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b 中的日期时间函数

关于vb 中的日期时间函数,第1张

DateDiff(interval, date1, date2[, firstdayofweek[, firstweekofyear]])

DateDiff 函数语法中有下列命名参数:

部分 描述

interval 必要。字符串表达式,表示用来计算date1 和 date2 的时间差的时间间隔

Date1□date2 必要;Variant (Date)。计算中要用到的两个日期。

Firstdayofweek 可选。指定一个星期的第一天的常数。如果未予指定,则以星期日为第一天。

firstweekofyear 可选。指定一年的第一周的常数。如果未予指定,则以包含 1 月 1 日的星期为第一周。

设置

interval 参数的设定值如下:

设置 描述

yyyy 年

q 季

m 月

y 一年的日数

d 日

w 一周的日数

ww 周

h 时

n 分钟

s 秒

firstdayofweek 参数的设定值如下:

常数 值 描述

vbUseSystem 0 使用 NLS API 设置。

vbSunday 1 星期日(缺省值)

vbMonday 2 星期一

vbTuesday 3 星期二

vbWednesday 4 星期三

vbThursday 5 星期四

vbFriday 6 星期五

vbSaturday 7 星期六

常数 值 描述

vbUseSystem 0 用 NLS API 设置。

vbFirstJan1 1 从包含 1 月 1 日的星期开始(缺省值)。

vbFirstFourDays 2 从第一个其大半个星期在新的一年的一周开始。

vbFirstFullWeek 3 从第一个无跨年度的星期开始。

说明

DateDiff 函数可用来决定两个日期之间所指定的时间间隔数目。例如,可以使用 DateDiff 来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相隔几日,或计算从今天起到年底还有多少个星期。

为了计算 date1 与 date2 相差的日数,可以使用“一年的日数”(y) 或“日”(d)。当 interval 是“一周的日数”(w) 时,DateDiff 返回两日期间的周数。如果 date1 是星期一,DateDiff 计算到 date2 为止的星期一的个数。这个数包含 date2 但不包含 date1。不过,如果 interval 是“周”(ww),则 DateDiff 函数返回两日期间的“日历周”数。由计算 date1 与 date2 之间星期日的个数而得。如果 date2 刚好是星期日,则 date2 也会被加进 DateDiff 的计数结果中;但不论 date1 是否为星期日,都不将它算进去。

如果 date1 比 date2 来得晚,则 DateDiff 函数的返回值为负数。

firstdayofweek 参数会影响使用时间间隔符号 “W” 或 “WW” 计算的结果。

如果 date1 或 date2 是日期文字,则指定的年份成为该日期的固定部分。但是,如果 date1 或 date2 用双引号 (" ") 括起来,且年份略而不提,则在每次计算表达式 date1 或 date2 时,当前年份都会插入到代码之中。这样就可以书写适用于不同年份的程序代码。

在计算 12 月 31 日和来年的 1 月 1 日的年份差时,DateDiff 返回 1 表示相差一个年份,虽然实际上只相差一天而已。

DateAdd(interval, number, date)

DateAdd 函数语法中有下列命名参数:

部分 描述

interval 必要。字符串表达式,是所要加上去的时间间隔。

number 必要。数值表达式,是要加上的时间间隔的数目。其数值可以为正数(得到未来的日期),也可以为负数(得到过去的日期)。

date 必要。Variant (Date) 或表示日期的文字,这一日期还加上了时间间隔。

设置

interval 参数具有以下设定值:

设置 描述

yyyy 年

q 季

m 月

y 一年的日数

d 日

w 一周的日数

ww 周

h 时

n 分钟

s 秒

说明

可以使用 DateAdd 函数对日期加上或减去指定的时间间隔。例如,可以用 DateAdd 来计算距今天为三十天的日期;或者计算距现在为 45 分钟的时间。

为了对 date 加上“日”,可以使用“一年的日数” (“y”),“日” (”d”) 或“一周的日数” (”w”)。

DateAdd 函数将不返回有效日期。在以下实例中将 1 月31 日加上一个月:

DateAdd(m, 1, 31-Jan-95)

上例中,DateAdd 返回 1995 年 2 月 28 日,而不是 1995 年 2 月 31 日。如果 date 是 1996 年 1 月 31 日,则由于 1996 年是闰年,返回值是 1996 年 2 月 29 日。

如果计算的日期超前 100 年(减去的年度超过 date 中的年份),就会导致错误发生。

如果 number 不是一个 Long 值,则在计算时取最接近的整数值来计算。

注意 DateAdd 返回值的格式由 Control Panel设置决定,而不是由传递到date 参数的格式决定。

可以用API函数。

使用GetLocalTime:Windows API 函数,获取当地的当前系统日期和时间 (精确到毫秒)此函数会把获取的系统时间信息存储到SYSTEMTIME结构体里边typedef struct _SYSTEMTIME{WORD wYear;//年WORD wMonth;//月WORD wDayOfWeek;//星期:0为星期日,1为星期一,2为星期二……WORD wDay;//日WORD wHour;//时WORD wMinute;//分WORD wSecond;//秒

WORD wMilliseconds;//毫秒}SYSTEMTIME,PSYSTEMTIME;。

1,可以去MSDN查,

2,可以用GetSystemTime,也可以用MFC中的CTimte里的成员函数GetSystemTime,然后用CTime里的FORMATE函数输出:

3,这个函数在WINDOWSH里,如果要用CTime,创建控制台程序里选择MFC选项

以下给出CTime的用法,很直白,容易理解

void CurrentSystemTime()

{

CTime time = CTime::GetCurrentTime();;

CString s;

s = timeFormat(TEXT("%m/%d/%Y,%H:%M:%S"));

AfxMessageBox(s);

}

其中time 初始化为当前系统时间,然后声明一个字符串,将其格式化为

月份/日期/年份,小时:分钟:秒数

然后调用AFXMESSAGEBOX将其输出即可

MFC类可以通过包含stdafxh调用

解决方法:1打开一个excel工作列表。2选中B2单元格。3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MID(A2,7,8)。4按回车键确认,即可提取数字中的时间,并以文本显示。5提取时间后,用TEXT函数对提取的时间进行格式化,完整公式为=TEXT(MID(A2,7,8),"0-00-00"),按回车键结束确认。6拖拽B2单元格,即可填充单元格中的公式。

Excel是Microsoft为使用Windows和Macintosh *** 作系统的电脑编写的一款电子表格软件。该软件直观的界面、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场营销,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

1 需要取得系统精确时钟函数:

1)对于一般的实时控制,使用GetTickCount()函数就可以满足精度要求,但要进一步提高计时精度,就要采用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数和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数。

2)这两个函数是VC提供的仅供 Windows 9X使用的高精度时间函数,并要求计算机从硬件上支持高精度计时器。

3)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数和 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数的原型为:

BOOL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ARGE_INTEGER lpFrequency);

BOOL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ARGE_INTEGER lpCount);

数据类型LARGE—INTEGER既可以是一个作为8字节长的整型数,也可以是作为两个4字节长的整型数的联合结构,其具体用法根据编译器是否支持64位而定。该类型的定义如下:

typedef union _LARGE_INTEGER

{

struct

{

DWORD LowPart; // 4字节整型数

LONG HighPart; // 4字节整型数

};

LONGLONG QuadPart;

// 8字节整型数

} LARGE_INTEGER;

4)在进行计时之前,应该先调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数获得机器内部计时器的时钟频率。笔者在三种PentiumⅡ机器上使用该函数,得到的时钟频率都是1193180Hz。接着,笔者在需要严格计时的事件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分别调用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数,利用两次获得的计数之差和时钟频率,就可以计算出事件经历的精确时间。

以下程序是用来测试函数Sleep(100)的精确持续时间。

LARGE—INTEGER litmp;

LONGLONG QPart1,QPart2;

double dfMinus, dfFreq, dfTim;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itmp);

// 获得计数器的时钟频率

dfFreq = (double)litmpQuadPart;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 获得初始值

QPart1 = litmpQuadPart;

Sleep(100) ;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 获得终止值

QPart2 = litmpQuadPart;

dfMinus = (double)(QPart2 - QPart1);

dfTim = dfMinus / dfFreq;

// 获得对应的时间值

执行上面程序,得到的结果为dfTim=0097143767076216(秒)。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每次执行的结果都不一样,存在一定的差别,这是由于Sleep()自身的误差所致。

先申明下,这个是我转的,经常BAIDU一下,就OK了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void main ()

{

time_t rawtime;

struct tm timeinfo;

time ( &rawtime );

timeinfo = localtime ( &rawtime );

printf ( "\007The current date/time is: %s", asctime (timeinfo) );

exit(0);

}

=================

#include <timeh> -- 必须的时间函数头文件

time_t -- 时间类型(timeh 定义)

struct tm -- 时间结构,timeh 定义如下:

int tm_sec;

int tm_min;

int tm_hour;

int tm_mday;

int tm_mon;

int tm_year;

int tm_wday;

int tm_yday;

int tm_isdst;

time ( &rawtime ); -- 获取时间,以秒计,从1970年1月一日起算,存于rawtime

localtime ( &rawtime ); -- 转为当地时间,tm 时间结构

asctime ()-- 转为标准ASCII时间格式:

星期 月 日 时:分:秒 年

=========================================

你要的格式可这样输出:

printf ( "%4d-%02d-%02d %02d:%02d:%02d\n",1900+timeinfo->tm_year, 1+timeinfo->tm_mon,

timeinfo->tm_mday,timeinfo->tm_hour,timeinfo->tm_min,timeinfo->tm_sec);

就是直接打印tm,tm_year 从1900年计算,所以要加1900,

月tm_mon,从0计算,所以要加1

其它你一目了然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121632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