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流基本问题的计算原理

地下水流基本问题的计算原理,第1张

一、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

(一)河渠间地下水的稳定运动

1潜水的稳定运动

河渠间潜水的运动由于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或蒸发消耗的影响,应该属于非稳定运动。但为了简化计算,当入渗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都较均匀时,可以把潜水运动看作稳定运动。

假设条件:

(1)含水层为均质各向同性,隔水底板水平;

(2)河渠间潜水有垂向均匀入渗补给或蒸发消耗,设其强度W为常数;

(3)河渠基本上平行展布,潜水流可视为一维、渐变流并趋于稳定。

基于上述假设条件,取垂直于河渠的单位宽度进行研究并按图4-24取坐标,根据式(4-62),可写出上述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图4-24 河渠间潜水的运动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h为从左端开始的断面x处的潜水流厚度,h1、h2分别为左、右两侧河渠边缘的潜水流厚度。

对式(4-84)积分,得通解: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C1,C2为积分常数,可根据边界条件来确定,即将式(4-85)和式(4-86)代入式(4-87)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最后,将C1,C2值代入式(4-87),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4-88)即为河渠间有入渗(为正)或蒸发(为负)时,潜水流的浸润曲线(或降落曲线)方程。当参数K、W已知时,只要测定两个断面的水位h1和h2就可预测两断面间任一断面上的水位h。

由(4-88)对x求导数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由达西定律知,河渠间任意断面的潜水流单宽流量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qx为距离左河x处,任意断面上潜水流的单宽流量。将式(4-89)代入式(4-90)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当已知两个断面上的水位值时,可用(4-91)式计算两断面间任一断面的流量。关于河渠间潜水运动特点的讨论。

(1)由式(4-88)可知,潜水浸润曲线形状,当W>0时,为椭圆形曲线;当W<0时,为双曲线;当W=0时,为抛物线。

有入渗时,河渠间的浸润曲线形状为一椭圆形的上半支,河渠间形成分水岭,因为分水岭上水位最高,因此可用求极值的方法求出分水岭的位置。即将式(4-88)对x求导数,并令=0,将x=a代入,即得分水岭位置的计算公式:

现代水文地质学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上式可得分水岭位置a与两侧河渠水位h1和h2的关系:

当h1=h2,则a=,分水岭位于河渠中间;当h1>h2,则a<,分水岭靠近左河;当h1<h2,则a>,分水岭靠近右河。即分水岭总是靠近高水位河渠这一边。

(2)排水渠合理间距的设计

在排水渠设计中,有时需将分水岭最高水位(hmax)控制在一定的标高上,以避免在河渠间产生盐渍化或沼泽化。

令x=a,h=hmax,代入式(4-88)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由于该式中的l和a都是待求量,因此需和式(4-92)一起用试算法求解排水渠合理间距l。

在两渠水位相等时,即h1=h2=hw,分水岭位置a=时,式(4-93)可简化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由上式知,当水位条件一定时,在入渗强度愈大、渗透性愈弱的含水层中,排水渠的间距愈小,反之愈大。

(3)河渠间单宽流量的计算

河渠间单宽流量的大小取决于分水岭的位置。

当a>0时,q1=-Wa(负号表示流向左河);

q2=-W(l-a)(正号表示流向右河)。

当a=0时,分水岭位于左河的起始断面上,此时

q1=0,左河既不渗漏也得不到补给;

q2=Wl,全部入渗量流入右河。

当a<0时,不存在分水岭,此时全部入渗量流入右河,而且水位高的左河要向水位低的右河渗漏。

现代水文地质学

(4)无入渗时潜水流的方程式

当W=0时,式(4-88)和式(4-91)可简化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这就是著名的Dupuit公式。降落曲线的形状是二次抛物线。通过河渠间所有断面的单宽流量相等。

因为前面公式都是在Dupuit假设下导出的,忽略了渗流的垂向分速度,因此,用式(4-94)计算的浸润曲线较实际浸润曲线偏低(图4-25)。潜水面坡度愈大,两曲线的差别也愈大。但恰尔内(ИАЧарнюй)证实,虽然用了Dupuit假设,但按式(4-95)计算的流量仍然是准确的。

图4-25 计算出的潜水面与实际潜水面的比较

图4-26 双层岩层中的渗流

当含水层为非均质时,如双层结构的含水层,上层渗透系数比下层渗透系数小得多时(图4-26),可以将地下水流分成两部分,分界面以上为潜水,以下为承压水。由于通过整个含水层的单宽流量是通过上层和下层单宽流量之和,即

现代水文地质学

当含水层的透水性沿水流方向急剧变化时(图4-27),根据水流连续性原理,通过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岩层的流量是相等的。

即,对于渗透系数为K1的含水层,其单宽流量q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图4-27 岩层透水性急剧变化时的潜水流

图4-28 潜水底板倾斜时的承压水流

对于渗透系数为K2的含水层,其单宽流量q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把式(4-97)和式(4-98)相加,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h1和h2是断面1和2上的潜水流厚度;K1和K2为相邻两岩层的渗透系数;l1

和l2是端面1和2到岩层分界面的距离。

绘制浸润曲线时,先按式(4-97)算出hs值,而后再用式(4-94)进行分段绘制。

2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的稳定运动

在承压含水层中,如含水层的厚度M为常数,入渗补给为零,为一维流动,其他条件与有入渗补给的潜水含水层相同时,承压水的流动方程式可以比照无入渗补给的公式写出,只要用MH替代潜水流方程中的h2/2即可。因此,由式(4-94)和式(4-95),可以写出承压水流方程如下:

现代水文地质学

对上述承压水流公式作如下讨论:

(1)当含水层的隔水底板倾斜且倾斜度不大时,可用垂直方向上的水流厚度 M=(n为过水断面垂直于流线方向的值;θ隔水底板的倾角)代替n(图4-28)。

同理,也可用两断面间的水平距离l代替斜面上的距离l′。这样,用式(4-100)和式(4-101)即可进行底板为缓倾斜的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流的计算。

(2)当承压含水层的厚度M不是常数,而是随坐标变化时,如图4-29,通常可取上下两个断面含水层厚度的平均值代替M,以便求得近似解:

现代水文地质学

(3)对于相互平行的层状含水层(图4-13),可用等效渗透系数代替式(4-101)中的K: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M=为层状含水层的总厚度;

Kp——等效渗透系数;

H1,H2——相距为l的两个断面上的水头值。

(4)在地下水坡度较大的地区,当出现上游为承压水,下游为无压水(图4-30)时,可以用分段法计算。

图4-29 含水层厚度变化的承压水流

图4-30 承压-无压流

在含水层厚度不变情况下,承压水流地段的单宽流量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l0为承压水流地段的长度。

无压水流地段的单宽流量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根据水流连续性原理,q1=q2=q,因此,

现代水文地质学

将l0代入以上两个流量公式中的任何一个,即可求得承压-无压流的单宽流量公式:

现代水文地质学

降落曲线也可分别按承压水流公式(4-100)和潜水流公式(4-94)计算并绘制。

(二)一侧有河渠渗漏时,河渠附近潜水的非稳定运动

1河渠水位迅速上升(下降)为定值时,河渠附近潜水的非稳定运动

假设条件:

(1)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侧向无限延伸,隔水底板水平,上部入渗量W=0,河渠引渗后为一维流;

(2)原始潜水面水平,水力坡度为零;

(3)河渠水位瞬时上升,上升幅度为Δh0,t=h0,t-h0,0,上升后保持不变。

此时,基本方程可由Boussinesq方程式(4-62)导出:

现代水文地质学

当水位变幅Δh≤01 h(h为潜水流的厚度)时,上式括号内的h可近似地看作常量,用时段始末潜水流的平均厚度值hm来代替,经方程线性化后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图4-31 河渠水位迅速上升时河渠附近潜水的非稳定运动

该方程称Boussinesq 方程的第一种线性化方法。

为求上述假设条件下,半无限含水层中河渠附近地下水非稳定流运动方程,可将计算坐标的选择如图4-31所示,初始时刻t=0时,由假设条件(2)知,区内各点水位为h0,0,设距离河渠x处断面在t时刻的地下水位变幅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该断面处t=0时刻的水位变幅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河渠水位瞬时上升为定值并发生侧渗后,x=0断面处有u(0,t)=h0,t-h0,0=Δh0,t;x=∞断面处有u(∞,t)=0,通过变量变换,令

现代水文地质学

此时,由式(4-105),可得河渠水位迅速上升,而后保持不变,半无限含水层中河渠附近地下水非稳定流运动方程: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a=为压力传导系数。

将上式数学模型对变量t进行Laplace积分变换并进行整理后,可得上述数学模型的简化式:

现代水文地质学

方程(4-110)是一个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经过对其特征方程求解和Laplace 逆变换,可得JGFerris 的解:

现代水文地质学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

现代水文地质学

erfc(λ)为误差函数的补函数(余误差函数)。

现代水文地质学

设F(λ)=,称为河渠水位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系数,其值随时间t和距离x而变化,列于表4-2中。式(4-113)可改写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表4-2 F(λ)数值表

如含水层的压力传导系数a为已知,欲求任一距离x和任一时间t,因河渠水位突然变化Δh0,t所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值时,可先求λ=,而后由表4-2查得F(λ),再由式(4-115)确定由此引起的水位变幅u值。将u=hx,t-h0,0代入式(4-113),可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以上是河渠水位迅速上升(下降)为定值时,河渠附近潜水非稳定运动的基本方程及其简化后的数学模型、模型解和应用。

关于河渠水位迅速上升(下降)为定值时,河渠附近潜水侧渗速度变化的情况,可由达西定律写出。侧渗速度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最后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由此式可知:同一时刻不同断面的渗透速度不同,在起始断面x=0处,v=此时,渗透速度最大,远离河渠断面渗透速度逐渐变小。同理,在同一断面x上,渗透速度则随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变小,即当t→∞时,v→0。

知道了侧渗速度变化的情况,即可求得侧渗补给量的变化情况。当水位变化不大时,潜水流的厚度可以用它的平均厚度hm来表示,这样,通过任一断面的单宽流量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由此式可知,同一断面的单宽流量不等。当x=0时,单宽流量最大,其值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它就是河渠向一侧补给地下水的单宽流量;同一断面的单宽流量是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的;河渠回水后,在t时间,x=0处,总的单宽流量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2河渠水位变化时,河渠附近潜水的非稳定运动

当假设条件同河渠水位迅速上升(下降)为定值时,河渠附近潜水的非稳定运动,为便于计算,常将变化曲线概化为阶梯状曲线(图4-32),其相邻段之间的变化仍看作是瞬时回水。这样,就可把整个水位变化过程看作是各个瞬时回水的叠加。计算时,可按式(4-115),算出,t-t0,t-t1…,t-tn-1所对应的水位u值(t0=0):

现代水文地质学

上述各时段水位变幅叠加,即为河渠水位整个变化过程的变幅:

现代水文地质学

将u=hx,t-h0,0代入上式,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这样,在(x=0)起始断面上,河渠向一侧补给地下水的单宽流量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在t时间内总的单宽侧渗量,也是河渠一侧补给地下水的总量,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三)两侧有河渠渗透时河渠间潜水的非稳定运动

1河渠水位迅速上升(下降)为定值时河渠间潜水的非稳定运动

假设条件:

(1)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侧向无限延伸,隔水底板水平,上部入渗量W=0,河渠引渗后为一维流。

(2)潜水的初始状态为稳定流,水位可用式(4-94)表示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3)两侧河渠水位同时上升,发生瞬时回水,左河水位从h0,0上升到h0,t,右河水位从hl,0上升到hl,t,如图4-33。该情况下的地下水运动仍可使用Boussinesq方程式(4-62)描述,但其中的W=0:

现代水文地质学

为使上述方程线性化,可在其两端乘以潜水流厚度h:

现代水文地质学

图4-32 水位连续变化时近似处理为阶梯曲线

图4-33 河渠间潜水的非稳定运动

令u=则将上式改写成:

现代水文地质学

当潜水流的厚度变化不大时,可将其看作常数,用平均值hm代替。这样,上式又可进一步改写为齐次Fourier方程: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

现代水文地质学

这是以u=表示的线性方程。因此,只有当求解问题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对于u也是线性的时候,问题本身才是以u=表示的线性问题。这种线性化的方法称为Boussinesq方程的第二种线性化方法。

根据假设,以u表示的定解条件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为便于求解,取新函数:

现代水文地质学

并将其代入式(4-124),结合定解条件,使定解问题成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然后,用有限Fourier正弦变换求解,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利用下列展开式:

现代水文地质学

现代水文地质学

设,代入(4-130)式,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现代水文地质学

则上式简化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相对距离;

———相对时间;

F———河渠水位函数,当在0~1区间变化时,可查表4-3;

F′———根据求得。

表4-3 函数数值表

式(4-131)为河渠水位迅速上升,而后保持不变时,计算河渠间任一断面,任一时刻水位的公式,由于函数是一个小于1的数,因此,乘上小于1的数,仍为一个小于1的数。这表明河渠间的水位变幅总是小于河渠的水位变幅。

取式(4-131)对x的导数,代入q=-Kh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qx,0——x断面处回水前的单宽流量;

qx,t——x断面处回水后,t时刻的单宽流量;

G,其中,河渠流量函数值可查表4-4;

G′)。

表4-4 函数数值表

式(4-132)表明两侧有河渠渗透时,河渠水位迅速上升后就保持不变,此时任一时刻、任一断面的单宽流量为非稳定流,它随时间和坐标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同一时刻,不同断面上有不同的水位变幅和流速,所以不同断面的流量也不同。

将式(4-132)在0~t区间内积分,得:

现代水文地质学

式中:,其值可查表4-5。

式(4-133)为从引渗开始,经历时间t后,任一断面的总单宽侧渗量,即单位长度上河渠补给地下水的总量。

2河渠水位变化时河渠间潜水的非稳定运动

与前面所述相同,可将该情况下的变化曲线简化为阶梯状线段,见图4-34,并将左右两河渠的时段数概化为相同的数目。每一时段水位看作定水位,相邻时段间的水位变化仍看作为瞬时回水。这样,整个水位变化过程就等于是各个瞬时回水的叠加。应用叠加原理,可得到:

现代水文地质学

上两式即为河渠水位变化时,河渠间任一时刻、任一断面上潜水位和单宽流量的计算公式。

表4-5 函数数值表

图4-34 水位连续变化近似处理为阶梯状线段

二、地下水向井的运动

根据水井所揭露的地下水类型,可将水井分为潜水井和承压水井。无论是潜水井或承压水井,根据其所揭露含水层的程度和进水条件,又可将水井分为完整井和不完整井。贯穿整个含水层并在整个含水层厚度上都安上过滤器,可全面进水的水井称为完整井,(图4-35a中的1,和b中的1)。反之,如果水井没有贯穿整个含水层,只有井底和含水层部分厚度上能进水时,称为不完整井,如图4-35a中的2、3、4和b中2、3。

图4-35 完整井和不完整井

由于篇幅所限,现只将地下水向井运动的主要问题列表说明(表4-6~表4-11),以方便读者应用。

表4-6 W(u)数值表(Ferris,Brown和Stallman等1962年)

续表

续表

表4-7 W(u,r/B)或W(u′,a′)数值表

表4-8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4-9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4-10 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运动

续表

现代水文地质学

续表

现代水文地质学

表4-11 地下水向边界附近井的运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在数学中,如果一个函数在某个点的函数值等于该点的极限值,那么我们称该函数在该点是连续的。连续函数的定义首先规定了函数在某个点的极限存在,然后要求该极限值等于该点的函数值,这样才能称该函数连续。

对于不连续的函数,为了使其在某些点连续,可能需要加入一些额外的定义或修正。例如,若函数在一个点存在跳跃,则可以在该点的左、右极限值的平均值处进行定义,这样就可以使定义域上的函数连续。这也是补充定义使函数连续的其中一种方法。

补充定义使函数连续的意思是,在函数的定义域中找到一个或多个不连续点,并且在这些不连续点处重新定义函数,使得在这些点处函数的极限值等于该点处的函数值,从而使函数在这些点处连续。这可以说是一种修补函数缺陷的方法。

举一个例子,假设一个函数在某个点处存在跳跃,那么如果我们在该点处补充定义为函数在该点左、右极限值的平均值,那么就可以将该点处的跳跃状况消除,使函数在该点处连续。这就是补充定义使函数连续的一种典型应用。

对于齐次方程,如果y1,y2是方程解,那么它们的任意线性组合ay1+by2(a,b是任意实数)还是方程的解。

对于非齐次方程,如果y1,y2是方程解,那么它们的任意线性组合ay1+by2(a+b=1)是该非齐次方程的解,a+b=0是对应齐次方程的解。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一般采用常数变易法,通过常数变易法,可求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

扩展资料:

在代数方程中,仅含未知数的一次幂,这种方程的函数图象为一条直线,可以理解为:即方程的最高次项是一次的,允许有0次项,但不能超过一次。比如ax+by+c=0,此处c为关于x或y的0次项。

解非齐次方程时,把对应的齐次方程的补函数加上非齐次方程本身的一个特解,便可以得到非齐次方程的另外一个解。如果是常数,那么方程便称为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cos1980度怎么算的答案是:

余弦是一个三角函数,通常用于表示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它是正弦的补函数。

在下图中,cos(α) = b/c 和 cos(β) = a/c。由于 cos(α) = b/c,根据这个定义可以推出余弦函数的值在 -1 到 1 之间。

余弦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周期为360°或2π弧度。这意味着每隔360°或2π弧度,余弦函数的值就会重复。

因此,要计算cos1980度,可以先将1980度化简为一个介于0°到360°之间的等效角度。方法是将1980除以360,得到商5和余数180。

这样就有 cos1980° = cos(5×360° + 180°) = cos180°。由于余弦函数在加上或减去整数倍的周期后不变,所以 cos1980° 和 cos180° 的值相同。

根据网络搜索结果23,cos180° 的值等于 -1。因此,cos1980° 的值也等于 -1。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121806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