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要素有哪些

函数的要素有哪些,第1张

自变量、对应法则和因变量。函数在数学中为两不为空集的集合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即输入值集合中的每项元素皆能对应唯一一项输出值集合中的元素。

函数的对应法则通常用解析式表示,但大量的函数关系是无法用解析式表示的,可以用图像、表格及其他形式表示。

函数基本3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函数的两个基本要素,值域是派生要素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对应法则是y的值随x变化的规律,值域是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相对应的y值的集合

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对应关系,是从非空数集A到实数集B的对应简单地说,甲随着乙变,甲就是乙的函数精确地说,设X是一个非空集合,Y是非空数集 ,f是个对应法则 ,若对X中的每个x,按对应法则f,使Y中存在唯一的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 ,就称对应法则f是X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f(x),称X为函数f(x)的定义域,集合{y|y=f(x),x∈R}为其值域(值域是Y的子集),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习惯上也说y是x的函数

对应法则和定义域是函数的两个要素

一、函数

1 常量、变量和函数

在某一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统一数值的量或数,叫做常量或常数.一般地,设在变化过程中有两个互相关联的变量x,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

2 函数的两要素

(1)函数的定义域

(2)对应法则

3 函数的表示方法

(1) 解析法

就是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的函数,这个等式叫做这个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函数关系式).

(2) 列表法

(3) 图像法

4 函数的值域

一般的,当函数f(x)的自变量x取定义域D中的一个确定的值a时,函数都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称为x=a时的函数值,简称函数值,记作:f(a).

5 函数的图像

若把自变量x的一个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可以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描出一个点(x,f(x)),这些点构成一个图形F,这个图形F就是函数y=f(x)的图像.

知道函数的解析式,要画函数的图像,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

二、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1 正比例函数

一般地,函数y=kx(k是不等于零的常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k叫做变量y与x之间的比例常数,确定了比例常数k,就可以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y=kx有下列性质:

(1) 当k>0时,它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着x的值增大而增大;当k<0时,他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2)随着比例常数的绝对值的增加,函数图像渐渐离开x轴而接近于y轴,因此,比例系数k和直线y=kx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有关据此,k叫做直线y=kx的斜率.

2 反比例函数

一般地,函数y=k/x(k是不等于0的常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y=k/x有下列性质:

(1) 当k>0时,他的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当k<0时,它的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 它的图像的两个分支都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达到x轴和y轴.

三、一次函数

1 一次函数及其图像

形如y=kx+b(k,b为常数)的函数叫一次函数.

如果k=0时,函数变形为y=b,无论x在其定义域内取何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b与之对应,这样的函数我们称它为常函数.

直线y=kx+b与y轴交与点(0,b),b叫做直线y=kx+b在y轴上的截距,简称纵截距.

2 一次函数的性质

函数y=f(x),在a < x < b上,如果函数值随着自变量x的值增加而增加,那么我们说函数f(x)在a < x < b上是递增函数;如果函数值随着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减小,那么我们说函数y=f(x)在a < x < b上是递减函数.

如果分别画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所对应的一次函数图像,交点的坐标就是这个方程组的解,这种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叫图像法.

3 一次函数的应用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二次函数篇

一、定义

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为常数且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二、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为P(h,k),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其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交点式:y=a(x-x1)(x-x2) ,此时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B(x2,0)的抛物线,其中x1=(-b±√b2-4ac)/2a,x2=(-b±√b2-4ac)/2a.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x1+x2)/2,k=(4ac-b2)/4a;

与x轴交点:x1,x2=(-b±√b2-4ac)/2a.

三、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抛物线.

★四、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此时函数解析式变形为y=ax2+c(a≠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 (-b/2a ,(4ac-b2)/4a ) .

当-b/2a=0时,P在y轴上;

当Δ= 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

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当a>0时,函数在x=-b/2a处取得最小值f(-b/2a)=(4ac-b2)/4a;

当a<0时,函数在x=-b/2a处取得最大值f(-b/2a)=(4ac-b2)/4a.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7.函数值的变化特征

若a>0,抛物线开口向上,当x<-b/2a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当 x>-b/2a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值y≥(4ac-b2)/4a.

若a<0,抛物线开口向下,当x<-b/2a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当 x>-b/2a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值y≤(4ac-b2)/4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121845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