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的项目管理软件有8Manage项目管理软件,为了项目顺利如期落地,相比单纯的信息记录工具记录项目信息,可能更需要的是一款能够实时和随时掌握项目真实情况并及时知道偏差的项目管理软件。8Manage项目管理软件也一样,无论项目发生了什么变化、项目成员做了什么,所有项目信息都会被如实追踪记录。项目在开始后,项目计划看起来仍然像项目计划,但所有信息实际上都是实时从项目的底层交易记录生成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在关注的项目计划一直是最新的单一事实版本。想要骗8Manage 就像想骗ATM机一样困难,因为系统能实时独立运算辨别真假。
当项目规模扩大、复杂程度提高时,单纯的信息记录工具是无法应对的。而8Manage的管理数据真实性及完整性,再加上它的责任跟踪能力,绝对能产生“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作用,来阻吓人们不诚实的想法和行为, 大大减少项目受人性奸诈的干扰,从而让整个团队能更科学地完成项目。
项目管理工具常见的看板信息记录功能8Manage项目管理软件当然也具有,但其独特之处在于项目廉明管理和责任跟踪。
● 动态追踪项目结果
实时记录更新项目信息,并且快捷有效地记录和管理项目变更。当项目人员需要找出某一个或一系列变更请求的变更影响,他们只需输入变更请求的编号,系统就会自动显示它的变更影响信息。
●诚实明确划分责任
项目管理信息的高度可靠性会使人们保持诚实。实时和透明的信息使人们更容易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及确定问题的责任人。信息实时准确地呈现给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人们将会更加认真负责,不会找借口推卸责任。
再小的项目也需要真实的信息、需要人的诚实。项目管理工具不但要具备“辨别真假”的能力,还要“掌控人员诚实度”。8Manage基于强大的项目管理逻辑及交易型的行动数据来掌控人员的诚实度,能够使项目成员保持诚实和及时更新其负责的部分。项目数据来龙去脉一目了然,从而确保项目信息精准可靠,可追本溯源。
正因为这样,8Manage项目管理软件不仅可应用于任何小型项目,分布式项目管理(如团队分散在不同地区及时区)、大型项目管理以及多项目管理更加需要这样的项目管理软件,否则呈报虚假项目数据的情况就会经常发生。
序言
ERP系统的实施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同企业方的项目经理相比,实施方的项目经理对自身软件的实施过程更加熟悉,对于项目的实施工作更加有经验,对整个项目实施工作的指导更加重要,因而作为一名负责实施ERP软件系统的项目经理,需要对ERP软件系统的整个实施过程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包括项目的整个实施进度安排、项目的资源管理、项目的风险控制等等,只有这要才能更好地指导项目的顺利实施。针对项目的不同阶段,项目经理需要分别关注不同的实施要点,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项目的实施指导工作。除非发生一些非正常情况, ERP软件的项目经理对实施工作的把握程度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质量和实施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从软件实施方的角度来撰写,如果未做具体的说明,文中所述的项目经理均指实施方的项目经理。本文讲述的内容更多是作者根据一些亲身经验总结而来,由于不同软件或者不同应用要求的差异,实施过程管理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读者需要具体结合实际情况去实践和应用。由于篇幅的限制和时间仓促,有些内容本文未作过多的展开叙述,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共同讨论。
项目启动
项目的合同签订后表示双方从法律层面开始了项目的合作,对于实施工作来说,项目启动才是项目实施工作的开始,换句话来说就是,项目启动标志着双方开始正式执行彼此签订的合同。
项目启动是实施方和企业方对项目开始进入实施状态认可的一个标志,项目启动表示双方都已经准备好相应的资源开始项目的实施工作。项目启动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实施现状来选择采用,例如开启动大会、发放企业级的文件通知、实施人员进驻企业开始实施工作等,这些方式都可以标志着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工作正式开始。
项目启动前,项目经理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为项目启动工作和后期实施工作做铺垫。首先要做的是组建实施方的项目团队,根据项目的情况挑选相关的专业人员,在组建项目组时需要注意各类人员的专业技能分布,在组建项目团队时需要关注项目的实施目标要求和企业情况;其次需要组织项目组成员对项目的前期市场资料做进一步的了解,包括项目的协议、投标书、企业需求说明、项目情况交接报告等,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对项目的实施目标、企业关心的问题和对实施的一些想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一些规模较大或者较为复杂的项目,需要组织相应的技术交底会议,售前人员就项目的一些技术细节等情况同实施人员进行沟通。
总的来说,项目经理需要能够特别关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资源以及需要达到的既定目标,这两点是项目实施的最主要制约要素。
对于整个项目组,特别是项目经理,需要在实施前重点了解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的实施范围。协议中确定的实施范围是项目实施的最根本依据,原则上来说在没有发生明确的变更以前,项目的实施范围不得超过协议中确定的项目实施范围。需要充分理解项目实施是满足有限的既定需求。
(2) 项目实施具备的资源。实施方的专业人员情况,项目实施企业的配合情况、参与的部门,另外就是可利用的第三方资源。需要充分理解项目实施是利用有限的资源。
(3) 实施阶段划分。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的阶段性划分要求,需要在项目实施前具体分析,对于不合适的阶段划分条款起草初步的调整方案,在项目启动时同企业方进行具体的沟通,双方确认后签署调整备忘进行进度调整。
(4) 协议的约束性条款。协议中如果存在违约的责任承担、实施工作项目管理要求、资料提供要求、项目上线时间要求、项目验收时间要求,或者其他约束性条款需要重点关注。
(5) 企业的公司组织架构。是一个独立的公司,还是整个集团,或者从属于某个集团,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上线的周期和上线的实施步骤。对于企业的关联企业也可以做适当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统筹安排计划和规避项目风险。
(6) 企业的行业背景。需要了解企业的行业背景和生产方式,例如企业目前所从事的行业,是离散性还是流程性,是单一行业还是多行业;需要了解企业主要产品基本的产供销过程。
(7) 现有软件的应用情况。现有的软件的应用情况是企业在项目实施开始后需要了解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安排现有软件的接轨工作。如果是现有的ERP相关的软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是否要并行一定的周期,并行过程中新旧软件的核对工作,以及切换时需要的步骤等;如果是其他软件,需要关注软件之间的相关性,是否存在数据的相互利用关系。
(8) 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如果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需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同时在后续的实施方案确定上也需要尽量简洁,避免过于灵活的逻辑过程。
在以上情况得到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后,项目经理需要起草一份项目的总体实施计划,项目组内部需要进行充分沟通,分析项目的实施进度安排和资源需求情况。在起草项目的总体实施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合同的实施范围、约束性条款、项目相关资源的情况;如果同协议中确定的实施周期存在差异,需要另外起草一份调整备忘,同时需要分析出调整进度的利弊,准备同客户沟通。从谨慎性角度考虑,需要同时起草一份在完全按照协议的进度要求的情况下安排项目进度的《项目实施总体计划》。项目总体计划一般应包括项目启动的时间、各任务的起始终止日期。项目组讨论后确定出《项目实施总体计划》初稿,由项目经理正式提交企业方项目负责人。
针对一些企业的实施情况,项目经理可以起草一份《项目启动准备建议报告》,就一些需要提前准备的基础工作提请用户提前准备,可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往来账的核对,如果原先是手工账,一般建议企业方同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一次对账工作,其中包括估价和发出商品的账务,如果存在委托加工,委托加工的账务也需要认真核对;(2)仓库物资的盘存,在上线前,建议企业方对现有的仓库进行一次盘点;(3)其他事务,根据项目情况可以针对具体的企业提出一些建议方案。该报告的作用在于企业在实施时这部分工作一般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来开展,有些工作在每月固定时间进行较好,所以建议提前开展。
在同企业方就项目情况进行初步的沟通后,遵照实施总体计划同客户确定项目的启动时间和启动的形式,同时提交《项目实施总体计划》初稿和《项目启动准备建议报告》。
对于项目的企业方来说,也需要对等建立相应的项目组,主要是考虑到,项目的实施需要实施方和企业方双方的配合,同时项目验收结束以后也主要依靠企业方的人员继续推进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启动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协助企业方组建企业方的项目组,为了更好的管理项目组人员,项目经理可以协助企业方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
项目经理需要积极同企业沟通项目实施的总体计划,项目总体计划作为整个项目实施的进度指导,也是双方的项目经理调度项目资源的依据。在沟通项目总体计划时需要仔细了解企业的实际业务和人员素质情况,也可以同企业沟通协调其他相关的资源来配合项目实施工作,确保总体计划按照进度的要求执行。在沟通完成后,项目经理可以同企业方通过签字或者盖章的方式来确认实施总体计划的有效性。
有一些企业在实施时会要求召开项目的启动大会,在项目启动会议开始前,项目经理需要同企业方积极沟通项目启动大会的日程安排。一般来说,召开项目启动大会是希望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宣布项目正式启动。(2)双方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互相认识。(3)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宣传鼓动作用。(4)介绍项目实施的制度和计划。项目经理在项目启动会上可以就项目实施的总体思路进行介绍,并对一些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说明。
在项目启动的过程中需要管理好的资源包括售前技术人员、销售人员、项目组人员、企业方的项目负责人。
在项目实施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项目启动是项目实施的第一个阶段,伴随着项目启动,项目的调研工作会紧随其后开展。
IT项目管理:问题、体系、方法
摘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项目管理的学科、技术和应用的普及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的发展又将IT项目管理推向了全新的应用高度。本文分析了IT项目管理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系统集成理念构建的IT项目管理的体系结构和技术框架,肯定了IT项目管理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实施策略是“需求牵引、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 项目管理 体系结构
引言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化成为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的着眼点。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六大再次明确:“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目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信息化项目的开展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业务活动为主体,以现代化管理为指导思想的一项全新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全新在于信息技术这一新生事物的飞速变化与发展,复杂在于信息技术、业务工作、项目管理思想的一体化融合与集成化应用,这正是IT项目管理问世的缘由。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结合信息化应用特点,采用项目管理技术而开发的专用方法对IT项目在计划落实、质量跟踪、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管理,是保证IT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效手段。
本文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介绍了IT项目管理的特殊性,回顾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在不同方向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做的努力、获得的成果。在系统集成理念的指导下,探讨IT项目管理的体系结构和模型驱动的集成技术与方法。
1 IT项目管理的特殊性
信息技术发展快、渗透广等特点,使得IT项目与一般工程项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异性造成了基于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在处理IT项目时面临诸多的难题。
第一,IT项目的需求来源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几乎所有领域都能够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而构成信息化项目。信息技术可以支持多种业务需求的发展:
(1)市场要求,如商业银行提供网上支付业务,以支持越来越频繁的电子商务活动。
(2)环境需求,如企业为了应对各国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标准中对产品回收再利用的要求,启动一个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项目。
(3)经营需要,如一个传统的大型商业企业开展网上销售业务,以扩大其销售收入。
(4)技术发展,如飞机制造企业为了提高设计水平而开展虚拟制造系统的项目。
(5)用户要求,如快递公司要构建一个物流管理系统,以满足顾客对跟踪其委托的快递物件过程状态的查询需求。
(6)法律需求,如一个城市为了减少合同犯罪的数量,而启动企业印鉴信息系统;为了杜绝文凭的泛滥而建立文凭查询信息系统。
正是由于信息化项目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因此很难形成有针对性的规范和标准,这无疑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
第二,与一般工程项目所涉及的领域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技术相对成熟不同,IT领域是目前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技术更新也非常迅速,因此IT项目开展过程中会具有更多的风险因素。有统计表明,每18个月,CPU的速度就会翻一番,与之关联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架构等也发展非常迅速。例如早期的集成信息系统采用大型主机带终端的结构,随着网络技术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Client/Server结构的信息系统,而目前流行的架构则是在互联网上基于Browser/Server结构的信息系统,C、C++、Java等各种开发工具更是一代代迅速更迭,各类 *** 作系统、协议、标准等都是IT项目必须面对的,这些都会增加项目过程中的风险。
为了处理好技术发展迅速所带来的问题,IT项目团队必须在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成熟性等诸多方面进行权衡,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往往会事与愿违。在保证项目所采取的技术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可集成性的同时,从需求出发,注意技术的可靠性、成熟性和经济性。
第三,信息技术的应用主体在管理领域,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特定的管理理念,将这些管理理念同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业务逻辑进行整合是信息系统实施的关键任务。IT项目的阻力75%以上是来自人和管理的因素,因此,IT项目特别强调技术、管理与人的集成。如何处理好信息系统所涉及的人的问题是成功管理IT项目的关键。
从更深层的角度而言,经典项目管理理论是构建在土建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的,基本的项目管理方法并不能解决IT项目的特殊问题,例如:
(1)如何衡量项目进度的问题,土建工程使用完成土石方的量来标识工程进度,但是完成软件90%的代码编写工作并不意味着还有10%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软件开发项目了。业界普遍认为在工程项目中广泛使用的挣值法在IT项目中缺乏适应性。
(2)在计划的调整方法上,土建工程在计划拖期时,可以通过增加资源的方式来加快进度,但是对于一个软件开发项目,如果出现同样的问题,寄希望于增加编程人员的数量来追赶工期,只能造成更大的麻烦。
另外,除了信息技术之外,IT项目还涉及信息系统应用单位的组织、管理的调整与经营过程/业务流程的重构,单靠信息技术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要成功管理IT项目,要成为IT项目的合格从业人员,需要一套全面的IT项目的知识体系与方法的支撑,它的内容将覆盖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等多学科领域,这正是IT项目管理技术研究和实践的目标与方向。
2 IT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脉络
目前在信息化领域的不同方向,许多学者开发了针对不同方面的项目管理方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软件项目管理和广义的IT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是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的有效结合,将项目管理中重视过程、重视计划控制的观点引入软件工程领域,目的是控制软件开发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风险等问题。近几年IT领域进一步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认为软件开发企业自身质量控制体系和控制能力的优劣,将会极大地影响软件产品的质量,这就要求软件企业从修炼内功入手,也就是确认质量是控制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从根本上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由此提出了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概念。CMM基于经典的产品质量原理,建立了定量控制软件过程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工程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CMM有关能力成熟度的 *** 作方法也被引入经典项目管理领域,用以测评承担项目的组织的项目管理能力。
广义IT项目管理是目前业界讨论比较多的,也出了不少这方面的专著,其基本思路是将IT项目当做一般工程项目,使用PMBOK的方法体系,结合一些信息技术项目的案例,研究如何在信息技术项目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
广义IT项目管理是将所有与IT有关的项目不加区分地通盘考虑,包括IT产品开发项目的管理和IT应用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广义IT项目可以细分出多个类别,各个类别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计算机硬件开发项目与一般家用电器产品的开发设计具有非常高的相似度,而软件设计开发则完全不同,信息技术应用项目与上述两个分支领域更是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广义的IT项目管理实际上是在经典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尝试解决IT项目的具体问题。目前来看这种处理方式比软件项目管理体系的针对性差很多,对其进行细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IT项目管理的针对性,提高解决方案的系统性,学术界和企业界在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城市与电子政务、数字化军工、供应链与物流、电子商务等不同领域分别开展了体系结构、实施指南、参考模型等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 IT项目管理的体系结构与方法论
系统参考体系结构是“一组用以描述所研究系统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开发阶段的、结构化的、多层次多视图的模型和方法的集合,体现了对系统的整体描述和认识,为对系统的理解、设计、开发和构建提供工具和方法论的指导”。
系统参考体系结构为IT项目的管理提供了体系参考和方法论,经过各国专家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批相当有代表性和广泛影响力的体系结构及其建模方法,并进行了大量的工业实践,如CIM开放系统体系结构(CIM-OSA)、GRAI集成方法论(GIM)、IMPACS、普度参考体系结构(PERA)、集成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ARIS)、通用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论(GERAM),以及在我国提出的阶梯形CIM系统参考体系结构(SLA)等。
在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中,系统的认识和构建是阶梯上升的,在概念定义阶段需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据此形成集成系统的目标,然后围绕系统目标,从组织、资源、信息、产品、功能和经营过程等角度描述企业的现状,形成对企业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完整描述。在这些描述的约束下,采用合适的模型分析手段进行分析,找出现有系统中的问题进行改进,然后构建目标系统,形成多视图的目标系统的描述。在形成目标系统描述时,除了使用各个视图的描述方法外,还可以应用其他建模方法,以便提供对系统更为完整的描述。完成基于模型的设计后,就是在构建工具集的帮助下,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系统构建的技术说明,并构建实际系统。系统描述对于系统的运行仍然能够发挥作用,可以作为实际系统运行的参考,并据此进行系统的优化与调整。
一方面由于信息化项目的多专业性,为了解决沟通和分析设计的问题,需要借助建模的手段实现对被处理对象系统的描述;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化处理对象的复杂性,依据“化繁为简、分而治之”的原则,使用多层次多视图的模型来描述目标系统。视图的划分包括反映结构信息的信息视图、资源视图、组织视图、产品视图,反映系统时间和逻辑特征的过程视图,结合反映系统功能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功能视图,以及反映企业经济性和目的性的经济视图。静态结构反映了系统的存在,行为结构给出了系统的属性和运行方式,而评价结构则将系统和它的目的性关联在一起。透过多视图,为IDEF、ARIS等其他建模方法和工具的集成,对于制造企业原模型和企业本体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框架。利用模型技术解决IT项目的交流、设计、技术转移、系统构建乃至运行维护的问题是目前学术界和业界的普遍看法,模型驱动的体系结构是目前的一个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4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IT项目管理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分析IT项目的内在特征和特有问题,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架构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应性的理念和方法,将是IT项目管理领域的发展方向。
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并不是IT项目的目的,满足应用对象的需求和战略目标才是其出发点,因此需要切实做好项目的需求分析,一切从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在集成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集成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关的成熟技术、应用系统和产品,同时做好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才能保证信息化项目发挥实效。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专家组在大量信息化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需求牵引、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是IT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总体指导思想。
从接触了各大行业领域的项目经验嗅觉,以及在项目组中担任了项目管理者(也就是项目经理)的角色经验来看,要做好一名项目管理者实在不容易,如果说要求再严苛点的话,要评上优秀标签,那么想要覆盖所需的能力点就是一种挑战。
在之前没接触项目管理之前,一直有个误区,那就是项目管理可能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能力,懂点行政管理,有点领导力就可以轻轻松松,把一个团队管理地有模有样,把团队里的每个人管得服服帖帖。
后面转向项目管理这块,做个几个项目之后,越发觉得之前的想法设想就是天真得不行,以至于在很多时候项目管理实践上踩过很多“坑”,有过许多地无可奈何,均由于在当时缺乏项目管理者所需的能力,以至于项目管理得连自己都觉得狼狈。
这么说来,要做好一名IT项目管理者究竟需要拥有什么能力呢?在经历过我踩过一些项目管理上的“坑”以及吃过不少的苦头的反思总结下,我觉得需要具备以下的几种能力。
其实不管是哪一行业也好,特别是在IT领域,比如像我是从事IT领域的信息安全方向,在我看来,信息安全技术的能力就是自身能力框架的基石,就像你要盖成摩天大楼,就必须根基牢固,这样的话任何风雨飘摇都无法轻易撼动你,因为会由于基础的夯实而坚挺。
所以基础的能力是取决后面发展的长远,否则“跨越式”的跃进可能会忽略基础成长的机会,造成日后基础松垮,限制了向上堆积的能力。
还有如果你想你的项目团队成员都能心甘情愿听从你的领导和安排的话,你就得有一个让他们“服”你的前提,团队成员他们擅长的是实施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如果你的专业技术或者业务能力无法优异与他们,那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服你呢?
这一点其实在项目管理中体现地尤为常见。一位基层员工,由于某些管理的能力特质,被领导赏识,进而提拔为IT项目主管。但是当时被提拔为项目主管时,他的技术能力相对一般,但却面临着要去领导一群大部分技术能力比他好的技术工程师。
一开始他觉得很正常,也没什么压力挑战,因为他自己误以为做好一名管理者,不需要很强的技术能力,因为只需要有好的领导力就可以做好管理了。
后面等到项目实施时,他才发现其实如果本身技专业技术能力不过硬的话,比团队内的人还弱的话,就会面临一种管理的“痛苦”在里面,那他们会有一种心理想法那就是:我根本不会管你管理有多厉害,你的技术都没我厉害牛逼,我凭什么要听你的。
也许,你可能会很无奈:为什么我是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角色,为什么非用跟你比技术能力呢?但是你也怪不了人家,因为在IT领域里搞技术实施的,人家认的就是第一基础能力,你要我听你的话,可以,只要你技术比我厉害我就承认你。
所以在IT项目管理中,管理能力的基础就是技术能力,技术的晋升拓展就是管理,这种主次之间的逻辑认定,你如果逆反执行,你就会遭遇举步维艰的困境。
其实这种能力在古代军营中的元帅与军将士兵之间的能力差别中体现到很到位。比如大唐薛仁贵,起初作为一个不起眼的火头军,如果没有身怀十八般武艺的能力和过人的胆识,怎么可能屡建丰功伟绩,最后晋升为元帅;在晋升为元帅这种“军营一哥”的角色之后,他同样是一个大的管理者角色,手底下均是武艺高强的武将下属(罗通、秦汉等),从他的武艺在历史电视剧里面的表现来看,更是超越了众人,所以同事及下属没有几个不钦佩赏识以及服从他的。
这也皆因有很大部分是因为极为出色的专业实力在推动了自身的管理,为管理顺水推舟,使得管理的可执行性有了一定的保障性。
估计很多的人都因缺乏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而吃过亏。在论文答辩时,你做出来的论文水平比你的竞争者要高,但人家却因为沟通表达比你好,而得了高分;在求职面试时, 你的专业技术水平比你的竞争者强,但人家却因为回答表现比你好,而被录用了;在项目实施中, 你的其他综合能力都很全面,但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协商能力,那么你的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
所以说,要想成为管理的主导者,你必须学会如何去更好地沟通表达。一个人想做一件事情,这就是他内心的一个真实的需求,但是需求需要实现或者说被满足,它就必须被表达出来,那么如何更好将需求通过语言形式传递表现出来,这就是沟通表达。合适恰当的传递表现形式,就好比优秀良好的沟通表达,更直抵对方的内心,更容易让人听懂接收,以至于让对方去接受并响应你的需求。
在IT项目的实施管理更为重要,对于团队内部,有一件事情需要大家一起来协作共同完成的,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把需求很好地表达出来的话,会有几种情况:第一,你根本表达不清楚,比如没说清这部分的功能要谁去实现,输出报告要谁去整理;人家就不会理解你的需求是什么;第二种是你既说明了事件是什么(事项)、为什么要去做(缘由背景)、谁去做(实施人员)、什么时间点要结果(Deadline);到这里的话你的需求表达算比较明确了,但还不是最优。
沟通表达的效果差异,在于表达之后,需求如愿实现的差异。什么是好的表达?我觉得就是你把要表达的需求和东西说出来之后,人家不仅仅听懂了,而且按照你的需求反馈了最为积极正确的回应。接着上面的例子,为什么还不算是最优的表达,因为其实还缺少表达一个比较重要的点,那就是目标预期,因为有些时候你把目标预期定出来,对方就会更接近你的真实需求导向输出结果。
但如果没有说出目标预期的话,就有会像是大领导总有天马行空的空洞设想,底下的人听不到目标预期的界限,也许只能无奈地自由发挥,跟着天马行空,实施落地就是痴人说梦。
在将领导的目标预期落地执行方面的话,Google现任CEO皮查伊做得简直太好,这也是他的大boss——拉里·佩奇(Google创始人之一)为什么那么赏识他,最后愿意当一个“甩手掌柜”的原因之一。
因为拉里·佩奇是个不善言辞又喜欢脑洞大开的主,在开高管会议时,总是喜欢说些天马行空的概念,可能由于太过于宏观, 导致高管们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但是皮查伊却懂得去主动与老板交谈,简短几分钟便能抓住老板的目标预期是什么,并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团队成员,以至于可实现落地。
这就是高效沟通表达的艺术,巧妙的沟通不在于冗长而在于精准简洁。
然后对于项目团队外,也就是面对客户或者其他跨部门的沟通的话,除了会沟通,还要懂得协商。不懂得协商的话,自己就会身处被动,客户的配合主动性就会很低,项目开展实施,就难免会陷入“对方都是大爷,我一切都听大爷的安排”的低段位服务姿态。
一般客户方(甲方),服务方(乙方)项目开展合作形式就是:客户方配合服务方开展工作,很多时候会遵循一条原则:“你们主动做事,你们就应该主导,我们只是配合方”,所以谁做事,谁就要去占据做事主导权,因为配合方往往是不着急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当我们是服务方时,我们去把握主动是正确合理的,因为你想把良好的结果导向自己这边的话,主动跟他们说需要怎么配合要比自己不知所措,等着问他们怎么配合;要是后者这种情况的话,会产生两种结果。
第一种,客户方会不满。“事情主要是你们来做,我们是配合的,你们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做,那我们怎么知道配合你们呢?” 也许你心里会说自己其实是知道怎么做的,只是咨询下你们的意见而已。但其实,只有当对方把自己代入配合角色, 就会自然而然喜欢别人来引导,而不是来反问他们。
第二种,客户方逆转局势,你陷入被动。当你同样不计划主动告诉对方怎么去做,而去问客户怎么开展工作的时候,而刚好遇到的是不厌其烦且很有想法的客户,那你可能就就要无奈地开启“苦逼模式”。
踏入“不能做主”的泥沼,什么事情,怎么去做,都要听人家的想法来做,自己就失去把握的主动权,这样的话,可能会把自己拉入一个一个隐形的“大坑”,到时候要么你就只能“入坑”或者放弃脱离。
所以,面对近乎苛刻的要求和选择时,必须懂得从自身立场出发,通过与对方的协商,将结果主动导向自身有力的一面,而不是任由使唤,被动去接受本不应该接受的诸般要求。
《驱动力》里面讲到:“企业管理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实大到企业管理层面,这是个问题,小到基层项目实施, 驱动力简直关系到每个项目成员能否发挥最大的积极性来推动整个项目的实施,这是个根本性的关键问题;同时,这也决定了项目管理者是否是一名激励人心的驱动者。
也许普遍项目管理者会认为:调动成员积极去帮项目做事情,不外乎就是在多点付出而获得成效后,通过多分几张钞票或者说几番激励赞美的话,这两种方式就可以解决了吗? 这只是通常的驱动力激励手段,应该是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即使这两种在一定的程度驱动了他们的积极,而无法深层通过在项目过程中,激励出他们应该有的“成就感” ,那只是一种短暂的驱动,时间一久就会疲乏,驱动就会变得迟缓。
所以管理者在通过物质需求和言语激励的方式之外,还应该懂得将员工的“成就感”当成创造力和执行力的源泉,并费些心思,将驱动力的力量从自身散发出来,感染到每个人,使得获得成就感,而成为自愿自觉去创造的“个体”。
在我看来有几个成长点是管理者具备后才能修成驱动力的,第一是自身的人格魅力,第二是本身的强大执行力,最后是拥有思考驱动力的思想。
管理者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决策,如果在决策时,无法赶跑“犹豫不决”这只怪物,那么你只能被吞噬。
对于决策迟疑,缺乏决断力,我深深吃过它的亏。有一次,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实施开展到重要里程碑阶段,只要完成这个里程碑阶段的工作,就可以进入项目验收阶段了。但是在完成里程碑阶段工作之前, 存在一个比较头疼棘手的问题。
那就是有个项目组核心成员,在那个时间点刚好赶上他自己另外负责的项目有项紧急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但因为当时部门项目的现状是几乎大部分数人手里自己都带有项目,也就是自己既是项目经理,又要做项目实施人员,可谓是光杆司令;不但如此,在自己项目空窗期,还要“接济”帮忙下其他同事的项目。
刚好,那个核心项目成员他自己身上也是刚好有几个项目在跟的,只是当时我手上这个项目刚好在做,需要人手。在那个时候,我刚好是关键节点比较赶,而他那边又着急需要安排处理他自己的事情,我面临要去做出选择决策:究竟是让他去处理自己的项目,还是让领导去另外安排协调同事去处理呢?
如果他去,我这边项目搁置,不好交代;但是他那边不处理,我绑着人家好像又有点不合理,安排其他的同事又可能搞不定。不过领导是有提到一点:那就是我这个项目的重要程度会比较高,其他的项目可以灵活安排。
领导虽然没有说得很明白,但是也很明显传递给了我一个信息,那就是目前你负责的项目的优先级是比较高的,在遇到与其他优先级低的项目事项冲突时,必须做出合适的判断,优先执行优先级高的事项,其他事项通过外部资源协调解决处理。
但我当时还是缺乏全局观的意识,在遇到这样一个急需立马做出决策判断的时刻,陷入的却是迟疑和犹豫不决,前面的领悟总结只是事后“马后炮”才正确意识到的。
我还是在“浪费性的思考”后,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老好人”般地放了那位同事去处理自己的棘手事去了。之后我被领导狠狠地批了一顿,因为我失了轻重, 项目里程碑阶段工作拖了进度“后腿”,结果耽误了项目的正常验收。
这是典型缺乏决策力的表现,作为一名项目管理者,在遇到关键决策时,综合评判出各个选择的优先级和重要程度后,就应该强有力地去执行重要程度高及优先级大的事项,摒弃“完美周全”的理想想法,因为现实总是难以做到百分百的兼顾所有;因为有些其他选择可以选择移交转移,让别人来帮你实现。
自己都想揽在身上,自己解决,那只会让自己陷入困顿、犹豫,最后所有的事情都成了“耽误综合体”,决策成为痛点;而当拥有睿智的决断力时,事情可能就会因为精准理智的快速处理而变得高效,进而推到整体事态的进展,映射到项目上的话,那就相当于项目进展会因为管理者的强有力坚定的决策,而衍生影响全局的强大执行力,促进了项目完成里程碑式的跨越。
所以,当一名IT项目管理者拥有了非常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出色的沟通表达能力、优秀的协商能力、振奋人心的驱动力以及睿智强大的决策力,这些必需的一项项能力后,在项目管理领域,那便意味有了开辟属于自己疆场领域的绝对资本以及自信。
在建筑业等传统行业的工程项目中,工程监理制是早已得到普遍采用的一种项目质量监控方式。它的产生源于对我国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弊端的改革,是为了适应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而采取的改革措施。通常,项目监理是由甲方(用户)委派的第三方监督机构人员,代表甲方的利益,发挥其在所属工程项目领域的专业特长,从工程项目的开始至结束的整个项目期间,负责对乙方进行质量监督。 工程项目监理通常承担以下职能: (1)加深用户与工程承建方的沟通,使承建方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用户能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 (2)保证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有一套明确、合理、可行的计划或者规程,以及相应的审核制度。 (3)保证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及早预测可能影响施工计划的各种因素,及时纠正可能影响系统功能与性能的缺陷。 大量成功的工程项目实践证明,通过实施项目监理制,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建设风险,控制建设经费,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二、当前IT项目监理制的主要表现形式 IT行业作为新兴行业,理应借鉴项目监理这种在其他行业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手段,并在实施过程中结合行业自身的特点进行适应性改造。事实上,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IT企业开始实施软件项目的项目监理制。 从存在形式看,当前IT项目监理制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1)沿用传统行业项目监理制的模式,建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制度。甲方聘请软件质量测评中心等作为第三方监理机构,代其行使对乙方质量监督的职责。信息化系统工程监理代表用户的利益,以圆满完成用户的信息化系统工程项目为目的,站在第三方的公正立场,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工程建设全过程处于严格的监控之下,同时协调用户和承建方的关系,确保项目的实施。 (2)在企业内部设置项目监理岗位(以下简称内部项目监理),通常由质量保证部门或项目管理部的人员专职担任或兼任。企业对承接的IT项目启动后,每个项目即配备一名项目监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监理既承担CMM体系中的SQA(软件质量保证)的职能,同时也实现项目辅导、项目跟踪监控(SPTO)等职能。这种形式的项目监理实际上只是借用了传统工程项目监理的概念,但它沿袭了传统项目监理制的精华,项目监理独立于项目之外,对软件项目或产品质量不负直接责任,从而保证了其监督软件项目过程及软件产品质量的公正性。由于项目监理是组织内部人员,他对项目所处的微观环境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察,因此能及时和准确地发现问题并协助项目经理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从而强化和突出该岗位对项目的辅助和指导功能。三、内部项目监理制在厦门建行的实施 近年来,厦门建行在进行行内应用软件系统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总结多年的项目研发经验,根据自身的项目管理需要,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项目监理机制。厦门建行采用的是内部项目监理制,即在行内IT部门设置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部室,该部室人员直接参与各个项目,并担任项目监理的角色,在项目过程中行使项目监理的职责。1.承担项目辅导、项目跟踪监控两大职能 (1)项目辅导①协助项目经理制定项目计划,做好项目总体策划。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交接管理等方面协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过程管理,提供实时帮助指导,协助项目经理对项目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定解决方案。③进行工程进度的协调,监督可交付成果的提交,实施有效的项目过程控制和时间管理。④必要时临时接替项目经理的工作,代其行使对项目的领导职责。 (2)项目跟踪监控①项目实施过程中,从进度、需求、成本、工作量、规模、风险等方面跟踪项目执行过程,进行相应数据采集,并进行基础统计分析。②及时对项目组提出有关项目执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③定期收集整理有关项目执行及管理的数据,并交项目审计人员统计。④定期向项目管理部经理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项目重大问题或紧急危机情况及时报告。⑤对项目经理的业绩进行总结评价,为人力资源部门对项目经理进行绩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项目经理的督导员、项目信息枢纽的角色 (1)项目经理的督导员①项目组织结构定义:在项目启动时,和项目经理一起进行项目组角色及职责定义,并制订项目。②组织进行项目管理和开发流程 含立项流程、测试流程 定义:在各项目组推行设计、开发、测试制。③初步建立项目风险记录库及项目历史数据库:积累项目经验,为项目经理实施有效的项目策划和项目管理 提供历史经验参考。④组织建立技术研发人员人力资源库,跟踪记录岗位技能及个人项目经验档案 初步实现资源合理调配。⑤组织建立技术等级制度,组织制定并实施技术人员技术等级、晋升规则。⑥制定并实施年度培训规划,组织技术研发人员各项培训实施;负责提供项目管理的相关培训资源及相关培训规划;为项目组提供充分可靠的技术人力资源保障。⑦组织开发人员建立构件库,实现代码重用,提高开发效率。 (2)项目信息枢纽 在项目信息(包括质量信息)沟通方面,项目监理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信息中心枢纽的作用。①上传:进行质量信息系统策划,明确主要项目信息收集渠道,负责项目状态审计及项目信息汇总统计与分析,及时向管理层提供项目的可视化信息及分析评价意见,供决策参考。②下达:及时向各项目组传达并贯彻落实来自分行管理层的决策信息。 厦门建行在应用系统项目研发过程中,通过实施内部项目监理制,提高了项目质量,降低了项目风险,有效控制了项目经费,保证了项目进度,项目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四、推行内部项目监理制的实施要点 根据厦门建行实施项目监理制的经验,笔者认为,在IT行业中推行内部项目监理制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1.需要明确项目监理的职能及其与项目组的关系 项目监理岗位从设立伊始,就应当明确其岗位职能,特别是其与项目组的关系,否则难以保证项目监理与项目组的独立性,或者使得监理人员的项目辅导作用减弱,最终与传统意义上SQA人员毫无二致。2.高级管理层应当给予项目监理足够的支持 从项目监理所承担的沟通协调作用看,要使项目监理的职能在企业中得以顺利实现,高级管理层应当给予足够的支持。要实现这项要求,最重要的在于高管要给项目监理在质量否决、资源调配等方面进行充分授权。3.选取合适的人员担任内部监理 从专业技术角度来看,项目监理应当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对产品研发有较深入了解,熟悉产品开发的过程,对各种应用开发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从管理技能来进行职位分析,项目监理应掌握项目管理知识,熟悉软件开发工程各个环节的实施和控制方法,具有优秀的项目推进实施能力和领导、沟通、协调能力,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只有符合上述要求,在专业水平、管理技能等方面均具备较强综合素质者才是合适的人选。 在IT行业设置内部项目监理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与之相配套的组织形式设置、项目监理的权责范围界定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的实施方法和项目监理手段还远未成熟。这需要广大IT业项目管理工作者不断地摸索并加以完善,在实践中汲取工程项目监理及第三方信息工程项目监理的经验,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IT业内部项目监理制体系和实施方法。
为什么选择IT项目经理职业生涯
1中国的IT信息建设需要大量的IT项目经理专业人才
赛迪顾问发布的2004~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与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IT市场实现销售额达40831亿元,比2003年同比增长170%。信息技术在财政、金融、工商、税务、海关、外贸等政府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提升传统产业、调整产品结构、降低能耗、提高效益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可见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将是持续的投入,并以大量的IT项目形式进行着。无论是应用IT的企业,还是提供IT服务的厂商,都需要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项目经理管理这些IT项目。项目经理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关键人才,IT项目经理更是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人才。
2项目经理是通向公司管理层的通道之一
项目经理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决定了IT项目经理是一个融合技术和管理的复合性人才。
IT项目涉及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方式,与管理一个小型公司非常类似,例如有项目干系人的关系,有项目组人员和其他项目资源的使用,有明确的项目目标,有项目财务指标和分析。很多IT小型公司也正是从一个项目开始创立的。因此项目经理的工作与一个小型公司的总经理的工作内容也很相似。小型公司总经理遇到的和需要处理的问题,项目经理也要面对和处理。
如果把企业经营本身看做一个项目,公司的总经理就是一个超级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公司中的所有项目。公司中的项目分为两类,战略性的项目和经营性的项目,战略性项目是公司内部过程项目,经营性项目是公司对外的项目。总经理通过委派项目经理对每个项目负责,实施项目管理。
项目经理通过管理项目实践,不仅完成项目管理的工作任务,同时提升了管理业务的能力。所以,项目经理是通向公司管理层的道路之一。例如:IBM公司全球服务事业部的部门经理,有一多半是从项目经理提升上去的。项目经理的成长和成熟,也是公司管理走向成熟的表现。
3职业经理人职业成熟的一个阶段
每一个要选择做项目经理的人,需要明确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工作。不要认为项目经理是一个带经理头衔的职位,大家就趋之若骛。以这种“官本位”的思想,来做IT项目经理是要栽跟头的。项目经理的核心,是对项目的成败承担责任。IBM公司在培训项目经理的第一堂课上,就明白地告诉大家,选择了项目经理,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路,一条要承担更多责任和压力的路。
那么当项目经理有什么好处呢?当项目经理的好处也正是承担责任,让自己成长。如果不能承担责任,就不能做项目经理,有些人什么责任都不敢承担,或者善于将责任往外推,无法想像他怎样团结和领导项目小组完成项目的工作。承担责任也不是简单的承受,有些项目经理非常认真努力,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的身上,但是没有把责任合理地分解下去,结果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完不成项目的任务,是个“傻”项目经理,必然失败。
真正的项目经理,有条件地承担责任,承担合理的责任,理性地承担责任,是一个明白的经理人,能够把责任合理地分解,把压力分解,能够柔性地承担责任。做项目经理,学会承担责任,是职业经理人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IT项目经理的职业特点和挑战
IT项目管理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达成IT项目建设的目标。项目经理的工作是制定项目计划和执行项目计划(Plan the work and work the plan)以达成项目目标。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管理,就是要明确项目目标,为项目制定可行的项目计划,有效地执行项目计划。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工作决定着项目的成败。
项目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所有项目管理的好处,都需要在项目经理手中进行落实。任何不成功或失败的项目,都与项目经理有着重大关系。例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IBM赞助的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问题,系统测试不充分而导致使用中很多问题,就是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上没有做好。
1项目经理的工作特征
项目经理必须为项目的成败负责任。项目经理每天都在做决定。无论是项目前期的规划阶段,还是项目的实施阶段,项目经理都必须不断地做出决定。而且做决定,就要负责任,并善于把事情推向前。在前进中解决问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正如小平同志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是硬道理”。项目过程中出现问题很正常,不要停下来纠缠问题,没有决定的决定,是最坏的决定。项目经理一定要推动形成决定,并执行决定。
项目经理不仅要能够承担责任,还要能够承担压力。不能承担压力,不要当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一个管理职位,在IBM公司经理候选人培训时,总经理特别告诉大家,做经理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必须有承担压力的心理准备,不能仅仅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对别人的工作结果负责,解决和处理别人工作不利的问题。
项目经理每天都在沟通。项目有一系列的干系人,对项目的成功都有影响,项目经理必须通过沟通来控制这些影响。有一位项目经理,对此总结得非常好:项目经理要对三个方面的人负责任,一是客户,让客户满意,达成客户的目标,二是公司领导,达成公司的目标,三是项目组成员。客户和管理层往往不能站在项目的总体目标上看问题,项目经理则要使决定符合项目的总体目标,因此要花时间沟通,以项目的总体目标协调各方的关系并获得支持。
项目经理每天都在谈判。项目的一次性、团队的临时性的特点,决定项目经理不断面临新的问题、新的冲突。例如客户提出项目变更但要求保持项目的工期,项目成员不愿意为项目目标加班工作等。因此项目经理需要与项目干系人进行谈判,解决问题。
2项目经理的权力挑战
容纳项目管理的组织,一般都有矩阵式的组织特性,然而项目管理组织的临时性,决定了项目经理在矩阵组织结构中的职位权力的局限性,很多项目经理都抱怨,做项目经理的责任远大于公司赋予的权力。例如项目成员不直接向项目经理汇报,项目成员有时不接受项目经理分派的任务,这样项目经理就很难开展工作。所以很多公司的项目管理内训中,大家都非常希望了解跨国公司项目经理的权力,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这正是项目经理的权力挑战。
一个管理者在组织里的权力,体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公司赋予的职位权力,例如部门经理拥有的明确的人事权力、财务权力、对员工直接考评的权力,一般来讲,员工对职位权力都会下意识地服从。项目经理渴望职位权力,以便“从容”地指挥调度项目成员的工作。另一个是影响力权力,通过目标导向说服其他人或管理者进行工作。项目经理可以使用的就是影响力权力。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安排调度项目资源,有冲突时,与公司管理层协调,争取公司的支持。
召集会议和撰写书面报告是项目经理行使项目经理权力的利器。项目经理有权召集项目工作会议,邀请有关各方,包括公司的项目主要负责人参加讨论项目中的问题,进行决策和资源配置。例如对资源安排的冲突,如果项目经理自己没有权力解决,就可以通过高层会议的方式,获得公司高层的支持来解决问题。而且会后,马上整理并公布书面报告,记录会议的决定,并通过报告跟踪决定的执行状况。通过会议和报告,有效利用公司高层领导的职位权力,是项目经理掌控项目的关键。
3IT项目经理的挑战
首先是IT项目管理有自己的特点。IT项目管理不是简单的“IT+项目管理”,IT项目与传统项目相比,d性大,反映在两个方面,应用IT的目标的d性和项目成员产出的d性。企业应用IT有一个认识过程,甲乙双方都不可能在项目开始前,充分完整定义项目的目标和内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双方会对IT项目的目标和内容产生新的体会和认识,提出新的要求,常常难以界定这些要求是对原项目目标的明确,还是项目范围的扩充,项目经理需要把握项目目标的d性。另一方面,IT项目多涉及以知识和智力相结合的软件应用,在项目管理中要把握知识的产出、转移和接受过程,而且项目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有效性,也会因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人员态度、技术、情绪的不同,而存在不确定性,由此导致项目成员产出和项目成本的d性。
其次是IT项目经理从技术到管理理念的转变。IT领域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IT项目经理需要技术和专业的背景和知识,因此IT领域的项目经理多数都是从技术出身而转向管理的。技术到管理的转变必须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因为技术出身的人员,比较容易把注意力放在项目的技术方面,甚至热衷和追求项目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的管理和控制。IT技术发展逐渐成熟,统计资料显示,IT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项目管理,而技术原因所占的比例已经很小了。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项目目标,在项目目标、质量、时间和成本诸多方面进行平衡。
最后是中国IT项目管理的环境。由于对IT应用项目的认识和把握还在提升的过程中,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很多IT项目经理必须面对中国IT管理环境的特点。例如有些项目在项目目标和范围不明确时,就签订了项目合同并开始进行项目的实施工作。此类“开口合同”的项目风险管理,就是一个特别的题目。中国项目经理必须面对这样的项目,采取恰当的策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来控制风险。
项目经理的成长路径(如何承担责任)
项目经理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方向,但同时也充满各种挑战,怎样才能快速成长呢?
1学习和能力增长模型
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才能快速成长。成人学习的特点是只有在知道并掌握如何学习、何时何地学习以及学习什么样的新知识和技能以后,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下图是一个能力发展模型。
能力发展首先要突破“不知道没有能力”。认识项目管理是一个职业方向,通过了解项目管理实践和知识,“知道没有能力”,从而可以开始有计划地建设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项目管理,达到“知道有能力”,并在不断应用中,运用自如,到达“不知道具有能力”的大师境界。
项目管理随着IT应用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技术、工具、管理理念和最佳实践。因此项目管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研讨调查,分析自己的能力,与新的项目管理标杆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建设能力提升自己,进入反复循环的过程。
2承担责任是能力的关键
承担责任是一种态度,是构成项目经理能力的关键。作为职业经理人,态度取决一切。没有负责任的态度,再多的知识和技能,也是没有意义的。通过下图的成功能力模型,说明项目经理能力的构成,指导项目经理如何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
项目经理的关键是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态度,就是一种能力。而且承担责任的态度,是人生职业发展的核心要点。2003年在纽约Fordham 商学院的MBA毕业典礼上,一位资深的有着近40年商业经验的华尔街金融家,谈他自己的人生职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时,强调了两点,我非常赞同,一是“take charge”,这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特别是在别人都不愿意,不敢负责任的时候,勇于站出来负责,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也学会承担责任;二是“do the right thing”,这是悟性和经验的结合,是一个可以从总体和全局上把握事态的能力,在复杂的环境面前,理清关键点,把握事务相关关系和顺序。以上两点是敢于负责和能够负责,相互配合,相互支撑。
与态度相结合的是知识和技能。其中知识的获得是比较容易的,一般通过课程和自学得到,因特网的发展为学习知识也提供了方便。技能则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知识不等于有技能。例如你可以通读所有的法律知识,却不能保证你能上法庭帮助客户打赢官司,再如老外可以从网上得到中国菜谱和详细的烹饪说明,却未必能做出地道的中国菜。技能中含有很多体会和诀窍(know now),需要实践和师傅的指点,才能领会和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如何获得项目管理的技能是难点。
3项目经理的培养
项目经理的培养有两个方面。首先选择项目经理职业的个人,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有明确的自觉成长意识,根据成功能力模型的三个要素,拟定自己的发展计划。比如在实际的项目工作中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并在具体的项目工作中,应用项目管理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明确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培养项目经理是企业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IBM公司和HP公司有很清晰的项目经理培养方案。项目管理是公司运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项目经理是运营管理中的关键角色。从人力资源管理上,确立项目经理是公司的职业通道之一,并制定了项目经理职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明确的项目经理职位序列: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资深项目经理等,定义了每个职位的职责和能力,根据项目经理的关键能力体系指标,对项目经理进行能力评估,确定每个项目经理在序列上的位置。二是制定提升路径,让项目经理明确,经过什么样的培训和锻炼,可以从项目经理晋级到高级项目经理,从高级项目经理晋级到资深项目经理。
系列的项目经理培训课程有三个方面。一是项目经理的入门课程,针对刚开始项目管理工作的员工:项目管理基础、项目管理应用等。二是项目管理专项课程,例如项目中的谈判、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全球项目。三是项目经理职业软技能的课程,例如领导力课程、高效团队、解决问题和决策、咨询技术等。培训课程让项目经理可以迅速获得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课堂的讨论和经验分享也可以让学员有一些技能的体会。
项目经理成长的关键是实战技能的提高。工作中的锻炼(On-Job-Training)和师徒制培养是培养有效的方法。项目经理是干出来的,也就是说在成功能力模型中的技能的获得来自于实践。项目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知识可以来自书本和课堂,艺术部分必须经过实践。师徒制培养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快速提升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他们从有项目管理经验的师傅那里更多地学习和体会项目管理的应用。另外建议在公司成立一个项目管理俱乐部,定期组织项目经理进行讨论,共同分享项目管理方面的体会。
IT服务高级专业人才的技能
IT项目管理的能力与销售和咨询能力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与项目的销售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对于提供IT项目服务的乙方来说,IT项目的销售过程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项目经理必须参与其中。咨询是一种工作方法,为客户设计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提供可接受的工作方法,既可以独立开展咨询服务业务,也可以是销售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方法
下图说明了IT服务高级专业人才的技能结构,即以IT技术背景为基础(包括IT基础实施、软件、应用)的销售、项目管理和咨询的能力。掌握销售和咨询的能力的IT项目经理,将成为IT服务行业的高级专业人才,也一定将成为IT服务行业发展的****。
风险管理规划是在项目正式启动前或启动初期对项目的一个纵观全局的基于风险角度的考虑、分析、规划,也是项目风险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一 风险形势评估风险形势评估以项目计划、项目预算、项目进度等基本资讯为依据,着眼于明确项目的目标、战略、战术以及实现项目目标的手段和资源。从而实现:通过风险的角度审查项目计划认清项目形势,并揭示隐藏的一些项目前提和假设,使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初期就能识别出一些风险。尤其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或项目计划一般都是在若干假设、前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些假设、前提、预测在项目实施期间有可能成立,也有可能不成立。而这其中隐藏的风险问题又通常是被忽视的。一旦问题发生,往往造成项目管理方的措手不及和无一应对。例如项目计划中假设用户实施小组全力支援、脱産或几乎脱産投入IT项目的实施,但在实际过程中,用户方人员却不得不抽出大量时间处理塬有的业务,造成IT项目实施进度的拖延和实施效果不尽人意的风险。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了找出这些隐藏的项目条件和威胁,就需要对与项目相关的各种计划进行详细审查,如人力资源计划、合同管理计划、项目采购计划等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风险形势评估一般应重视以下内容:项目的起因、目的、项目的范围、组织目标与项目目标的相互关系、项目的贡献、项目条件、制约因素等。二 风险识别在对项目的基础的风险形势评估之上,就需要对各种显露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风险识别实际上是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的一种设想和猜测。因此,一般的风险识别结果应包括风险的分类、来源、表现及其后果、以及引发的相关项目管理要求。在具体识别风险时,一方面可利用一些常识、经验和判断,通过以前经历的项目中积累起来的资料、资料、经验和教训,或者请教相关的专家和资深从业人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解项目的范围、结构来识别风险,理清项目的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之间的关系、与外因的联系等内容,从而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技术和工具。比如,结合经验和教训,将项目成功和失败的塬因罗列成一张核对表,或者是项目的实施范围、质量控制、项目进度、采购与合同管理、人力资源与沟通等。以上都是风险识别常用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途径,因项目而异,灵活运用。三 风险分析和评价在进行风险识别并整理之后,必须就各项风险对整个项目的影响程度做一些分析和评价,通常这些评价建立在以特性为依据的判断和以资料统计为依据的研究上。风险分析的方法非常多,一般采用统计学范畴内的概率、分布频率、平均数衆数等方法。但无论是哪一种工具,都各有长短,而且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分析者的主观影响。可以通过多角度多人员的分析或者采取头脑风暴法等尽可能避免。此外,我们应当明确,风险是一种变化着的事物,基于这种易变条件上的预测和分析,是不可能做到十分的精确和可靠的。所有的风险分析都只有一个目的,即尽量避免项目的失控和为具体的项目实施中的突发问题预留足够的后备措施和缓冲空间。风险评价之后,项目面临着两种选择,即面临着不可承受风险和可承受风险。对于前者,或者终止项目,或者采取补救措施,降低风险或改变项目;对于后者,则需要在项目之中进行风险控制。
六西格玛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它包含了众多管理前沿的先锋成果,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财务成效的显著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重大突破。
在IT项目实施中,六西格玛管理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六西格玛管理可以有效衡量IT实施的价值。通过六西格玛方法的检验,项目中的每个过程都要达到五级水平,即在100万次重复监测中出现的缺陷不能多于230个。
第二,六西格玛管理通过提高IT部门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促使组织的业绩提升。
第三,六西格玛管理以客户为中心,可以提高IT部门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降低IT实施成本。
第四,六西格玛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打造一流的企业文化。六西格码以实现完美质量为目标,其优越之处在于从IT实施过程中改进和保证质量,而不是从结果中检验控制质量。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检控质量的步骤,而且避免了由此带来的返工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六西格玛管理培养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并把这种质量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中。
一、建立长效组织
六西格玛管理相对于其他管理方法更加复杂。因此,建立长效的六西格玛组织,对六西格玛的成功实施和应用非常重要。六西格玛组织一般由倡导者、主任黑带、黑带、绿带和项目组成员组成。六西格玛推进委员会一般由公司高层领导组成,定期评估IT实施项目的进程,并指出优点和问题。倡导者一般由公司高层担任,为项目提供各种资源。主任黑带从各部门管理、技术人员中挑选,组织、协调和推进IT实施项目。黑带从中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中挑选,具体负责项目的执行和推广。绿带和项目组成员一般由基层骨干人员组成。
在某个IT实施项目完成后,六西格玛组织仍然存在,继续监控IT系统的运行情况和IT实施的效果,实现持续改进。
二、六西格玛管理的步骤
六西格玛是继平衡积分法、标杆学习、客户关系管理等管理方法后,又一个能够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强有力的管理工具,并在众多公司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现潜在或者隐藏的问题,并预先进行处理,是六西格玛管理的优势。
六西格玛已不再是单纯的面向制造性业务流程的质量管理方法,而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提高服务性业务流程的管理方法和战略。采用六西格玛管理也许是当前企业IT管理的一条新出路。
三、六步法实现六西格玛
实现六西格玛管理可由六个步骤组成:确立需要改进的运营问题和度量指标,建立一支精干的改进团队,辨识问题的潜在原因,探究根本原因,实现改进措施长期化,展示并庆祝改进的成果。这六个步骤同样适用于IT的实施。
第一步 确立问题和度量指标
首先要明确IT实施将要改进的运营问题是什么。它应该满足三个标准:辨识IT实施将要改进事物所产生的影响,界定IT实施须改进事物的范围,传达共识。
以企业ERP系统实施为例,首先要明确实施ERP系统将对企业运营带来哪些改进,并找出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的ERP实施方法。其次,要确定度量指标,衡量目前的情况和客户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出关键度量。再次,要向业务部门传达ERP实施的效用,并与他们达成共识,让他们认识并支持IT系统。
第二步 建立改进团队
六西格玛项目确立后,必须立即组建有效的改进团队。此时,由原来的指派某个团队来解决问题,转变为安排问题给团队成员去解决。
在建立团队之前,IT部门负责人必须获得各级管理者的认同。而且,企业高层要认识到支持团队协作就是支持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者们必须有意识地反思自己领导下属的方式。组建团队时,要注意组合教育背景、经历和知识各不相同的人员,并且训练团队成员掌握六西格玛中的改进工具,以及成功运用六西格玛工具的方法。
第三步 辨识问题的潜在原因
在找到需要改进的运营问题,并建立改进团队后,要确定是否所有的步骤、政策和举措都要一步到位才能为客户创造出服务或产品。除了改进质量以外,消除不必要的步骤还能降低实施成本并缩短实施周期。辨识问题的潜在原因的方法是画流程图。基本的流程图画法有两种:线形流程图和部门间流程图。这两种方法首先都要提出现有状况,然后确定应有状况。随后,要重整系统,将其从现有状况转为应有状况。
第四步 探寻根本原因
探寻的行动计划包括四个组成部分:需要做什么;由谁去做;何时安排去做;行动事项,特别是超期事项的状况如何。
六西格玛项目往往要在几个月后才能发现所有的根本原因、实施解决方案,并获得想要的结果。随着探寻过程的不断深入,会发现更多需要做的新事情和需要收集的新信息。这样,行动计划就变成了历史记录。
第五步 让改进措施长期化
六西格玛管理不会随着IT实施项目的结束而结束,而要求企业形成特定的文化,让改进措施长期化,从而持续不断地改进。
成功实施六西格玛关键在于要以客户为中心,内部冲突就会随之慢慢消失,每个人都会努力将事情做得更好。这将成为促进文化变革的新思维方式。随着鼓励员工不假思索地执行命令的文化氛围,转变为鼓励员工全面运用自身技能不断思索更好的工作方式的氛围,工作环境也会发生积极的变化。
第六步 展示并庆祝改进的成果
IT实施团队要及时展示IT实施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在整个IT实施过程中,领导者随时要对团队的工作加以肯定。
四、应用要点
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时,企业还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合格的六西格玛管理人员。目前,中国六西格玛人才奇缺。因此,企业在启动六西格玛管理前要保证有足够的专职人员。同时,借助专业咨询公司的帮助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二, IT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沟通。IT实施中要想成功使用六西格玛方法,必须精确地定义IT实施的流程、IT实施评价的流程,以及实施过程中获取的改进措施。这就要求IT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大量的沟通。
第三, 改造与六西格玛不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著名管理学家霍德盖茨曾经指出:当战略与文化发生冲突时,文化恒胜;当企业文化与变革的精神不相容时,变革的努力将遭到失败。在IT实施中应用六西格玛管理,不仅是公司的战略举措,更是一种变革。这就需要企业在运用六西格玛改善IT实施的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改造不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保证六西格玛管理运用的成功。
第四,追求完美但容忍失败。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质就是要努力提供完美的、高水平服务的同时,努力降低企业的不良质量成本。完美的服务就是要朝着34PPM的方向努力,为此要进行探索,要采取一些措施对企业生产、服务系统进行改进甚至进行全新设计,要建立六西格玛企业文化等。在这个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见得每一种方法、手段、措施都非常正确、得力和有效。有可能有些尝试是失败的。六西格玛管理强调要追求完满,但也能坦然接受或处理偶发的挫败,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长期的、持续的改进!
以上就是关于确定一个中等规模的一个项目(IT项目、研发项目),结合项目实际谈项目成功的定义,生命周期的划分全部的内容,包括:确定一个中等规模的一个项目(IT项目、研发项目),结合项目实际谈项目成功的定义,生命周期的划分、ERP软件项目经理的实施经验谈、求助,IT 项目管理资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