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家车企因为缺芯而被迫减产,半导体芯片为何供应不足?

全球多家车企因为缺芯而被迫减产,半导体芯片为何供应不足?,第1张

美国广播公司称,受疫情影响,全球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汽车行业也受到影响。本月8日,福特表示,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其在肯塔基州的生产线将被迫提前停产。日产还表示,半导体芯片无法满足需求,迫使他们调整日本工厂的产量。菲亚特克莱斯勒近日宣布,将暂时关闭其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厂,以及在墨西哥的一家小型SUV工厂。大众汽车去年12月曾表示,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将调整在中国、北美甚至欧洲的生产,并将在今年一季度实施。此外,丰田、本田等车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导致汽车销量放缓,全球汽车制造商被迫关闭工厂,以防止病毒传播。此外,随着人们在家工作,智能手机和电脑所用芯片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半导体芯片企业将生产重点转向消费电子领域。当汽车制造商开始恢复生产时,半导体芯片无法保证充足的供应,这导致了目前汽车工业的困难。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造成汽车芯片短缺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复苏,市场表现好于预期,汽车芯片需求增长高于预期;另一方面,全球疫情蔓延,上游晶圆厂面临产能紧张,手机、电脑等电子消费品的芯片供应不断增加,汽车芯片的产能也有限。说到筹码,我们都非常敏感,考虑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但事实上,这是产能规划和市场预测的问题,主要是OEM和tier 1的问题。有汽车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影响是全球性的,但中国汽车市场表现优异,需求大幅增加但供给不足,问题首次暴露。

汽车芯片生产周期长,生产能力难以规划。这个问题在正常年份也可能存在,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另一方面,如果规划不好,仓库和废品都会有压力,所以是把双刃剑。上述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高管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以来,中国车市持续回暖。虽然一季度市场情绪悲观,但二、三季度整个行业明显感受到了汽车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中国需求的增长和其他市场的逐步复苏,出现了汽车零部件的局部短缺。据一些零部件企业高层介绍,如果按照汽车厂商原有的产能规划,芯片供应问题不大。然而,由于新的产能,我们需要向半导体公司追加订单,这需要69个月的更长时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需要较长的产品开发和验证周期,汽车芯片也是如此。而且,由于Tier1的话语权很强,汽车企业很难调整供应商体系。

“6月4日,中国台湾半导体封测龙头企业京元电子发布公告称,因为疫情影响,公司开始全面停产48小时。”

而事实上台湾疫情急剧恶化,停产48小时的确是“天真”了!

01

半导体“最后一里路”

台媒称,京元电子从事的业务是半导体行业的 “最后一里路” ,其客户几乎都是全球重量级的芯片大厂。

半导体制程就是由 设计、制造及测试、封装 等几个步骤组成。

芯片封测 位于产业链下游,顾名思义, 半导体封测主要包括封装和测试 ,其中封装是指将通过测试的晶圆加工得到独立芯片的过程,测试是检测不良芯片,包括封装前的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

所以半导体行业的“最后一里路”也就是指芯片的封装测试环节。

02

据调查,京元电子目前身为全球市占率3.7%的第8大封测厂,主要客户是联发科、英特尔。发生疫情后,该公司预估影响其6月营收及产能达30-35%。

联发科表示,京元电在疫情爆发后的停工计划对6月营收将会有部分影响。

但大型芯片设计公司通常有较多的测试合作厂商,完全可以将同产品改到其他合作厂测试。

所以台媒称 京元电子染疫对现阶段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轻微, 对于京元电子相关供应链,包含大客户联发科、英特尔的影响不大。因为后者会寻找其他封测供货商以分散风险。

那么疫情引发的再一次“芯片荒”,当真没有对半导体供应链产生任何影响吗?显然不是。

多家大厂停产,全球缺芯愈演愈烈

显然受疫情影响的并不仅仅是京元电子,在京元电子之后,又爆出 超丰电子 也有外劳染疫。

台湾半导体产业陷入僵局,而另一边作为 “半导体封测重镇” 的马来西亚,其半导体企业进入停工、停产状态。

然而马来西亚由于疫情加重,只能实施全国范围的“封锁”,其半导体工厂也被要求保留在生产线的员工不能超过20%,以保证最基本产能。

但有市场人士表示,现在马来西亚目前的封测产能几乎为0。

目前半导体行业已经极为脆弱,行业新一轮涨价、“缺芯”潮的情绪也日渐浓重。

04

“中国芯”崛起

在世界饱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唯有中国凭借强悍的治理能力和应对能力,保证了国内生产制造的稳定,让其供应链不会因为疫情遭受太多影响。

今年以来,国产芯片厂商的订单都非常充裕,许多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订单也爆满,产品交货期普遍延长。

有业内人士表示称,部分海外半导体制造及设备厂商无法正常生产, 促使晶圆厂、封装厂加大在国内的采购。

虽说全球芯片产业链转移的难度极大,但目前已经出现明显的转移趋势。

近日,中国 科技 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也传来好消息: 中国光量子芯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随着国内半导体制造的规模与建厂加速,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有望迎来发展浪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2303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