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主要工作为维护与技术支持,相对要被动一点。
1大用户量下高性能服务器系统部署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2保障服务器与数据库安全,检查并消除安全漏洞;
3数据备份、数据监控、应急响应、故障排除、编写数据分析报告等。
4而实施:更主要负责整体的网络规划、建置、设备调试等等。
企业IT运维现状
事实上,谈及IT运维管理,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密不可分。
通过以往几十家行业企业用户交流反映的情况来看,企业IT运维主要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自有IT团队,自给自足,完全自己开发,自己运维式;一种是自有IT团队支持,与多个供应商共同合作维护企业的IT,即部分外包式;还有一种是完全外包式。第一种占了极少数,而第二种则占据绝大多数。
对于部分外包式管理,具体依据企业信息化建设部署,又分软件、硬件和网络及其他几种情况:比如软件系统,多数企业CIO对供应商并不完全信任,更愿意采取他们提需求,后者主导开发,双方团队共同协作部署,后续的运维则选择购买服务,遇到问题,企业IT人员与之协同处理;而硬件部分,则由供应商提供维护,主要是一个换件周期问题,企业IT人员负责桌面管理部分;网络部分,主要是由企业IT人员自己维护。
对于实力强,业务复杂的企业,主要会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几个具体环节的运维采取不同的策略组合。
这种局面显然对企业在IT运维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自建与外包的选择
那么,自主IT运维管理和选择外包管理服务,二者究竟谁更具优势
北京金色世纪商旅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架构师钟科的选择很明确。“我是非常不提倡外包的。因为不论是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还是外包人员。不管做哪一块,技术实力是一方面,人的投入度则更加重要。外包人员做事的投入度总是没有自己团队的投入度大。原因在于运维是要求非常细致的工作,大面看着很好,一旦有一个小环节出错了,整个体系就是瘫的。而且外包更多的感觉是一种目标任务制,我达到这个目标任务,工作就结束了。他不关心比如你系统的扩展性,不关注你系统的性能。所以一开始我对外包的感觉就不是很好。”
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IT运维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欧阳亮又是另一种选择。“外包的有几种情况,一种外包是全外包,我根本不管,完全是厂商来做;还有的是我自己管一部分,只外包一些,比如一年买多少个小时。我们更多的是做这种。因为我们自己还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也有人,所以我们基本都是买人家的外包服务。”
对具体的外包服务策略,欧阳亮进一步介绍称,“比如买一年多少个小时,现在是一年8次现场,其他都是远程,甚至于就是电话服务。从现阶段按我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我们可能更多的还是侧重系统的实施和稳定运行。”
其实就算是购买了外包服务,实际也是企业自己做得更多一些,尤其一些老系统本身运行的比较成熟,“买服务也就是买一个保险,用的并不太多,更多的都是电话或是厂商远程接入我们的系统,调一下。真正到现场的机会不是特别多。”欧阳亮表示,“老系统一般运行两三年,我们自己也都摸熟了。”
而网络运维方面,则是北重IT团队自己做运维,“做的还不错,我们网络用了十几年就没有瘫过。”
硬件方面,北重公司采取的购买服务的策略。“我觉得初期新设备你可以买服务稍微少一点,旧设备是一定得买服务。因为硬件这一块企业都没有维修能力,另外现在的硬件大部分也都是换件的,不买服务,这个换件的速度就比较慢;相反,你买服务,基本能保证,比如我们一般买的是5×8的服务,也就是5个工作日,8小以内。至于7×24成本太高了,而且像我们这种企业都是属于断续工作的,没有连续生产线,用不着买那么高的。”
显然,选择的差异性将直接影响企业在IT运维方面的管理策略。至于孰优孰劣,也是相对而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网络工程师何涛的一番话更值得我们去思考。何涛认为,在合理的管理制度规范下,只有尽可能将所有流程都自动化,才能让企业的IT运维更高效。同时,企业自身的技术服务与管理也要做好,管理要做到位,个人执行要做到位,技术服务与管理这条渠道也要畅通了,才能将整个信息化网络运维做好。
金融危机爆发后,《福布斯》 杂志就发表文章称,金融行业占到业务量20%的IT外包业将受到巨大冲击。立刻,整个行业风声鹤唳,大大小小的外包企业似乎瞬时间遭遇了寒流,纷纷拉开了架势对“寒冬”的到来严阵以待。
然而,月余后,除了一小部分企业明显感觉到订单量缩水之外,其他大多数企业却只是“感到有风吹过,却并没有见到雪花落下”。
10月15日,全球最大的外包业务方面的专业盛会――OutsourceWorld大会在纽约开幕,OutsourceWorld CEO David Etzler告诉记者,“华尔街金融风暴让很多企业意识到,更加接近核心组件的战略方案才是他们所需要的,而选择外包,能够帮助他们降低风险。”
而除了参展商,千余名到会者都希望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外包方案。看起来,IT外包不仅没有遭遇大衰退,反而即将逆市上扬。
暴风雪来袭
恐慌迅速蔓延
“冬天就要到了,不知道大家看到了吗?原本在这个邮件里,我应该讲一些轻松的、鼓舞人心的话语,但我现在讲不出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要过冬了。”国庆前,国内某知名金融领域IT服务提供商的CEO在给公司全体员工的内部邮件中这样写道。
随后,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包括削减员工费用额度、放缓扩张速度并剥离部分业务,为过冬做准备。
雷曼兄弟的倒下让恐慌情绪在IT产业内迅速蔓延,尤其是面向欧美的IT外包企业,正在印证一直流传在印度的IT技术和软件外包行业里的一句话――“美国打个喷嚏,我们印度的IT产业就得感冒”――在劫难逃。
据印度媒体报道,因为市场开发程度有限,内向型经济比重较大,印度受到金融风暴冲击的行业和影响将会十分有限。但印度的明星产业――IT外包业,由于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以承接欧美等国的外包单生存的,情况就没有那么好了。
据印度国家软件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印度外包产品最主要的销售地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分别占其外包业务量的61%和30%; 而印度IT产业年盈利中有40%来自全球金融服务商,因此,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印度IT外包业务成为印度经济的重灾区,新的评估结果显示,印度软件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将下降5%~6%。
中国也是IT外包大国,在继印度外包企业遭遇危机之后,国内也有不少从事IT外包的企业向媒体表示,外包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甚至很多软件公司的订单缩水超过10%。
“刚感受到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确实很紧张,一是不知道公司将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另外,那些利润比较低的项目组里,不少同事还猜测公司可能裁员,担心自己职位不保。”上述金融领域IT服务提供商的一位员工向记者坦言,国庆节前后,公司内部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氛,大家谈论最多的,除了讨论业务,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了。
思考冬天
机会大于危险
“刚开始的时候,看到全球股票都在跌,我们确实也感到很紧张。可是至少到目前来看,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凸显出来。”专门从事移动通信领域软件外包的天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特聘专家冯国云告诉记者,因为大多数订单合同都是年初时就签订了的,所以今年内,国内大多数从事外包的企业收入不会受到重大影响。
而到了明年,冷静下来想一想,“冬天虽然寒冷,但也不一定就如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一方面,金融危机虽然会导致企业,特别是欧美一些大企业减少IT支出,原本计划实施的项目被取消将会导致外包订单减少; 但另一方面,IT外包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控制人力、运营成本,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企业反而会更多地选择外包。
与冯国云的观点相似,此前预测IT外包将会面临重大萎缩的分析机构也在重新审视之后调整了结论。
Forrester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为应对金融危机,绝大多数企业的IT负责人都在重新评估和调整IT预算,尽管整体IT支出受到压缩,但仅有一小部分IT负责人表示会减少在IT服务外包方面的投入,在258家参与调查的企业中占21%。
信息咨询公司的调研报告虽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外包行业的交易数量比第二季度下滑了22%,TPI合伙人、在北美地区负责金融服务运营的总经理Brain Smith表示,这主要是由于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紧缩,以及IT经理人在2007年底的谨慎行为造成的。“服务器、桌面和IT基础构建管理将会保持不变,应用软件的合作项目在短期内将会表现低迷,但应用软件的运维不会受到影响,2008年的交易模式,以及各种外包项目在2009年还是会继续的。”
10月28日,美国外包服务企业CSC公司在天津建立了其在中国的首个外包服务交付中心,CSC总裁迈克•莱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了对外包行业未来走势的信心: “外包是反周期的行业――经济遇到困难时,外包行业反而会获得增长。”他说,“金融危机往往会使客户更有紧迫感,客户更急于寻求改变成本结构的方法,而外包恰恰是减少成本、增加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据了解,CSC公司今年上半年共拿到手100亿美元的项目,第二季度到手的项目总额为46亿美元,其全年的计划是要达到170亿~180亿美元,“预计下半年客户为因为经济形势的转变而变得更加谨慎,决策速度会放慢,但大的方向不会变,我们达到预期应该不成问题。” 迈克•莱朋很有信心地说。
把握优势
穿越冬天
尽管大多数从事外包的企业相信会撑过冬天。但面对全球惨淡的经济形势,他们担心企业IT部门负责人在有限的预算下,会变得更加谨慎,因此,要想顺利过冬,并不容易。
冯国云告诉记者,小公司相对灵活,而且运营成本较低,但接单能力可能不足,但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公司来说困难就更多了。规模较大的公司,接到的欧美订单也相对多,业务缩水比较严重。另外,企业的现金流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资金链绝对不能断裂。
不过,中国的外包企业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CSC负责全球外包业务的总裁玛乔•莫瑞斯和冯国云都认为,中国外包市场有两大特点: 一是不仅有很多跨国公司需要来自中国的外包服务,还有来自国内市场的外包需求; 二是中国外包有一些关键的语言能力优势,比如针对日本和韩国客户的外包服务。这两个特点决定了中国外包比印度更有机遇。
莫瑞斯还强调,中国正在由制造向服务转型,这也给外包带来利好。因此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中国外包市场的竞争力会得到凸显。
“这是国际外包行业格局重新洗牌的一个时机,虽然让很多企业陷入混乱,但‘乱’的背后更多的是机遇,尽管现在我们承接的外包订单量不如印度大,但我们发挥成本优势,就能够在‘乱局’中找到超过印度的机会。”冯国云还强调,这个时侯外包企业要“修炼好自己的内功”,提高研发能力; 同时,国内同行业的企业之间也要避免恶性竞争。
运维,更偏向于业务产品的支持,偏向于背后的英雄,运维团队需要为业务的稳定性,成本等方面负责!
企业需要的IT运维体系,本质上也是需要从稳定性、成本的角度来建立。
(1) 稳定性方面
稳定性,是反应服务访问质量差甚至无法访问的指标。业界流行的的稳定性公式是,服务总在线时间/服务总时间,具体指标数据以几个9表示,比如一般的云计算服务提供上,承诺的稳定性指标是3个9:999%(意味着每年宕机时间不超过875小时),而对于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对于运维的指标则是9999%(全年宕机时间不超过52分钟),甚至99999%(全年宕机时间不超过8分钟)。
稳定性方面,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体系支撑呢?
监控体系。现在开源软件已经让企业的运维能力大幅提升,如zabbix,nagios等,已经被很多企业广泛使用。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监控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比如,传统的监控无非是发现异常了之后报警,但加入智能化之后,则可以自动分析异常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基于此则可以继续做自动的恢复,避免人工成本。
基础技术体系。包括硬件(服务器,网络等), *** 作系统/内核等,也直接影响到业务的稳定性。现在云计算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服务器与网络方面可以由类似openstack,cloudstack等IaaS平台管理, *** 作系统/OS等则可以通过docker,以及各类PaaS平台进行维护与管理,实现稳定性的保障。
安全体系。随着现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网络攻击也越来越疯狂,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针对中国公司的网络攻击频率两年内已经提升了两倍,这也使得安全成为互联网架构中必不可少的环节,waf应用防火墙,数据清洗,防cc,ddos攻击等安全体系,也是必备的技术体系之一。
(2) 成本方面
计算成本。即托管企业运行软件所需要的服务器成本。现在云计算厂商提供的IaaS产品也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价格也在不断地下调,2016年10月,阿里云宣布了大量云产品的降价,一年内就下降十几次,也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方便可以越来有利。
人力成本。包括运维人力,研发人力,运维人力的主要投入来自于业务稳定性的保证,比如,服务异常之后的故障恢复,容灾与服务重建等。业务研发中,业务本身的迭代效率与质量,也间接影响了研发的成本。这方面则可以通过PaaS平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
(3) 商业化
商业化是企业运维体系的更上一层。企业IT运维是每个企业必不可缺的环节之一,因此,运维相关的产品也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比如应用性能分析厂商(new relic),则是提供了优化服务运维质量的有效方案,监控等产品也是运维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IT外包公司的运维工程师是干什么的全部的内容,包括:IT外包公司的运维工程师是干什么的、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IT运维、逆势 IT外包逆市而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