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软件产业发展 只有模式不同,而不存在所谓的印度软件产业遥遥领先中国。
1-11月,全国15个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1985亿元,占全国比重(55%)较去年同期提高近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9%,增速快于全国17个百分点。中心城市软件产业的结构具有自身特点,“软”的部分更为突出,一是软件产品比重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增速高36个百分点;二是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增长更为突出,收入增速分别达29%和41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和76个百分点;三是IC设计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比重分别低于全国2和1个百分点,增速低192和89个百分点。
1-11月软件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软件业务收入:219275529万元,增长273%,约合347246亿美元;
软件产品收入:72026628万元,增长238%,约合114062亿美元;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44129873万元,增长227%,约合69884亿美元;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22876305万元,增长234%,约合36227亿美元;
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收入:37884160万元,增长343%,约合59994亿美元;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35576178万元,增长355%,约合56339亿美元;
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协会(NASSCOM)近日发布报告称,财年即将结束,印度IT-BPO总收入已达约1000亿美元;其中出口(包括硬件)6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国内市场IT-BPO(包括硬件)收入317亿美元,同比增长9%;软件产品出口收入15亿美元,增长13%;国内软件产品收入1800亿卢比,增长13%;直接雇用约250万人,成为印度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经济部门。
总收入:1000亿美元,增长
出口收入:691亿美元,增长16%;
国内收入:317亿美元,增长9%;
软件产品出口收入:15亿美元,增长13%;
国内软件产品收入:1800亿卢比,增长13%;
IT服务出口收入:400亿美元,增长19%;
BPO出口收入:160亿美元,增长122%;就业人口876万人。
印度严格来说也并不算是特别贫穷落后,只不过他们存在一定的社会问题,但是他们的it业发展速度确实非常快,而且有很多的it人才精英,他们培养的模式和我们国内有所不同,在他们看来it业是一项特别值得扶持的,并且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他们在英语编程方面有天生的优势,因为印度曾经是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他们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在用英语编程的时候自然就没有语言障碍,就像是我们用中文去边惩的话也可以没有原章,唉,只不过计算机是美国人在1946年发明的,它需要使用英语作为源代码,我们就算是做了中文还是要进行相应的转换,而且现在有很多的人,编程库都是提供基本的语言的,不需要自己一个一个的去码,可以从中引用。
政府给予了it产业大量的扶持,比如说给it产业零税负。基于政府贷款的优先权,给予银行贷款的优先权,也就是说相同的企业一个是软件发展行业,一个是传统的重工业,银行优先给软件工业贷款就是他们的it产业,有了大量的经济支持企业发展,有没有那么大的负担,再加上他们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编程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因为只要掌握其中的一些语法规则,普通的高中生也完全可以承担这项工作。
我们国家的it产业之所以没有快速的发展起来,就是因为最大的语言障碍,我们是中文也只是汉字,汉字是象形文字和英文是两个体系的东西,想要能够变成最基本的,你要先把英语学明白,而大多数学生就算是大学毕业了,英语都没学明白,所以说想做一个程序员还是比较困难的。
一,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处于闭关锁国的境地,然而,“印度的软件之父”柯理却把软件概念引入印度。70年代,许多国家、企业集中精力开发电脑硬件,对于软件,当时人们认为是附加的、免费的而且不能获利的。但是,柯理认为软件具有巨大的无形价值,“软硬件是一体的,硬件达到某种规模之后,软件势必有大量需求。”同时,柯理发现开发硬件需要基础设施和资本,而印度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开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印度的贫穷迫使它不得不从事软件开发,因为印度人“有优秀的数学头脑,绝对可以编写出最好的软件。”根据《开启印度信息革命》一书的介绍,当时印度全国电脑不超过20部。今天,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印度开始以软件开发作为国家的支撑产业时——的艰辛状况。
第二,印度的落后体制与先进的信息科技相互碰撞。我们都知道,印度仍然处于僵化落后的管理体制下,正如旅行文学大师奈波尔所描写的,“官僚体制与种性制度共同交织成的幽暗国度”。可以说,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是不断地突破僵化管理体制的历程,比如柯理游说政府解除电脑硬件进口的管制。1991年印度软件协会主席米塔锲而不舍,登门16次,才与财政部长会面半小时,为软件业争取到租税优惠。这种不断的碰撞,终于使政府意识到信息科技的重要性,反过来政府倾力扶持软件业,1999年印度成立了IT产业部,当年有16个省的省政府宣布IT政策,有7个省成立专职工作小组或委员会。事实证明,这些机构不是摆设,而是印度软件业发展实实在在的引擎。
第三,两极分化下催生软件王国。印度的两极分化有目共睹,去过印度的人都有感受,在摩天大楼的下面,成群结队的乞丐肆无忌惮地乞讨,甚至抢夺游人的提包。正如诺贝尔奖得主帕兹所形容的:印度充满“两极化对照形成的歧异”。因此,国内许多IT名流据此认为印度的“软件大国”地位不足挂齿。
印度有70%的人口是文盲,而同时它有41万软件技术人员,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印度全国有1832个教育性科研机构和理工学院,每年大约培养7万个计算机软件专业人员。如今在美国,1/3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有25万人深入硅谷,这足以让世人吃惊。有人形象地比喻,印度是依靠金字塔尖的2%的精英带动98%的平民。难怪比尔·盖茨在第一次访问印度后,就断言:在未来几年中,“印度有希望成为一个软件超级大国”。尽管文盲、人口与贫穷仍然是印度当前的三大难题,而印度政府的目标是在2008年造就“百万软件人才”。
第四,软件业的外销策略的成功应用是印度软件业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环节。印度发展软件业主要有两种外销策略,第一种是所谓的“到岸服务”,即由印度软件公司外派工程师,驻扎在国外客户处,完成设计;第二种是所谓的“离岸服务”,即在印度完成软件程序开发,传输到客户端进行测试、安装。这两种业务分别占印度软件产值的57%和35%。换言之,印度提供的主要是定制式的软件服务,有品牌的套装软件占的比例很小。所以,有人称印度的软件业模式是“软件代工”,类似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加工业。
当然,看到印度软件业奇迹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印度软件业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比如:人才流失;高附加值产业链无法形成;过于依赖产业导向的教育,导致研究失去前瞻性;官僚机构的低效率;各邦之间在推动软件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恶性竞争,导致资源浪费;以及其他深层的社会问题。我们呼唤中国的“柯理”,我们不希望我们今天所说的IT,仅仅是指“印度的明天。
1989年印度软件业总产值为2000万美元,1999年达到40亿美元,绝大部分是出口,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
据麦肯锡预测,印度IT服务业在未来五年将增长五倍,年出口额超过500亿美元。目前印度的软件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超过了印度全国出口总额的20%,在全印度GDP份额超过了2%。
印度有一批大型软件公司,前四名分别为TCS、Infosys、Wipro和Satyam等,这些公司规模都超过万人。TCS是印度头号财团Tata下属的咨询公司,财团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Infosys于1999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印度公司,全球500强之一;Winpro是一家相对集权的公司,创始人阿芝姆·普莱姆杰拥有超过八成的股份,普莱姆杰也成为印度首富;Satyam是它们中第一个在中国投资的。
“四大金刚”在中国落户,还处于观望状态,投资也不大,像Infosys在华投资尚未定案,不过另外两家来自印度的NIIT(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和APTECH却几乎垄断了中国的IT长期培训市场。NIIT成立于1981年,是全球惟一教材开发达到CMM 5级的教育机构。这两家公司用类似于培训中国厨师的方法培训软件工程师:招生、培训,直到学生毕业、找到工作,两家公司的学费也一样:1.8万元。
在软件开发和出口创汇方面,印度与中国相比处于绝对优势,而在基础的IT培训方面,印度人更是杀到了中国家门口来。目前,中国的IT企业只有华为在印度有一家规模不大的软件公司,该公司甚至因为被诬陷“为塔利班编写软件”而被印度政府调查,事实证明纯属莫须有。
分析一下印度软件模式的成功因素,关键在于引进CMM认证,CMM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学会搞的一套软件工程标准,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共分五级,印度人对此标准异常热心,全球获得CMM5认证的软件公司不过几十家,印度占了60%以上。
前两年,一批中国软件企业老总去印度考察一番,回国后掀起了一股CMM初级认证热潮,很多中国人对CMM认证也不以为然,但有一点无法回避,那就是CMM是硬文凭、是护照,没有它,连软件国际市场的门都难以迈入,它实际上也是美国标准。
不过,印度模式是处于全球软件业价值链的最底层,在孟加拉的女工为沃尔玛的血汗工厂努力工作时,班加罗尔的程序员们也在为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软件订单埋头苦干。这些订单可能已经被倒手好几次,利润被层层盘剥,而且这种代工受美国经济影响很大,一旦美国经济不景气,班加罗尔的工程师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所以,对西方列强而言,班加罗尔是软件业的血汗工厂,而中国连成为“血汗工厂”都很艰难,因为中国的软件业是一盘散沙,各有各的标准,标准太多则造成没有标准的现实局面,照搬CMM是一条路子,但不妨换个思路,能不能制订中国自己的软件业标准?毕竟中国是21世纪最大的市场。
对于印度科技从业者来说,2017年是噩梦连连的一年。直到几年前,IT业都还是印度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之一,但在今年,这个1600亿美元规模的行业裁掉了56万多人。
自动化大潮来临
前几年印度正常的强制性流失率(即要求业绩垫底的员工离开)大约为1%,而在2017年,印度IT公司的减员率达到2%-6%。
高知特公司(Cognizant)的大约6000名印度员工因为自动化项目的实施而失去了工作。而位于孟买的Tech Mahindra实施了一项成本优化计划,目的是提升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7月份,新闻界曝光了该公司的一段音频内容,引发丑闻,音频内容是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强迫员工在第二天早上10点前辞职,否则就可能被开除。
公司不再"养闲人"
在2017年,印度IT公司的校园招聘人数减少了50-70%。这主要是因为IT公司改变了招聘方式:之前公司会大量雇用新人,为尚未到手的合同作储备,但是现在,招聘策略已变成了"眼下有多少工作量,就雇多少员工"。IT公司目前面临着很大的营收增长压力,所以他们不希望一边花钱"养人",一边等待项目到手。他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增加聘用高技能人才或提高现有员工的技能上。
高技能vs低技能
从长远来看,自动化的普及可能会让那些拥有特别技能的员工获得更多的就职机会。但是低级别员工将继续遭到挤压。市场分析公司HfS Research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印度IT行业中将近三分之一(70万)的低技能工人将在2022年失去工作。而能够胜任高技能工作岗位的印度科技从业者不到5%。
所以一旦出现问题,无论是事业上还是家庭上的问题,他们往往没有人可以求助。
全球乐趣之王今天看到了这样的消息:海航正急于出售IT外包服务提供商Wen Sihai,而印度已免费获得了中国最大的IT外包公司。Pactera是中国最大的IT外包公司,业务覆盖国内主要银行,核心保险代理机构,BAT,两家主要运营商以及该行业的其他主要公司,他们掌握了这些公司的主要业务信息系统和源代码。关键信息,例如数据收集。
因此,许多国内外公司都想赢。在第二次竞标中,包括中国银联,神州数码,五通树资本,东软集团,Advent International(美国)和Tech Mahindra(印度)在内的六家中国和海外机构参加了竞标。您现在处于第三轮竞标中。其中,印度公司Tech Mahindra提供了竞争性建议,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
众所周知,印度的IT行业发展迅速,许多印度人为此感到自豪。在过去的30年中,印度依靠IT软件产业成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矛盾突出的贫困国家的世界领先软件生产商。印度还成长为许多顶级IT公司,包括Wipro,HCL Technologies,Infosys和印度最有价值的IT技术公司,并已成为后端技术人员的主要全球供应商,而Google,微软和其他行业巨头也将印度人作为首席执行官。
首先,印度的IT太严重了。总理尼赫鲁(Nehru)积极发展重工业,根据教育政策制定了一项名为“科学与技术优先”的国家政策,并从物理,化学和数学领域的各个国家招募人才。
以上就是关于印度IT产业领先中国多少年全部的内容,包括:印度IT产业领先中国多少年、印度那么贫穷,为什么IT业却很发达,程序员数量也比其它国家多、印度那么穷,为什么技术那么的发达尤其是IT产业。。。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