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运营时代中国移动如何应对竞争

全业务运营时代中国移动如何应对竞争,第1张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无论你身处何种职场,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大公司、国有单位一般都有自己的信息化专门机构和设施,小微公司、个体户们每天基本上都要与支付巨头、外卖巨头、快递巨头等等打交道,其中信息技术是少不了的。那么,你知道信息技术背后的基础设施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什么是IT基础设施。

IT基础设施的定义

IT基础设施定义千差万别,但一般认为是包括运营整个组织所必需的一系列物理设备和应用软件的集合,也包括由管理层预算所决定的组织范围内的人和技术能力的服务集合。我们经常提到的信息技术硬件、软件、服务方面的投资,其实就是IT基础设施。对于企业来说,这些设施,能够为客户服务、供应商联系和内部管理提供基础。

不要小看这些基础设施,它们往往占了大型企业信息技术支出的25%-30%。

IT基础设施的快速演化

IT基础设施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道路,大体可以分为5个阶段:

通用主机及小型计算机阶段(1959年至今),主机拥有非常强大的功能,能够支持数千个远程终端,采用高度集中的计算模式,计算机系统由专业的程序员和系统 *** 作员集中控制,通常就是在数据中心完成相关工作。之后又出现了小型计算机,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机,价格比主机便宜,也便于分散部署,逐渐发展为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

个人计算机阶段(1981年至今),这个阶段国人都比较熟悉,Windows *** 作系统、Intel微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伴随个人计算机普及出现的office软件,在全世界运用都非常广泛。

客户机、服务器阶段(1983年至今),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打交道,我们用个人计算机,访问某个网站,其实就是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

企业计算阶段(1992年至今),主要是一些大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从上世纪末开始,应用一些网络标准和软件工具,将分散的网络与应用进行整合,形成覆盖整个企业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便信息在组织内部以及不同组织间自由流动。

云计算及移动计算阶段(2000年至今),这是我们重点要说一说的阶段。所谓云计算,实际上就是通过网络访问计算资源共享池的一种计算模式。其中,计算资源包括计算机、存储、应用和服务,都可以按需使用的方式,从任何联网的设备和位置进行访问。为了支持此种类型计算,产生了安置上万台计算机的云数据中心,为那些希望在远程维持IT基础设施的企业提供计算能力、数据存储和高速互联网连接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个阶段是交叉的,从某种程度上每个阶段的典型代表之间也是残酷竞争的,还没有那个阶段的典型产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95后求职偏爱移动互联网,这一行业未来的前景是非常不错的。由于互联网发展的很好,但人才却非常的紧缺,所以大部分的95后都会从事关于互联网的工作,这样赚的钱会多一些并且能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

一、互联网行业的前景

互联网行业的前景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很多人都想从事这个领域,捞下一桶金。现在属于互联网时代,所以这个行业的前景可谓是非常厉害的,有不少人在互联网行业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甚至赚了很多的钱。互联网行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而且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造就了社会,更造福了人民,所以这个行业的前景肯定很好,不会变差。信息网络技术可以说是一直在进步的,这也让我国的互联网产业越来越好,还让一些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互联网的发展是这个社会的必然结果,因为互联网要引发我国全渠道的经济,所以也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革。如果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工作,想必一定会大展身手,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相关经验的人来说,肯定不会埋没自己的才华。

二、95后为何偏爱互联网行业?

我国的互联网市场规模一直在扩大,所以需要的人才还是比较多的,如果95后可以从事互联网行业,那么就可以让这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能够让95后找到更好的工作。此外互联网行业和其他的行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互联网行业往往是需要靠脑子,而其他的行业大部分都需要靠手工,所以这份工作还是比较高端的。最重要的是只要自己有才华,那么在互联网行业就可以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一些脑袋灵活的人,绝对不会让自己被淘汰。

最后,互联网行业的标准一直在完善,而且互联网的技术也一直在进步,相信很多人都能学到需要的知识。

在此形势下,中国移动的竞争重点要集中于有效的业务领域,首先还是放在维护现有的网络和客户群体上,重点经营高端用户,其次是进一步深化集团客户市场,扩展家庭市场,重点放在收入型业务上,以差异化战略为主,培养针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具体的竞争策略包括:进一步打造“移动信息专家”的品牌形象、采取局部的低成本竞争策略、推出多样的捆绑组合方案、创新新业务概念内容和形式、有效利用资源进行商务运作和营销模式创新、注重移动服务文化提升与推广。 最近,有关全业务运营的话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信产部、发改委等监管部门不断表态和制定相关政策,业内专家与各界不断呼吁,几大运营商在网络、技术、业务研发、支撑系统、客户维护等方面不断进行投入和准备。种种迹象表明,电信产业的全业务时代即将来临。面对这个新的时代,中国移动需要认清形势,做好准备,规划竞争战略,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一、全业务运营时代给中国移动带来的挑战与冲击 在获得全业务运营牌照后,运营商将面临巨大机遇,但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全业务经营带来的洗牌机会,目前来看,将更多有利于固网运营商,对中国移动来说,直接的表现是一种冲击。 1、首先,中国移动由于其“一家独大”的优势市场地位,备受多方责难,未来必将受到政策性的冲击。例如,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一份报告建议:先对固网运营商发放移动业务牌照,条件成熟后再对移动运营商发放固网业务牌照,同时强化非对称管制政策,扶持各项业务的新进入者,尽快推出单向号码携带、强制提供互联互通、网间漫游、基站共享等服务,限制与价值链伙伴签订排他性协议等促进竞争的管制政策。 2、其次,移动网与固网的融合,将给具有宽带优势的固网运营商带来机会,对中国移动的市场地位产生威胁。固网公司一旦拥有移动业务牌照,有可能从中国移动手中争取到部分彩铃、彩信和短信客户,而且可以借助已有的宽带优势,在固网与移动之间大规模地开展音、视频的组合业务,可通过对传统固话终端的改造,使大量数据业务在移动终端和固话终端上同时实现,并通过接入网与家庭多种视频的连接,使短信、彩铃、娱乐等进入家庭的多个空间。总之,在大容量、高速、稳定、高清晰的数据业务领域,固网运营商获得移动牌照后会较容易发展新的业务内容。 3、再次,移动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以及“三网合一”加速融合通信的趋势必将带来竞争格局的复杂化。一方面,全业务运营概念和范围有所延伸,以往狭义的全业务运营是指提供固定及移动的基础电信业务和相应的增值服务,在放宽管制与实现融合后,将转变为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在内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概念。另一方面,全业务运营时代,中国移动将直接面对新的竞争对手和竞争力量,商业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竞争对手将不只是业内的运营商,还包括和有线电视运营商、增值业务服务/内容提供商、互联网公司、设备商、手机厂商等的合作与竞争,而且,随着全业务内涵的不断扩展,技术的发展,未来最大的竞争将来自于电信业外的相关行业竞争者。 二、预热全业务运营,中国移动需要考虑的几大问题 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机遇,针对以上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需要做好充分准备,重点考虑 1、竞争战略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在哪里竞争、竞争什么和如何应对竞争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一些美国运营商的市场行为和它们现在的发展状况,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AT&T并购了非常多的运营商以实现它的ICT和三网融合的战略,在行业变革中,试图通过IT、通信和各类网络的能力吸引每一个客户,但是在转型过程中由于没有专注于客户的真实需求,太着重于试图通过业务扩张来实现战略目标,以至于它的财力、人员等都放到运营更多的业务上,导致它背负非常大的债务,最后转型失败。反观另一家运营商Verizon,它在美国的通信行业表现十分优秀。从1996年收购了NYNEX到1999年收购GTE,做专做细的意图非常明确。Verizon在过去几年进入到了有线电视领域并且也取得了成功。在所有这些业务领域,Verizon都力图把业务的拓展首先建立在更有效的运营上,这样的战略促成了它在各个业务领域里的成功。中国移动也应该主要将资源集中于有效的业务领域上,做深做细,而不是单一的业务扩张。 1)哪里竞争:中国移动战略要点首先还是要集中于维护现有的网络和客户群体上,重点经营高端用户;其次是进一步深化集团客户市场,扩展家庭市场。 2)竞争什么:短期内,中国移动还是要重点经营收入型、规模型业务。短信、彩信、彩铃等业务,都属于收入型业务,具有发展快、效益好的特点,必须下功夫做精做优。移动现有的收入型业务基本都依赖于移动网络,但全业务时代,未来的明星业务则可能不完全依赖于移动网络,如音乐、视频、手机电视等内容型业务,移动全业务的竞争重点就在于保有旧的收入型业务市场,寻找和开发新的收入型业务,并迅速占有该业务的市场。 3)如何竞争:以差异化的竞争战略为主体,对于现有移动网络和客户群体,主要是加大移动领域的绝对优势,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业务整合,抢占互联网信息资源,适应细分市场的需求,进而稳固客户群体,同时获取收入;对于集团客户市场,主要是抢占集团和行业客户相关资源,提升竞争壁垒;对于过去比较忽视的家庭市场,移动需要延伸原有优势业务,开发新的业务,弱化固话和固定业务短板,将固定业务逐渐转向在移动网络中实现,同时提升品牌影响力。 2、赢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是中国移动如何赢得长远竞争地位的问题。过去,业务同质化,网络与业务一体,网络直接生产业务,因此,经营网络的能力,是中国移动的核心竞争能力。当前,网络与业务趋于分离,数据业务逐渐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数据业务的种类丰富,价值创造主体多元化,创造模式复杂。在这种情形下,移动需要和终端商、内容提供商、渠道商等协同合作,共创价值。因此,合作能力、把握商机能力,已成为中国移动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未来,在全业务竞争的环境下,具有超出竞争对手的合纵连横、调动、集聚社会资源的能力,将使得中国移动继续立于不败的市场地位,而对环境变化、行业结构和客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力以及适应这些变化和需求的创新能力是有效集聚和整合资源的关键,也必将成为中国移动的核心竞争能力。美国AT&T因为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投资和经营,没有及时抓住用户对互联网业务的需求,导致了在市场上的弱势和用户的流失。中国移动需要加强对用户的精确需求分析,包括用户号码、业务信息、个人信息、通信行为轨迹、兴趣需求等特征信息,采用专业手段、分析系统及工具,将信息有效提炼用于支持营销与创新。 3、资源配置问题:全业务时代,短期内中国移动的网络、设备、人力等资源必将严重不足,多业务运营更会分散资源和精力,移动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并加强投入和建设,为全业务运营奠定人、财、物的基础。 4、组织管理问题:当前移动的组织架构难以满足未来全业务运营时的行业环境、客户需求、业务创新变化,需要建立新的分公司、部门或者调整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也需要逐步调整甚至重新构建。 5、流程支撑问题:当前移动的业务流程将难以适应全业务运营的要求,三大核心流程——帐单流、订单流、服务保障流都需要优化,积累运作经验,业务支撑系统也面临着融合所带来的扩容、共享、动态分析、安全等问题,这都需要从市场和运营角度进行技术调整和流程再造。 以上这几大问题中,针对全业务运营时代制定竞争战略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移动应对全业务竞争的重点。 三、全业务运营时代,中国移动可以采取的竞争策略 1、进一步打造“移动信息专家”的品牌形象 注重移动产品、服务的高质量,注重创新,加深在个人、家庭、集团客户心目中“移动专家”的印象,并全面展示中国移动的正面企业形象。 2、采取局部的低成本竞争策略 在局部的话音业务上以较低的价格,较丰富的套餐资费和内容组合,来维护基本的市场地位。主要解决在普通客户和对资费敏感客户的转网问题,并加大移动通信对固定话务量的替代和分流,有效把握好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分流与替代趋势。 3、推出多样的捆绑组合方案 抢在竞争对手之前,率先推出更深、更广意义的一系列捆绑组合方案,如业务捆绑组合、客户捆绑组合、时间捆绑组合、关系捆绑组合、电信产品业务与非电信产品业务(等一系列捆绑组合。其中业务捆绑组合包括移动业务和固话业务、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定制手机终端和新旧业务、移动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等多种捆绑组合,并将这些捆绑组合方案整合在信息平台上,加以品牌包装。 4、新业务概念、内容与形式创新,并形成业务品牌 突出差异化的移动数据业务产品和服务概念,要将移动数据业务渗透到客户的家庭生活、学习、工作、文化娱乐中,例如针对家庭用户的“虚拟家庭”业务、团体用户的“虚拟社区”业务,并打造中国移动鲜明生动的业务品牌,如打造中国移动的“××移动社区”品牌。提供针对现实家庭、社团向移动虚拟家庭、社团的转移,进而让客户自主完成对家庭、团体信息活动的无线实时控制、参与、分享和管理。 5、有效利用资源,进行商务运作和营销模式创新 与固网主导运营商相比,中国移动宽带接入线比较匮乏,但更重要的是对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移动可以尽快抢占与个人家庭、集团和行业客户相关的一切资源,包括政府资源、客户关系资源、信息资源、用户资源、合作伙伴资源,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将现有各类资源有效利用与结合,进行商务运作和营销模式的创新。如在移动与互联网的结合方面,吸取国外移动运营商成功结合互联网的经验,加大力度抢占互联网信息资源,增强与SP、设备商、各类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专业度,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和业务营销模式。例如,在移动定制手机中内置全业务客户端软件,替代设备商、SP的手机上网客户端,采用病毒性营销等新营销手段,保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控性市场地位,占据价值链核心环节,防止沦为信息管道。 6、注重移动服务文化提升与推广 依托于移动的全球通俱乐部,以及未来的移动社区服务,面向高价值个人用户、家庭用户、社区用户推出一些关爱服务、个性服务、便捷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年代,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数量规模巨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年龄分布、城市分布、设备使用情况、上网偏好等都是移动互联网公司制定运营策略的重要指标。由此,本文将从年龄、城市、设备、偏好、需求等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用户进行属性分析。

移动互联网行业相关公司:中国电信(00728HK)、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移动(00941HK)、百度(BIDU)、阿里巴巴(BABA)、腾讯控股(00700HK)、字节跳动、谷歌(GOOG)、搜狐(SOHU)等

本文核心数据:移动互联网网民年龄分布、移动互联网民城市分布等

移动互联网用户属性分析

——25-34岁人群为移动网民主要年龄段

从2019-20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年龄结构来看,18岁以下、45岁以上用户表现亮眼,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流量增长见顶大环境下,两端用户成增长引擎。从2020年组成结构来看,人群占比最大的仍是25-34岁的人群,2020年占比为395%;其次是35-44岁的人群和18-24岁的人群,2020年末分别占比259%和160%。

——移动网民分布最广的是四线城市

从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城市分布来看,2020年下沉市场的角逐尚未结束,互联网巨头竞相发力极速版、社区团购等领域。2020年四五线城市用户较去年同期增长66%。从2020年用户城市分布来看,分布最广的是四线城市,占比为258%;其次是三线城市和五线城市,占比为201%和159%。

——华为、苹果是移动网民主要使用设备

在移动网民的终端使用分布来看,2019-2020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竞争加剧,华为品牌终端份额进一步扩大,vivo、OPPO、苹果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三星及小米有所回升,小众终端品牌份额持续被挤压。从2020年我国智能终端各品牌活跃设备占比来看,华为(含荣耀)的设备仍然占比最大,约为281%,其次是苹果和OPPO,分别占比216%和188%。

移动互联网网民行为分析

——网民上网时长逐年上涨

在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的上网时长来看,根据MobTech披露数据,2018-20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平均上网时长呈现增长趋势,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平均上网时长为每天572小时。

——网民在各时间段有不同偏好

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种场景,并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从各时间段活跃用户规模TOP5行业来看,早间时段,浏览招聘平台的用户相对较多;到了午间,社区购物类和综合电商应用使用更为频繁;晚间时段,用户们更倾向“清空购物车”,使用购物平台;而到了凌晨时段,则会根据自身需求,浏览房产、旅游等相关信息或者在休息前观看在线视频。

用户对移动互联业务的需求来自多方面

传统互联网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互联网所取代,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用户的社交方式、娱乐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消费习惯等等。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交、电商、视频、出行、理财等行业,并且正在尽力满足人类所有需求。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949年11月1日,国家宣布成立邮电部,中国的邮政和电信业务都被邮电部垄断。

自此至1973年期间,邮电部,邮政和电信经历多次分离、合并。

1994年7月19日,由电子部、电力部、铁道部等15家单位出资,成立了中国联合通讯有限公司。

1997年,邮电部做出在全国实施“邮电分营”的决定。同年,从邮电部分离出来的电信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负责原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网络业务。

自2001年开始,国内电信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组,原来的卫通、铁通、网通、吉通这几家不断被兼并,最终变成了现在的移动、电信、联通三家全业务牌照运营商共存的状态。

了解完中国运营商的发展史后,大家应该都清楚了现在的三大运营商都是国资委下面的国企。

而每年暑假开始,各家运营商都会陆续开展校园招聘,以中国电信2021年春季招聘为例,招聘单位包含公司总部、全国各省公司以及各控股子公司等,分布在全国各地。之前主要由各省公司和省级子公司统一组织,近几年逐渐将招聘下放到各个地市公司。

而招聘的岗位分类和专业要求举例如下:

一般而言,招聘面向的是当年应届的国内外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硕士,总部部门和研究院会有少量研究岗位面向博士,同时有些公司在招聘公告上也会对学校、英语、计算机等提出相应的要求。

自从2009年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开始,就开始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三分天下的格局。 随着技术的发展,除了固话、移动电话、短信、宽带等这些传统业务,运营商近些年也开始在云业务、视频业务、IT系统等新业务上发力,组织架构也随之更新。

运营商都属于重资产的国有企业,均为 集团总公司 —— 各省公司(包括同级子公司和分支机构) —— 各市公司 —— 各县公司 的架构模式,主要以地域划分,同时兼顾业务分类。例如,集团总部统筹管理全国多个省份公司,其部门和某个省公司部门的大致对应关系图如下:

举一些具体业务部门的例子来说。

市场口和客服口的相关部门:

市场部:负责各类市场政策制定和策划安排

政企客户部:针对政府、企业、商业场所等大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营销

公众客户部:针对公众客户进行市场营销,拓展家庭和个人客户市场

客服/用户调度中心:主要负责各类客户的售后服务、以及部分售前咨询、售中业务变更等

建设维护口的部门:

负责网络规划、设备采购、建设,以及有线/无线网络的维护、优化,保障网络平稳高效运行

信息化口的部门:

负责IT系统(BSS、OSS、MSS、EDW)的运营维护

管控相关部门:

人事、行政、法律、财务等行政管理部门

具体到三家运营商目前的组织架构划分情况来看:

一、其中目前体量最大的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二、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总部拥有22个职能部门;管辖有31个省级子分公司;另有中电信欧洲公司、澳门公司、股份公司、通信服公司、信元公司、中英海底光缆公司等。另外还包括其它一些参股公司、三产公司、物业公司等。

中国电信2005年将组织结构转变成平衡独立的前端和后端结构:前端部门包括政企客户、家庭客户以及个人客户部门;而后端部门包括其他支持和行政单位。

三、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现在的联通于2009年1月6日由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合并重组而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中国联通作为第一家央企集团层面的“混改”试点企业,混改成效众说纷纭,同时在5G时代,和电信共建共享的战略成效也有待时间的检验。

#乘风破浪的人生#

根据计算机所涉及的网络、软件、硬件。当然可大的分为三个方面:1软件方面: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2网络方面就更广泛了:网站建设、网络维护、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等等与网络有关的工作。3硬件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安装与测试维护、单片机应用等等。主要看自己擅长那一方面,软件对语言的掌握比较高还要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现在搞网络比较适中它比较广泛,不同的知识层次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综合管理。要求全面但对专业知识不很强调。

还是先了解自己,定位自己,再出去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兴趣学习、培训来给自己充电。

中国移动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目前,网络已经100%覆盖全国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37亿户;截止2007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与231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漫游业务,并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187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漫游,国际短信共通达1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2家运营商,彩信通达44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运营商,同时,中国移动还将不断扩大国际漫游通达范围。

中国移动已经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中国移动已连续7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第180位。上市公司成为连续四年入榜《福布斯》“全球400家A级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国企业。中国移动通信的品牌价值不断上升,连续第二年进入《金融时报》全球最强势品牌排名,品牌价值(412亿美元)列第五位;再次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品牌500强》,名次大幅提升至66位;债信评级随国家主权评级继续得到标准普尔和穆迪公司同步调升。

中国移动既是一个财务稳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赢利性公司,又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具有发展前景的持续成长性公司。面向未来,中国移动确立了“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移动通信将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卓越的运营体系,建设卓越的组织,培育卓越的人才,打造“一个中国移动(One CM)”,努力成为移动信息专家和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中国移动通信与相关方共同成长并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展望未来,我们将伴随技术的发展、产业的融合、全球化的竞争迈入新的发展时期,并仍将诚信尽责,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方面的卓越表现。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IT基础设施呢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IT基础设施呢、95后求职偏爱移动互联网,这一行业未来的前景如何、全业务运营时代中国移动如何应对竞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149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