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强彭辉)本文通过详细阐述永兴公司的IT规划历程,向读者展示了企业施行IT规划项目的曲折经历。 都说IT重要、IT规划也重要,但是对于快销品企业永兴公司的IT部门王经理来说,这个问题实在是让人头痛。从2005年开始,他就一直为这个问题犯难,直到2007年公司的IT规划项目结束,这个难题才算告一段落。
我们的故事要从一年多以前开始,那时正是永兴公司IT规划跌宕起伏的日子。
信息化的开始:
一套软件值20万元吗?
王经理,原名王小二,所在的企业是一家业务规模快速扩张的快销品企业,老总带着一帮兄弟在短短几年内将一家原本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发展为年销售额达8亿元的民营企业,业务做到了全国市场。
王小二是国内某知名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原本没有想到会到一家“民企”工作,在这家只有几台电脑的企业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历程。
2005年,永兴公司IT部门只有3个人,隶属于行政管理部,王小二负责计算机维护工作。此时的公司领导专注于拓展业务,对IT很少关心,只有自己的电脑启动不了才会想起王小二。某日,销售公司经理跟王小二说: “听说A公司用了一个销售管理系统,很不错的,帮我们看看,能否也弄一个呢?”
王小二也没跟领导说,就开始去找软件供应商。谈了四五个回合后,王小二感觉这套软件挺实用的,而且业内有不少同行在用,只不过40万元的价格有些高。经过砍价后,确定20万元成交。
一切搞定之后,王小二兴冲冲地跑到领导那里汇报,老总一听火大了: “我电脑里面的软件都是人家送的,这套软件怎么可能值20万元?得卖多少箱货才能赚回来啊?”领导最终给了两点指示: 一是和销售公司的人再讨论一下,为什么需要这么一个软件; 二是和软件公司再交涉一下,看价格能否降低。
王小二和销售公司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说服领导。后来,由于竞争对手都上线了销售系统,领导在竞争对手的刺激下才决定买来试试。
又到一年规划时:
买些软件还要规划吗?
2006年10月,永兴公司开始讨论下一年度的业务发展规划。
经过一年多的销售系统应用,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销售部门对此评价非常高,感觉有了IT工具就是不一样。在整个过程中,IT部门的人员也增加了好几个,王小二也被提升为信息管理部经理,信息管理部正式从行政管理部独立出来。王经理深入钻研信息管理领域,深感未来业务的发展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张,2005年上线的那个销售管理系统已经渐渐有些吃力了。
王经理决定向领导建议,开始大规模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并递交了《关于进行永兴公司IT规划的报告》。递交到总裁办后,一个星期没有回复。原来领导一直在和业务部门讨论下一年度的发展大计,根本无暇顾及IT问题。
后来,领导找王经理谈话,听完王经理汇报后,领导只问了一句话: “不就买几个软件吗?为什么还要专门成立个项目组来做规划?”王经理一听就犯晕了,怎样才能让领导明白,信息化建设不等于买几个软件呢。
王经理开始逐步向领导灌输IT规划的意识,找了一些其他企业IT规划的实际例子给领导看,并且买一些简单易懂的书给领导,此外,还专门请了一家培训公司来给公司的高层领导上课,内容是关于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的。
正式开始规划: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领导开始重视IT,开始了解IT规划,这让王经理很高兴,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让他再次陷入低潮。
领导把某软件公司的副总经理刘先生挖过来了,成了永兴公司的IT总监――刘总监,王经理一下子就多了个“婆婆”。而且,这个CIO的职位可正是王经理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刘总监上任之后,首先就批评了王经理: “你们弄的那个叫IT规划吗?你先跟我说说你们IT规划的方法论是什么?”王经理把自己的理解讲了一遍,被CIO嘲笑为“土包子的做法”,王经理只好带着IT人员听CIO讲国际流行的IT规划方法。讲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听明白,让王经理等人很是怀疑自己的智商。在培训过程中,王经理问了几个具体的业务需求方面的问题,结果CIO顾左右而言他,问题回答得并不让人满意,弄得大家不欢而散。
一个月后,领导要求CIO汇报IT规划。结果整个IT部门都被领导狂批了一顿,领导坦诚自己对IT理解得不深,但是听了这个规划之后,根本就不知道公司要做什么。规划了一堆软件,也不知道这些软件能给业务带来什么价值。
在之后的几周内,领导每周都要听汇报。一个月过去后,所有人都开始大吐苦水:
● 业务部门发火了,信息部弄了一堆听不懂的名词来和我们讨论。业务部门负责人说: “听不懂,不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不就让你们弄几个系统吗,怎么那么麻烦?以前的那个销售系统怎么就那么简单?”
● 王经理和IT部门晕头转向,不知道CIO到底想干什么;
● CIO也郁闷,都是我一个人在累死累活,下面的人水平太差了,业务部门又不配合;
● 各种抱怨汇总到领导那里,老总也恼火了,耗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最终还是乱七八糟的。
再次规划: 咨询公司驾到
经历了内部三个月IT规划的混乱时期,领导让大家反思。
领导首先痛定思痛,空降一个CIO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过程和结果却让他大为伤心。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CIO对业务不理解,没有花精力在业务上面,同时也不大会处理关系; 另一方面,信息部除了两个骨干还有一些水平之外,其他人的能力确实不足。
CIO感觉永兴公司的环境比他原来想像的要差,同时也发现,做管理与原来做销售之间的跨度非常大,很难让手下人买自己的账。痛定思痛还是好聚好散,于是提出辞职。
王经理回顾这三个月的时间,认为CIO考虑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同时也明白了IT规划远远没有自己想像得那么简单,如果自己继续做也很难做出成果。
几方一碰,CIO离职,IT规划要继续,但是光靠内部人员来做不大现实。几番讨论后,决定引入外部专业的咨询公司。
于是开始招标,邀请咨询公司来讲解决方案。
咨询公司PK: 外资还是内资?
招标大张旗鼓地进行,咨询公司也都各显身手。
几轮轰轰烈烈的PK之后,大家感觉各家公司的方法基本上都差不多,方案的差别也不是特别大,但到底是选择国内的公司?还是选择国外的公司?对这一问题,企业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一派以生产、行政为主,主张选择国外的咨询公司,理由很充分: 外资公司方法先进、经验丰富、人员水平高; 另一派以财务、销售为主,主张选择国内的知名咨询公司,理由也很充分: 报价低,工作内容没有明显差别的情况下,国内公司的报价普遍低; 对永兴公司的项目非常重视,国内公司至少都派总监过来; 国内公司也有丰富的IT规划经验。
老总衡量再三,最终决定选择一家国内有名的咨询公司。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老总选定的公司却是国内公司报价最高的那家。老总解释说,这家公司确实报价高,但也确实有丰富的经验; 而且,这家公司很实在,做事踏实,交流几次之后感觉这家公司非常有诚意,是真正来和永兴公司合作做事的。
咨询公司出师不利:
不会说人话
有感于永兴老总的赞誉和对客户的重视,咨询公司派了精兵强将过来做项目。王经理早就觉得这帮人还是有些水平的,但是一个星期后就在老总那里受到了挑战。
咨询公司的售后顾问对于IT规划确实很精通,也确实花了很大的功夫来理解永兴的业务。唯一没有预计到的问题是,咨询顾问讲究专业,表达方式和语言都是用专业性非常强的词汇和方式。这样一来,第一次与老总交流时,让领导感觉中间总是隔着一层纸,按照领导开玩笑的说法就是: “你们这些顾问确实很有水平,但是到了我们永兴公司后,感觉不会讲人话了。”领导担心: “企业内部尤其是那些一线业务部门的人员很少接触IT,按照这样的表达方法,这些人根本听不懂,后面何谈他们的支持和应用呢。”
不会讲人话?不仅顾问大惊失色,王经理也深感意外,联合项目组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王经理认为,关键的问题还是对业务的理解不够深刻,不仅仅是咨询公司的顾问,IT人员也同样对业务一知半解,不大会讲业务语言。于是,大家分头深入,王经理带着联合项目组的成员与业务部门打成一片。
又过了两个星期,终于小有所成,再次交流时终于获得领导的肯定,按照老总的评价是“联合项目组终于接上了永兴的地气”。IT规划虽然是一项很专业的工作,但是在永兴这样的企业里面,专业的工作绝对不能用专业的方式来表达,王经理若有所悟。
在永兴公司,咨询顾问的汇报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项目一开始时都是全面、深入(按照咨询公司的理解)的长篇大论式的汇报; 过了不久,在王经理的怂恿下,咨询公司开始向“精兵简政”式的讨论转变。据咨询公司所言,他们采取这种方式也是第一次尝试,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
IT规划要那么长时间吗?
项目已经开展一个多月了,但是刚刚做完中期汇报,虽然按照预先的计划来看,这个进度是正常的,但是在老总看来,感觉时间怎么过得那么慢呢?
王经理也深有同感,以中期汇报为例,那些现状分析和未来蓝图基本上前面就定下来了,用得着花那么长的时间来分析论证吗?
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过程和时间还是必须的。领导原来一直觉得自己手下的那几个得力干将确实有些能力,个人单独做事没的说,但是如果让他们带队伍,或者发言总结一下经验就不行了,缺乏逻辑思路。王经理就是这种类型的人。
经过IT规划项目的磨练后,老总发现,下面这批人不仅对IT和业务理解得更深入了,而且个人也获得了成长。到后面的 工作汇报 时,各个骨干都是憋足了劲来发言,都可以带着一个小组完成项目中的一小块内容了。这种局面是老总希望看到的,最初引进软件公司的副总来当CIO也是出于这个方面的担心,现在看来可以放心了。
此外,不仅是联合项目组中永兴公司的成员对IT以及IT规划有了比较深的理解,公司的其他高层和业务部门的人员也都经受了一场IT洗礼,后面的IT建设过程证明这一场洗礼是极其有价值的。
IT规划给永兴公司带来了什么?
三个多月后,热火朝天的IT规划项目结束了,现在已经在按照规划的内容进行信息化建设了。回想这段时间,王经理终于成为名正言顺的CIO了,而这只是表面的变化; 往更深层次看,王经理对公司的业务理解以及IT相关内容的掌握有了本质的提升。
永兴公司的老总当初也曾为自己的决策犹豫过,但是到目前为止,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收获:
● 咨询公司中立地反映了永兴公司业务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通过三个多月的磨练,公司上下都达成了信息化建设的共识,并且IT部门获得了长足的成长,形成了自己的队伍;
● 在行业方面,咨询公司的专家带来了非常多的行业经验,这一点对于公司的中高层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规划仅仅是信息化建设的开始
IT规划的项目虽已结束,但是对于信息化建设而言,这还仅仅是刚刚开始。
对于IT规划本身而言,这也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在后面的日子里,随着业务规划的开展,IT规划也会随之展开。王经理相信,在明年永兴公司的业务规划会议上,一定会有自己的身影。
我建议你如果确定要去新加坡的话,你可以依照正式途径把你的简历和能够证明你能力的公函全部交予新加坡驻中国大使馆或者你当地的人事局,由他们予以办理,因为由这些机构办理过去的工作比你到当地找工作的成功率要高的多,而且你是属于B级技术人才,在那边应该是5000新币起价的。1年后就能拿到绿卡。
咨询行业很多年来被全球大学生列为求职时首选的行业之一,因为其高薪和其他的种种光环。近几年,随着IT start up行业的兴起抢了一些风头,但咨询行业仍然是首选行业之一。
本文将从咨询行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发展路径,咨询公司的招聘,考核和工作方式等方面来介绍咨询行业。
总结起来,咨询行业的优点在于:
1、职业发展清晰,路径直接,发展速度快
咨询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它的职业台阶定义的非常清楚,每个台阶之间相差的年份也十分清楚。咨询行业中的晋升不需你削减脑袋去找机会,而只需自己做优秀。只要进去,无论在哪个级别,只要你的年份到了,是否晋升只取决于你是否优秀,而不用担心有没有空缺,有没有背景或其他的与工作能力和工作结果不想关的条件。
咨询行业从最低级别一般是分析师进去到最高级别合伙人,最快13年能够达到。也就是说如果你大学毕业22岁进入咨询公司,最快在35岁时你就能做到合伙人。当然这种人是神聪明。
2、随着职业发展工资增长快,工资增长率明确,且行业薪酬比较标准
之所以长期成为大学生求职首选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咨询行业的薪水总体来说较高,而且标准透明。在咨询公司年薪20万可能在工作后两三年就能达到,年薪100万不是梦。
更有几大战略咨询公司采用全球化薪水,那工资则是更加的有吸引力。
而且,咨询公司的工资与表现和级别严格挂钩,也就是说,只要努力,优秀,工资增长不是梦,不用担心,钱自然来。
这也许是为什么咨询公司在国外成为一个草根成功的行业。你可以出身贫寒,但只要优秀,通过咨询行业,你仍然能进入社会的精英层。
3、技能要求全面,易发展综合技能,离开该行业时也往往直接进入企业的管理层
咨询公司工作培养的技能十分全面。
从行业知识来讲,咨询公司的项目可能会覆盖各种行业的项目,那么你有机会深入接触各种行业的问题,从行业的宏观概况到个别企业的具体问题,从而对该行业有了非常深的了解。
从专业知识来讲,咨询公司由于要为行业解决管理或运营效率的问题,因此,咨询顾问往往可能接触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并有机会了解到企业管理深层次的东西,掌握的专业知识往往会涉及到从战略到营销到物流到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
从咨询顾问的从业技能来讲,也要求非常全面,既要能静下心搜集信息做分析,又要能写报告,还要能和客户非常有信心有逻辑地沟通,此外也需要能折腾一些杂七杂八的项目管理,搞定客户buy in,及第三方扯皮的事。
所以,咨询公司培养的是通才。
而因为咨询项目的高强度,咨询顾问在知识和技能的累积是加速的。经常有客户挑战我们年轻的咨询顾问,说我的团队在这个行业里干了十几年,你凭什么认为你才工作几年的咨询顾问能帮我解决问题?
其实对行业的理解并不光在于年份。在一个行业里就算是不同的岗位,不看天,以惯性思维做十年,有的只是行业了解,而缺少看到行业大局,跳出日常工作的束缚看到改变方向的可能。
咨询行业的缺点在于:
1、行业对绩效要求高,大多数的公司都是up or out,即要么表现出众,要么扫地出门
职业发展路径清楚,发展快的反面就是它不容许一个慢慢跑的不求“上进”的人。
咨询公司要求每个人都是全力奔跑,每个人争当优秀。如果你只想混一混,混个平均,是很快会被踢出去的。
混的心态是不鼓励的,但若在某个人生发展阶段,你希望重心倾斜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而对自己的工作进展要求低一点,咨询公司是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平台容许你几年只在一个级别。
2、生活方式的挑战,高强度,长期差旅,往往难以平衡个人及家庭生活
咨询行业加班就和你必须吃饭睡觉一样不是特别的现象而是正常的现象。而且这种加班是完全没有加班概念的,或者说咨询顾问除了吃喝拉撒睡,剩下的时间都在工作。一天工作12个小时属于低强度,做到晚上11点属于中等强度。哪个项目如果6点能下班,那个项目一点是有问题的。
咨询公司的项目大多在客户的办公室进行,也就是说,客户在哪,咨询顾问基本上就要在那上班。平均项目长度3-6个月,结束了再换一个地方。大的咨询公司在项目期间都有fly back,即每周或每两周飞回home office一次。
所以,去咨询公司面试时,面试官往往会问应聘者你是否能接受咨询公司的生活方式。决定进入咨询行业之前,这个问题确实得想清楚。
咨询公司总体来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战略咨询公司,第二类是综合咨询公司,第三类是IT咨询公司。
第一类: 以麦肯锡,波士顿,贝恩,罗兰贝格为代表,仅进行战略和管理方面的咨询,涵盖的项目类型比如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并购,市场/人力资源/供应链/电子商务/数字化等专业职能战略的梳理等。
第二类: 以埃森哲,IBM为代表,从事的咨询领域从战略到管理到IT咨询和实施。简言之,就是除了第一类公司涵盖的咨询内容,还加上了IT咨询和IT的实施。与第一类公司相比,它的特点在于端到端,在现代企业几乎所有的管理优化最终都要通过IT和系统落地实现的环境下,此类咨询公司的优点在于在效率优化的建议方面不会纸上谈兵,而更能落到实处甚至进行最后 一公里的实施。该类咨询公司在企业并购和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咨询相对来说比较新,有很好的团队,但团队规模较小。
第三类: 以凯捷,KPMG为代表,以IT咨询和系统实施为主。近几年也开展一些管理类的咨询。
现在这三类公司的界限其实越来越模糊,比如说第一类公司也进行越来越多的IT咨询,第二类公司在战略咨询领域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三类公司则逐渐向管理咨询延伸。
尤其是近几年数字化的兴起。数字化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转型。一个咨询公司在做数字化战略时如果对数字化领域的技术没有了解,这样的战略做出来是纸上谈笔没有价值的,甚至连如何去为各项举措排优先级,定义所需的财务投入资源投入方面完全无惧可依。基于这个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这三类公司的业务范围更逐渐走向了同一化。比如第一类公司如麦肯锡也在全球建立与数字化相关的技术团队,或以合作的方式让自己具备数字化领域的技术实施能力;第二类公司借助本身IT领域的优势快速建立了数字化实施的全面的庞大的能力,同时以此为基石快速抢占数字化战略咨询的领地;第三类公司也大力投入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团队。
所以说,数字化,在咨询行业也成为一个重新洗牌的契机。
了解咨询公司的类别,有助于择业时明确自己将来将进行的项目类型,专注的领域和发展方向。
咨询公司的职业台阶很清楚。一般来说入职是分析师(Analyst),然后是咨询顾问(Consultant),经理(Manager or Engagement Manager),高级经理 (Senior Manager),合伙人(Partner);或者在后三级是经理(Manager or Engagement Manager),副合伙人(Associate Partner),合伙人(Partner)。合伙人以上当然还有级别,各个公司差别较大。
分析师到咨询顾问大概2-3年,咨询顾问到经理有些公司2-3年,有些公司3-N年。在设有高级经理的公司,经理到高级经理通常是3-4年,也可能出现4年以上的,但如果超过5年还不能晋升,最好的选择还是离开。从经理或高级经理到副合伙人或合伙人最低要求是3年,但一般要更多年份才能实现下一个晋升。晋升合伙人是咨询行业里最重要的晋级,几乎所有进入咨询行业的人都把这作为最终目标来努力。
分析师的工作主要为协助咨询顾问进行材料搜集,数字分析,文稿撰写等。
咨询顾问的工作则需要能对项目中的某个输出负责,设计得出该输出的方法,分析框架,并指导分析师的工作,且基于分析师搜集的信息,进行的分析,得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结论和推论。
经理的工作则需要对整个项目负责。一个项目中可能需要有几个输出,由不同的咨询顾问得出。经理需要把握客户最终的意图,项目的总体方法,框架,最后需要产生的结论,交付件,以及把握项目进程,项目资源,项目财务,以及客户的关系,以及与客户的交互,获得客户的支持及和客户达成项目管理上的一致。
高级经理往往管理一个大型项目或多个项目。高级经理除了对项目进行管理,对项目负责,有时还会成为某个小的专业领域或某个新的Offering (服务)的Lead和专家。高级经理除了项目实施以外,开始承担项目销售的目标。这个级别其实是成为合伙人之前的一个过渡和重要考核。
合伙人,作为咨询行业里最顶端的一层,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实际上从进行的工作来讲你也可以说和其他级别的没有区别。合伙人看ppt可能是看得最仔细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字都要看到完美无缺。每个项目的成败最终是合伙人负责。
合伙人之所以称为合伙人是因为这个级别都有公司的股票,而其每年的收入也由原来的固定工资加奖金转变为固定工资加股票分红,并且股票在收入中占的比重大大提高。我对比了几个公司这一级的薪酬,股票可以占到20%-70%。
合伙人既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之一,那么承担的当然是股东的责任。合伙人是咨询公司各级里唯一一个将业绩考核作为最主要考核指标的级别。收入和利润是合作人的两大指标,并且该指标的实现情况将直接影响自己的收入。
咨询行业是一个卖“人”的行业。合伙人的收入和利润实现的方式都是通过团队,一个能力强的团队才能实现每个合伙人的业绩,而反之,如果收入和利润不能按计划实施也意味着该合伙人没有能力负担其团队而也许该考虑downsize。
进一步阐述这一点,“人”是咨询行业的货物,人的利用率直接影响咨询公司的利润率。律师要记录的是他自己的时间有多少是被客户购买的,咨询行业也一样,咨询顾问(各级别统称)有多少时间是被客户购买的反映了一个公司运营的好坏。该指标上升说明业务很好,而如果这一指标下降或持续低迷,该咨询公司就需要仔细分析原因,是市场总体情况不好,还是团队竞争力的问题或者是服务(offering) 过时需要转型或重新包装。短期来说,该指标降到一定数字时,该咨询公司就可能要考虑裁员了。
所以,合伙人相当于一个创业者。咨询顾问们往往把这作为目标,却完全没有理解合伙人工作的性质。合伙人是一个里程碑,但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开始创业的起点。
以上就是关于甲方IT IT规划甲方手记全部的内容,包括:甲方IT IT规划甲方手记、想过些日子 过去新加坡 ,想咨询一下 那里的 IT 工作问题 。、走进咨询行业的大门(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