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人员的工作每天基本上都是在检查问题,枯燥但又重要, 要是你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并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损失可能非常大,基本上运维人每天的工作我罗列了下,有这几种:
1、负责服务器的硬件配置、软件安装、机房上下架等技术维护工作
2、负责虚拟化技术产品物理机配置、管理和日常运行监控和维护
3、负责独立主机或虚拟应用产品的开通使用、日常维护、故障诊断和排除
4、提供独立主机或虚拟应用客户产品 *** 作和应用方面的技术支持
5、监视分管的服务器,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
现在信息化数字时代,单靠人工去检查出现错误几率会很大,而且有的运维人还不只管理两台服务器,像我们公司的运维每人至少要管理30台服务器,这样子单靠人工运维耗费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是非常大的,所以还是推荐你用运维工具吧,比如云帮手()1支持跨云商批量管理服务器
2兼容性强大,兼容市面基本所有的云商云主机,兼容 *** 作系统;
3 *** 作简单,可视化界面预览资源、一键修复、一键部署;
4 可以远程登录云主机FTP桌面,处理云主机上的文件;
5监控和资源还有告警功能,这个是挺好的,不用盯着看;
6系统修复功能,这个是挺实用也比较必须的;
7免费使用。总得来说功能还是挺全的,不存在需要又要另外找软件的尴尬。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从运维的角度来讲,服务器的数量少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运维工作就非常轻松,相反我们更应该重视此阶段的工作。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我们的运维工作:
1应用服务器
我们可以从当前服务器中找出 至少2个节点装Vsphere虚拟化,建立一个数据中心、集群 ;如果你的服务器有多网卡和SCSI,还可以做一些更高级的应用,如vmotion、负载均衡、高可用等。当虚拟机或服务器故障,可以 实现故障自动转移,有效的避免了单节点的故障,提供服务器的容错率 。
我们可以在新建的虚拟机部署Web、API等各种应用,而且 虚拟机可以在vCenter图形化界面下统一管理 。这一般是中小公司的在服务器方面的解决方案。
当然,我们对docker比较熟悉,可以使用一套docker解决方案,这比Vsphere更能节省一部分资源。当然这个需要的技能要求也比较高,需要我们不断积累。
2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在此我们单独拿出来,是因为数据库对服务器性能、磁盘IO要求比较高,不太建议使用虚拟机,当然这需要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来做选择。 数据库我们需要通过一主一从、一主二从的方式实现高可用,来避免数据库单点问 题,我们还可以选择合适的proxy来进行读写分离、读负载均衡等。另外还要考虑数据的本地备份、异地备份,来确保数据可恢复。
3系统监控
当我们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线一套系统后, 我们需要通过监控掌握从服务器硬件、基础状态、应用、数据库等从下到上的运行状态 ,以便我们能够对告警及时做出响应。考虑到报警的及时性,我们需要监控接入多种报警渠道,如微信、钉钉、邮件、短信等。监控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访问,因此我们需要踏实的做好这一步,才能为我们的业务保驾护航。
好了,其实不管服务器多少,我们都需要扎实的把基础打好,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面对各种情形。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题主没有详细说明具体应用系统的功能,比如是否单一的Web服务?有没有微服务、分布式、集群化扩展的潜在需求?
通常来说,建议使用云服务自动化运维。云服务已经成为IT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云服务带来的d性和分布式优势,赋能自动化运维。
一,自动构建系统
如果需要构建应用,那么就建议配置使用CI/CD持续化集成和自动化部署,比如常用的Jenkins,配置Git代码提交时触发构建,然后自动部署。
二,日志收集处理系统
1,ELK是常见的日志收集管理系统,包括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三个服务,架构示意图如下:
2,在ELK系统中,Kibana是一个图形化展示工具,配置查询条件,运维人员随时可以搜索指定日志信息,分析处理故障。
三,服务监控
1,云监控CloudMonitor
主流云服务商都将监控功能集成到了基础架构中,以阿里云为例,云监控提供了多种配置,多维度全方位监控。
比如配置CPU使用率到达80%时,自动触发动作,增加服务器实例,同时邮件通知运维人员。
2,应用监控
以监控宝为例,配置服务地址,选择分布在不同地区和运营商的监测点。当监测点不能正常调用配置的服务地址时,将收到警告信息,可以选择邮件、短信、电话等通知方式。
四,潜在的系统扩展需求
1,是否集群化部署?需要AutoScaling自动伸缩吗?
小型化和集群化并不冲突。如果采用集群化部署,可以配置触发条件,满足时自动增加或者释放服务器资源。比如当CPU使用率达到75%或者内存占用率达到75%时,根据配置好的服务器和数量,自动触发。
2,是否使用Docker容器技术?
Docker将应用以及依赖打包到一个可移植的镜像中,可以实现虚拟化,有助于快捷高效的交付应用,结合Docker-compose资源编排,快速实现自动部署更新,不再需要常用的Jenkins构建服务器。
机器数比较小的话,你可以用云的服务器,这样可以节省好多钱。找一个专门的运维,还不如让开发自己来搞,因为机器少运维他也应付得过来。现在都在搞云计算了,把你的机器放上阿里云或者腾讯云,你自己维护好很多,包括网络贷款都很容易扩容。上面这个我说到的只是说建议你如果你已经是自己的机器了。我建议你从我下面所说的来搞。
认为的整个过程的话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的话是手工阶段,什么东西都是手工搞。
第2个阶段就是脚本阶段了,本来手工搞的东西全部脚本化。
第3个阶段就是平台化了,平台化了之后,所有东西都在页面上完成系统完成,不需要人工来干预,甚至不用运维来搞。
有一些人说既然认为就是最后的一个阶段,但是这个很不成熟。所以我就不说了。
针对你这个机器数少的,你可以手工认为,或者说用脚本认为都没问题。
在合适的阶段做合适的事情就是最好的。所以我建议你手工运维或者脚本运维。
我们项目用的 wgcloud运维监控系统 ,它前身是开源项目,后来推出的商业版,也有免费版
wgcloud运行很稳定,性能很好,部署和上手容易
wgcloud支持主机各种指标监控(cpu状态/温度,内存状态,磁盘容量/IO,硬盘smart监控,系统负载,网卡流量,硬件系统信息等),数据可视化,进程应用监控,大屏可视化,服务接口检测,DOCKER监控,自动生成网络拓扑图,端口监控,日志文件监控,web SSH(堡垒机),指令下发执行,告警信息推送(邮件钉钉微信短信等)
可以装虚拟机代替,在同一个局域网情况下
找服务商外包服务,或者网上托管也不贵收费
服务器数量比较少,比如10台服务器,基本可以不设置运维岗位了,后端开发人员 或者架构师就能搞定。
我就是那种曾经在创业的小公司待过的开发人员,开发,运维我都干了。
但是想想如何更科学更高效的运维还是很有必要的。
运维的目的
软件系统的运行时环境:即公司的业务产线,靠它创造业务价值,这个是最核心的功能诉求。
实时监控系统: 任何时候都要对当前公司的产线的压力一清二楚,有问题功能随时解决,有性能问题及时扩容或者回收资源
降低服务器成本:在业务萎缩的情况下,准确评估哪些资源可以回收,降低服务器的支出
这个是当时我认为的运维的三个主要目的。
运维方案开发半路出家,当时采用的是shell+python+ansible+jekins+elk的方式
首先,我会及时的更新业务产线的物理架构图,根据架构图来规划服务器的资源使用。
比如多少个web服务,数据库多少,zk,kafka,redis集群怎么分布。
集群部署一般是放在多个服务器上的,这个时候ansible就派上用场了。
jekins主要用来自动发布更新程序已经做定时回收磁盘的任务。
elk主要用来做应用的日志系统和监控告警; 可以通过看板随时知道产线的请求数量和并发数量;
以上的运维方案适用于小公司。运维工程师看到了可以补充
搞个zabbix刷
数量少。如果配置好可以虚拟化。然后跑容器
你要考察这种公司的网络规模不是按照服务器数量计算的!但是他在主要节点一般10G左右的带宽一般服务器在15台左右··大多数使用DELLR510的机器和磁盘阵列。按照我的估算迅雷应该有类似的节点有15个左右!也就是估计在200多台服务器!带宽有200~300G的带宽!
二三十平吧,参考一下几点
第一、购买最合适的服务器机架
在购买服务器机架之前,最好要先了解一下产品的基本特点。服务器机架的高度用机架单元表示,通常简写为RU或U。一个机架单元相当于175英寸(4445mm)高,相应的设备高度也是用U的数量表示。网络交换机的高度通常为1U至2U,服务器的高度从1U至4U不等,刀片式服务器从5U至10U不等,甚至更多。
此外,还要考虑服务器机架的宽度与深度,通常机架的宽度为19英寸,深度为600mm 至1,000mm。部分服务器机架还带有可调节的后部挡板,不过大多数机架式服务器都带有可调节的安装套件,只要机架为服务器预留了足够的深度,这些套件就可以派上用场。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服务器机架可能是四柱式机架,它可以安装19英寸宽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通常全高机架为42U,半高机架为24U。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选项,包括尺寸从5U至20U不等的台式机衍生型。可选装的脚轮能够很方便的为机架提供一定的机动性。
空间狭小的地方可以选择开放式机架或是小型壁挂式机柜。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式机架可能有一些特殊的安装要求,如需要用螺栓固定在地板上,壁挂式机柜则不能负载过重的设备,只适合安装网络交换机或是一两部服务器。
第二、机架式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小型企业来说,他们的运营通常是以在桌面或架子上堆放服务器硬件和网络设备为开端的。尽管这一部署在价格上并不昂贵,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这些设备通常会变得混乱不堪。暴露在外的设备对于人为破坏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对于这些暴露在外的设备来说,泼溅出来的咖啡、灰尘,甚至是被凌乱线路绊倒的员工都无疑是一颗颗定时炸d。
机架式设备专门设计用来合理安放这些硬件。尽管与非机架式设备相比,机架式设备价格较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无疑具有更佳的性价比。此外,专门设计用于安装在服务器机架上的架子和抽屉在市场上非常容易购买到。有了这些架子和抽屉,在必要时可以将非机架式设备安装在机架上。
第三、单独放置服务器以降低噪音
对于那些没有多余空间为服务器设备提供专用房间的企业应当考虑到噪音管理问题。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应当为服务器设备腾出一个专门的房间。除了能够从根本上抑制或消除设备噪音外,为服务器设备提供一个专用房间还可以保护IT设备不被小偷偷走或是防止受到人为的破坏。
对于小型企业来说,他们可能没有选择,只能将机架放在房间的拐角处或是放在IT部门的办公室内。这时在选购时就应当首选静音性能好的机架。由于通风口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隔音,这时在选购时应当考虑它们的降噪性能。噪音控制的好与坏取决于设备自身的噪音水平和机架的整体降噪水平。
第四、采取降温措施,安装一台(或两台)空调设备
如果你只打算部署两个网络交换机和一个五盘位的NAS(网络附加存储)系统,那么你可能不需要担心冷却问题。但是如果你打算在拥挤的空间内部署多个服务器、一个中型不间断电源和一个大型的NAS,那么温度很快就会升高。不用说,高温会大幅缩短设备的寿命,同时会频繁出现莫名其妙的故障。
我们应当尽可能地让机架的热负荷与服务器设备的热输出相匹配,用于测量机架内部温度的常用办法往往非常有效。要让设备保持凉爽就不能忽视服务器机架的散热能力。此外,机架外部的环境温度也会直接影响设备的温度。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大力推荐在服务器机房安装空调设备的原因。
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是,服务器在员工下班之后仍然保持运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一个独立于大楼中央空调系统之外的独立空调设备,不过通常到达某一特定时间时独立空调的电源就会被切断。理想的情况是,企业在机房内安装两个独立的空调设备,这两台空调应当分别接在两个独立的断路器上,这将使得两台空调能够轮流提供降温服务。
正确的线缆管理(参见步骤五)也可帮助确保空气能够正常流通。总之,将42个1U服务器都塞到一个全高机架内并不明智,这样会导致走线受到限制。同时老式服务器机箱之间可能需要留出1U至2U的空间以确保空气能够流动。(目前最新的机架式服务器已经不再需要留出这样的空间。
第五、管理线缆虽然乏味,但是却十分必要
安装一个服务器机架并不仅仅是将几个螺丝拧紧,将设备牢牢固定在相应位置上。正确的线缆管理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因为几乎所有安装在机架上的设备都接有网线。除了机架内部走线外,消除台式机、网络摄像头和机架上其它网络设备的以太网局域网接入点的线缆也非常重要。
正确管理这些线缆的最佳办法是使用一个RJ45接线板来消除网线。接线板通常只占用1U的空间,并且能够提供24个接口。使用接线板需要自己动手剥开线缆将网线接到接线板上,然后通过网线测试工具以确认连接性。(如果花钱雇用一个专业人员,那么他们可能在一天之内就能够完成所有的上述工作。)
除了接线板外,束线带也能够帮助我们很方便地固定大量线缆。标准的束线带是一次性的,批量购买时会非常便宜,同时可以重复使用的束线带也不是很贵。
第六、为所有东西贴上标签,让管理变得简单
最后,绝对不能省略为所有的设备贴上标签和进行归档这一步骤,即便是相对简单的部署也不能省略这一步。对于部署这些设备的员工来说可能平淡无奇,但是对于新的IT员工或是负责承包系统某一部分的厂商来说,处理这些设备时可能会遇到困难。除了节约时间外,贴标签还会减少一些灾难性失误发生的机率,例如将关键任务系统的插头拔下来,或是在没有进行充分的警告情况下对系统进行重启
1:7左右。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运维人员和服务器的比例是1:7左右,也就是说1个运维人员至少要服务7个服务器。运维,这里指互联网运维,通常属于技术部门,与研发、测试、系统管理同为互联网产品技术支撑的4大部门,这个划分在国内和国外以及大小公司间都会多少有一些不同。
如果你不能给对方让渡任何利益,就让对方回答你这些问题,基本上很难,何况有一部分企业是在使用非正版的微软 *** 作系统,很容易激发起别人的防备心理。
你事先声明与盗版问题无关,希望对方提供一个Email,定期寄送一些产品信息,顺便做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也许成功的几率大一些。
以上就是关于服务器数量比较少,怎么运维比较好全部的内容,包括:服务器数量比较少,怎么运维比较好、迅雷公司有多少服务器、小型公司办公室的IT机房 大概多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