。目前来看,碧桂园所研发的每一款机器人都相比人工效率提高了2-3倍,以后有望继续提升。
管理层透露,碧桂园创投成立至今,已先后投资了50家企业,其中8家已成功IPO,另有8家已完成下一轮募资。其中,45%的投资项目分布于先进制造、半导体、碳中和领域。
在 社会 公益方面,自1997年至今,碧桂园已在这条路上深耕了24年,精准扶贫涉及全国16省及57个县,超49万人次从中受益,累计捐赠超90亿元。管理层透露,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公司仍将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为 社会 贡献碧桂园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