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想深入说明下。
我认为至少有 5 个重要的点可以回答题主的问题:
1 金融业擅用杠杆,导致金融企业利润(扣除人力成本前)高;
2 IT 业很多服务边际成本几乎为 0,导致 IT 企业利润(扣除人力成本前)高;
3 金融、IT 业的核心生产资料是人,导致高端 人才 薪水分配占比高。
4 全球化、技术进步导致实业与金融、IT 业的收入差距进一步被拉大。
5 金融、IT 业具有配置资源的属性,获得“超额”回报是合理的。
第一,擅用杠杆的意思就是金融机构懂得利用别人的资本帮自己赚钱,而且与大多数实业相比,金融业特别擅长。
金融危机之前很多金融机构都维持了特别高的杠杆,也就是说用同样的资本,金融机构可以撬动更大体量的交易,自然就有更高的回报率。即使是金融危机后去了杠杆,也有 12 倍左右的规模,这是实体企业无法企及的。虽然国内的情况还有所区别,但金融机构的本质就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利用信用和客户资源去提高自己的收益。实体企业通过展期,期限错配等手段让资本持续滚动的能力非常弱,所以他们需要用资产、现金流、或至少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去为自己的信用背书,而这些资源往往都是很有限的,所以能撬动的资本也就很有限。这样的杠杆亲近性就决定了在同样的体量下,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比实体企业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收益。
第二,IT 业的边际成本远比一般实体要低,一些情况下几乎为 0。工厂多生产一颗螺丝钉,房地产企业多盖一栋房,这些都是需要付出实在的物料和人力的。就算规模生产和高科技设备效率再高,也免不了实际的投入。可 IT 不一样:在一定的规模上,一个 app 服务 500 万人和服务 600 万人可能成本没差别,但收益却变高了(不考虑所有行业都的推广成本)。call center 和洗脚城之类的传统服务业,单个人员能服务的客户始终是有限的,技术能带来的效益提升不大。但 IT 业的技术发展则可以让单个程序师为千千万万的用户服务,这样生产效率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提升企业利润。在固定技术水平下,IT 企业已具备很大的成本优势,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他们增长的动力只会把实体企业拉得越来越远。
第三,和一些传统实业相比,金融、IT 企业的高端人才能直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因此利益分配的占比也更大。题主的举例里面,那些实体企业的雇员虽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直接创造的价值有限,需要和别的生产要素分享收入。
以题主提到的工程师为例:一个精通技术的工程师,固然为成为专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他往往只能起到重要作用,而不是主要作用。比如建造一个水电厂,首先就不是一个工程师能搞定的,而是需要数个工程师团队,涉及不同领域。其次,光有技术指导也远远不够,还需要购买设备,施工建造等步骤。一座水电厂的完工,涉及了许多复杂的环节,每个环节都不能说不重要。所以对每个环节中的高端人才来说,能力再强也无法分到大部分蛋糕。
而对金融业来说,比如做一单 IPO:一两个厉害的拉皮条人员拿下单子,再来一个业务小组搞定需要的文书工作,接着配合下销售团队把股票卖出去,扣除第三方机构的费用后千万级别的收入就到手了。这其中涉及的人员总数往往只有数十人甚至十数人,还没有什么机械设备的投入;在这种前提下,高端人才的收入自然可以很高的。
IT 也是同样的概念:一两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开发出一个软件 / 网站 / 硬件的原型,通过吸引市场注意力得到最初的收入和投资人注资,接着就能完善产品然后大规模推广,最终实现指数级的增长(在产品成功的前提下)。在整个价值创造的链条中,技术和创意是最重要的,制造产品 / 部署服务的工序往往被外包。苹果产品赚了那么多钱,又有多少落在了富士康工人的口袋里在许多 IT 业的财富传奇中,虽然也利用了类似传统实业的大规模生产 / 部署服务的手段,但核心的产品 / 服务还是来自于高端人才的技术和创意,这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必然能分配到核心的利益。
第四,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增加了企业的雇佣选择,从而削弱了许多实体经济中员工的议价能力,拉低了工资;与金融、IT 业的高薪相比显得不和谐。很久以前,美国一个普通的工人可以有很体面的收入。美国有公会等为中低层人民争取福利的机制,加上社会基本也较为富裕,有能力支付相对昂贵的人工费,所以即使在实体经济中当一颗螺丝钉也会有不错的收入。
但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很多可以在国外做或给机器做,成本还更低的工作就被外包出去了。这类的工作往往会在美国消失,人们不得不去从事门槛更高的职业,也就是说劳动力的议价能力降低了。罢工在过去可以涨工资,现在则可能直接被中国、东南亚的工人甚至机器人取代。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加上过往对职工权益的保护也不强,所以还不太能体会到这点,但未来会越来越明显(比如总体收入增速放缓)。
相反地,因为金融、IT 业的高收入人群本就难以被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威胁;而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又为金融和 IT 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更高的效率,所以总的来说,这两个行业高端人才的工资水平是在增长的(其实不光是这两个行业,在大趋势下,传统行业也在经历着两极分化)。
纽约不同行业的历史平均工资,红色是其他所有民营行业,紫色是证券行业。历史趋势显示实体经济雇员的收入增长缓慢,而证券业则很快,最后差异越来越大。当然,也不是每个在纽约证券业工作的人都能赚到 35 万美金的年薪,也有很多非高薪的 analyst 存在;这么高的平均薪水说明证券业本身也存在着极大的两极分化。
最后,金融、IT 业具有配置资源的属性,因此可以获得比自身付出更多的价值,这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下是合理的(不谈社会稳定 / 公平的问题)。传统经济学认为价值是实际存在的,固有的,而马克思更认为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这种朴素,带有“天道酬勤”价值取向的观念下,我们倾向于认为一个人能赚多少钱取决于他有多努力,或者他有多少天赋。但在实际的市场经济中,价值是由公平交易创造的。也就是说只要公平合法,能赚多少钱取决于能为购买者创造多少价值,他觉得值不值,而不是自己有多努力。
以金融为例,很多人觉得投行人收入高是因为他们人员素质高,工作时间长。但本质上是因为他们从事的是关系驱动型工作,而不是技术驱动型。投行做的技术工作,会计事务所也能干,但收入低得多,这点国内外都一样。你能做建模 / 咨询 / 尽调,我也能做,所以光靠技能是实现不了高收入的,因为往往会走上同质化竞争的道路,最后变成价格战(稀缺的高精尖技术除外)。
投行的人加班辛苦,会计师就不辛苦么凭什么同职级的投行人收入是事务所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因为投行能为企业找到最合适,估值最高的投资者;或者反过来为购买方找到最合适的投资标的,别的类别的机构做不到,这才是溢价的点。对投行而言,可能有的交易撮合很简单,只是打了几个电话。但对企业来说,这解决了他们最重要的融资问题,当然愿意支付很高的报酬,就算服务本身没有消耗多少工作时间和精力。
IT 也是同样的道理。对阿里巴巴来说,把一家企业放到他的 B2B,B2C 平台上,做一些广告,优化一下搜索排名结果,消耗不了多少劳动时间或是资源,甚至几个人花几天就能搞定(这里谈的是新增客户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平台搭建的固定成本)。但对企业来说,却能对接到最需要的客户、合作伙伴资源,创造出实在的业绩增长。因此就算阿里巴巴的服务没有付出多少努力或是智力,却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资源配置,为客户创造了客观的价值,高收入是正常的。
证券公司总部的信息技术部门如果是大券商的话,收入不错的,不会比银行差多少,但是收入波动比较大,行情好的时候奖金很多,不好的话奖金就少点,但是总部本身要求高起码硕士吧,所以各方面待遇都不错的,一楼说营业部,营业部和总部本来就差很多的,而且营业部效益都不一样的,好的营业部信息技术收入也很高的,差的就很低很低了,拿个基本工资。
关于发展,做证券银行之类技术的当然都不是老总的接班人了,如果走技术这条路,做到信息技术部部门经理基本就封顶了,算公司中层干部,除非你不做技术了,改开发客户了,但是吧大型证券公司的技术部部门经理已经很牛了,至少对大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的,工作强度蛮低的,但是如果遇到什么换系统啊,什么故障啊,那就要拼命了,总的来说算轻松的工作了
证券公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券商。证券公司的工作主要分为几类: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研究所。那么在证券公司工作稳定吗?工资待遇好吗?
1投资部——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称为自营部,一般称为证券投资部,接受客户资金投资理财的部门称为资产管理部。主要岗位有总经理、投资经理、研究员。固定工资一般是30W+,10w-20w,10-15w。年底的奖金取决于业绩提成。不同的公司不一样。牛市分30万、50万很正常,熊市什么都没有也很正常
2研究机构:提供投资建议和研究报告。主要岗位有总经理、研究员、研究助理。现在大的证券公司都会成立研究所。研究所的收入比较稳定。固定工资一般是30w+,10w-20w,5-10w,年底奖金一般是固定工资的50%左右。现在,科研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中信、申万这样的大公司的高级研究员一般收入都比较高。
3投资银行部:主要从事证券发行和承销业务。主要岗位有总经理、保荐人、项目经理等。保荐人收入最高,行业平均30w以上。年底收入靠项目提成,2006年底几十万的提成比较正常;别人要看老板脸色,但是做不到保荐人全年十几万很正常;做投行就是太辛苦了,老是在外面跑,赚辛苦钱。
4券商营业部:有营业部、服务部等。大型证券公司往往有几十个营业部,也有上百个,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很多朋友提到的证券公司,其实只是经济业务部下面的营业部,收入和总部差距很大。营业部主要靠客户的交易佣金。交易量越大,佣金越多。营业部客户经理的收入一般与地区收入水平挂钩,月薪3000元一般较高。
IT行业岗位颇多,在面对择业,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到底IT行业哪些岗位薪水高根据国内发布的互联网行业薪酬调查报告,下面北大青鸟以下四个岗位发展潜力无限、薪酬水平比较高,供大家参考:
岗位一:财务总监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国内外风险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要和风险投资商洽谈风险投资事宜,这就对互联网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提出了高要求---不要会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更要懂得如何制定公司的财务战略和洽谈融资事务这种人才在市场上相对稀缺,为此,互联网公司加大了对财务人员的投入成本,其年度现金收入总额增长了28%,高可达50万元
岗位二:研发总监
研发总监是整个研发部门的者,其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就该岗位而言,创新能力、对行业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十分重要这种既精通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在市场上非常紧缺,所以互联网公司为该岗位付出的薪资也相应更多,其年度现金收入总额高已达42万元,比去年增长19%
岗位三:业务发展总监
该岗位的主要职责是确定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协助总经理制定公司战略计划并组织实施互联网公司对该岗位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同时,由于该岗位责任相对重大,公司希望能够吸引和稳住适用的人才因此,这一职位的收入相对较高,年度现金收入总额平均已达40万元,比去年增长18%
岗位四:人力资源总监
随着互联网公司多元化的发展,公司对人才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制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出于促进公司发展和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目的,公司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薪酬体系的制定也会更加严格这就要求负责统筹管理这方面工作的人力资源总监具备更高的能力,反映在薪酬上就是公司愿意为有能力的人力资源总监提供更诱人的薪酬从薪酬上来看,其与业务发展总监和研发总监处于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
根据数据分析 平安证券平均工资为7677元/月,其中21%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4000元/月以下,21%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4000-6000元/月。据分析数据统计,平安证券年终奖平均37360元。
年薪应包括如下六个部分的内容:
1年度固定工资。
年度固定工资是经营者的“保底”收入,它不与企业业绩挂钩,而主要根据经营者个人能力、社会消费水平和企业的经营难度等确定。年度固定工资具有“按劳付酬”的性质,年初确定具体金额后,按月以现金的形式发放。
2年度效益工资。
年度效益工资是对经营者年度经营业绩的奖励,主要考虑的因素不是经营者的“投入”,而是企业的“产出”。年度效益工资每年主要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程度和净资产增值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部分以现金的形式当期发放,部分以风险金的形式留存企业,等到离任时发放。
3长期效益奖励。
长期效益奖励是对经营者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作贡献的奖励。长期效益工资在不同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考核和兑现方式,可以采用股权激励,也可以采用长期业绩考核的方式来实现。
4社会保险。
企业除了按正常标准为经营者缴纳这些费用外,还可以从长期激励的角度出发,为经营者缴纳补充养老保险金等额外福利。
5职工福利。
这部分是经营者同本企业其他员工一样享受的福利待遇,主要由企业在“应付福利费”项目开支。该项目的管理重点是年薪制考核对象不能搞特殊化。
6职务消费。
职务消费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是经营者因为任职的原因在企业报销的各种支出。对职务消费的有效管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但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年薪制其它报酬项目的激励约束效果。
银行待遇最好,可以买房买车,证券、基金、信托基本在一个档次,第二集团吧,保险未知,期货基本上是垫底的,勉强能吃饱饭。
简单的标准,看这个行业里有多少公司就知道大致的待遇,公司越少待遇越高。
应该是银行好。
1、无论哪个,在技术上都不会再有什么发展,所以差不多;
2、证券一般IT人员比较少,加班会更多;
3、证券收入波动性大。
4、银行有机会转做业务,如电子商务等(如果你有这方面想法的话)
在证券公司上班主要看是做什么,当然工资也不一样,都是靠提成吃饭,有的人月薪过30万,也有月薪3000的。
一、如果是一般的证券经纪人,只要有证券从业资格证即可。
如果想要做成基金经理,得不少于7年的证券市场工作经验,且具备证券分析师资格证,拥有这些条件就可以参加考试了,考试合格后就可以成为基金经理,也算得上 *** 盘手了。
二、如果仅是证券经纪人,其实很做xyk限售没什么区别,都是为公司拉客户。
当然,也有这个行业也有不错的人会成为金牌经纪人。这些经纪人一般会有大户支撑,如果能拿下一个游资价格的账户,其收入也非常可观。
三、一个游资养活一个营业部并不是新鲜事。
比如章建平海通建国西路,每年成交上百亿,若按照万一的手续费来算,一年也可以为该营业带来一年一亿的收入,而相关的经纪人一年百万也是没问题的。
四、每个行业都有20%优秀的人,而做自己有兴趣的事加上一定的运气加成,成功也不在话下。
我刚毕业的时候也去过证券公司做经纪人,做了三个月后没有再做了。因为我对业务型的工作并不感兴趣,我更想做个 *** 盘手。后来去了一家私募工作,再后来是自己职业炒股。每一个工作都是一个历程,也不是说以前的工作不好,恰恰是以前的工作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在证券公司能做五年的可以说是一小成,十年为一大成。这些都是靠积累的,都是经营的结果。所有的一切都是要辛苦的结果。行情来了躺着赚钱,没有行情跪着赚钱。这都是常态。
年轻人遇到什么职业有问题不要问,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就想炒股一样,不要怂就是干,只有做了才知道!
以上就是关于为啥金融、IT 行业的人普遍收入很高,合理吗全部的内容,包括:为啥金融、IT 行业的人普遍收入很高,合理吗、中信证券IT部门工作强度、证券公司的待遇怎么样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