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深陷垄断门!8家代工厂迁移印度!代工易主、富士康人财两空

苹果深陷垄断门!8家代工厂迁移印度!代工易主、富士康人财两空,第1张

【TechWeb】 2月24日消息 ,相关部门就苹果公司强制开发者使用“苹果登录”这件事情,对苹果进行反垄断调查。据悉, 用户在使用Facebook、谷歌社交软件时,被苹果强制规定使用苹果账号登录。 这一行为对其它手机厂商来说是不公平的,由于涉嫌行业垄断,在接到大量消费者的举报、投诉后; 有关部门对苹果、Facebook、谷歌实行反垄断调查。

另外, 苹果 在自家 产业、产品链的分工布局 成功将自己的8家代工厂迁往印度,并计划进一步扩大自己在印度的代工范围。在 代工厂商的选择 上,苹果与立讯精密的联系日益密切,不仅将自己的Air Pods订单交给立讯精密,库克还多次表示:“期待与立讯精密开拓更多的业务合作”。而一直以来跟在苹果屁股后面的 富士康 ,则 被苹果晾在一旁 ,落了个人财两空的处境。

我是柏柏,90后 科技 爱好者,今天带大家了解苹果公司的垄断门事件,以及“苹果产品链”的现状分析。

提起苹果公司,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作为智能手机的“领路人”,苹果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中的造诣很高。A系列处理器芯片、IOS生态系统、苹果 科技 产品链都在世界上位于领先地位。半导体领域变化多端,稍不留神便会被其它厂商赶超。由于技术欠缺、综合体验感大不如前的苹果手机,在5G通讯领域中逐渐被华为代替。此外,在市场份额中,早先占据市场主流的苹果手机逐渐被小米、OV厂商代替。

与早先在手机领域中一帆风顺的处境相比,现如今苹果面临的压力、挑战逐渐增多,然而一切才刚刚开始。自 iPhone12 推出至今苹果公司便深陷多个“问题门”。例如早先的 “绿屏门”、“信号门”、“电池门”。 以及前文提到的 “垄断门” 。可能大伙会好奇,使用苹果账号登录Facebook、谷歌先行版本,为什么会被判定是垄断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在此之前我们要明白一点,对于国外用户来说,Facebook、谷歌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微信、QQ、百度等社交 娱乐 软件。 苹果规定开发者只能使用苹果账号登录Facebook、谷歌 ,言外之意是: 不购买苹果手机的用户,无法使用Facebook、谷歌的先行版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苹果这一做法属于强迫消费者购买自家手机。而这显然是违背了市场竞争原则,因此苹果登陆被判定为垄断性行为。

说完垄断门,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苹果的“移居计划”。 人口老龄化加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导致我国的劳动成本日益提高。 劳动成本的提高会降低苹果公司的利润率,这让一向注重利润的苹果公司难以接受。为了尽可能减少成本,苹果公司开始了自己的“移民计划”,打算将自己的代工厂从我国撤出。而人口众多、 科技 发展相对落后的越南、印度成为苹果的首选目标。

可能大伙会问,苹果将代工厂从我国撤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吗?对我国的影响很大吗?答: 有关系,而且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 有一说一,苹果在我国建厂,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苹果对产品工艺的严格把控、深度理解,为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提供了许多的借鉴和经验。在产业链结构调整、产业产能布局中,苹果也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作为交换,我们每年为苹果创造近百亿的营收利润。

但事实证明,苹果还是那个只注重利益的苹果。库克只用了一句:不想再花冤枉钱,便头也不回地将苹果代工厂一一从我国撤出,导致我国上万人面临着失业的处境。

回到主题。确立目标后,苹果公司便开始了自己的转移行动。一方面 苹果说服印度相关部门,同意自己前去造厂、招工;为了能在印度建厂,苹果承诺将为印度带来相应的好处和其它方面的扶持、优惠。 另一方面, 苹果鼓动自己的“跟班”,让纬创、富士康前往印度、越南造厂。 似乎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库克的“小算盘”也打得叮当响。但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动,让“果链”苦不堪言。

首先是 中国台湾纬创代工厂 被砸事件,因 工钱 缘故,苹果在印度布局的纬创代工厂,被印度工人搞得鸡犬不宁。纬创在印度建立的工厂不仅被当地工人砸到停闭,许多苹果手机也被工人们抢走。对于资金雄厚的苹果公司来说,无非是赔点钱。但对纬创来说,则是一场不小的损失,据悉,位于中国台湾的纬创公司在这场事件中损失了44亿。

纬创这边被砸, 富士康 的日子也不好过。与我国的制造业不同、越南和印度的工人工作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也很低。更重要的一点是,越南和印度的工人到点下班,并不愿意加班。因此在良品率和生产效率上,比起我国的制造业,越南和印度相差甚远。

富士康向外建厂,虽说人力成本降低了,但产品成本却提高了,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富士康的许多零部件都需要进口。生产效率低下加上零部件成本提高,让富士康的成本不减反增。

此外,由于忙着搬家,富士康在我国代工领域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原先属于自己的订单,全都被 立讯精密 抢走,郭台铭最终也将富士康带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在此穿插一点,所谓成也苹果、败也苹果,与 苹果 确立业务后, 立讯精密遭老美337调查,导致市值亏损数百亿。

从芯片、光刻机等设备被限制出口,到苹果、特斯拉相继将代工厂撤出我国。西方国家一系列不“厚道”的行为让我们明白:不管是芯片业务、还是代工业务,一昧地依靠国外,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自身家底够硬,才能在半导体领域中掌握更多的自主权,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单论芯片的制造环节的话,有两种类型的公司是有制造能力的,分别是代工厂和IDM公司。代工厂是专门为芯片设计公司提供芯片制造服务。IDM公司则是自己设计芯片,同时自己制造芯片。

1、从全球晶圆代工排名看区域分布

可以从拓扑研究院关于晶圆代工排名来看,前九大代工厂占据全球99%的市场份额,其中地区分布也都是在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以色列、美国。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地区有大型的代工厂。

2、IDM公司分布

根据2017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企业分布,我们看到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企业中,除了高通、博通是fabless 设计公司,IDM占了8席,而且前十大厂商占据了全球58.4%的市场份额,地区也主要分布在韩国、美国、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印度和俄罗斯在这里基本看不到。

综合来看,在晶圆制造方面,全球分布区域集中在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没有俄罗斯,也没有印度。

目前俄罗斯与印度都没有芯片制造的能力,一颗芯片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一条生产线大约涉及50多个行业、2000-5000道工序。全球芯片仍主要以美、日、欧企业产品为主,高端市场几乎被这三大主力地区垄断。

当然我们中国目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芯片最先进的国家,中国海思可以研制高端芯片,展讯也在中低端追赶联发科,但在制造方面,差距较大。还需要努力在努力,相信我们中国,人家有的我们定会有,并且还会做的更好

在2014年的TSMC2014技术研讨会上,俄罗斯电子工程师们就展示了贝加尔-T1。贝加尔-T1于2014年底完成了研发工作,2015年年中成功流片,在制成样片后,该项目得到了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以及《2008-2015年电子元器件和广播电子发展规划》联邦专项规划的支持,之后贝加尔电子公司向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下属工业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递交了专项贷款的申请。在获得工业发展基金的贷款之后,Baikal-T1开始小批量生产,直到最近,俄罗斯贝加尔电子公司大批量产贝加尔-T1芯片,产量规模为10万片。俄罗斯软件协会专家对贝加尔电子公司及贝加尔-T1芯片做出了评价,认为贝加尔电子公司是俄罗斯国内第一家基于微电子处理器系统的生产商。贝加尔-T1其实和国内华为海思、展讯、全志、瑞芯微等等ARM阵营IC设计公司类似,都是购买IP做集成的产物。不同的是,华为海思、展讯、全志、瑞芯微从ARM那里购买IP授权,而贝加尔-T1从Imagination/MIPS公司那里购买IP授权。俄罗斯目前电子元器件进口依赖程度已高达99% ,工业需求的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 至于印度,印度没有强大的芯片产业,印度更没有任何消费芯片制造商或供应商。印度确实有像HCM和ISRO这样的小型机密军事/研究芯片制造商。除了两家政府公司(半导体印度有限公司(SCL)和BEL(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更大的企业制造。在80年代,SCL和BEL用于生产ASIC /晶体管,使用来自美国公司RCA的一些旧技术(许可),即印度Govt从美国政府获得SCL用于制造一些ASIC(~2微米),EEPROM等用于ISRO和BEL。2018年11月,印度的第一个本土人才研发的微处理器萨克提(Sakti)问世了。这个处理器可以用在手机,监控摄像头和智能电表供电。萨克提(Shakti)是由印度马德拉斯技术研究所设计,开发和引导,成功在制造微芯片半导体实验室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研制,发言人表示这个成就将减少印度对进口微芯片的依赖和网络攻击的风险,使这个芯片成为通信和国防部门的理想选择。 印度IITM RISE实验室首席研究员Kamakoti Veezhinathan教授表示,该设计源于开源指令集架构,这是一套处理器理解的基本指令,称为RISC V,可以对任何设备进行定制。这个成果只是个好的开端,与国际相比,印度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我认为印度几乎拥有所有生产半导体技术人才,包括来自首席技术和管理机构的优秀人才,所需的只是资本和政治意愿。印度总理莫迪推动的“印度制造”计划会招揽所需的人才。印度侨民在美国,欧洲,台湾等地的半导体公司担任各种半导体制造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因此,印度和国外侨胞的半导体人才可以回归帮助印度的生产或运营半导体公司。

我知道中国的芯片95%是需要进口的,只要很少部分是国产的。

我拉车沙子去就能造出来要多少有多少

很纳闷芯片产业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新的 科技 内容,我国怎么差那么多。

我先告诉你,菲律宾曾经是亚洲最大的芯片生产国和出口国,你信吗?弟弟,芯片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按集成度分,有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按用途分,那就更多了。以后不要笼统说芯片。

肯定有,但不具备制造高端芯片的能力。

中国每年进口数千亿丨微电子依旧是弱项。这都是影响武器装备的原因。微电子强了就可以让武器小型化。否则就是傻大粗。占地方不说。还对动力要求更高丨

芯片产业链较长涉及到:材料产业(硅棒等),芯片设计公司(苹果等),生产装备(光刻机等),测试封装产业,俄印产业链上的公司数量少,质量不高。

台半(TSC/台湾半导体)主要商品

1. 半导体晶圆研发与制造

2. 半导体元件(Rectifier、TVS、Analog IC &Mosfet) 研发、封装制造与销售

3. 条码印表机研发、制造与销售(属TSC另外一个事业部)

台半(TSC/台湾半导体)于1979年成立,目前有四个工厂:

1.山东省设立阳信长威电子有限公司(做封装)

2.天津市设立天津长威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晶片)

3.台北宜兰厂

4.台北利泽厂

台半(TSC/台湾半导体)在全球均设有自己销售的销售公司,其中在大陆于2002年6月於上海(上海瀚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及深圳设立办事处(台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005年1月设立香港子公司(台湾半导体(香港)有限公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2253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