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硅谷是哪里?

印度的硅谷是哪里?,第1张

探寻印度软件产业迅速崛起的奥秘,你会发现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恰恰是高科技之外的“非技术因素”。政策 几乎任何产业的兴衰都与政策的引导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1984年,拉吉夫·甘地执政伊始,印度政府就把计算机的开发当成了一件大事,他甚至因此而被人戏称为“计算机总理”。拉奥总理执政后,政府又采取了许多新办法支持发展信息产业,特别是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免除进入高科技园区的公司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允许外商控股100%,免征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的所得税等等。1998年,印度政府还组建了“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组”,由国家总理任组长,制订了“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在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全方位采取措施,为信息技术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教育 说实话,印度的基础教育让人不敢恭维,但他们的高等教育却在发展中国家中非常突出。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可谓是有识之士。他从50年代起就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样子,在全国陆续建起了6个“印度理工学院”(IIT)。今天,正是这些学院的毕业生支撑着信息技术产业大厦。印度的计算机教育从小抓起。现在,印度全国2500多所中学开设了电脑课,40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据说,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教育设施,全国每年都有25万人接受信息技术培训。语言 几乎人人懂英语是印度发展信息产业上的独有优势,使得印度人在开发研制软件上如鱼得水,没有任何语言障碍,这就大大加快了科研开发的速度。成本 曾有人测算,印度编程人员的工资只有发达国家的1/8到1/5,这就使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把软件的设计等工程交给数学天分很高而工资却相对很低的印度人去做,客观上带动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中国历来是劳动力成本不高的国度,按理说这方面的优势很强。但不能不看到,近年来情况已经有所变化,有些地方投资成本不高的优势开始减弱。比如,有些外商却步不前的原因是,中国的通信费用过高,如果在中国投资办企业,通信成本首先就占去了一大块,算下来,还不如在本国经营上算。揪错┆评论1┆举报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多数人对印度的第一印象是落后,再有就是女性问题、卫生问题、文盲率高、贫富差距严重等等由于社会体制落后造成的问题。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印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他们的IT行业却很发达,并且印度的程序员还受到业界的的高度关注和青睐,不仅如此,印度还是程序员最多的国家。

为什么印度是程序员比其他亚洲国家的程序员多?

印度的程序员多这一点很好解释,因为印度的人口基数大,印度有着1324亿的人口,而程序员占总人口的02%,约为270万人,但在这个文盲率高达50%的国家中,270万程序员也是个十分恐怖的数量。拿中国作比较,中国的文盲率不到1%,但程序员的数量只占了总人口的014%,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情况?

首先是语言上的优势,印度曾经被英国殖民过长达两百年,所以英语对印度人而言能够算得上半个母语了,然而市面上的编程用语言基本都是用英语编写的的,所以印度人相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语言的优势。

其次是印度的外包产业十分发达,印度在全世界软件外包市场的占有率为60%,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软件外包国家,正因如此,印度便产生了大量的IT岗位,而如此充裕的岗位就会吸引更多的从业者。

但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是时差问题,印度跟中日韩相比,前者跟美国有一段工作时间是重合的,所以可以有工作交集,而中日韩跟美国的工作时间恰恰颠倒了过来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贫苦的低种姓印度人,不想每天都待在垃圾堆里,不想每天都吃着拉肚子的食物,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一个又一个地夭折才想要通过当程序员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吧,毕竟程序员是印度的主流行业当中最能与世界接轨的。

纳闷印度的程序员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印度的程序员数量庞大之余,还十分收到业界的追捧,在硅谷上班的印度人比其他亚裔要多得多,并且在硅谷,印度程序员当上高层的比例要比亚裔程序员要多。

前面提到过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包公司,然而在外包公司当中,人才竞争是十分强烈的,由于印度没有计划生育,所以一户印度家庭一般会生育3到6个小孩,并且社会福利十分微薄,而程序员一般都是家中的顶梁柱,如果他们一旦失业,那将意味着他将不能支付起妻儿老小的生活费用,因此他们会不断努力地去提高自己的技术,再加上整个行业的成熟和规范,这些原因都会促使他们成为尖端的的程序员。

其次是印度程序员十分'物美价廉',由于印度的人力成本非常廉价,印度程序员和美国程序员做着一样的工作,收入却只美国程序员的十分之一。当然,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印度的外包公司,如果是在美国本地上班的程序员,他们还是会拿到跟美国人同样的工资的。

印度程序员受青睐最重要的一点是思想比其它亚洲国家接近西方。硅谷可以说是大部分程序员向往的地方,然而硅谷在美国,所以里面的企业文化都有很浓郁的美国文化,而印度因为被英国殖民过,所以很多方面都深受西方影响,思考方式和文化与大部分硅谷企业都比较契合,所以总体上而言印度程序员会相对更受主流IT企业的青睐。

一个高瘦的白人码农、一个矮小的中国码农、一个来自印度东部的码农再带上一个满脸胡须留着长发的码农,这就是硅谷科技公司的标配。

有相关数据显示,能拿到美国工作签证的留学生人数大约在85万,而这之中大部分都是印度人,这也造成了科技行业内的印度人泛滥。

中国的留学生人数是印度的两三倍,然而这之中能拿到工作签证的仅仅只有印度留学生的十分之一,在知乎,硅谷的华人与印度人纠纷能让你看上三天三夜,印度工程师被认为是中国工程师在硅谷的对手和绊脚石,然而从管理层开始,很多公司都被印度人占领了,你不得不忍受这样的氛围。

虽然在美国,印度码农更胜于中国码农,但只要我们国内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成长起来,多多出现华为、阿里这样的后起之秀,那么未来的中国工程师将不必再将硅谷奉为心中的圣地。

但这些都是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的,中国程序员也有很多优秀的,只是比例没有印度程序员高。对于印度IT行业你怎么看?

班加罗尔(Bangalore)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纳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三大城市,人口约1050万人。印度在1947年独立以后,班加罗尔发展成重工业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罗尔的成功建立使其成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誉为“印度的硅谷”。

班加罗尔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枢纽,其中的印度科学学院是印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和研究所。其他重要的研究院还有印度天文物理学学院、拉曼研究学院、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高等科学研究中心、印度国家生物学中心和印度统计。

IT产业

班加罗尔是一座“IT化”了的城市。各档酒店鳞次栉比,但游客来此若不预先定房,就很难找到落脚的地方,全球、地区和印度国内的各种IT商务研讨会议,排满了班加罗尔的城市日程。班加罗尔的夜生活十分有格调,“酒馆文化”颇为盛行。

人们到此可以忘却宗教、种族、性别的差异,在浪漫的音乐声中一品清醇而又廉价的印度干啤。不过,享乐并非所有人的目的,很多人来此是洽谈商机或找寻工作机会的,还有不少“人才猎头”穿梭其间,递给你一张名片,邀请你到他们的公司发展。

印度政府对班加罗尔的IT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扶持。1999年,印度成立信息科技部,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专门设立IT部门的国家之一。2000年10月17日,印度IT法案生效,为该国电子商务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海归派”对印度IT业的发展也功不可没,他们为印度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和尖端的技术。

同时,大量会说英语的廉价劳动力也吸引着西方IT精英公司纷纷将班加罗尔作为发展的桥头堡。IT业的强劲发展为班加罗尔积聚了大量财富。印度2003年IT业创造的产值为120亿美元,预计到2009年将增至620亿美元,而班加罗尔在其中将占据1/3的份额。

班加罗尔在本财政年度已吸引外资180亿卢比,预计IT业出口将增长32%至35%,大大超过29%的预定目标。但是,班加罗尔乃至印度的IT业也面临不少难题,主要是印度整体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人才依然短缺。据印度信息科技部资料显示,到2009年,印度在IT领域的人才缺口仍有50万。

印度首富普雷吉姆也说,印度的IT科技产业有80万从业人员,而美国有1020万,印度的通信领域有从业人员30万,而美国有600万。为此,印度政府正考虑推行税收和财政支持政策,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与IT相关的服务行业及IT核心领域。

经济

班加罗尔的经济增长率为103%,是印度第二大增长最快的大都市,也是印度第四大快速消费品(FMCG)市场。福布斯将班加罗尔视为“下一个十年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这个城市是第三大航空枢纽的高净值个人,是家庭对超过10,000美元的百万富翁约60,000超级富豪的人谁拥有的投资盈余₹ 4500万(US $六十三万〇九百)和₹亿5(70,100美元)。

几个公共部门企业的总部,例如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BEL),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国家航空航天实验室(NAL),巴拉特地球移动器有限公司(BEML),中央制造技术研究所(CMTI)和HMT(以前为印度斯坦)机床)位于班加罗尔。

1972年6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成立于太空部之下,总部位于该市。班加罗尔还为ABB,空客,博世,波音,通用电气,通用汽车,谷歌,利勃海尔航空,微软,奔驰,诺基亚,甲骨文,飞利浦,壳牌,丰田和泰科。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班加罗尔

以上就是关于印度的IT业非常发达,为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印度的IT业非常发达,为什么、印度经济那么落后,却为什么印度的IT行业能如此强大、印度的硅谷是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7760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