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方案的方法

成本控制方案的方法,第1张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这么一种误解:一谈到成本控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采购成本的方方面面。采购成本的构成包括交易成本与物料成本。虽然采购成本占成个企业支出的绝部分,但是这一块的成本绝对不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全部内容。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成本控制的内容

成本控制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地平均使用力量,成本控制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区别对待。各行各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控制重点。控制内容一般可以从成本形成过程和成本费用分类两个角度加以考虑。

按成本形成过程划分

1、产品投产前的控制

这部分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成本,加工工艺成本,物资采购成本,生产组织方式,材料定额与劳动定额水平等。这些内容对成本的影响最大,可以说产品总成本的60%取决于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这项控制工作属于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动实施时真实的成本还没有发生,但它决定了成本将会怎样发生,它基本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水平。

2、制造过程中的控制

制造过程是成本实际形成的主要阶段。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这里发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各种辅料的消耗、工序间物料运输费用、车间以及其它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投产前控制的种种方案设想、控制措施能否在制造过程中贯彻实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标能否实现和这阶段的控制活动紧密相关,它主要属于始终控制方式。由于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难做到及时,会给事中控制带来很多困难。

3、流通过程中的控制

包括产品包装、厂外运输、广告促销、销售机构开支和售后服务等费用。在目前强调加强企业市场管理职能的时候,很容易不顾成本地采取种种促销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润增量,所以也要作定量分析。

按成本费用的构成划分

1、原材料成本控制

在制造业中原材料费用占了总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达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购、库存费用、生产消耗、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动可从采购、库存管理和消耗三个环节着手。

2、工资费用控制

工资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资又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控制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减少单位产品中工资的比重,对于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控制工资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与劳动定额、工时消耗、工时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关。

3、制造费用控制

制造费用开支项目很多,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辅助生产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虽然它在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4、企业管理费控制

企业管理费指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上述这些都是绝对量的控制,即在产量固定的假设条件下使各种成本开支得到控制。在现实系统中还要达到控制单位成品成本的目标。

综上分析,采购成本确实并非成本控制的全部内容。但是现在社会上一些言论的导向,但凡谈到成本一定是采购部门的事,一定是原材料的外部流通环节,不曾考虑内部环节流通中所产生的种种成本支出。殊不知,仓储库存、生产消耗、物流、管理费用的支出也是很客观的。企业在管好采购部门的“显性成本(资金)”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多多关注下那些“隐形成本”呢?

案例采购降本-霍尼韦尔

1997年,联合信号(后为霍尼韦尔)荣获美国《采购》杂志的"采购金牌"。其最佳实践中包括7%的年度降本目标。刚开始时,通过供应商整合、长期合同和积极谈判,采购大都能达到7%的目标。但是,几年过去了,能谈的都谈下来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就成了个大问题。

其实这问题不只是霍尼韦尔独有。十年前,我在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CAPS Research)做助理研究,其中一个项目是CAPS在全球几个城市展开圆桌会议,召集全球500强的一些首席采购官,讨论采购的战略目标,主要议题就是降本目标怎么定。降本的重要性,用一个首席采购官的话来说,是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因为"采购70%的绩效就在采购降本上"。

公司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离不开年度降本。对采购来说,等降本多年、能谈判下来的都谈下来后,这问题表面上看是个年度降价定多少的问题,深层次其实是由哪个职能来做的问题。采购力量强大、地位高的"大采购"公司里,降本的相当一部分任务是由跨职能团队一起来完成;采购没有话语权、地位低的公司,这事八成由采购一个扛,内外受压,应了"小采购"的一大特点:有很多责任,却没有多少权利和资源。

说是采购降本,并不意味着理所当然是采购的任务。采购怎么降本?无非就那几招:谈判、整合、纵横开合。

这里的理论基础是:

(1)基于未来考量,供应商愿意牺牲部分利益,少赚点;

(2)降本压力下,供应商变得更精益,减少浪费,把收益转给采购方;

(3)生意量增加,规模效益。这些都是有止境的。在能谈的都谈下来后,降本就从"谈"的阶段上升到"做"的阶段,只有把成本从供应链里拿掉,才能实现进一步降本。这就离不开技术力量的支持了。而降本的主角已经不再是采购,而是包括设计、质量和采购的跨职能团队。

跨职能团队的降本措施主要有三类:

在设计上推行标准化设计和调整技术规格,减少料号,从设计的角度降低产品的成本(要知道,产品80%的成本是由设计定的);

1、在生产流程上推行精益生产和持续改进,把生产成本降下来;

2、在供应链管理上推行信息化、电子商务,把交易成本降下来。在"小采购"公司,设计部门往往以内部客户的身份出现,目标成本达不到,就动辄怪罪采购,认为采购与供应商的谈判不力,给采购种种压力,让他们去跟供应商死磕,做利润转移的游戏,而不愿意承担风险或投入资源,从设计变更角度把成本降下来。质量部门也是,同样不愿在质量上承担风险,不愿供应商简化生产流程,除去不增加价值的环节。因为采购地位低,IT部门也不买账,不愿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上投入资源,结果是采购和供应商的相当资源在手动管理订单 *** 作,没精力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没有别的部门支持,采购的就只有强力推行利润转移的游戏,做涸泽而渔的买卖,到一定程度,供应商的利润薄如剃刀,质量、交期、服务都下滑,就成了恶性循环。

3、在联合信号(霍尼韦尔),跨职能团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每年降本7%的关键。跨职能团队也是飞机、设备制造等小批量行业的"采购金牌"公司的一个共性。重要的供应商是由跨职能团队管理,而采购的身份就是跨职能团队的领袖。这是"大采购"的一个标志。好处很多。

其一,设计、质量成为管理团队的一部分,也就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在"小采购"下,产品设计往往以内部客户、"麻烦制造者"的身份出现,他们经常说,设计做好了,现在是采购的任务去跟供应商谈判,达到目标成本。这东西设计得太贵,采购谈不下来,就成了采购不力的表现。设计以内部客户的身份给采购压力。在跨职能团队下,设计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因为他们也得为没法达到目标成本、年度降价负责。

其二,采购与设计形成合力,一致应对供应商。

"小采购"下,采购在与供应商的较量中单q匹马。采购在这边威胁不配合就没新生意,设计在那边又把新产品给这供应商了;或者是采购找到了愿意配合的供应商,设计却把新生意给了别的供应商。公司内部形不成合力,结果给供应商各个击破。而跨职能团队下,大家形成合力,对供应商的管控能力自然就强。

除了争取设计部门的支持外,采购还得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即采购工程师/供应商工程师的力量。这样采购有足够的能力,一方面理解、改进供应商的生产流程、质量管理,为降本谈判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与设计部门配合、制衡。这在技术驱动、设计与生产联系紧密的公司尤为重要。例如在硅谷的一个设备制造公司,10年前采购部门的技术力量基本为零,采购的质量部门有两个经理,都是做生产、质量出身,设计背景基本没有,手下的一帮工程师也大都是些质检员。一旦涉及到设计、技术问题,采购就只能退避三舍,完全依靠设计部门,根本没法与设计平等对话,自然就驱动不了设计来协助年度降本。年度降本就只有靠一帮采购经理的嘴巴功夫了。几年前,公司首席采购官从设计部调来些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其中一个后来成为供应商工程师的总监。过了两年,又设一个执行总监,由原来设计部的一位副总裁担任。原来的两个质量经理变为7个,手下的工程师数量翻了差不多两倍,采购部终于有了足够的技术力量跟供应商、设计部门叫板,从技术的角度支持采购的众多计划,使采购在年度降本、质量、交期等各方面都达到行业领先。供应商工程师中,好多就是原来设计部门的,熟悉设计,知道怎样跟设计人员打交道,在做好设计与供应商的桥梁同时,也能驱动设计人员做他们应做的。该公司的采购管理做到业界顶尖,供应商工程师功不可没。

节约采购成本的策略就企业采购来说,节约成本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

1 价值分析法与价值工程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VA与VE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新产品工: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加以研究,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透过剔除、简化、变更、替代等方法,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价值工程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功能、成本,做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现在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已被视为同一概念使用。

2 谈判

谈判是买卖双方为了各自目标,达成彼此认同的协议过程。谈判并不只限于价格方面,也适用于某些特定需求。使用谈判的方式,通常期望采购价格降低的幅度约为3%-5%。如果希望达成更大的降幅,则需运用价格、成本分析,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VA、VE)等手法。

3 早期供应商参与ESI

在产品设计初期,选择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小组。通过供应商早期参与的方式,使新产品开发小组依据供应商提出的性能规格要求,极早调整战略,借助供应商的专业知识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 杠杆采购

避免各自采购,造成组织内不同单位,向同一个供应商采购相同零件,却价格不同,但彼此并不知的情形,无故丧失节省采购成本的机会。应集中扩大采购量,而增加议价空间的方式。

5 联合采购

主要发生于非营利事业的采购,如医院、学校等,通过统计不同采购组织的需求量,以获得较好的折扣价格。这也被应用于一般商业活动之中,如第三方采购,专门替那些需求量不大的企业单位服务。

6 为便利采购而设计,DFP-自制与外购的策略

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利用协办厂的标准与技术,以及使用工业标准零件,方便原材料取得的便利性。这可以大大减少自制所需的技术支援,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

7 价格与成本分析

这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购不了解所买物品的成本结构,就不能算是了解所买的物品是否为公平合理的价格,同时也会失去许多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

8 标准化采购

实施规格的标准化,为不同的产品项目或零件使用共通的设计、规格,或降低订制项目的数目,以规模经济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但这只是标准化的其中一环,应扩大标准化的范围,以获得更大的效益。

企业选择采购成本策略所需考虑的因素以上所说的几种降低采购成本的策略只是理论上的方法,就现实实践中,企业拟定采购策略的时候,应同时考虑下列几项因素。

1 所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型态

所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型态,是属于一次性的采购,或者是持续性的采购。这应是采购最基本的认知,如果采购的型态有所转变,策略也必须跟着作调整,持续性采购对成本分析的要求远高于一次性采购,但一次性采购的金额如果相当庞大,也不可忽视其成本节省的效能。

2 年需求量与年采购总额

年需求量与年采购额各为多少,这关系到在与供应商议价时,是否能得到较好的议价优势。

3 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卖方、传统的供应商、认可的供应商,到与供应商维持伙伴关系,进而结为策略联盟,对成本的分享方式不同。如果与供应商的关系一般,则肯定不容易得到详细的成本机构资料,只有与供应商维持较密切的关系,彼此合作时,才有办法做到。

4 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采购量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有直接的关系,产品由导入期、成长期到成熟期,采购量会逐渐放大,直到衰退期出现,采购量才会逐渐缩小。

企业购到科力普省心购,中小企业一站式办公采购专家,省时省力又省心哦

采购成本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采购价格因素, 这是企业成本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采购成本高低的决定因素;采购数量因素, 经济批量的采购方式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物品市场信息因素, 是影响采购成本的关键因素;物品的运送方式因素, 以最短的里程, 即用最低的费用和最短的时间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完成物品在空间的转移, 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采购策略因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具有预见性和灵活机动的采购策略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针对影响采购成本的各因素, 企业应采取对策, 在采购中把握主动, 应用有效的方法、 采取必要的策略, 使企业采购物资的价格成本最低化。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价格, 企业常用而有效的方式主要有: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法

价值分析就是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加以研究, 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 通过剔除、 简化、 变更、 替代等方法, 来达成降低采购价格的目的。价值工程的原理及公式为:V=F/ C

V 代表价值, F 代表功能, C 代表成本, 即企业获取的 V 值最大, 则企业越受益。

这要求企业采购者用最低的成本, 获取能够满足企业生产使用需求的物资, 并保证质量, 防止功能过剩, 最终实现“物美价廉” 的目标。

直接谈判法

这也是采购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谈判并不只限于价格方面, 也适用于某些特定需求时, 使用谈判的方式, 能够以适当的价格, 达到所能期望的要求。如果希望达成更大的降幅, 则需运用价格与成本分析、 价值分析等手法。

运用此法的前提是, 在直接与对手谈判时, 必须清楚了解物资的市场行情, 对方的真正需求,运用娴熟的谈判技巧, 合理、 低价格地实现最终目标。

目标成本法

许多企业的产品定价, 多是价格=成本+利润。价格的产生忽略了对市场的认知,甚至造成刚把产品推向市场, 便不得不开始削减价格, 且常常因为价格不正确,而不得不放弃一种很好的产品。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 Commercial Accounting2008•1•2 期得-杜拉克《在企业的五大致命过失》 一文中提到, 企业的第三个致命过失是, 定价受成本的驱动。

产品的研发应以市场乐意支付的价格为前提。邯钢的企业产品定价采用“倒推成本法” 就是较好的范例。因此必须了解竞争者产品的上市价或掌握市场上现有同类产品的价格, 然后再来制定公司产品的价格。

共同合作法

在产品设计初期, 选择让具有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小组, 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 了解大致的产品成本构成情况, 根据基本的市场利润率, 定一个合理的采购价格。这种双方共同开发的方式, 有益于企业双方达到双赢的目标,建立长久的战略伙伴关系。

集中和批量采购法

集中集团内部各单位或不同部门的需求量, 扩大采购量, 其优点是因批量加大而增加议价空间的方式, 避免各自采购, 造成集团内部不同部门, 向同一个供应商采购相同的零配件, 价格却不相同的现象。通过集中和批量采购, 最终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

价格与成本分析法

这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 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 对采购人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购人员不了解所要购买物品的成本结构, 就不可能知道自己所买的物品的价格是否公平合理的, 同时也会失去许多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

招标采购法

企业应根据市场的形势, 采取相应的采购措施。当物资为买方市场时, 对大批量的物资采购应采取招投标方式, 选择供应商。此法的优点是在公正、 公开的方式下, 通过现场的竞争和事后的选择, 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

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样。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地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所以,制定目标成本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赢利目标,同时又要考虑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由于成本形成于生产全过程,费用发生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每一项活动上,因此,要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个人。

1:企业项目分析

各个部门以营销目标导向,进行年度工作的项目立项,列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做的各类项目,同时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如下图),同时再对时间、成本、性能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对比成本与收益。比如市场部明年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需要完成多少市场宣传及推广的项目,项目逐一分解成任务后,对每个任务所需要的费用进行合理预算。同时对产生的收益进行估算。

2: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企业即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包括与上、下游与渠道企业的联接点,如供应商产品的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改善价值的纵向联系也可以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和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3: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

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然后,自己企业与之相比较,就找出了与竞争对手在任务活动上的差异,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 1: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

没有数字进行标准量化,就无从谈及节俭和控制。伴随着成本控制计划出台的是一份数字清单,包括可控费用(人事、水电、包装、耗材等)和不可控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原料采购、利息、销售费用等)。每月、每季度都由财务汇总后发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就用红色特别标识。在月底的总结会议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释。

为了让员工养成成本意识,最好建立《流程与成本控制SOP手册》。手册从原材料、电、水、印刷用品、劳保用品、电话、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当然,有效地激励也是成本控制的好办法,所以,成本控制奖励也成为员工工资的一部分。

2:成本管理的提前和延伸

将成本控制提前和延伸,提前就是加大技术投资,控制采购成本;延伸就是将上下游整合起来。

当今的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成本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业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企业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迎接各方的挑战。

3:减少目标不明确的项目和任务

在企业目标清晰的情况下,每个项目及任务都是为实现目标所服务的。项目立项分析后,可以把目标不明确的项目与任务削减掉。

4:明确各部门的成本任务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出各项费用的最高限额。然后横向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纵向分解落实到小组与个人,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统一,最终在整个企业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这么一种误解:一谈到成本控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采购成本的方方面面。采购成本的构成包括交易成本与物料成本。虽然采购成本占成个企业支出的绝部分,但是这一块的成本绝对不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全部内容。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成本控制的内容

成本控制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地平均使用力量,成本控制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区别对待。各行各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控制重点。控制内容一般可以从成本形成过程和成本费用分类两个角度加以考虑。

按成本形成过程划分

1、产品投产前的控制

这部分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成本,加工工艺成本,物资采购成本,生产组织方式,材料定额与劳动定额水平等。这些内容对成本的影响最大,可以说产品总成本的60%取决于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这项控制工作属于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动实施时真实的成本还没有发生,但它决定了成本将会怎样发生,它基本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水平。

2、制造过程中的控制

制造过程是成本实际形成的主要阶段。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这里发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各种辅料的消耗、工序间物料运输费用、车间以及其它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投产前控制的种种方案设想、控制措施能否在制造过程中贯彻实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标能否实现和这阶段的控制活动紧密相关,它主要属于始终控制方式。由于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难做到及时,会给事中控制带来很多困难。

3、流通过程中的控制

包括产品包装、厂外运输、广告促销、销售机构开支和售后服务等费用。在目前强调加强企业市场管理职能的时候,很容易不顾成本地采取种种促销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润增量,所以也要作定量分析。

按成本费用的构成划分

1、原材料成本控制

在制造业中原材料费用占了总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达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购、库存费用、生产消耗、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动可从采购、库存管理和消耗三个环节着手。

2、工资费用控制

工资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资又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控制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减少单位产品中工资的比重,对于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控制工资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与劳动定额、工时消耗、工时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关。

3、制造费用控制

制造费用开支项目很多,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辅助生产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虽然它在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4、企业管理费控制

企业管理费指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上述这些都是绝对量的控制,即在产量固定的假设条件下使各种成本开支得到控制。在现实系统中还要达到控制单位成品成本的目标。

综上分析,采购成本确实并非成本控制的全部内容。但是现在社会上一些言论的导向,但凡谈到成本一定是采购部门的事,一定是原材料的外部流通环节,不曾考虑内部环节流通中所产生的种种成本支出。殊不知,仓储库存、生产消耗、物流、管理费用的支出也是很客观的。企业在管好采购部门的“显性成本(资金)”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多多关注下那些“隐形成本”呢?

案例采购降本-霍尼韦尔

1997年,联合信号(后为霍尼韦尔)荣获美国《采购》杂志的"采购金牌"。其最佳实践中包括7%的年度降本目标。刚开始时,通过供应商整合、长期合同和积极谈判,采购大都能达到7%的目标。但是,几年过去了,能谈的都谈下来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就成了个大问题。

其实这问题不只是霍尼韦尔独有。十年前,我在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CAPS Research)做助理研究,其中一个项目是CAPS在全球几个城市展开圆桌会议,召集全球500强的一些首席采购官,讨论采购的战略目标,主要议题就是降本目标怎么定。降本的重要性,用一个首席采购官的话来说,是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因为"采购70%的绩效就在采购降本上"。

公司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离不开年度降本。对采购来说,等降本多年、能谈判下来的都谈下来后,这问题表面上看是个年度降价定多少的问题,深层次其实是由哪个职能来做的问题。采购力量强大、地位高的"大采购"公司里,降本的相当一部分任务是由跨职能团队一起来完成;采购没有话语权、地位低的公司,这事八成由采购一个扛,内外受压,应了"小采购"的一大特点:有很多责任,却没有多少权利和资源。

说是采购降本,并不意味着理所当然是采购的任务。采购怎么降本?无非就那几招:谈判、整合、纵横开合。

这里的理论基础是:

(1)基于未来考量,供应商愿意牺牲部分利益,少赚点;

(2)降本压力下,供应商变得更精益,减少浪费,把收益转给采购方;

(3)生意量增加,规模效益。这些都是有止境的。在能谈的都谈下来后,降本就从"谈"的阶段上升到"做"的阶段,只有把成本从供应链里拿掉,才能实现进一步降本。这就离不开技术力量的支持了。而降本的主角已经不再是采购,而是包括设计、质量和采购的跨职能团队。

跨职能团队的降本措施主要有三类:

在设计上推行标准化设计和调整技术规格,减少料号,从设计的角度降低产品的成本(要知道,产品80%的成本是由设计定的);

1、在生产流程上推行精益生产和持续改进,把生产成本降下来;

2、在供应链管理上推行信息化、电子商务,把交易成本降下来。在"小采购"公司,设计部门往往以内部客户的身份出现,目标成本达不到,就动辄怪罪采购,认为采购与供应商的谈判不力,给采购种种压力,让他们去跟供应商死磕,做利润转移的游戏,而不愿意承担风险或投入资源,从设计变更角度把成本降下来。质量部门也是,同样不愿在质量上承担风险,不愿供应商简化生产流程,除去不增加价值的环节。因为采购地位低,IT部门也不买账,不愿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上投入资源,结果是采购和供应商的相当资源在手动管理订单 *** 作,没精力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没有别的部门支持,采购的就只有强力推行利润转移的游戏,做涸泽而渔的买卖,到一定程度,供应商的利润薄如剃刀,质量、交期、服务都下滑,就成了恶性循环。

3、在联合信号(霍尼韦尔),跨职能团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每年降本7%的关键。跨职能团队也是飞机、设备制造等小批量行业的"采购金牌"公司的一个共性。重要的供应商是由跨职能团队管理,而采购的身份就是跨职能团队的领袖。这是"大采购"的一个标志。好处很多。

其一,设计、质量成为管理团队的一部分,也就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在"小采购"下,产品设计往往以内部客户、"麻烦制造者"的身份出现,他们经常说,设计做好了,现在是采购的任务去跟供应商谈判,达到目标成本。这东西设计得太贵,采购谈不下来,就成了采购不力的表现。设计以内部客户的身份给采购压力。在跨职能团队下,设计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因为他们也得为没法达到目标成本、年度降价负责。

其二,采购与设计形成合力,一致应对供应商。

"小采购"下,采购在与供应商的较量中单q匹马。采购在这边威胁不配合就没新生意,设计在那边又把新产品给这供应商了;或者是采购找到了愿意配合的供应商,设计却把新生意给了别的供应商。公司内部形不成合力,结果给供应商各个击破。而跨职能团队下,大家形成合力,对供应商的管控能力自然就强。

除了争取设计部门的支持外,采购还得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即采购工程师/供应商工程师的力量。这样采购有足够的能力,一方面理解、改进供应商的生产流程、质量管理,为降本谈判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与设计部门配合、制衡。这在技术驱动、设计与生产联系紧密的公司尤为重要。例如在硅谷的一个设备制造公司,10年前采购部门的技术力量基本为零,采购的质量部门有两个经理,都是做生产、质量出身,设计背景基本没有,手下的一帮工程师也大都是些质检员。一旦涉及到设计、技术问题,采购就只能退避三舍,完全依靠设计部门,根本没法与设计平等对话,自然就驱动不了设计来协助年度降本。年度降本就只有靠一帮采购经理的嘴巴功夫了。几年前,公司首席采购官从设计部调来些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其中一个后来成为供应商工程师的总监。过了两年,又设一个执行总监,由原来设计部的一位副总裁担任。原来的两个质量经理变为7个,手下的工程师数量翻了差不多两倍,采购部终于有了足够的技术力量跟供应商、设计部门叫板,从技术的角度支持采购的众多计划,使采购在年度降本、质量、交期等各方面都达到行业领先。供应商工程师中,好多就是原来设计部门的,熟悉设计,知道怎样跟设计人员打交道,在做好设计与供应商的桥梁同时,也能驱动设计人员做他们应做的。该公司的采购管理做到业界顶尖,供应商工程师功不可没。

节约采购成本的策略就企业采购来说,节约成本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

1 价值分析法与价值工程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VA与VE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新产品工: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加以研究,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透过剔除、简化、变更、替代等方法,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价值工程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功能、成本,做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现在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已被视为同一概念使用。

2 谈判

谈判是买卖双方为了各自目标,达成彼此认同的协议过程。谈判并不只限于价格方面,也适用于某些特定需求。使用谈判的方式,通常期望采购价格降低的幅度约为3%-5%。如果希望达成更大的降幅,则需运用价格、成本分析,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VA、VE)等手法。

3 早期供应商参与ESI

在产品设计初期,选择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小组。通过供应商早期参与的方式,使新产品开发小组依据供应商提出的性能规格要求,极早调整战略,借助供应商的专业知识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 杠杆采购

避免各自采购,造成组织内不同单位,向同一个供应商采购相同零件,却价格不同,但彼此并不知的情形,无故丧失节省采购成本的机会。应集中扩大采购量,而增加议价空间的方式。

5 联合采购

主要发生于非营利事业的采购,如医院、学校等,通过统计不同采购组织的需求量,以获得较好的折扣价格。这也被应用于一般商业活动之中,如第三方采购,专门替那些需求量不大的企业单位服务。

6 为便利采购而设计,DFP-自制与外购的策略

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利用协办厂的标准与技术,以及使用工业标准零件,方便原材料取得的便利性。这可以大大减少自制所需的技术支援,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

7 价格与成本分析

这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购不了解所买物品的成本结构,就不能算是了解所买的物品是否为公平合理的价格,同时也会失去许多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

8 标准化采购

实施规格的标准化,为不同的产品项目或零件使用共通的设计、规格,或降低订制项目的数目,以规模经济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但这只是标准化的其中一环,应扩大标准化的范围,以获得更大的效益。

企业选择采购成本策略所需考虑的因素以上所说的几种降低采购成本的策略只是理论上的方法,就现实实践中,企业拟定采购策略的时候,应同时考虑下列几项因素。

1 所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型态

所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型态,是属于一次性的采购,或者是持续性的采购。这应是采购最基本的认知,如果采购的型态有所转变,策略也必须跟着作调整,持续性采购对成本分析的要求远高于一次性采购,但一次性采购的金额如果相当庞大,也不可忽视其成本节省的效能。

2 年需求量与年采购总额

年需求量与年采购额各为多少,这关系到在与供应商议价时,是否能得到较好的议价优势。

3 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卖方、传统的供应商、认可的供应商,到与供应商维持伙伴关系,进而结为策略联盟,对成本的分享方式不同。如果与供应商的关系一般,则肯定不容易得到详细的成本机构资料,只有与供应商维持较密切的关系,彼此合作时,才有办法做到。

4 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采购量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有直接的关系,产品由导入期、成长期到成熟期,采购量会逐渐放大,直到衰退期出现,采购量才会逐渐缩小。

企业采购到科力普省心购,省钱省力又省心哦~

IT企业多项目管理的实施难点与对策

导语:IT企业因其在经营过程中比一般企业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动态性,给多项目管理的实施带来更大的难度,现针对多项目管理的实施要点展开讨论。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IT企业多项目管理的实施难点与对策,欢迎大家参考!

1、多项目管理理论回顾

多项目管理是站在企业层面对现行组织中所有的项目进行筛选、评估、计划、执行与控制的项目管理方式。它是在假定存在多个项目的前提下,如何协调和分配现有项目资源、获取最佳项目实施组合的管理过程。未来多项目管理发展趋势主要有:领域范畴不断扩展;未来项目与企业战略需求更加紧密相连;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多项目管理信息技术支撑平台的建立。对IT企业来说,多个项目的实施和良好的多项目管理可以降低项目成本,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2、多项目管理实施的难点

IT企业在应对单个客户需求时,可能具有较好的d性及其应变优势,企业领导者也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协调指挥,但当项目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势必又要增加管理层次来保证有效的领导,这就与其精干、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相违背。另外IT项目还涉及信息系统应用单位的组织、管理的调整与经营过程、业务流程的重构,单靠信息技术是无能为力的,这些促使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日渐加强,往往需要根据企业的环境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或重新安排。

3、多项目管理实施对策

当面临多项目并行管理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象管理一个项目一样进行从头盯到尾,并且关注其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这从精力上来说是不现实的,而且如果你确实企图如此做,唯一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弄得很忙碌,而且会突然发现,你不断处于救火的过程中。那么基于此,应该如何进行管理呢(1)判断轻重缓急,确立优先次序;(2)建立多项目管理机制;(3)利用时间差,尽量避免资源争夺;(4)清楚各项目团队能力,适当授权解放自我;(5)建立信息共享机制;(6)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

4、多项目管理实施的难点

多项目管理的产生和需求原因来自多方面,既是企业内部环境转变的结果,也是企业外部因素所致。这些因素将集中表现在企业分工与组织的变化、开发技术的变化、技术和管理的创新等方面。这种方法要求从参与项目活动的所有人那里收集到工作绩效方面的反馈意见,包括职能经理、同事和下级甚至客户。一方面这在结构层次简单的IT企业中较易实现,另一方面能全面发现个人的长处和短处,为提高绩效水平制定行动计划。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读者可以参考相关书籍。

注意事项

总之,随着更多的IT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跨国界、跨文化的项目日渐增多,多项目管理体系将更加多样化、复杂化。针对多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各种各样的对策方法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当然本文探讨的对象也可由IT企业扩大到一般企业,因而企业在吸取项目管理理论精华的同时,更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有选择、有步骤地将最新成果应用到实际项目当中去,这样才能不断获得项目管理带来的喜悦。

;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采购成本控制的问题!全部的内容,包括:关于采购成本控制的问题!、采购成本控制有哪些方法、成本控制方案的方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066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