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 中关村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有谁知道 中关村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第1张

坐731路公交,去中关村 南。有个鼎好商城,旁边还有很多电子营业店。

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不过鼎好那地方还不错。我记得奥运会的志愿者培训就是在那附近进行的 地铁十号线到海淀黄庄下车,随便看,随便逛,你要开公司是嘛?你最好装个要投资或者合资的人去到他们公司里谈,或者你去面试什么的。

it项目外包公司有哪些

1:北京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华盛恒辉是一家专注于高端软件定制开发服务和高端建设的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开发制作方案。在开发、建设到运营推广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我们通过建立对目标客户和用户行为的 分析,整合高质量设计和极其新技术,为您打造创意十足、有价值的企业品牌。

互联网是个神奇的大网,大数据开发和软件定制也是一种模式,这里提供详细的报价,如果你真的想做,可以来这里,这个手及的开始数字是一伍扒中间的是壹壹三三后的是泗柒泗泗,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找到,我想说的是,除非你想做或者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如果只是凑热闹的话,就不要来了。

2:北京五木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五木恒润拥有员工300多人,技术人员占90%以上,是一家专业的军工信息化建设服务单位,为军工单位提供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设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工会等上层机构,同时设置总经理职位,由总经理管理公司的具体事务。公司下设有研发部、质量部、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等机构。公司下辖成都研发中心、西安研发中心、沈阳办事处、天津办事处等分支机构。

3:金蝶、用友

国内的大型ERP企业管理软件商通过借鉴国外软件公司规范的实施方法,也总结公司本身的实施经验和教训.从而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且符合当前现状的ERP实施方法。下面就对目前国内市场上比较有名的几家厂商的ERP产品进行介绍。其中:金蝶K/3财务管理系统突出面向中、大型企业和集团型企业用户的应用功能;(2)用友U系列ERP (主要是U8) 用友公司创立于1988年,以财务软件系统开发为主,总部设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开发供应商,亦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独立软件厂商。用友ERP—U8是以集成的信息管理为基础,以规范企业运营,改善经营成果为目标,帮助企业“优化资源,提升管理”,实现面向市场的赢利性增长。

评价:

国外大型ERP软件商虽然有非常规范的ERP强实施方法,但是难以完全贴近我国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定制过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企业发展快、实施顾问水平有高有低、企业管理水平的低落和人员素质不高、实施经费不足、培训不力等众多因素使得项目执行中往往不能按照规定的ERP实施方法做,高昂的实施成本使得某些ERP项目避重就轻,项目的彻底实施不能落到实处。所以,多数国内中小型企业由于人财物的不足,一般选用经济适用的国内ERP软件。

4:神州数码

是国内最大的IT分销服务及系统集成商,鼎新是台湾著名的ERP公司,通过与神州数码合作,这几年逐步在大陆开拓市场,在电力、金融等领域近几年有不俗表现,尤其是其制造部分,有一定优势。面对国内ERP管理软件及咨询服务市场,双方强强携手,在经营、管理、研发、服务、市场、渠道、人才、知识创新,以及项目管理等诸多方面优势互补。

评价:

产品预控制点很多,功能很强大,细节处理也很到位,用户能想到的在系统中基本都可以解决。但很多方面本地化做得不够,少部分细节处理不够,如有些单据字长不够,限制了用户的使用。但由于是合资公司,与国内其他厂商相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更新速度慢。由于受岛屿文化和客户量的限制,产品升级相对较慢。2)由于是代理台湾ERP产品,财务部分对新会计制度等支持度弱很多,不适合国内用户的应用。3)产品知识产权实际归台湾鼎新所有,神州数码并没有掌握产品原始代码,为客户将来二次开发带来难度。4)台湾和大陆股东易起纠纷,极不稳定,产品未来发展战略不清晰。

浪潮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认定的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中国著名的企业管理软件、分行业ERP及服务供应商,在咨询服务、IT规划、软件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形成了以浪潮ERP系列产品PS、GS、GSP三大主要产品。是目前中国高端企业管理软件领跑者、中国企业管理软件技术领先者、中国最大的行业ERP与集团管理软件供应商、国内服务满意度最高的管理软件企业。

评价:

在财务方面除金蝶、用友外,浪潮做得还比较不错,但进销存和生产一直没太大起色,这是大陆ERP的通病,没有成熟的制造业模式和市场,很难有生产做得很出色的系统。浪潮过于侧重项目运作,产品成熟度不够,产品渠道不够强大,公司对ERP软件定位不够清晰,高端人才比较缺乏。 产品的平台化、构件化程度高,可以配置性强,高端ERP整合了物流软件和商业智能软件。不过产品在上海的客户比较多,在别的地方不是很多,还需市场检验。

5:仁和ERP

仁和ERP应该说是最这几年发展起来最大的黑马品牌,由于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仁和ERP主要采用JAVA高级语言开发,比其它老品牌采用C#、net、php等开语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更适合网络化运行 *** 作。软件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企业升级和功能定制,软件功能整合企业管理中的OA审批管理,邮件管理、短信、电话、文件管理、进销存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实用业务,从电脑端PC到手机APP端,本地到出差无缝对接 *** 作,简单实用。

选择ERP企业管理软件重点不仅是软件技术,更重要的是产品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思想,没有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业务实 *** 经验的管理软件系统,是空洞的、苍白的,是没有任何价值,管理系统软件不仅是软件,而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模式。深圳仁和兴业投资集团旗下有多个实业项目,包括:项目投资、写字楼、商业广场、超市,工厂,所开发的软件功能和业务流程他们基本都有实体项目投资,所以在业务、流程、管理思想上更有优势。

评价:

仁和ERP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属于轻量级ERP系统,对中小企业非常适用,价格也很实惠,5000-30000元之间,但对大型集团企业使用来说还是有点欠缺。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IT商圈。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明朝时,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村”。今天北大物理楼楼北的院落中,就有太监祭祀的刚秉庙,还有一个叫“刚秉”的太监像。 随着历史的变迁,还出现了一些与“中官”谐音的叫法,如钟关、中关及中官儿、中官屯等。 中关村是怎么从“中官”演化为“中关”的也有不少传说。一说是1913年在《二万五千分之一京西图》上已经见到“中关”地名的使用。对于这一称谓,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清朝末年有关人员编制地图时,因

为“中官”寓意太监不太好听,故将其“雅”化为“中关”。又有人说是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曾在此地搭建一座城关,用于祝寿,因此得名。 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另有一说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下属的《中华地理志》编辑部于1953年迁至中科院新址后,在印制新址第一批信封和信笺时,经办此事的行政干事袁保诚在口头的语言传递中误把“中官屯”听作了“中关村”,时值“三反五反”时期,为免于“浪费”罪名,信封只好将错就错地使用,结果中关村名称沿用下来。

简介:-成立于1998年(原名昆仑瑞通);

-北京东方瑞通办公地点位于中关村最好的五星级写字楼之一,银网中心;

-上海东方瑞通办公地点位于淮海东路68号淮云大厦,地铁1号线2号线8号线出口步行2到15分钟;

-是Microsoft、HP、Sun、Citrix、Cisco等国际知名IT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

-2002年,营业额突破一千万元,成为国内知名的IT培训和IT服务企业;

-近五年的年增长率超过30%;

-拥有一流的师资和技术专家团队,全部拥有IT厂商认证资格,部分为厂商特聘技术专家;

-拥有数十台套Cisco中高端培训设备,培训机房设施设备达到厂商规定的最专业级别;

-每年开设300周次的IT培训课程(公开课),培训对象以企业在职的网络管理员、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IT经理、架构师、技术总监等为主,每年超过5000人次;

-每年为数百家企业提供现场(团体)培训服务,以专业的品质和规范的管理,帮助企业短期提升IT产品使用技巧,完成知识更新,感受最新的IT技术和产品,分享专家级IT实践经验。

法定代表人:衣明鹏

成立日期:2006-02-17

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785523433B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英文名:Easthome (Beijing) Consulting & Service Co, Ltd

人员规模:100-499人

企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3号46幢二层202房间

经营范围:经济贸易咨询;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企业策划、设计;计算机技术培训;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艺美术设计;电脑动画设计;数据处理;计算机系统服务;销售工艺品、礼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五金、交电、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通讯设备、家用电器;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劳务派遣(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16日)。(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中关村是中国的高科技中心,它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很多人都简称它为“村子”。很多的西方分析家对中关村的前景很乐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斯坦福大学在最初硅谷的发展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

发展历程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关村的发展建设,国务院先后5次做出重要决定。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05年8月,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8条决定。中关村街景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又批复同意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中关村示范区今后十年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北京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发展现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已经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新材料、先进制造、航空航天为代表,以研发和服务为主要形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中关村目前“一区多园”的空间格局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雍和园、石景山园、通州园、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十个园区。“十二五”期间,中关村将继续完善“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重点建设“两城两带”,即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由海淀北部、昌平南部和顺义部分地区构成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以及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和通州、房山的部分地区构成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促进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中关村示范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0年,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近16万亿元,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5%。技术合同成交额15795亿元,约占全国的404%,80%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2010年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413家,比2009年增加160家。2010年,中关村示范区增加值2644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5%,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关村万元增加值能耗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长期保持了低能耗运行,支撑了首都“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2011年1至6月,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7905亿元,同比增长193%。上市公司上半年在示范区实现总收入约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2011年上半年示范区现代服务业总收入超过4800亿元,同比增长约21%。

人才资源

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聚集中国近四成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承担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及近千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关村核心区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32所高等院校,206个国家及北京市科研院所。中关村拥有6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国家工程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孵化服务机构100多家,孵化总面积超过320万平方米,留学人员创业园29家,总孵化面积60多万平方米。为中小型创业企业提供财务代理、法律咨询、投融资、担保贷款、创业辅导和创业培训等多方面服务。中关村正在率先建设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构筑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高地,打造全球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实现人才优先发展。中关村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首批授予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超过15万人,累计创办企业6000余家,活跃的企业超过2000多家,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目前,北京市共有中央“千人计划”人才311人,163名“海聚工程”人才,其中80%在中关村地区。成长出以联想的柳传志、百度的李彦宏、博奥生物的程京、中星微电子的邓中翰、科兴生物的尹卫东、碧水源的文剑平、神雾热能的吴道洪、创新工场的李开复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新老企业家。2011年3月,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中央部门和北京市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要求中关村率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建设人才特区,并给予了13条创新人才政策支持,这是中央为构筑我国人才发展战略高地、建设人才强国做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科技金融

中关村初步形成了“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的中关村投融资模式。“一个基础”是指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六项机制”是指信用激励机制、风险补偿机制、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的投保贷联动的机制、银政企多方合作机制、分阶段连续支持机制、市场选择聚焦重点机制。“十条渠道”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担保融资、企业债券和信托计划、并购重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小额贷款。实施金融支持中关村企业做强做大的四项措施:一是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和股权激励政策;二是支持企业境内外上市,形成“中关村板块”;三是实施支持中关村企业承接国家重大建设工程招投标的融资支持政策;四是实施中关村企业并购重组计划。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创业板和中关村代办系统为重点,支持企业做强做大。截止2011年8月,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90家,其中境内114家,境外76家,38家企业在境内创业板上市,初步形成了创业板中的“中关村板块”。中关村每年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关村代办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又称“新三板”),代办系统累计已挂牌及通过备案企业94家。在总结中关村代办试点工作基础上,证监会正在积极推进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中关村将建立并完善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中关村都发挥了策源地和示范引领作用。产业结构已经实现向技术创新和高技术服务业转型,产业链不断向高端拓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道路。中关村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大力推进重大研发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取得了大量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打造了国内最大、代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最高水平的创新型企业群体,初步形成了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成立了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同参加的产业技术联盟55家,推动自主技术标准创制和应用。推进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已在高校院所中挂牌开放实验室83家。深入实施“十百千工程”,实行“一企一策”支持方式,集成政策资源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引进和激励人才、上市和并购等,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实施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瞪羚计划”,聚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优势领域,选择一批专业性强、成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通过鼓励研发投入、信贷融资补贴、办公生产空间费用补贴、知识产权创制资助等方式给予重点支持。中关村示范区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企业参与或主导参与创制的标准个数近2000个,其中国际标准86项,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798项;企业拥有授权专利超过35万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万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超过50项;承接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达968个;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大部分核心任务。中关村承担国家“863”项目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承担国家“973”项目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私企居多~大型企业也是由股份制组成~说白了就是中国IT行业企业集散地~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1、中关村附近有海龙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鼎好电子大厦、太平洋大厦等;

2、海龙大厦:隶属于北京海龙集团,是经营IT产品的综合性大卖场。在业内,海龙是中关村IT零售业的龙头,中国北方地区最大IT产品集散中心;

3、中关村图书大厦:坐落在享有“中国硅谷”美誉的中关村,毗邻北京大学和海淀图书城,周围高校、科研单位林立,文化学术气息浓郁,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4、鼎好电子大厦:地处中关村西区,东临中关村大街,北靠北四环,大厦首层IT旗舰广场层商6米,经营方式实施了商场规划

中关村的名字确实和太监有关。因为在古代,这里是太监们退休后最多居住的地方,也是埋葬了很多太监的坟场。太监在明清时,有“中官”的说法,所以他们的坟就被称为“中官坟”,而太监聚集很多的地方就叫“中官村”。不过,直接跟太监之名挂钩还是有点不雅的,所以后来便改成了中关村,据说提议改名的还是大文豪郭沫若。

中关村,如今以多量的数码产品、IT公司闻名,被称为“美国硅谷”。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处在名校最多的海淀区,边上就是清华北大。所以,这块地方现如今已是人才济济之地。但在古代,它的名声却没那么好,还总是跟宦官联系在一起。

一般来说,去宫里做太监的,都是家中贫困之人。这些人做了太监后,也跟原本的家族断了关系,所以除了少数几个红人太监外,多数都是无依无靠,无家无后。所以如何养老,就成了很多太监经常谋划的事。

那时候,北京城内住的都是达官显贵,太监肯定进不去安家,所以只能把目光放置北京城外,但离北京城又很近的地方。历史上的中关村就这么被选中了。很多太监在退休以后,都会选择在这里安家养老,如果死了,那也会就近在这个地方进行安葬。而明清时期,太监有“中官”之称,于是他们聚集扎堆的地方也就有了“中官村”之名。这个名字一直持续到近代,现代后,中关村被规划建立了很多研究所、学校等,如果还沿用之前跟太监挂钩的名字,难免惹人非议,所以便将“官”字改成“关”。

柳传志先生简介 柳传志先生,江苏镇江人。1966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高级工程师,现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 年,柳传志先生与其他10名计算所员工以20万元人民币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在他的领导下,联想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经从中关村一间普通的国有民营小企业,成长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旗舰型企业集团。目前,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下辖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两家香港上市公司,总资产179亿元人民币,2003年营业收入403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1237亿元人民币。截至2003年12月,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共上缴国家各种税收545亿元人民币,为推动中国IT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近二十年的创业生涯中,作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柳传志先生敢于冲破旧体制的束缚,领导联想突破了长期束缚科研人员头脑的以计划经济为代表的传统观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联想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化道路。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和管理者,他高举民族计算机产业大旗,立足中国本土主动摸索行业和企业实际,在与国外强手的竞争中一举胜出,不仅确立了联想在中国市场的排头兵地位,而且带动了一大批民族IT企业的发展。柳传志先生创造性地适应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政治经济环境,成功实现了联想控股的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了有利于联想长远发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的产权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一大批年轻人走上第一线领导岗位。他主动将西方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实践相结合,总结并提出了著名的“企业管理屋顶图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思想,形成了系统的以“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为理论核心的联想管理体系。使联想逐步成为一间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集团。柳传志先生先后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科技实业家创业奖金奖”第1名、“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改革风云人物”,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2000年1月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亚洲最佳商业人士”,2000年6月被《商业周刊》评选为“亚洲之星”,2000年度评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2001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25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我想去看看北京中关村一些知名IT公司都有哪些能参观或者看看外景!哪些能看啊怎么走全部的内容,包括:我想去看看北京中关村一些知名IT公司都有哪些能参观或者看看外景!哪些能看啊怎么走、it项目外包公司有哪些、有谁知道 中关村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7674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