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2C总线(Inter IC BUS)是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一种通用数据总线
- 两根通信线:SCL(Serial Clock)、SDA(Serial Data)
- 同步、半双工,带数据应答
- 通用的I2C总线,可以使各种设备的通信标准统一,对于厂家来说,使用成熟的方案可以缩短芯片设计周期、提高稳定性,对于应用者来说,使用通用的通信协议可以避免学习各种各样的自定义协议,降低了学习和应用的难度
- 所有I2C设备的SCL连在一起,SDA连在一起
- 设备的SCL和SDA均要配置成开漏输出模式
- SCL和SDA各添加一个上拉电阻,阻值一般为4.7KΩ左右
- 开漏输出和上拉电阻的共同作用实现了“线与”的功能,即I2C总线通过上拉电阻接正电源。当总线空闲时,两根线均为高电平。连到总线上的任一器件输出的低电平,都将使总线的信号变低,即各器件的SDA及SCL都是线“与”关系,此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多机通信互相干扰的问题
单片机的引脚内部都有上拉电阻,P0除外,但P0口外接了上拉电阻,所以可以认为引脚都是弱上拉形式,其实P0口不接上拉电阻的话就是开漏输出
主从机关系每个接到I2C总线上的器件都有唯一的地址。主机与其它器件间的数据传送可以是由主机发送数据到其它器件,这时主机即为发送器。由总线上接收数据的器件则为接收器
在多主机系统中,可能同时有几个主机企图启动总线传送数据。为了避免混乱, I2C总线要通过总线仲裁,以决定由哪一台主机控制总线。
在80C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串行总线扩展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是以80C51单片机为主机,其它接口器件为从机的单主机情况。
I2C的时序结构 起始和终止信号起始条件:SCL高电平期间,SDA从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 -> start(s)
终止条件:SCL高电平期间,SDA从低电平切换到高电平 -> stop(p)
/**
* @brief起始信号
* @param无
* @retval无
*/
void I2C_Start()
{
SDA = 1;
SCL = 1;
SDA = 0;
SCL = 0;
}
/**
* @brief停止信号
* @param无
* @retval无
*/
void I2C_Stop()
{
SDA = 0;
SCL = 1;
SDA = 1;
}
起始和终止信号都是由主机发出的,在起始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在终止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空闲状态。
连接到I2C总线上的器件,若具有I2C总线的硬件接口,则很容易检测到起始和终止信号。
接收器件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字节后,有可能需要完成一些其它工作,如处理内部中断服务等,可能无法立刻接收下一个字节,这时接收器件可以将SCL线拉成低电平,从而使主机处于等待状态。直到接收器件准备好接收下一个字节时,再释放SCL线使之为高电平,从而使数据传送可以继续进行。
发送一个字节发送一个字节:SCL低电平期间,主机将数据位依次放到SDA线上(高位在前),然后拉高SCL,从机将在SCL高电平期间读取数据位,所以SCL高电平期间SDA不允许有数据变化,依次循环上述过程8次,即可发送一个字节
综述:SCL为0,则往SDA放数据,SCL为1,则从机读取SDA的数据
思考:为什么是在SCL为低电平放数据,高电平读取呢?
答:因为SCL为高电平时SDA电平发生翻转代表的是:起始信号和终止信号;如果发送数据时也是SCL高电平时SDA发生数据翻转,就会被认为是起始信号或终止信号,无法发送数据
注:SDA线的交叉处意思是:若SDA本来是1,则在SCL为低电平时转换为0,若SDA本来是0,则在SCL为低电平时转换为1,就表示其中一种的转换状态,可以往SDA线上放数据
/**
* @brief发送一个字节
* @param要发送的字节
* @retval无
*/
void I2C_SendByte(unsigned char dat)
{
unsigned char i;
for(i = 0 ; i < 8 ; i++)
{
SDA = dat & (0x80>>i); //依次取出dat的第7、6、5、4……位进行发送
SCL = 1;
SCL = 0;
}
}
特殊情况:
- 由于某种原因从机不对主机寻址信号应答时(如从机正在进行实时性的处理工作而无法接收总线上的数据),它必须将数据线置于高电平,而由主机产生一个终止信号以结束总线的数据传送。
- 如果从机对主机进行了应答,但在数据传送一段时间后无法继续接收更多的数据时,从机可以通过对无法接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非应答”通知主机,主机则应发出终止信号以结束数据的继续传送。
- 当主机接收数据时,它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字节后,必须向从机发出一个结束传送的信号。这个信号是由对从机的“非应答”来实现的。然后,从机释放SDA线,以允许主机产生终止信号。
接收一个字节:SCL低电平期间,从机将数据位依次放到SDA线上(高位在前),然后拉高SCL,主机将在SCL高电平期间读取数据位,所以SCL高电平期间SDA不允许有数据变化,依次循环上述过程8次,即可接收一个字节(主机在接收之前,需要释放SDA,将控制权交给从机,即SDA = 1)
/**
* @brief接收一个字节
* @param无
* @retval接收到的一个字节数据
*/
unsigned char I2C_ReceiveByte()
{
unsigned char rec = 0x00;
unsigned char i;
SDA = 1; //接收字节前释放SDA,把控制权交给从机
for(i = 0; i < 8; i++)
{
SCL = 1;
//如果SDA上的数据是1,则rec的i位上被置1;如果SDA上数据是0,则rec的i位不变,还是0
if(SDA){rec |= (0x80>>i);}
SCL = 0;
}
return rec;
}
应答
发送应答:在接收完一个字节之后,主机在下一个时钟发送一位数据,数据0表示应答,数据1表示非应答
接收应答:在发送完一个字节之后,主机在下一个时钟接收一位数据,判断从机是否应答,数据0表示应答,数据1表示非应答(主机在接收之前,需要释放SDA,将控制权交给从机,SDA = 1)
/**
* @brief 发送应答
* @param ack为应答位,0为应答,1为非应答
* @retval无
*/
void I2C_SendAck(unsigned char ack)
{
SDA = ack;
SCL = 1;
SCL = 0;
}
/**
* @brief接收应答
* @param无
* @retval接收一个应答,0为应答,1为非应答
*/
unsigned char I2C_ReceiveAck()
{
unsigned char rec;
SDA = 1;
SCL = 1;
rec = SDA;
SCL = 0;
return rec;
}
发送一帧数据
完成任务:向谁发什么
在起始信号后必须传送一个从机的地址(7位),第8位是数据的传送方向位(R/!W),用“0”表示主机发送数据(W),“1”表示主机接收数据(R)。每次数据传送总是由主机产生的终止信号结束。但是,若主机希望继续占用总线进行新的数据传送,则可以不产生终止信号,马上再次发出起始信号对另一从机进行寻址。
主机发送地址时,总线上的每个从机都将这7位地址码与自己的地址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认为自己正被主机寻址,根据R/W位将自己确定为发送器或接收器
AT24C02的固定地址为1010,可配置地址本开发板上为000,所以SLAVE ADDRESS+W为0xA0,SLAVE ADDRESS+R为0xA1
接收一帧数据完成任务:向谁收什么
先发送再接收数据帧(复合格式)完成任务:向谁收指定的什么
在传送过程中,当需要改变传送方向时,起始信号和从机地址都被重复产生一次,但两次读/写方向位正好反相
以上是I2C协议的时序说明,下面两个时序是AT24C02实际要通信时所写的时序
字节写:在WORD ADDRESS处写入数据DATA/**
* @brief发送一帧数据
* @param word_address为要往哪个字地址发送数据,dat为要发送的数据
* @retval无
*/
void AT24C02_SendData(unsigned char word_address,unsigned char dat)
{
unsigned char ack;
I2C_Start();
I2C_SendByte(AT24C02_address);
ack = I2C_ReceiveAck();
I2C_SendByte(word_address);
I2C_ReceiveAck();
I2C_SendByte(dat);
I2C_ReceiveAck();
I2C_Stop();
}
随机读:读出在WORD ADDRESS处的数据DATA
AT24C系列器件片内地址在接收到每一个数据字节地址后自动加1,在芯片的“一次装载字节数”(不同芯片字节数不同)限度内,只需输入首地址。装载字节数超过芯片的“一次装载字节数”时,数据地址将“上卷”,前面的数据将被覆盖。
注意:实现了AT24C02的字节写和随机读的函数后,在main函数中进行调用,写入数据后要至少延时5ms才能读取数据,因为数据写入AT24C02(EEROM)中比较慢,需要时间
/**
* @brief接收一帧数据
* @param word_address为从哪个地址接收数据
* @retval 返回接收到的一个字节数据
*/
unsigned char AT24C02_ReceiveData(unsigned char word_address)
{
unsigned char rec,ack;
I2C_Start();
I2C_SendByte(AT24C02_address);
ack = I2C_ReceiveAck();
I2C_SendByte(word_address);
I2C_ReceiveAck();
I2C_Start();
I2C_SendByte(AT24C02_address|0x01);
I2C_ReceiveAck();
rec = I2C_ReceiveByte();
I2C_SendAck(1);
I2C_Stop();
return rec;
}
通俗理解:
以随机读为例:老师(起始信号S):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问题,小华你来吧(从机地址+写入数据S:SLAVE ADDRESS+W)
小华:好的收到(RA:0)
老师:问题是1+9等于多少(S:WORD ADDRESS)
小华:好的收到(RA:0)
老师把麦交给小华,此时老师要听取小华的回答(S S:SLAVE ADDRESS+R)
小华:好的收到(RA:0)
小华:1+9等于10(R:DATA)
老师:好的收到(SA:1)
老师停止交流(P)
数据左移右移左移时最低位补0,最高位移入PSW的CY位
右移时最高位保持原数,最低位移除。
unsigned char Data;
void main()
{
/*因为AT24C02的函数写入的是一个字节,8位,最多去到255,如果想存256之后的数据,
则超出了一个字节的范围,就只会保存低8位的数据,高位的直接舍弃掉了,所以要对数据
进行分割,分为高8位和低8位,分别存入两个不同的字地址中*/
AT24C02_SendData(0,Data%256); //在字地址为0的地方,保存数据的低8位
Delay1ms(5);
AT24C02_SendData(1,Data/256); //在字地址为0的地方,保存数据的高8位
Delay1ms(5);
/*因为数据的高8位和低8位分开在了两个字地址保存,所以读出来时要进行拼接*/
Data = AT24C02_ReceiveData(0); //读取低8位
/*将高8位读出来后左移8位,则此时低8位为0,再或上上一步读取到的低8位,就组成了一个整数*/
Data |= AT24C02_ReceiveData(1)<<8;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