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IT软件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IT软件项目管理,第1张

项目并行管理的关键点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将进入实施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即将全面启动,由此而产生的新一轮信息化建设浪潮将更加汹涌澎湃。在“十二五”期间,随着信息化对业务支撑作用的日益凸显,信息系统与通信网络必将成为企业战略执行与运营管控的重要武器,企业的IT投资将逐年增长,信息化建设项目数量持续增多。这一方面将使得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也将给企业的IT部门带来巨大的项目管理压力。

我国的企业IT部门将更多地面对多个项目并行的情况。单个IT项目管理难,多个项目并行管理更难。 IT部门要从组织、流程、制度、考核以及工具五个方面开展体系化的改进、优化,从而使得各类并行的IT项目在组织完善、制度健全、流程优化、考核有度、系统高效的环境中稳步推进。

企业的IT部门在对并行的多个项目进行管理时,要从组织、流程、制度、考核和工具五个方面开展体系化的改进、优化,从而使得各类IT项目在组织完善、制度健全、流程优化、考核有度、系统高效的环境中稳步推进。其中,关键是抓好以下三个抓手。

1、构建矩阵型组织架构

构建矩阵型组织架构,明确项目内部职责与项目间责任关系,是高效项目管理的根基。

有调查显示,很多企业的IT部门在进行多项目并行管理时,经常采取设置虚拟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的方法,根据项目性质不同,将IT部门人员分配到多个项目组,并指派具体项目负责人。采用这种方法,仅仅能解决项目分工责任制的问题,却忽视了各项目间密切的关联关系。比如说,网络扩容项目中的技术需求(如各系统带宽容量、网络承载用户数等)可能来自ERP、OA系统等建设项目,信息安全项目中的RTO、RPO指标也要依据软件系统项目要求而定。

因此,IT部门应该建立矩阵型的项目组织架构,在落实各项目负责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项目间的关联关系。

矩阵式项目组织架构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明确各项目组的工作职责与项目组间的责任。为防止“责任真空”的出现,在组织职责定义中,一方面要明确内部责任分工与各岗位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要定义外部职责,即为保证其他项目正常开展而要做好的工作。比如说,ERP项目组不但要明确筹建工作任务分工、实施进度监控责任要求等具体内部职责,还要定义对网络项目、安全项目外部支持工作责任内容(如进一步明确编制网络技术指标需求书、提出安全防御要求建议等工作责任)。

2、制定制度体系和项目流程

要以制度、流程、考核为重要抓手,实现项目管理合规、可控。

在健全的项目组织架构下,能够驱动项目规范执行的是严明的制度体系与高效的项目流程。企业IT部门在进行大规模信息化项目建设之初就应该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进而规范未来项目的有序开展。

大量案例表明,企业在缺乏技术标准情况下匆匆上马项目,极易造成系统开发技术复杂化,信息孤岛,以及IT投资重复等问题发生,给后期的IT运维工作带来无尽的苦难。同样,如果没有严明的制度、流程作为约束,IT项目往往会出现工作无序、检查无规、进度失控等问题,严重影响项目最终质量。

项目绩效考核是量度项目制度与流程执行效果的最好方法。IT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对项目工作进行量化评价,同时在考核中检查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因此,如何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是企业IT部门项目管理中重点工作之一。

IT项目制度标准应包含技术标准规范(包括系统技术应用标准规范、系统数据管理标准规范和系统安全标准规范)、项目建设

;

在项目管理中,需求是为了成功完成项目而必须完成的一组任务或条件。它包括产品功能、行为、服务甚至是流程。这些需求的目的是确保资源和公司的长期目标在项目结束时保持一致。

一般情况下,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业务需求:指业务的总体需求,旨在实现项目。属于这一类的需求是更基本的、与组织的长期目标相一致的长期需求。

解决方案需求:更多以产品为中心,并深入研究。它们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非功能性的,确保产品的最终结果既满足产品需要做的事,也满足产品应该做的事。

利害关系人需求:描述了关键人员,他们在里程碑上签字,完成工作,最终确定可交付成果等等。有时他们可以是客户、团队成员、业务伙伴或关键领导。它需要一个坚韧的项目经理来确保所有利害关系人的需求在整个项目中得到很好的平衡。这对于良好的利害关系人管理必不可少。

你也可以定义适合项目的需求类别。

8Manage PM提供了一个用于项目需求管理的平台。系统自动侦查需求的变化,并把需求变化与项目的各个阶段关联,以此提醒用户,让用户更好地了解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系统也能自动追踪需求依赖及间接变化,让用户尽早了解其潜在影响。

该企业级工具拥有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准确捕获和传达需求、目标、进度和相互依存关系的能力。团队可以使用该系统来缩短周期时间,提高质量,减少返工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证明合规性的工作。

无效的需求管理流程,或更常见的是不采用任何需求流程,已被确定为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从项目生命周期开始就实施的需求流程的投资最终会得到回报。

项目的定义:

美国的项目管理协会定义: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项目就是一系列的相关工作。

中国的定义: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

1 项目是一个有待完成的任务,有特定的环境和要求。

2 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在规定时间内为特定用户完成特定目标的阶段性任务。

3 任务要满足一定的性能,质量,数量。

项目的基本特性:

1 项目的独特性

2 项目的一次性

3项目的组织性

4 项目的生命期:项目启动阶段,项目计划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收尾阶段

5 项目的资源消耗性

6 项目的目标冲突性,三约束:范围,时间,成本。

7 项目后果的不确定性。

项目管理,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或超过相关利益者对项目的要求。

1 管理活动,一种有意识的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

2 管理学科,以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探求项目活动科学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是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是以项目作为管理对象,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组织,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并在时间,成本,性能,质量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项目管理贯穿整个项目的生命期,是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IT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IT领域的应用,结合IT行业特点运用项目管理技术、理念和方法,包括9大知识领域(项目综合、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和采购管理)以及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等过程组成。

软件项目开发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实现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等目标,还必须协调整个项目过程,以满足项目参与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和期望;随着软件规模和所涉及的领域不断地扩大,软件项目的管理越来越困难。纵观所有失败的软件项目,基本原因是不能管理其软件过程,在无纪律的、混乱的项目状态下,组织不可能从较好的方法和工具中获益。严谨的软件过程控制与管理不仅可以在每个阶段回顾和纠正项目的偏差,识别软件项目的风险甚至果断中止项目,而且可以将人才流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要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必须明确软件项目管理流程。

1、流程第一阶段:项目的启动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启动阶段是开始一个新项目的过程。启动信息技术(IT)的项目,必须了解企业组织内部在目前和未来主要业务发展方向,这些主要业务将使用什么技术及相应的使用环境是什么。启动信息技术(IT)的项目的理由很多,但能够使项目成功的最合理的理由一定是为企业现有业务提供更好的运行平台,而不是展示先进的IT技术。

2、流程第二阶段:项目的计划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计划的编制是最复杂的阶段,项目计划工作涉及九个项目管理知识领域。在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可看到后面各阶段的输出文件。计划的编制人员要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在计划制定出来后,项目的实施阶段将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控制。今后的所有变更都将是因与计划不同而产生的。也就是说项目的变更控制将是参考计划阶段的文件而产生的。

3、流程第三阶段:项目的实施及控制

在项目实施阶段是占用大量资源的阶段,此阶段必须按照上一阶段定制的计划采取必要的活动,来完成计划阶段定制的任务。在实施阶段中,项目经理应将项目按技术类别或按各部分完成的功能分成不同的子项目,由项目团队中的不同的成员来完成各个子项目的工作。在项目开始之前,项目经理向参加项目的成员发送《任务书》。

4、流程第四阶段:项目的收尾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计划的编制是最复杂的阶段,项目计划工作涉及九个项目管理知识领域。在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可看到后面各阶段的输出文件。计划的编制人员要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在计划制定出来后,项目的实施阶段将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控制。今后的所有变更都将是因与计划不同而产生的。也就是说项目的变更控制将是参考计划阶段的文件而产生的。

5、流程第五阶段:项目的维护期

在项目收尾阶段结束后,项目将进入到后续的维护期。项目的后续维护期的工作,将是保证信息技术能够为企业中的重要业务提供服务的基础,也是使项目产生效益的阶段。在项目的维护期内,整个项目的产品都在运转,特别是时间较长后,系统中的软件或硬件有可能出现损坏,这时需要维护期的工程师对系统进行正常的日常维护。维护期的工作是长久的,将一直持续到整个这个信息技术(IT)项目的结束。

信息化建设的成功除了有赖于符合未来整体发展战略的业务实现模式和业务逻辑、符合业务模式和业务逻辑的信息技术架构和平台,还需要相应的信息管理组织去支撑业务信息系统的规划、实施、运营、维护和管理。怎样构建企业IT运营管理体系,使得企业信息管理模式与企业业务管理模式和企业应用特点能够有机的融合,是企业信息组织建设的关键,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未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1 对企业IT管理使命的理解

在充分理解和融合企业业务管理战略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改革与发展;建立满足企业需要的一流的IT基础设施,迅速地提升企业IT能力和应用水平,满足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为此,建立高效的IT运营管理体系是首要任务。一般来说IT运营管理基本定义应包括以下内容:

·IT运营管理基本原则:应作为企业集团IT运营管理体系的基本指南;

·IT运营管理策略:用于确定企业集团各种IT活动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

·IT运营管理组织:明确企业集团各项信息技术活动的授权和责任;

·IT运营管理流程:明确信息技术活动的程序以保障高效的运作;

·IT运营资源和技能管理:提供企业IT管理运作所需要的技能资源;

·IT运营体系的运行与维护:保障企业IT运营体系服务的成本效率和 *** 作性。

2 IT运营管理基本原则

IT运营管理基本原则是指为加强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战略执行能力而提出的基本的准则和指导性的方针。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结合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其基本原则框架应由七个部分组成:

总方针

战略的融合:信息技术因素需要渗透到企业战略的制定中去;

业务伙伴关系:企业的IT将与业务用户在工作上建立伙伴关系,以了解和达成企业的业务实现目标;

IT项目应视为投资:信息技术项目应该被视为一项投资,它应以支持业务需求为基础;

以客户为中心:信息化管理应以服务水平为基础,重点应关注在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

IT组件配置:应遵从IT体系结构和IT标准;

IT资源共享:IT资源应被视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正确的使用和保护这些资产;

IT策略和规划的沟通:IT的策略和规划应在企业集团内部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信息组织和流程

熟练和专业的工作团队:保持一个熟练和专业的工作团队管理整个体系结构,以确保达成业务目标, 业务部门从组织上参与信息部门的管理;

策略和规划的管理:为适应业务和技术的变化,有必要对策略、规划、管理、信息服务目标实现的成效作周期性审查和改进;

流程与职责:流程和职责分配要被明确清楚定义。

技术管理

技术创新的使用:主动进行技术创新,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标准的使用:当存在相应的行业标准并能满足所涉及的业务需求时,应采用相应的行业标准;

因特网技术的作用:未来的应用系统和服务的交付要考虑使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技术。

IT运营服务管理

未来的企业,在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方面会愈来愈集中,即通常所说的物理集中和业务逻辑的集中。信息中心的职能在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下,其定义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从组织层面上来看,信息管理组织将企业的IT部门从成本中心转化为服务中心;从具体IT运作层面上来看,它不是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IT管理方式,而是以流程为中心,对复杂的IT管理活动进行管理,比如事故管理、问题管理和配置管理,将这些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明确定义各个流程的目标和范围、成本和效益、运作步骤、关键成功因素和绩效指标、有关人员的责权利,以及各个流程之间的关系。它的根本目标体现在:

(1)提供以业务为中心的信息服务;

(2)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

(3)提供的服务如需要是可准确计价的。

数据

数据获取:每个数据将仅在企业第一次出现的时间和地点被获取一次,以后在整个企业内部共享;

数据分布:数据分布应遵守完整性和应用的需求,数据容量、数据需求共享、网络能力和数据安全同样也需考虑;

数据词典:应有一个对企业所有应用程序存取并遵循的、全公司范围的数据定义;

数据共享:应用程序应共享已有的数据,除非必须要坚持满足特殊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需求;

数据所有权:每一个信息单元都需指派拥有者,负责定义数据的使用规则和保护规则;

数据质量:所有的数据在概定的频率内均可得到,保存时间长短要按时间而定,还应经过标准验证流程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应用系统

用户需求:所有的应用系统的采纳或设计都必须依照用户业务需求,并要得到业务赞助人的认可;

公共评价标准:对企业内部所有的应用系统(包括软件包)将采用一套公共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引进与管理:采用标准软件包。对于新应用系统供应商的引入需要建立相应的控制策略及制度,建议重点考虑国际领先的标准软件包。

网络

外部连通性:网络必须使外部连接更方便;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将被用于企业内部和对外的沟通;

单一的逻辑网络:将只有一个逻辑、用于实际运作的网络为各互联系统提供应用和数据存取;

因特网技术:企业的网络支持因特网技术。

系统管理

服务水平管理:资源将被选择、配置和管理以满足业务的服务水平目标;

性能和容量管理:解决方案的设计应便于性能和容量管理;

安全和方便使用管理:安全措施应是全面的,但不能妨碍用户完成工作;

可用性管理:按事先达成的服务水平的协议,用户应该能够随时随地得到所需要的资源;

灾难恢复计划:有能力从灾难中恢复关键业务功能,这些关键业务是按重要程度排序的。

3 IT运营管理策略

在考虑企业未来的IT管理体系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未来企业的IT管理策略。IT管理策略就是提供一些基本原则,用来将各项管理职能及业务、资源,在公司内、外部之间,以及各级管理和业务单位之间合理地分配和组合,以保障企业IT使命实现并充分优化成本和效率目标。

IT管理运作模型

在分析企业的IT管理策略时,我们以下图所示的IT管理运作模型为基础。该模型在许多IT技术应用较为成熟的国际化大公司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企业IT管理运作模式就是在此基础,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企业IT使命、定位和战略选择,及未来发展模式,将各项管理职能及业务、资源,在集团及各权属公司之间以及外部关联单位之间合理地分配和组合。

内/外部分配策略选择

业务外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优秀企业在运作方面的一个重要趋势,尤其是IT业务的外包。通过利用外部资源,使企业的IT运作降低成本和降低风险,并更加集中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在IT管理策略进行更为具体的思考,以保证这项战略取得成功。

考虑内、外部分配的原则,是根据IT管理职能和业务对企业的战略价值进行区分。能够对企业战略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的管理职能和业务,包括基本原则、策略、标准、规划、体系结构、用户需求等方面,应当视为企业的关键能力保持在内部,可引入外部资源提供相关咨询服务支持。而与公司核心竞争力关系较小管理职能和业务,包括方案实施推行、提供运作服务、IT服务和解决方案支持、IT资产和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则可以根据在效率、成本、资源方面的内外部优势比较,考虑由内部管理或是采用外包。

集中/分散控制策略选择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规划、控制和标准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软硬件资源

根据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集中控制或分散控制的不同考虑,可以构成如下图所示的四种可选择的策略: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目前企业IT管理多数是一种“分散资源,分散控制”的方式。这是造成公司目前信息系统诸多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已经不能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今信息管理的最佳实践做出新的选择。

通过对实现规模效益与保障对业务用户需求的快速有效支持方面的平衡考虑,可以适当地提高对IT资源的集中管理控制。即在IT管理策略方面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转变:

信息管理策略建议

·企业需要集中IT制度、标准、基础设施方面的管理控制,以确保实现企业对未来信息系统在成本效率、互 *** 作性、对关键业务流程的支持能力方面的要求;

·涉及企业集团主要业务流程及公共的应用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公共网络等,由集团集中建设和管理控制;

·满足具体业务单位特殊业务需求的独立性应用系统,及运行于PC机的个人办公软件等,及PC机、打印机等信息系统终端设备、局部网络,由各权属公司的信息中心在企业集团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下进行运作;

·考虑到规模效益和管理的有效性,建议在目前模式下适当提高集中度,当企业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施并建成后,成立企业集团信息中心来完成相应的各项管理与维护职能。

4 IT运营管理模式与组织架构

管理组织架构

根据企业IT的使命及定位,应提高未来信息管理组织的地位,使其能够成为:

·充分地掌握公司战略、目标、决策、运作情况等必要信息;

·拥有足够的职权行使其职能,保障信息技术与公司战略的紧密结合,并推动信息建设和应用;

·有能力与其他职能和业务部门充分地沟通与协作,使信息技术能够支持业务目标;

·流程和IT技术: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业务流程的梳理、优化紧密结合,使系统建设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转变,真正发挥支撑业务运作的杠杆作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制定与实施IT体系结构标准规范,使企业集团(含权属公司)统一在一个高效的IT平台上运作;

·项目实施和信息系统运作支持分开,使信息管理部门更好地发挥检查和平衡作用。

结合前面对企业信息组织管理策略及运作模型的分析,未来企业信息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如下图所示的:

信息化委员会

作为企业的IT业务赞助者,由集团总裁领导下的各职能部门、权属公司负责人组成的非常设机构,承担以下职能:

·审批集团信息化建设和业务流程优化战略、规划;

·审批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流程优化计划,为业务流程优化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确定优先级,并提供所需资金和业务资源;

·审查和评价信息系统建设的收益和风险;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和收益做监控,并对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策。

信息总监

建议由具备企业战略发展思维,能够统筹协调并赋予足够决策权的人担任。副总裁级人员,同时是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作为企业集团信息战略的执行和管理者,应承担以下职能:

·确保信息系统的运营与公司战略目标的紧密结合;

·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价值。审视集团 (含权属公司)各业务流程的运作状况和信息系统支持情况,促进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单位的沟通和协作,保障信息系统的价值为企业业务部门/单位所共识;

·确定公司信息系统管理规范,向信息化委员会提出信息战略和技术应用方向,保证信息系统对业务的服务和支持;

·管理公司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和资源,审批公司信息技术方针政策、制度、流程、标准,信息组织机构调整及重要的外部合作等;

·推动和监控集团(含权属公司)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项目的实施,并具体监控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运作水平,向信息化委员会和集团总裁报告。

集团信息中心

作为信息管理的核心部门,在信息总监的领导下实施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并保障信息系统与战略结合,支持业务目标,通过流程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承担的职能可分成规划控制、流程管理、项目管理、运行监管四部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每个部分可以设置成一个项目组负责,项目组成员可以由相关的部门主管或业务骨干兼任,例如战略发展部可以参与规划控制项目组、人力资源部可以参与流程管理项目组等等,各部分具体职责如下:

1、规划控制

·与业务部门/单位共同确认业务需求,并制定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和计划,并对有关的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流程管理项目的优先级提出建议,上报信息总监和信息化委员会;

·跟踪信息技术发展及相关管理实践经验,保障企业集团信息系统规划的制订与执行,为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服务;

·制定并及时更新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标准和流程,上报信息总监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并监督执行;

·管理企业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以确保信息系统在成本效率、互 *** 作性、对关键业务流程的支持能力方面的要求;

·审查集团范围内(含权属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及采购,为信息化委员会的决策提供依据,确保满足有关的体系结构标准和规章制度;

·外部IT供应商的认证和评价管理,确保外部信息系统供应商执行集团有关的体系结构标准和规章制度;

·监控全集团范围内的IT技能和资源状况,为实现公司IT使命和目标提供保障,并就有关技能和资源的开发引进向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建议。

2、流程管理

·参加公司信息系统规划和计划,并对规划和计划中业务流程优化项目的方案、计划可行性以及资源需求负责;

·跟踪业务流程相关技术发展及管理实践经验,并推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全集团范围内的有效传播;

·参加集团 (含权属公司)业务流程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标准和流程的制定;

·参与监控业务流程优化工作。

3、项目管理

·参加公司信息系统规划和计划,并对规划和计划中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方案、计划可行性以及资源需求负责;

·管理或组织协调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对项目的目标、进度、成本、质量负责。对各权属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监督;

·负责所有已批准的集团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外部采购。以及软、硬件选型和项目实施管理。

4、运行监管

·与业务部门、内外部运行服务提供单位协商确定服务水平和标准;

·参加集团信息系统规划和计划,并对规划和计划中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运行服务水平和标准要求负责;

·依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对建设完成的信息系统项目进行投入运行的验收确认,确保系统未来运行达到有关的管理标准和服务水平要求;

·监控内外部运行服务提供单位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达到设定的水平和标准,协调解决有关的问题;

·管理和监控集团IT资产和基础设施,以满足相应服务水平和标准的要求,并保障集团有关IT运行服务的长期安全;

·在服务管理的机制下确保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满足业务部门的具体需求。

权属公司信息中心

权属公司信息中心作为本业务单位的IT管理和支持服务部门,在业务上接受集团信息中心的管理和指导,而在行政上可以继续由各权属公司负责。

·执行集团有关IT管理制度和标准,向本业务单位范围内各业务部门提供IT管理和支持服务;

·参加集团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流程优化项目,协调涉及本业务单位的有关工作,并为本业务单位所涉及的业务需求负责;

·管理和维护本业务单位的局域网、PC机及其他信息终端设备等本单位IT资产,以保障本单位所涉及的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负责引进开发用于满足本单位独特业务需求的独立性应用系统,并负责相应的维护和技术支持。

外部IT咨询服务公司:

定位在企业战略性的独立外部IT公共服务及相应的外部能力资源。因为企业已明确IT咨询服务公司负责管理运作对企业具备重要战略价值的信息系统关键基础设施及提供相应服务,故在这里也将其考虑为企业未来IT的组成部分。企业内部IT与IT咨询服务公司的业务关系,由企业信息总监CIO负责管理,信息中心及各权属公司的信息部门具体分工执行。IT咨询服务公司作为企业IT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承担以下责任:

·作为指定单位负责向企业提供关键应用系统公共服务,并依照公平的市场原则收取服务费用;

·依照公平的市场原则下承担企业的IT规划、流程优化、IT管理制度标准等方面的咨询;

·依照公平的市场原则下承担企业的信息系统方案设计、实施和开发,及第三方项目监理等服务。

IT管理组织机构过渡考虑

·信息化委员会建议由企业集团的信息化应用领导小组改造而成;

·从企业集团信息管理角度,近期信息中心可以仍由战略发展部分管,可考虑强化战略发展部的职能,加强/建立其在IT规划控制、流程管理、IT建设和运作管理方面的职权;

·企业集团可以一方面考虑整合现有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资源(含权属公司),另一方逐步培养或引进,使信息中心逐步独立承担起管理企业IT的使命;

·在集团即将建设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应用方面,建议利用集团在投资方向上的管理权利推动在各权属公司的应用,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入手,选择试点适当的单位进行实施,用事实来使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为全面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5 IT运营管理关键流程

为管理好企业的IT运营管理,需要建立和落实一系列的流程。具体如下:

·集团信息化规划流程

·权属公司信息化规划审核流程

·集团信息化招标管理流程

·集团信息化采购管理流程

·权属公司信息化采购管理流程

·信息管理规范制订与维护流程

·IT项目立项流程

·IT项目管理流程

·IT系统维护流程

·IT系统安全管理流程

·IT系统安全检查流程

6 IT运营资源和技能管理

面对未来的使命,企业IT的管理和运作依赖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具备合适的技能。目前企业IT最紧迫需要加强的技能有以下几方面:

·IT管理:吸取IT组织如何在企业或其他有重大使命的行业中产生业务价值;

·业务分析:收集IT客户需求并成功地将业务需求转换为IT需求,这种技能有助于IT更能以客户为中心;

·项目管理:保证解决方案的实施能在财政预算范围内及时的产生所承诺的价值;

·软件包引进和实施:识别适当的软件包并建议相应业务流程变革;

·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发现现有业务流程问题并推动流程变革;

·系统管理:建立系统管理原则,并利用相应的解决方案来简化每天的运作。

企业应当综合考虑如下的资源获取方案,以建立未来IT所需的技能:

·整合内部资源:利用集团(含权属公司)已有的信息技术与人才资源;

·内部培训:逐渐获得技能;

·招聘:迅速获得技能;

·外包:使用外部技能资源。

7 IT运营体系的运行与维护

未来企业的信息中心将承担整个集团的物理系统和业务逻辑的运营和维护。作为信息服务中心,稳定高效及时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发送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集团日常业务的运营。因此,合理有效的信息服务管理模式是实现IT信息服务水平的基础。针对企业的未来业务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软、硬件的特点,IT信息服务管理模式如下:

整个服务架构是由5个部分构成的,即业务管理(商业视角)、服务管理、IT基础架构管理、应用管理、安全管理,它们的定义如下:

1、业务管理(商业视角):从业务部门而不是IT服务提供者(技术)的角度理解IT服务需求,也就是说,在提供IT服务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业务需求。业务管理这个模块就是用于帮助业务管理者如何利用商业思维分析IT问题,深入了解IT基础架构支持业务流程的能力和IT服务管理在提供端到端IT服务过程中作用,以及协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商业利益;

2、服务管理:服务管理模块是整个服务架构的核心,它以一系列典型流程的方式把大部分IT管理内容进行了合理划分和管理。服务管理模块由服务支持和服务提供两个子模块构成。其中服务提供由服务级别管理、IT服务财务管理、IT服务持续性管理、可用性管理和能力管理组成,服务支持由事故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和发布管理等职能组成。服务管理取决于所实施的系统和业务部门的业务需求特征;

3、IT基础架构管理。IT服务管理的本质也是对IT基础架构的管理,只不过它采取的是一种与通常的管理方法不同的方式,即将对IT管理的任务标准化和模块化,然后打包成服务按需提供给客户。IT基础架构管理模块覆盖了IT基础架构管理的所有方面,从识别业务需求、实施、部署以及支持和维护基础架构。其目标是确保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IT基础架构,以支撑业务运作;

4、应用管理:IT服务管理包括对应用系统的支持、维护和运营,而应用系统是由业务部门或信息中心或第三方开发的。IT服务管理的职能应该合理地延伸,介入应用系统的开发、测试和部署。应用管理模块解决的是如何协调这两者,以使他们一致地为服务于业务部门;

5、安全管理:其目标是保护IT基础架构,使其避免未经授权的使用。安全管理模块为如何确定安全需求、制定安全政策和策略及处理安全事故提供全面指导。

服务管理模式的应用

可以想象,未来数据信息中心将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如此高度集中的物理系统和业务逻辑系统给信息管理部门提出了非常高的运营和维护要求,服务管理模式的提出为信息中心在确保信息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满意度方面给出了一个结构性的管理架构。

在未来企业的系统中,在确认系统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还需要以这里所提出的“服务管理模式”的思想建立这样的服务管理控制系统,并与信息中心的组织架构相融合,对整个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务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提高业务系统应用水平的同时,降低系统维护的强度。

“服务管理模式”是未来信息中心必需的,但就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说,从降低风险和资源需求的角度上分析,不是目前的重点。一般,在业务部门业务运作基本上已运用信息系统进行时,服务管理模式才开始启动。

从普遍角度上说,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要从几方面入手。

1 项目范围

明确定义好项目管理范围,才能有效配置相应资源。

2 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国内大部分项目经理都是根据上级指示做事,没有仔细做过项目评估,这就导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可控因素,影响了项目的执行结果。

3 项目资源

包括设备,材料,资金,人力资源等。关键是资金和人力资源,一个是保持适当的现金流,一个是保证有足够的人去做该做的事。

4 风险预估

包括对用户及对自身评估两部分。对用户主要涉及其信用度,财务状况,技术能力/经验等方面;对自身主要包括足够的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配置是否足够,经验是否丰富,有否做过同类项目,用户的付款条件对项目管理造成的风险是否可控?

以上是针对工程类项目,针对软件开发项目,在项目范围/风险中,还需要特别关注用户对项目的具体及特殊要求。

内容来源于ITSS符合性评估落地工具-云雀运维!!!

对于IT项目团队的管理可以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项目管理中在IT项目的沟通管理应用。在IT项目管理中,专门将沟通管理作为一个知识领域。在《PMBOK®指南》中也建议IT项目经理要花75%以上时间在沟通上,可见沟通在IT项目中的重要性。多数人理解的沟通,就是善于表达,能说、会说而IT项目管理中的沟通,并不等同于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更多是对沟通的管理。

一般来说,沟通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定沟通目标:IT项目中沟通对象主要为IT项目干系人,不同干系人需要的信息可能不同,所以在IT项目启动时,就要识别所有的IT项目干系人。以及不同人的不同信息需求。

2、制定沟通计划:沟通对象,需要的信息,信息发布频率等都要确定好。

3、执行沟通计划。

看上去很简单,每个IT项目都可以依此模式套用,但实际上很多IT项目在执行中都会出现沟通问题,我认为大部分情况下是IT项目经理犯有沟通障碍症,主要有以下几类:

(1)“我以为”的错误:以为沟通过,别人就清楚了,以为没有反馈就是没有意见了。特别是跨部门的沟通,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更是要注意双方是否理解一致。

(2)不敢越级沟通,不敢与高层直接沟通:不少公司的IT项目经理在职能上,一般比部门经理要低,所以经常出现IT项目经理不敢直接找高层或其它部门总经理沟通,都要上级职能经理的协助,我认为这是需要改进的,当然,这与企业文化也有一定关系,但在一个以目标驱动,强调解决问题的组织,没有人会反对这样做,包括你的上级。

特别是对跨部门的较为复杂IT项目中,IT项目经理要敢于“管理”公司高层,就IT项目问题也高层进行直接沟通。可能有部分IT项目经理是担心不知如何与高层沟通,,因为高层的思维是较发散和概要的,如果你下谈解决方案等细节问题,估计很难交流,这里也要求IT项目经理要对问题有很好的抽象归类能力。

(3)害怕被拒绝:这是人的本性。如果在销售岗位,估计有专门针对的培训。在IT项目推进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有一些想法建议,要么思考很久才敢提出来,不要不敢与IT项目干系人提出,白白延误了好时机,或者需要其它部门协助时,不敢提出来。

4、没有提前计划沟通活动,造成等人局面:经常出现这样的时候,要确定某个事项,需要个负责人参加,但因为没有提前计划,到时约不到人,结果推迟等待,无谓的增长滞后时间。实际上,对于难度较大问题,至少要提前两周计划好,预约好相关人员。

5、欠缺适当的沟通技巧:我们不是管理专家,不用在沟通技巧中耗费太多时间,掌握一些适当的沟通技巧,是主要是对人对事的敏感度,能针对具体事情判断是单独沟通、书面沟通、口头沟通更有效,还是需要适当借力。能达到这个层次就可以了。

沟通中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你的真诚。如果你能与沟通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就是沟通的最高境界了。

沟通对于IT项目的成功是相当关键的,但同时又是容易被大家不够重视的,作为IT项目经理,做好沟通管理是基本的要求。

距离上一次写文章应该一年半有余,由于工作的繁忙,加上家庭、生活的琐事,一直没有太多的精力持续更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总结和积累,也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项目管理的本质是管理人和协调资源,首先要明确项目的目标、价值。当然目标和价值往往不是那么很精确地能掌握或者达成一致。

举个例子,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的IT公司,非IT公司的技术团队,对于项目的目标和价值往往是不同或者侧重点不同。很多时候我们讲,软件要以客户为中心,但是以客户为中心在实施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互联网公司更加贴近用户,而一些非IT公司的技术部门,往往IT项目的最终目标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业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满足领导的需求。因此,不同类型公司,对于项目管理的定位不一定是通用的。

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在项目前期准备的工作包括对于项目组织架构的制定,项目干系人的圈定。但是在一些组织架构并非十分明确的公司,可能项目经理还需要承担前期的商务沟通,内部流程的协调跟进等等。

识别出项目干系人之后,通常在项目启动会上各团队的主要负责人都要参加,明确项目涉及各个团队的边界以及需要配合的工作,各个团队之间往往存在依赖关系,需要明确阶段性的里程碑节点。

项目计划尽量不要在项目启动会上,因为项目启动会之前如果没有充分的团队沟通,有可能会造成边界不清晰或者评估不充分。项目经理的角色就是要协调各团队,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佳的项目交付水平。因此项目计划尽可能在线下各个团队充分评估汇总后,在后续的会议中将项目计划明确出来,同时各个团队的负责人和成员应当尽量参与,目标和进度达成一致。

不同的公司,需求讨论和分析的维度不同,产品经理的角色不一定都具备。对于面向客户和面向内部使用的产品,往往内部使用的产品场景相对较少,要求也相对较低,有的团队简单粗暴画几个流程就开始下一步。但是我认为每一个软件产品都应该做竞品分析,以做产品的思维模式去开展,一方面便于以后的扩展,另一方面让团队成员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技术出身的项目经理与非技术出身的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与监控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技术出身的项目经理往往会从系统和技术角度把控项目进度,比如安全性、扩展性 ,而非技术出身的项目经理更多的是依赖于成员的日报、周报,很难在技术维度有更加精细的监控。

复盘在业界有一套标准的方法论,但是并不一定严格按照标准去做。每一个小的里程碑或者迭代都可以做复盘,总结经验,优秀的东西发扬,有教训的东西尽量避免,而不是讲复盘作为一种事后批判的手段。

2021年5月28日,某会议中提到 “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IT人员管理应当以技术、能力为先导,当前社会,IT从业人员很多,但是人才往往是少数,尊重人才,善用人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一直以来是我对IT人员管理的原则

很多时候,IT项目建设过程中,脱离不了领导的主观判断,尤其对于中小规模的企业,往往即便有产品经理的角色,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岗位能力。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团队内不同人的专业技能,充分给大家发言权、发挥权,让专业的人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

IT项目管理最大的一个复杂性就是人员的管理,项目管理的过程和规范固然重要,但不能因为过程和规范抹杀和项目成员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一定要肯定项目成员对项目成败的重要价值。

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一定是能让团队成员信服,与团队成员共同成长进步的。每个人不管职位的高低,都是企业的打工者,打工者的核心诉求无非是赚钱养家糊口,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每个成员希望的是能从领导者身上学到东西,并且相处融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增长技能。就像生养孩子一样,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应当是彼此默契配合,共同成长持续进步的一种状态。

经历过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团队,不同的组织架构,我认为一个团队的稳定很大程度强依赖于管理者。项目管理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人员的管理,但是此处的管理不是“把人管住”,而在于培养人。培养的过程中制定一些规范,但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团队成员的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业务能力,让团队成员随着项目的建设和投产,积累经验,收获成果,实现自我价值。

IT项目管理和人员管理是一门学问,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组织架构下,不同的管理者,最终呈现的结果差异很大。 但我认为,核心还是以人为本,尊重科技人员,尊重每个人的特长,让每一个岗位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以上就是关于多项目并行管理的关键点全部的内容,包括:多项目并行管理的关键点、现代IT项目中的需求管理如何做、项目管理:IT软件项目管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065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